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EnVisionTM免疫组化方法 ,观察肝癌模型Wistar大鼠肝静脉阻断后肝癌及癌周组织、邻近肝叶、肺组织粘附分子 1 (ICAM 1 )的表达变化 ,采用免疫测定法观察血浆中ICAM 1的变化 ,以探讨肝静脉阻断对肝癌生长、侵袭和转移的影响。发现 :肝静脉阻断后肝癌组织ICAM 1的表达率为 1 8.8% ( 9/4 8) ,较对照组 ( 6 6 .7% ,8/1 2 )明显下调(P <0 .0 1 ) ;癌周组织ICAM 1的阳性表达率为 33.3% ( 1 6 /4 8) ,肝左中叶ICAM 1的阳性表达率为 39.6 % ( 1 9/4 8) ,与对照组比较均未见差异 ,而肺组织ICAM 1的表达率为 70 .8% ( 34 /4 8) ,明显高于对照组 ( 2 5 .0 % ,3/1 2 ) ,P <0 .0 5 )。肝静脉阻断后血浆ICAM 1含量明显高于肝静脉阻断前 (P <0 .0 1 ) ,对照组手术前后血浆ICAM 1含量无明显变化。结果提示肝癌肝静脉阻断可促进癌细胞向远隔器官 (肺组织 )转移。  相似文献   

2.
肝血管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肝血管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ABC法)和核仁组成相关嗜银蛋白(AgNOR)计数方法,研究64例肝血管瘤标本。结果 肝血管瘤标本中,VEGF阳性表达率为78.1%,其中(+)者11例,(++)者17例,(+++)者22例,且VEGF表达强度在不同的组别间AgNOR计数差异显著(P<0.01)结论 VEGF的表达在肝血管瘤的成因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宏光  李开宗等 《医学争鸣》2001,22(12):1072-1072
目的:探讨人肝癌细胞株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进一步认识VEGF在肝癌血管形成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系ECV304和小鼠成纤维细胞系L929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及RT-PCR,检测体外培养的人肝细胞肝癌细胞系SMMC7721、HHCC和HepG2中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结果:SMMC7721、HHCC和HepG2细胞均有VEGF的表达,同时VEGF受体1(Flt-1)在SMMC7721细胞中也有表达;而HHCC和HepG2细胞则表达VEGF受体2(KDR)。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乙型肝炎肝组织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ABC法标记肝组织中VEGF。结果:VEGF表达于肝细胞中不同部位,还可表达于肝窦内皮细胞、贮脂细胞,成肌纤维细胞,且显色程度不同。结论:VEGF在肝组织中表达的强度及部位与乙型肝炎肝组织血管病变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孙涛  陶晶  杨美荣  卢春凤 《医学综述》2012,18(10):1492-1494
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血供丰富是其主要特点,根治性手术为首选的治疗手段。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作为一种血管新生诱导剂,可以诱导肿瘤血管的形成,增加血管通透性,促进肿瘤的侵袭及转移。VEGF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肝脏疾病和正常人,其可促进肿瘤血管的形成,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现就VEGF在肝癌血管中的作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与膀胱移行细胞癌预后相关的新诊断指标及方法.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侧68例原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按WHO肿瘤病理分级:Ⅰ级17例、Ⅱ级29例、Ⅲ级22例;临床分期按UICC标准:Tis-T1期36例、T2-T4期32例;有淋巴结转移者26例,有血管浸润者14例)和10例正常膀胱组织标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6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为45.6%(31/68),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血管浸润、淋巴结是否转移有关(P<0.01);对照组10例癌旁正常膀胱黏膜组织VEGF表达均为阴性;VEGF表达阳性生存超过5 a者(39.3%)明显低于VEGF表达阴性者(93.7%)(P<0.05).结论:VEGF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检测VEGF表达对判断膀胱移行细胞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反义寡核苷酸抑制肝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王宏光  李开宗  窦科峰 《医学争鸣》2000,21(11):1327-1329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c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反义寡核苷酸(ODN)抑制人肝癌细胞系VEGF的表达,探讨肝癌基因治疗的新方法。方法 人肝癌细胞系7721能表达VEGF,采用人工合成反义、正义ODN分别作用于7721细胞,免疫组化图像分析方法比较各处理组VEGF的表达情况,即可了解VEGF反义ODN抑制肝癌的血管形成情况。结果 VEGF反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肝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微血管密度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CD105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51例肝癌(高分化14例,中分化26例,低分化11例;有门静脉癌栓18例,无门静脉癌栓33例)手术切除标本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及VEGF进行检测,并分析2者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肝癌组织MVD及VEGF的表达均与肝癌的分化程度、转移有关(P<0.05).肝癌组织中MVD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组织中VEGF和MVD的高表达可作为反映原发性肝癌分化程度及转移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鼻息肉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30例鼻息肉标本和20例正常下鼻甲黏膜标本中HGF与VEGF的表达.结果:鼻息肉组织中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鼻息肉组织中HGF和VEGF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和76.7%,均高于正常对照组(30.0%和10.0%,P<0.05),且在鼻息肉血管内皮细胞及间质浸润的炎症细胞中2者的表达呈正相关(r=0.630,P<0.05;r=0.514,P<0.05).结论:鼻息肉组织中HGF和VEGF的表达增强,提示2者可能协同参与鼻息肉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肝细胞癌 (HCC)及癌旁肝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与微血管 (MV)密度的关系。VEGF在癌旁肝组织中的阳性率较HCC中者为高 (85 .4 %vs.66 .7% ;P <0 .0 5) ;其表达强度在两者中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其阳性信号主要位于癌细胞、癌旁肝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胞浆。HCC中MV密度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 (P <0 .0 1 ) ,并随癌细胞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结果提示 ,在HCC发生发展过程中VEGF并非唯一刺激MV生成的因子 ;MV密度在判断HCC的预后和生物学行为方面可能较VEGF蛋白表达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肝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因子,几乎参与体内各种疾病过程,是目前已知的最重要、最直接的血管生长因子。而肿瘤的生长、转移和复发要依赖于新生血管的形成,VEGF对肿瘤的血管生成起到关键作用。笔者就VEGF在肝癌中的表达及与肝癌的发生、转移、复发、预后及治疗等方面予以综述。1 VEGF的组织来源1983年,Senger从癌性腹水和肿瘤细胞培养介质中发现VEGF,当时称为血管通透因子(VPF);1989年,Ferrara等在牛垂体滤泡星状细胞体外培养液中首先纯化出一种糖类蛋白质[1]。研究证明两者是同一蛋白质。它是内…  相似文献   

12.
