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GGT、GGT-Ⅱ、AFP在诊断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原发性肝癌30例、肝硬化40 例、病毒性肝炎45例、肝损伤6例和正常对照者32例.血清GGT、GGT-Ⅱ、AFP分别采用化学免疫分析法、不连续缓冲系统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电泳检测法和自动生化仪进行检测.结果:原发性肝癌组GGT 为(281±198)U/L,AFP 为(3167±867) μg/L,明显高于肝硬化组[GGT:(203±135)U/L,P<0.05;AFP:(403±274)μg/L,P<0.01]、病毒性肝炎组[ GGT:(173±125)U/L,P<0.05;AFP:(102±95)μg/L,P<0.01]、肝损伤组[GGT:(401±212)U/L,AFP:(16±14)μg/L,P<0.01]及正常对照者组[GGT:(26.0±5.1)U/L,P<0.05;AFP:(2.1±1.0)μg/L,P<0.01];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特异性AFP最高为(91%),灵敏度最高为GGT-Ⅱ(93%);若将三者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可达96%.结论: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可提高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我市是鼻咽癌高发区,寻找早期诊断鼻咽癌的方法是研究工作的重点。目前鼻咽癌诊断方法是检测抗 EB病毒壳抗原的 IgA抗体(VCA-IgA),虽然该检测有助于鼻咽癌的早期诊断,但存在不同程度的假阳性和假阴性。本研究将血清肿瘤标志物酸溶性蛋白和唾液酸与 EBVCA-IgA作联合检测,通过联合检测提高对鼻咽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减少漏诊和误诊。1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 76例鼻咽癌选自本校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研究所,临床分期参见1988年长沙会议编写的鼻咽癌诊治规范。鼻咽部及颈部良性病变52例,其中鼻咽慢性… 相似文献
3.
多项肿瘤标志物对肺癌诊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25(Ca125),癌抗原153(Ca153),癌抗原199(Ca199),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21-1片段(CYFRA21-1)检测对肺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集20例健康体检组,20例肺良性疾病组及肺癌组92例,用罗氏2010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其血清中CEA、Ca125、Ca153、Ca199、NSE、CYFRA21-1的含量.结果 肺癌患者血清CEA、Ca125、Ca153、Ca199,、NSE、CYFRA21-1的阳性率分别为52.2%、58.7%、35.9%、30.4%、28.2%、60.8%,均明显高于肺良性疾病组及健康体检组(P<0.01),六种肿瘤标志物单项在肺癌中的灵敏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筛选出了3组最优化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CEA+Ca125+NSE、CEA+Ca125+CYFRA21-1、CEA+Ca125+NSE+CYFRA21-1.结论 单项检测灵敏度低,联合检测对各类型肺癌有较高的阳性率,灵敏度和准确性,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大肠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清中多种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及联合检测在大肠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对161例大肠癌患者进行血清CEA、CA19-9、CA72-4和CYFRA21-1共4项肿瘤标志物检测,并与100例正常体检者进行对比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161例大肠癌患者的CEA、CYFRA21-1、CA72-4和CA19-9的阳性率分别为55.9%、42.2%、38.5%和36.9%,平均浓度分别为29.5±18.6、52.4±19.2、16.7±9.4和13.1±10.5,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采用平行联合检测可使诊断敏感度提高至80.5%,系列联合检测则使特异性提高到100%。Dukes’B、C期患者4项肿瘤标志物均明显高于Dukes’A期患者,术后4项指标均有下降。当肿瘤复发和转移时,CEA、CA72-4和CYFRA21-1再度明显升高。[结论]联合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72-4和CYFRA21-1可提高大肠癌的诊断率,有助于大肠癌的早期诊断,并可用于判断大肠癌的疗效和预后。 相似文献
6.
胃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血清多种肿瘤标志物的特点,为临床提供胃癌筛查、诊断及动态监测指标。方法采用C-12多种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对129例胃癌术前患者、45例胃癌术后患者、76例胃部良性疾病患者及189例正常体检者的血清进行12种肿瘤标志物检测。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胃癌患者血清中CA199(28.7%),NSE(6.2%),CEA(21.7%),CA242(20.2%),HCG(22.5%),AFP(6.2%)及HGH(22.5%)单项指标检出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健康者及胃部良性疾病患者(P<0.05);而胃癌术后患者仅CA199(13.3%)和CEA(21.7%)高于正常健康者(P<0.05);胃癌患者血清CA199和CA242水平明显高于胃癌术后患者(P<0.05)。胃癌患者血清单一指标阳性检出率最高为CA199的达28.7%,而联合上述有统计学意义的7项指标阳性检出率高达53.5%,与正常健康者(20.3%),统计学上有显著性意义(P=0.000)。结论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能提高胃癌患者的阳性检出率,并为胃癌患者治疗效果的动态分析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7.
