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cerebral ischemia,TIA)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病,它的发病率较高,虽然发病持续时间短暂,症状不重,但部分患者可呈现反复发作或持续性发作,并进展为脑梗死,因此对TIA的防治尤为重要。我科自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对74例TIA发作患者,进行降纤酶和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0例TIA患者分为治疗组(低分子肝素加常规药物治疗60例)与对照组(胞二磷胆碱加血塞通加阿司匹林60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58.3%和30%(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88.3%和58.3%(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陈祥华 《江苏临床医学杂志》2010,(10):78-78,9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cient Ischemic Attacks, TIA), 是指由于脑血管病变,造成颈动脉系统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的脑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导致短暂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短暂失语、瘫痪或感觉障碍为特点,故又称之为"小中风".近几年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TIA取得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祥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19)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cient Ischemic Attacks, TIA), 是指由于脑血管病变,造成颈动脉系统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的脑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导致短暂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短暂失语、瘫痪或感觉障碍为特点,故又称之为"小中风".近几年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TIA取得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低分子肝素钠两种皮下注射法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两种皮下注射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冠心病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的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即一次采用传统法注射,另一次采用改进法注射,观察两组疼痛、局部肿胀及皮下瘀血情况。结果:改进注射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肿胀及皮下瘀血情况明显低于传统注射法(P<0.01)。结论:改进法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可有效降低患者疼痛、肿胀及皮下瘀血程度。 相似文献
7.
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5):97-97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方法将40例反复发作的短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和低分子肝素钙,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是治疗TIA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9.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局灶性脑缺血导致突发短暂性、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每次持续约数分钟,常在30min内完全缓解。据统计,如未经适当的治疗而使其自然发作,则有1/3的病人在数年之内有发生完全性脑梗死的可能,约有1/3经历长期的反复发作而损害脑的功能,亦有1/3可能出现自然缓解。 相似文献
10.
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改进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克赛)的方法,减少注射后皮下瘀斑的形成,以使此药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方法,1人操作,2人评估,腹部左侧采用A注射方法,右侧采用B注射方法。结果B注射方法致皮下瘀斑比A注射方法明显减少。结论改进的B注射方法可有效减少皮下瘀斑的形成,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焦作市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80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及抗血小板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抗凝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5%)高于对照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TIA的疗效好,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血液稀释疗法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将62例TI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治疗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苷250 ml静脉滴注、1次/d,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5 000 U皮下注射、2次/d、连续10 d,除常规护理外,根据患者特点定期给予生理、心理护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稀释疗法联合低分子肝素更有利于阻止TIA患者病情进展、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而且安全、可靠。临床护理过程中,应根据其不同特点,在采取综合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能够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50例TI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常规治疗(血塞通静点、神经营养剂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方案,同时监测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并观察两组用药后头颅CT改变、发作频率及不良反应,组间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84%,9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2%,56%),P〈0.05.两组均未见出血等并发症,观察组治疗后PLT降低(P〈0.01),APTT、PT延长(P〈0.01),但仍在正常范围内.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TIA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局部是否按压与皮下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面积的关系,同时找出较为有效的注射方法,以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及减小出血面积,以使此药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方法]选择神经内科脑梗死病人使用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治疗病人120例,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方法,即首次采用传统注射法,第2次采用改良法.均由1人操作,2人评估,观察对比不同注射法的出血情况.[结果]改良注射法致皮下出血比传统注射法明显减少(P<0.01).[结论]改进的注射法可有效减少皮下淤斑的形成,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局部是否按压与皮下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面积的关系,同时找出较为有效的注射方法,以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及减小出血面积,以使此药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方法]选择神经内科脑梗死病人使用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治疗病人120例,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方法,即首次采用传统注射法,第2次采用改良法。均由1人操作,2人评估,观察对比不同注射法的出血情况。[结果]改良注射法致皮下出血比传统注射法明显减少(P〈0.01)。[结论]改进的注射法可有效减少皮下淤斑的形成,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将69例T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丁咯地尔治疗,对照组为一般常规治疗。结果两组相比,治疗组的基本治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1)。丁咯地尔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8.
19.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指脑内某一区域脑组织因血液供应不足导致其功能发生短暂的障碍,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局灶性症状和体症,大多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最多在24h内完全恢复。根据我国城市调查资料,TIA的患病率为180/10万,此类病人多采用内科治疗。我科于05年3月31日收治1例因左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导致TIA病人,施行左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疗效满意,护理如下: 相似文献
20.
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凝血酶抑制剂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部分实验室指标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19 例,对照组(B组)20 例,检测两组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及部分实验室指标,并将结果加以比较。结果 A组治疗前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还原粘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降低(P<0 .05),两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05),实验室检查指标KPTT、PLT、BT、CT、AST、LDH、Cr均无显著变化(P>0. 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 .05)。结论 TIA的血粘度增高是微血栓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