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腮腺腺淋巴瘤的MRI表现(附3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腮腺腺淋巴瘤的MRI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及MRI表现.结果 30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中,男25例,女5例,年龄19~82岁(平均56岁),50岁以上21例(70.0%);有吸烟史23例(76.7%).30例腮腺腺淋巴瘤共发现45个肿瘤(其中单侧单发23例,单侧多发3例,双侧多发4例),其中35个(77.8%)肿瘤位于腮腺后下方.肿瘤一般呈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软组织肿块,边缘光整;T1WI呈低信号,T2WI及压脂T2WI呈低、高混杂信号,囊变区呈明显长T1、长T2信号,增强后表现为早期轻中度强化.结论 腮腺腺淋巴瘤有一定的临床和影像特点;术前MR检查,不但可对肿瘤进行术前准确定位和发现多发病灶,而且有利于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腮腺腺淋巴瘤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腮腺腺淋巴瘤的MRI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0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及MRI表现。40例中男33例,女7例;年龄19~82岁,平均56岁,50岁以上31例(77.5%);有吸烟史33例(82.5%)。结果:40例腮腺腺淋巴瘤共发现62个肿瘤(单侧单发29例,单侧多发6例,双侧多发5例),其中46个(74.2%)位于腮腺后下方。肿瘤一般呈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软组织肿块,边缘光整,T1WI呈低信号,T2WI及压脂T2WI呈低、高混杂信号,囊变区呈明显长T1、长T2信号,增强后表现为早期轻中度强化。结论:腮腺腺淋巴瘤有一定的临床和影像特点,术前MRI检查不但可以对肿瘤进行术前准确定位和发现多发病灶,而且有利于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腮腺腺淋巴瘤的MRI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资料,分析临床及MRI特点。结果 21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3例,年龄45~82岁,平均59岁,50岁以上17例(80.9%)。有吸烟史16例(76.0%)。21例患者24侧腮腺发病,共30个病灶。单侧单发16例,单侧多发2例,双侧多发3例,大多数(22个病灶占73.3%)肿瘤位于腮腺浅叶后下部。病灶多呈圆形或椭圆形,26个(86.7%)病灶边界清楚。病灶多呈T1WI稍低信号,T2WI呈稍低或稍高混杂信号,信号均匀或不均匀,增强后呈轻中度强化。结论中老年吸烟男性患者,腮腺浅叶后下部病灶,边界清楚,轻中度强化,尤其是多发或双侧发病者,应当首先考虑腺淋巴瘤。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不同病理类型的卵巢实性肿瘤的MRI表现的分析,评价MRI对卵巢实性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准确性及价值。方法:收集3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实性肿瘤,对其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卵巢癌6例,MRI呈分叶状实性肿块或结节,表现为明显长T1、T2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卵巢纤维瘤6例,呈圆形、分叶结节状,MRI表现为稍短T1、短T2信号,增强后轻度强化或不强化;卵巢颗粒细胞瘤8例,MRI表现为T1WI呈等、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增强后中等强化,囊性部分不强化;卵泡膜细胞瘤9例,MRI表现为T1WI为稍低信号,T2WI为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呈渐进性轻-中度持续性强化,2例病例在增强动脉期见多发细小的强化血管;卵巢无性细胞瘤2例,MRI为稍长T1、稍长T2信号,增强扫描肿瘤明显强化;卵巢转移瘤8例,MRI呈不均匀稍长T1、T2软组织结节信号,增强扫描为不均匀明显强化。结论:卵巢实性肿瘤MRI表现中,部分具有一定的特异性。通过MRI平扫、增强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及相关的生化检查,可以作出较准确的定位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与慢性淋巴水肿相关的软组织恶性肿瘤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慢性淋巴水肿相关的软组织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及MRI表现。结果 病变发生于上臂5例,前臂1例,小腿1例,足部1例。5例血管肉瘤T1WI呈中等信号,T2WI表现为低信号,增强后显著强化。2例原发性皮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表现为明显突出于皮肤表面的分叶状等T1稍长T2信号软组织肿块,其内短T2分隔明显强化。