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CEA、DR70、NSE和CYFRA21-1单项和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的价值,评价血清中4项标志物水平在肺癌不同病理类型及治疗前后的表达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130例肺癌患者和5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血清4项标志物水平,并以100名健康人为对照。同时对其中80例肺癌患者进行治疗前后标志物水平检测。结果肺癌患者CEA、DR70、NSE和CYFRA21-1血清水平高于肺良性疾病患者和健康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和健康人比较差异无显著性;4项标志物在肺癌不同病理类型中CEA和NSE总体比较均有差异,其中腺癌CEA水平均高于其他类型(P<0.05 ̄0.01),小细胞肺癌NSE水平高于其他类型(均P<0.01);治疗有效的肺癌患者治疗后4项标志物水平均明显下降,而治疗无效者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4项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敏感度(73.1%)和准确度(80.5%)明显高于单项敏感度(分别为45.4%、24.6%、36.2%、33.8%)及准确度(分别为65.7%、55.2%、63.5%、60.7%)。结论CEA、DR70、NSE和CYFRA21-1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肺癌的阳性检出率;联合检测对鉴别肺癌与肺部良性疾病、肺癌不同病理类型,尤其对未能取得病理和细胞学证实的肺癌患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检测治疗后标志物水平可以评估预后,观察治疗效果,为临床医师选择和改进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AFP、CEA、CA19-9、CA125联合检测在肿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120例肿瘤患者血清中AFP、CEA、CA19-9、CA125进行联合检测。结果 120例肿瘤患者血清中AFP、CEA、CA19-9、CA125含量明显增高,四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消化道恶性肿瘤组82.3%,消化道良性肿瘤组57.1%,肺癌组74.1%,卵巢肿瘤组87.5%。结论联合检测AFP、CEA、CA19-9、CA125具有互补性,可以提高肿瘤检出率,是对肿瘤诊断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糖蛋白抗原125(CA125)、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76例肺癌患者、90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和86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5种肿瘤标志物,并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结果肺癌患者组5种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和健康体检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YFRA21-1、NSE、CEA、CA125和TSGF5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肺癌诊断的敏感性,对肺癌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联合检测CEA、CA-125、CYFRA21-1、NSE和SCC等5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探讨其在肺癌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集112例肺癌患者血清样本,其中48例肺腺癌,33例肺鳞状细胞癌和31例小细胞肺癌;同时采集32例良性患者血清样本为对照组,所有诊断均有组织学证实。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的CEA、CA-125、CYFRA21-1、NSE水平,用微粒子酶联免疫发光法检测SCC水平。计算灵敏度、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结果 血清CEA、CA-125、CYFRA21-1、NSE和SCC单项检测的灵敏度为54.46%、67.86%、39.29%、38.39%和28.57%,特异度为93.75%、96.88%、93.75%、87.50%和96.88%。血清五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阳性预测值为92.17%,联合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64%和71.87%。结论 血清CEA、CA-125、CYFRA21-1、NSE和SCC水平联合检测对于肺癌的诊断有临床价值,且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肺癌诊断的敏感性,提高肺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多项肿瘤标志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细胞角蛋白21-1片段(CYFRA21-1)、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华酶(NSE)等6项标志联合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诊断、预后及评价疗效等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84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肿瘤标志水平,评价标志水平与病情的关系。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0.0软件,用Kaplan-Merier法计算生存率和无肿瘤生存率,用Log-rank法进行差异检验,对单因素分析中P<0.3的预后因素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肿瘤标志CEA的总阳性率为42.6%,CYFRA21-1为54.2%,SCC为12.6%,CA125为51.8%,CA153为39.4%,NSE为16.5%。6项标志联合检查的总阳性率为80.3%。CEA、CA153阳性患者的化疗疗效较差,而NSE阳性患者的化疗疗效较好。出现转移或病情进展的患者中,73.1%出现阴性标志和(或)经治疗已转为阴性的标志转为阳性。全组患者的中位无病生存期为12.98(2~22)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7.69(6~22)个月。结论:CEA、SCC-Ag、CYFRA21-1、CA125、CA153和NSE等6项标志在NSCLC患者中有较高的阳性率。多项标志联合检测的阳性率远高于任一标志单独检测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高尔基体膜蛋白73(GP73)、骨桥蛋白(OPN)联合动态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2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50例肝脏良性病变患者和50名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其血清AFP、TSGF、GP73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OPN水平,分析血清肿瘤标志物AFP、TSGF、GP73和OPN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TSGF、GP73和OPN水平明显高于肝脏良性病变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均P>0.05),与病灶大小、肿瘤数目、临床分期、腹腔积液、肝硬化、门静脉侵犯、转移、复发、治疗后相关(均P<0.05).AFP、TSGF、GP73和OPN单项用于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度分别为57.38%、68.85%、70.49%、69.67%;AFP+TSGF、AFP+TSGF+GP73的敏感度分别为80.33%、85.25%;4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使敏感度提高到98.36%,准确度提高到95.65%,与各单项及部分组合检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血清肿瘤标志物AFP、TSGF、GP73和OPN可作为诊断原发性肝癌的辅助手段,4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及准确性明显提高,从而减少误诊、漏诊,有利于肝癌的早期诊断、临床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3.