郑硕  黄奕红 《吉林医学》2021,(5):1064-1067
目的:探讨肝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的表达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收治的8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PH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距肝癌组织2~5 cm),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VEGF、IGF-Ⅱ表达情况,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乳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6例乳腺癌组织、62例癌旁乳腺组织中VEGF-C及VEGFR-3的表达情况,并比较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不同临床因素的乳腺癌患者VEGF-C及VEGFR-3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组织标本中有57例出现VEGF-C阳性表达(75.0%,57/76),而癌旁组织中5例VEGF-C阳性(8.1%,5/6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6例淋巴结转移的标本中有41例VEGF-C阳性(89.1%,41/46),30例淋巴结未转移标本中16例VEGF-C阳性(53.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VEGF-C阳性表达情况与年龄、肿瘤直径、临床分期均无关(P均>0.05)。乳腺癌组织标本中有52例出现VEGFR-3阳性(68.4%,52/76),而癌旁组织中4例VEGFR-3阳性(6.5%,4/6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6例淋巴结转移的标本中有38例VEGFR-3阳性(82.6%,38/46),而30例淋巴结未转移标本中仅13例VEGFR-3阳性(43.3%,13/3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VEGFR-3阳性表达情况与年龄、肿瘤直径、临床分期均无关(P均>0.05)。乳腺癌组织中VEGF-C与VEGFR-3呈正相关(r=0.758,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VEGF-C和VEGFR-3的表达明显增强,并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通过对VEGF-C及VEGFR-3的联合检测可能更有利于准确评估预后,且该信号系统可能成为抗某些肿瘤淋巴道转移的特异性靶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LSAB法)检测114例肺癌组织(腺癌50例,鳞癌42例,腺鳞癌22例;低分化癌41例,中分化癌48例,高分化癌25例;PTNM分期:Ⅰ+Ⅱ期56例,Ⅲ+Ⅳ例期58例;有淋巴结转移66例,无淋巴结转移48例)、相应的癌旁组织及3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①肺癌组织中VEGF阳性细胞率(78.70±17.11)%高于肺癌旁组织(46.76±21.97)%和肺良性病变组织(17.70±15.53)%(P均<0.01),肺癌旁组织高于肺良性病变组织(P<0.05);②VEGF表达水平与肺癌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PTNM分期、细胞分化程度均有关(P<0.05)。结论:VEGF参与了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可作为评估肺癌生物学行为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5.
16.
原发性肝癌 (Hepaticcellcancer ,HCC)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到目前为止 ,手术切除肿瘤仍是公认的治疗肝癌的首选方法 ,然而其根治率仅占 15 % ,大部分病人对其他疗法如化疗、放疗等不甚敏感。近来 ,生物治疗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 ,它包括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 ,其中反义基因治疗已经成为HCC生物疗法的第二代新型技术。下面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反义基因 (antisense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antisenseVEGF)…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胎盘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5例正常妊娠胎盘(对照组)和25例ICP胎盘(ICP组)中VEGF的水平.结果 VEGF在正常妊娠胎盘和ICP胎盘中分布基本一致,分布在滋养细胞、血管及绒毛间质.在ICP组VEGF为轻度表达占76%,中度表达占24%,无重度表达;而在对照组VEGF轻度表达占24%,中度表达占44%,重度表达占32%.ICP组中VEGF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VEGF在胎盘中主要由绒毛滋养细胞分泌,ICP胎盘中VEGF的减少可能与胎盘血管生成减少及胎盘滋养叶细胞浸入异常有关,在ICP发病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影响及三氧化二砷(As2O3)对其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epG2细胞,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As2O3对HepG2生存的影响,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As2O3对肝癌细胞VEGF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0.1~1.0 μmol/l三氧化二砷可以诱导HepG2细胞的分化,2.0~7.0 μmol/l三氧化二砷主要起细胞毒性作用,促进细胞凋亡;三氧化二砷可以诱导肝癌细胞VEGFmRNA表达,其中在5.0 μmol/l最明显.结论:低剂量三氧化二砷可以诱导细胞的分化,高剂量则主要起细胞毒性作用,促进细胞凋亡;三氧化二砷可诱导VEGFmRNA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信号转导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了解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②方法应用LSAB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2例宫颈癌及13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中VEGF的表达.③结果宫颈癌组织中VEGF的阳性表达率为54.8%(23/42),而正常宫颈组织中VEGF均为阴性表达;肿瘤直径≥4cm或间质浸润≥1/2的宫颈癌病人VEGF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肿瘤直径<4cm或间质浸润<1/2者(X2=4.52、4.00,P<0.05).有宫颈旁浸润或盆腔淋巴结转移者VEGF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宫颈旁浸润和淋巴结转移者(X2=4.48、7.27,P<0.05).④结论 VEGF表达与宫颈癌的局部浸润和转移有关,可作为判断宫颈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