1例黏液炎性纤维母细胞肉瘤边缘光滑,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结论 慢性淋巴水肿所致局部免疫缺陷可引发多种软组织恶性肿瘤,MRI上其共同特点为皮肤及皮下软组织结节,其中血管肉瘤病灶多发且显著强化有助于与其他肿瘤的鉴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幕上囊实性室管膜瘤的MRI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幕上囊实性室管膜瘤MRI特征.结果 9例囊实性室管膜瘤中,肿瘤位于侧脑室旁者7例,表现为大囊大结节者6例,大囊小结节者2例,肿块内多发小囊变者1例.7例肿块呈多发囊变,3例见瘤内出血.全部病例均见瘤周Ⅱ度水肿;肿瘤均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瘤内囊变区呈T2WI更高信号,瘤内出血呈T1WI结节状或片状高信号.增强后实性部分及囊壁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囊变区及瘤内出血不强化.结论 幕上囊实性室管膜瘤常位于侧脑室旁,大囊变、多囊变、瘤内出血、壁结节、囊壁明显强化和瘤周Ⅱ度水肿等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髋周的侵袭性软组织肿瘤的MRI表现,探讨MRI对髋周软组织肿瘤术前诊断的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9例髋周侵袭性软组织肿瘤,男12例,女7例,平均年龄45.2岁。所有病例均行常规MRI平扫及Gd—DTPA增强扫描,分析其MR表现。结果侵袭性纤维瘤病5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5例,滑膜肉瘤2例,脂肪肉瘤4例,淋巴瘤1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转移瘤1例。侵袭性纤维瘤病边界不清,T1WI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其内见星芒状低信号带。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脂肪肉瘤T1WI信号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或高信号,其内见点状或片状明显高信号区。病灶周围肌肉常有水肿信号。增强扫描肿瘤明显不均匀强化。滑膜肉瘤内见液平,肿块呈多结节样。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淋巴瘤与转移瘤周围肌肉水肿显著。结论MRI对髋周软组织肿瘤术前诊断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原发性颅内淋巴瘤的MRI、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3例经病理证实的单发原发颅内淋巴瘤的MRI、CT表现。结果 12例病变位于幕上,1例病变位于幕下。CT多表现为等或稍高密度肿块,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低或稍高信号,信号多均匀,瘤周水肿较明显。CT和MRI增强扫描肿块均明显强化,边缘光整或呈分叶状,坏死囊变、钙化少见。结论 颅内淋巴瘤的MRI、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通过认真的影像分析,在术前作出正确诊断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脉络丛乳头状瘤的CT和MRI诊断水平。方法对8例脉络丛乳头状瘤患者的CT和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中,4例位于第4脑室,2例位于侧脑室,1例位于第3脑室,1例位于桥小脑角区。CT表现为2例呈稍高密度肿块影,5例呈混合密度肿块影,1例呈囊性低密度内伴稍高密度结节及钙化。MRI表现为2例在T1WI上呈稍低信号,在T2WI上呈偏高信号影;5例在T1WI上呈低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在T2WI上呈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1例以囊性信号为主,伴有低信号钙化影。结论脉络丛乳头状瘤CT、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CT及MRI检查有助于该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级别的原发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primary hep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PHNETs)MRI表现及其相应的病理学基础。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PHNETs的MRI及病理学资料,分析不同级别PHNETs的MRI表现及相关病理学基础。结果 G1级1例,MRI表现为单发结节,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信号均匀,动脉期明显均匀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强化程度有所减低,其病理表现为瘤细胞呈小梁状排列,周围血窦丰富。