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远红外线加热对细菌内毒素的破坏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远红外线加热对细菌内毒素的破坏效果林霞,陆绪钦,于寿昌,陆平波,俞建明(浙江省嘉兴卫生学校,嘉兴314001)为了解远红外线加热对细菌内毒素的破坏作用,我们干TIR一P型远红外自动恒温干燥箱(简称远红外箱,容积为45x55x55cm3,功率2700w...  相似文献   

2.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加热盐水用于术中止血或热敷肠管.传统的方法是用微波炉加热盐水,但耗时且供应量小.我科于2008年9月起改用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加热盐水,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提高抗酸染色结核杆菌阳性检出率的方法。方法:用三种不同加热方法对切片进行抗酸染色,比较其结核杆菌阳性检出率。结果:三种方法结核杆菌阳性率分别为40%、50%、70%。结论:用微波仪加热法进行抗酸染色,可有效提高结核杆菌阳性检出率,此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一)防止杂菌污染的方法在痰的结核杆菌培养过程中,杂菌污染是常见的。由于污染大大影响结核杆菌培养的阳性率。我们在十多年的工作实践中,采用接种前,临时加入新鲜配制的青霉素溶液于培养基(切不可将青霉素溶液在培养基制备时同时加热,这样效果不好)上的方法。基本  相似文献   

5.
结核杆菌的染色以Ziehl Neelsen抗酸杆菌法的应用最为广泛,该方法及其各种改良法在染色过程中都需要加热。作者对本科已确诊为结核病的8例阳性病理切片,尝试进行加热方法的改良,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从本科历年档染片中选取8例结核杆菌阳性病理切片,将其对应的每个  相似文献   

6.
结核杆菌DNA聚合酶链反应中Mg^2+浓度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核杆菌DNA聚合酶链反应中Mg~(2+)浓度的优化王俊霞,孙树汉(河北医科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室,石家庄050017)关键词结核杆菌,聚合酶链反应,镁离子在结核杆菌的多聚酶链反应(PCR)中,通常影响扩增效果的是反应缓冲液中Mg2+浓度,Mg2+浓度?..  相似文献   

7.
目前检查结核杆菌最常用的美尼氏抗酸染色法沿用已久,该法加热步骤不仅费时、费力,且温度不易控制,由加温产生的酚蒸气给操作者也会带来危害,为此我们在原法的基础上,改变了试剂的配制,省去了加热过程,简化了操作手续,缩短了染色时间,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实验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标本来源①实验所用合结核菌的阳性痰片的制作,取改良罗氏培养基上培养3w的结核茵茵落一环加入含1ml生理盐水的试管中研磨,再加10%吐温801~2滴混匀制成菌悬液,然后取痰液涂片若干,自然干燥后备用.②临床对照所用标本来源于我院门诊和住院肺…  相似文献   

8.
电热恒温干燥箱、培养箱和水浴箱温控器故障修复一得肖必福(泰和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西泰和343400)电热恒温干燥箱、培养箱和水浴箱是检验科常用仪器。这类仪器使用时间稍久,尤其在春天潮湿季节,常出现灵敏度下降,温度忽高忽低,离需要控制的温度偏差几度或几...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多重耐药菌株、结核杆菌L型变异以及HIV感染等原因,导致结核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结核杆菌生长缓慢以及培养基制备繁琐,而且培养阳性率较低,将病人标本经涂片染色找抗酸杆菌在目前仍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抗酸染色的方法很多(李仲兴主编.临床细菌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48),但有报道(邵健.临床检验杂志.2000,18(1):20)其中的冷染色法对抗酸杆菌着色较淡,使其不易辨清而造成误诊。经典的萎-纳染色法则需对每个标本加热染5min,不适于临床标本大批处理的要求。另有报道(陈元栋等.苏州医学院学报.1999,19(11):814)则将标本浸人65℃的石炭酸复红染液中加热染30—40min,但这无法避免各标本之间的交叉污染。据此,本人对经典的抗酸染色法加以改进,从而满足临床检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结核杆菌逃避宿主免疫杀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人型结核杆菌H37Rv菌株配制成菌悬液,和小鼠巨噬细胞按1:1比例共同作用。用荧光染色对凋亡细胞的形态特征进行分析,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时期小鼠巨噬细胞凋亡率。结果:结核杆菌强毒力株H37Rv感染组的巨噬细胞凋亡率在10~60min内逐渐升高,至60min时最高,作用90min后凋亡率逐渐降低。结论:人型结核杆菌H37Rv菌株在感染的早期对宿主巨噬细胞有较强的致凋亡作用。并有可能因此逃避宿主机体的免疫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结核杆菌的培养一直沿用传统方法,用此法把养中,当培养时间超过4W以上时,培养基开始出现干燥、萎缩、千里等现象,致使一部分生长缓慢的结核杆菌及其它不典型的分枝杆菌生长不出来。对结核病鉴别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及自型鉴定都有影响。为此,我们选用套管培养法对结核杆菌进行了培养,经5株人型结核杆菌3批次培养15W,其贸落形态典型.生长旺盛,地养基变化不大,比传统培养方法效果明显要好。王方法取一支大号玻璃试管长约190mnl,内径约20mm.向试着内底部放人脱胎大棉球2~3个.加蒸馏水4~r)ml,然后加塑料塞包装好,]21…  相似文献   