多项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疗效评价和转移、复发监测中的应用。选择组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提高肺癌的检测敏感性。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癌胚抗原(CEA)、铁蛋白(SF);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Cu、Zn水平;F8836分光光度法检测SA,测定了100例肺癌患者,50例肺良性疾患与50例健康人血清,并对65例肺癌患者进行了3个月~2年随访检测。结果 肺癌患者血清CEA、SF、Cu/Zn、SA水平均显著高于肺良性疾患及健康人(P<0.001)。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各项指标显著下降(P<0.01),而治疗后复发、转移的患者,各项指标明显升高。4项肿瘤标志物经组合后,以SF+SA、SF+SA+CEA敏感度最高(分别为92%,94%),均高于任一单项指标敏感度(P<0.01),且特异性与单项指标无差异。结论 应用CEA、SF、Cu/Zn、SA 4项肿瘤标志物检测肺癌有一定的价值,联合检测首选SF+SA,有利于提高监测敏感度。4项肿瘤标志物对肺癌中晚期的诊断检测,治疗前后及是否转移、复发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胰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表达,分析其对胰腺癌诊断与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95例胰腺癌患者AFP、CEA、CA199、CA125和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CA242,并与80例其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和65例良性疾病患者作比较,同时对不同TNM分期的胰腺癌的五个指标比较。结果 5种肿瘤标志物中CA199、CA125、CA242对胰腺癌的诊断有较高价值,其中CA199价值最高,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2 %和74.8 %。CA199、CA242、CA125随着胰腺癌的病程进展而逐步升高。结论 血清 CA199、C242和 CA125的检测对胰腺癌的诊断和判断预后有价值。 相似文献
15.
脑肿瘤患者血清肿瘤相关物质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和分析脑肿瘤患者血清中肿瘤相关物质(TSGF)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 留取脑肿瘤患者血清标本,使血清中TSGF与显色剂显色反应,测其吸光度,查标准曲线,求出TSGF含量,并设健康组作对照。结果 88例脑肿瘤患者血清TSGF、含量(72.3±10.1)高于健康对照组(50.4±8.5),P<0.05。其中恶性脑肿瘤患者血清。TSGF含量(82.3±8.7)显著高于良性脑肿瘤患者TSGF含量(58.7±8.4),P<0.01。48例恶性脑肿瘤患者术后血清TSGF含量(58.9±9.3)显著低于术前(P<0.05)。且TSGF含量变化与恶性肿瘤术后早期复发存在密切关系。结论 TSGF作为肿瘤标志物,在脑肿瘤的良恶性鉴别、恶性度评估、预后预测和脑部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等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对预示恶性脑肿瘤术后早期复发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转移性乳腺癌的循环肿瘤细胞(CTC)和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53和CA125)的表达水平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CellSearch自动检测系统检测93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开始新治疗前的循环肿瘤细胞(CTC),同时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这些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53和CA125)的表达水平。结果 CTC阳性率为60%(56/93),与患者激素受体的状态、Her-2的状态、既往治疗的线数以及内脏转移无关。CEA的阳性率为56%(52/93),ER或PR阳性的患者CEA的阳性率更高(χ2=4.550,P=0.045),与Her-2的状态、既往治疗的线数以及内脏转移无关;CA153的阳性率为47%(44/93),与患者激素受体的状态、Her-2的状态、既往治疗的线数以及内脏转移无关;CA125的阳性率为41%(38/93);既往治疗大于等于二线的患者CA125的阳性率更高(χ2=4.501,P=0.038),与患者激素受体的状态、Her-2的状态以及是否有内脏转移无关。CTC和CEA之间呈正相关(r=0.296,P=0.004);CTC和CA153之间呈正相关(r=0.286,P=0.005);CTCs和CA125两者之间无相关性(r=0.184,P=0.077)。结论 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循环肿瘤细胞(CTC)检出率高,而且与血清肿瘤标志物(CEA和CA153)有明显相关性,提示联合检测转移性乳腺癌的循环肿瘤细胞(CTC)和血清肿瘤标志物(CEA和CA153)可能会对其治疗决策有所帮助,同时CTC有可能成为转移性乳腺癌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7.
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组学方法,因其独特的优势,已广泛应用到肿瘤诊断生物标志物的筛选之中.目前利用代谢组学方法在胃肠肿瘤患者组织、血液、尿液、粪便中已发现了一些诊断相关生物标志物,有助于胃肠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及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