G2级3例,其中1例为多发,T1WI表现为不均匀稍低信号、T2WI表现为不均匀稍高信号,所有病灶内均可见类圆形T2WI高信号,3个病灶内可见出血信号,动脉期不均匀明显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强化程度减低,但持续强化,且部分病灶强化范围有扩大趋势;镜下瘤细胞呈缎带样排列,瘤周血窦丰富,且周围伴随纤维化,3个病灶窦腔内见出血。G3级2例,均多发,MRI表现为T1WI、T2WI不均匀信号,肿块体积较大,动脉期不均匀轻度强化,门脉及延迟期呈持续强化,程度减低;肿瘤细胞呈片状浸润性生长,核大、异型性明显、间质血管相对丰富,肿瘤内见多灶性坏死。结论 MRI表现可反映不同级别PHNETs的病理学特征,有助于提高PHNETs术前诊断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1.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IMT(软组织6例,右肾1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2例接受CT检查,5例接受MR检查.结果 纵隔IMT呈条状分布,边界不清,平扫CT呈低密度,增强扫描轻度强化;腹膜后IMT平扫CT呈等密度,中心有囊变坏死区,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明显强化.4例软组织IMT在T1WI上2例呈等信号,1例呈稍低信号,1例呈稍高信号;T2WI上2例呈稍高信号,1例呈低信号,1例呈不均匀等信号;增强扫描均较明显强化;其中3例合并黏液变或囊变坏死区,1例合并低信号分隔样结构.右肾IMT呈囊实性,囊性部分呈T1WI稍高信号、T2WI高信号,实性部分呈T1WI等信号、T2WI稍低信号,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及囊壁明显强化.结论 IMT是一种少见的肿瘤,其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定性诊断较难,在临床工作中若涉及到各部位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腮腺肿块的MRI表现与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穿刺病理证实的25例腮腺肿块的MRI表现。结果:混合瘤ll例,血管瘤2例,脂肪瘤1例,淋巴乳头状囊腺瘤2例,转移瘤2例,乳头状腺瘤2例,粘液表皮样瘤1例,慢性腮腺炎4例。所有病例在MRI上均清楚显示病灶,包括病灶大小、形态、边界、周边浸润及颈部淋巴结增大等。大多数病灶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20/25),1例为等T1中长T2信号,1例为等长T1短T2信号。其中血管瘤和脂肪瘤具有特征性信号,分别为等短T1长T2信号和短T1中长T2信号。术前或穿刺前影像诊断良恶性正确20例,误诊5例。结论:MRI对腮腺肿块显示率为100%,大多数能作出良恶性鉴别诊断,少数具有典型信号可推断其组织来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卵巢实性肿块的低场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卵巢实性肿块的临床、MR影像资料,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该病的MR影像特征。结果11例卵巢实性肿块者,7例卵泡膜细胞瘤(OT)、3例纤维瘤(OF)及1例支持-间质细胞瘤(SLCT)。11例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上8例低信号肿块中夹杂点状、条索状或片絮状高信号,2例OT及1例SLCT肿块呈高信号;2例OF不强化、5例OT轻度强化、2例OT及1例SLCT明显强化。MRI表现与病理结果相符。结论大多数OT、OF及SLCT在MRI上呈实性肿块,其T2WI表现较具有特征性,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乳腺黏液癌的MRI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4例乳腺黏液癌的MRI表现,包括病变形态、最大径、T1WI及T2WI信号特征、肿块内部强化方式及增强曲线类型、DWI信号特征及ADC值。结果 34例乳腺黏液癌单纯型22例,混合型12例。MRI示21例为肿块型,6例为非肿块型,7例为多发结节型;T1W平扫22例呈低信号,10例呈等信号,2例呈混杂高信号;T2W脂肪抑制序列20例呈高信号,13例呈不均匀高信号,1例呈低信号,19例病灶内可见低信号纤维分隔;动态增强早期呈典型环形强化11例;时间-信号曲线呈流入型11例,平台型18例,流出型5例。结论 乳腺黏液癌的MRI表现有一定特点,MR检查有助于对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类型及其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其并发症类型及相应MRI表现。结果 颅内感染8例,包括真菌感染5例,颅内单发或多发结节状异常信号伴环形强化;病毒感染3例,为多发斑片状T2WI及FLAIR高信号。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1例,右侧额叶出血性占位伴不均匀强化。脑血管病6例,包括硬膜下出血2例,表现为单侧或双侧硬膜下新月状T1WI、T2WI混杂信号;脑梗死4例,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片状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DWI呈高信号。