12.
微波与化合物协同对细菌芽胞杀灭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不同化合物对微波杀灭细菌芽胞的协同效果相异,对不同细菌芽胞的杀灭效果亦不尽一致。其杀菌效果随作用时间延长,微波输出功率增大而上升。并且,其杀菌效果明显优于化合物加热者。  相似文献   

13.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传染性疾病,近年来呈现卷土重来的趋势。尽管已知结核杆菌是该病发生的不可缺少的因素,但是不同的人感染结核杆菌后的结果却大不相同,其原因尚不可知。近来有人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提出结核病存在共感染因子的假说,认为一种尚不为人所知的性传播病毒的感染导致某种特定的免疫缺陷,致使机体不能控制结核杆菌感染。如果这一假说能被证实,将对结核病的预防和治疗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应用二步温控法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脑脊液结核杆菌微量DNA,并扩增出标准人型结核杆菌158bp。实验结果表明:PCR用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结核杆菌DNA的检测,与传统检验方法相比较,具有敏感、快速、特异、高效等优点,是基因水平上检测结核杆菌的一项新技术,用于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铜绿假单胞菌可导致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核杆菌假阳性吕火祥,刘建栋,陈霞,许立,王爱萍(浙江省人民医院,杭州310014)用PCR技术对结核杆菌DNA片段的扩增,可提高阳性检出率,已颇受临床和实验室关注,但此方法亦不同程度地存在假阳性问题。我们也发现铜绿...  相似文献   

16.
肺结核是结核杆菌引起的呼吸系统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是人类最古老的传染病之一,人类与之斗争了数千年,但至今结核病仍在全球流行。目前,在我国结核病的患病率仍很高,而且呈上升趋势。究其原因可能与经济条件差、生活环境、治疗不正规不彻底、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力度不够等原因有关。针对这些情况,我科自2003年以来开始对结核病的防治工作采取不同形式和不同方法的宣教,加大宣传力度,现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应用二步温控法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脑脊液结核杆菌微量DNA,并扩增出标准人型结核杆菌158bp的基因片段。实验结果表明:PCR用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结核杆菌DNA的检测,与传统检验方法相比较,具有敏感、快速、特异、高效等优点,是基因水平上检测结核杆菌的一项新技术,用于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二次PCR在临床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临床待检标本进行二次PCR扩增,结果显示:使用不同厂家的试剂盒进行二次PCR扩增,敏感度均主于第一次扩增效果,尤其对于含靶基因少的标本,如检测脑脊液、血液听结核杆菌,慢性淋病奈瑟氏菌感染的患者,其阳性率均是第一次PCR放增结果的2.33、3倍,并且特异性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观察结核杆菌和不同内植物材料的黏附情况,并与表皮葡萄球菌进行对照,探讨脊柱结核行病灶清除后植入内固定的安全性问题。方法以表皮葡萄球菌为对照,将临床常见的不同内植物材料(不锈钢,钛,钛合金)置入结核杆菌、表皮葡萄球菌的菌液,行细菌培养后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比较不同细菌对不同材料的黏附情况,统计分析结果。结果结核杆菌相对于同一种材料的黏附数量均较表皮葡萄球菌少(P〈0.01),而在不同材料的结核杆菌黏附比较中,钛及钛合金的细菌黏附数量少于不锈钢(P〈0.01)。结论在脊柱结核患者体内植入内固定是相对安全的,内固定材料选用钛或钛合金优于不锈钢。  相似文献   

20.
无菌换药碗/盘是临床医务人员在各种手术、诊疗和护理操作中使用最为频繁的医疗用具之一,医院消毒供应室每天均有大量的复用换药碗盘需要集中式处理,手工清洗消毒后的换药碗/盘上下层叠放入干燥箱干燥,既延长干燥时间又影响干燥效果,使灭菌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为此,我院消毒供应中心自行设计一种医用换药碗/盘干燥架,经临床应用50例次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