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5例,MRI示双侧顶枕叶为主的皮层下FLAIR高信号。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2例,其中软脑膜浸润1例,软脑膜呈FLAIR稍高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脑实质浸润1例,左侧小脑斑片状T1WI等信号、T2WI稍高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结论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类型多样;MRI对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及评估疗效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儿童颅内占位伴中枢性性早熟(CPP)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颅内占位伴CPP患儿,包括下丘脑错构瘤(HH)4例、鞍上蛛网膜囊肿 2例、松果体区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及鞍上颅咽管瘤各1例;观察其平扫、增强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动脉自旋标记(ASL)及MR波谱(MRS)表现。结果 4例HH表现为下丘脑区结节或肿块,其中3例呈T1WI、T2WI等信号,增强后均未见强化;1例较大病灶偏左侧呈不规则T1WI低信号及T2WI高信号,增强后为无强化低信号区;4例DWI均呈等信号;3例接受ASL检查,均表现为等或低灌注;2例接受MRS检查,均见N-乙酰天门冬氨酸峰降低。2例鞍上蛛网膜囊肿表现为鞍上池区囊状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伴幕上脑积水。1例松果体区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表现为松果体区混杂信号肿块伴脑积水,增强后不均匀强化,DWI呈等或高信号,ASL呈等或高灌注。1例鞍上颅咽管瘤表现为鞍上肿块T1WI及T2WI呈稍高信号,囊壁见等信号结节,增强后囊壁及结节均明显强化;DWI呈低信号、ASL呈低灌注。结论 儿童颅内占位伴CPP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少突-星形细胞肿瘤的CT和MRI特征性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少突-星形细胞肿瘤的CT和MRI表现。结果 20例中,少突-星形细胞瘤18例,间变性少突-星形细胞瘤2例,均发生于大脑半球,以额叶较常见,可跨脑叶生长,部分发生于胼胝体。10例肿瘤出现囊变,5例肿瘤见钙化。CT见病灶多呈混杂密度,增强后无强化或不均匀性强化。MRI示肿瘤多以长或稍长T1长T2信号为主;DWI 5例肿瘤实质部分呈稍高信号,ADC值约(1.40±0.25)×10-3 mm2/s;增强后肿瘤呈环状、花环状或不均匀性强化。肿瘤周围多可见轻度水肿。结论 少突-星形细胞肿瘤多位于大脑半球,以实性病灶为主,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骨母细胞瘤的MRI表现及MRI的诊断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的骨母细胞瘤9例,良性5例,恶性4例,全部行MRI检查,3例同时行CT检查.结果MRI主要表现: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以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瘤内有钙化和骨化(5/9),囊变(6/9)及少量出血(2/9),线样低信号间隔(7/9)并可强化(3/7);瘤周有低信号的骨性包壳(9例);增强扫描肿瘤多明显强化.当肿瘤形态不规则,瘤内散在坏死和出血灶,不均匀强化,伴有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块时,提示恶性可能.结论MRI有助于骨母细胞瘤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并对肿瘤的良恶性鉴别有一定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学表现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MRI、18F-FDG PET/CT表现及影像学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SPTP的影像学资料.8例均接受CT平扫及增强扫描,2例接受MRI平扫及增强扫描,1例接受PET/CT检查.结果 8例CT平扫均呈体积较大的囊实性肿块,其中实性成分为主型2例,囊性成分为主型3例,囊实性相间型3例.6例包膜完整,7例外生性生长,2例见出血,1例见钙化.2例MRI平扫实性成分在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囊性成分呈长T1、长T2信号,包膜在T1WI和T2WI均呈低信号,MRI发现一处CT未能显示的出血灶.实性成分及包膜在CT、MR增强扫描中均呈延迟强化,但实性成分的强化程度始终低于胰实质,而包膜的强化程度在门静脉期和延迟期高于胰腺实质.1例PET/CT实性成分呈半环形、不均匀FDG代谢增高灶.结论 SPTP的影像学特征为包膜完整、体积较大、可伴出血和钙化的囊实性肿块,其实性成分及包膜增强后延迟强化,且实性成分FDG代谢增高等.综合影像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