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我们于1979年10月,在我所职工中进行了高血压普查,结果2115人中,按中国医科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高血压分期标准确诊为高血压者242人,患病率为11.2%。其中临界高血压163人,高血压79人;原发性高血压230人,产后高血压10人,肾性高血压2人。男性患病率为12.2%(173/1415),女性为9.6%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与免疫的关系,我们对50例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某些免疫指标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对象和方法 (一)观察对象: 1.高血压组:系5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按WHO分类,Ⅰ、Ⅱ、Ⅲ期高血压分别为6、41、3例,平均血压21/13kPa;其中男30例,女20例,平均年龄59岁。按年龄分组,≥60岁者25例,平均年龄67岁(60~79);<60岁者25例,平均年龄50岁(40~59)。按家族史分组,有高血压家族史者23例.同时还观察了18例患者降压治疗前后体液免疫的变化。 2.对照组:系50例经检查血压正常,且无肝、肾功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住院治疗高血压儿童病例,探讨住院儿童高血压的常见病因、鉴别诊断、治疗方案及疗效,以便更好地指导小儿高血压的诊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1年至2015年住院的68例高血压患儿的病因、临床症状、治疗方案及疗效等进行分析。结果:68例高血压患儿中,男42 例,女26例,年龄2月~17岁,平均年龄(8.3±4.5)岁。原发性高血压12例,其中学龄期6人,青春期6人;继发性高血压56例,其中婴儿4人,幼儿4人,学龄前16人,学龄期20人,青春期12人。继发性高血压病因:肾脏疾病因素占42.86%(24/56),药物因素占26.79%(15/56),心血管因素占17.86%(10/56),神经性因素占5.36%(3/56),内分泌因素占5.36%(3/56)。原发性高血压患儿中,发病年龄8~17岁,肥胖率100%,有高血压家族史的患儿占58%。68例高血压患儿中,存在靶器官损害患儿11例,9例出现高血压脑病。出现高血压脑病患儿最低血压150/90 mm Hg,出现靶器官损害的患儿最低血压140/90 mm Hg,均远远高于2期高血压标准,原发性高血压首选非药物治疗如饮食改变、增加运动。继发性高血压患儿首先进行病因治疗,同时行药物治疗。本组68例中有2例有效控制血压:1例为尿毒症和1例为白血病移植后排异期患儿合并高血压,其余66例均获得有效治疗。结论:住院儿童高血压以继发性高血压多见,继发性因素依次为肾性因素、药物性因素、心血管因素、神经性因素和内分泌因素。原发性高血压儿童年龄偏大,集中分布在学龄期后,肥胖是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出现靶器官损害和高血压脑病的血压值远高于各年龄段2期高血压标准。药物治疗推荐首选卡托普利或硝苯地平单用治疗,无效病例可采用两药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1月随机抽取的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厄贝沙坦片治疗,观察组运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和厄贝沙坦片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P<0.05;在治疗前后血压与心率改善幅度上,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可以有效改善血压与心率,提升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某社区医院2011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00例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使用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加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高血压稳定情况良好,血压稳定平均值比对照组更接近.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针对原发性高血压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对98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临床特点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血压得到有效控制者74例,病情好转者24例。结论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系统治疗及护理,是有效控制血压,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刘琼 《江西医药》2007,42(10):899-900
目的 观察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以2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其服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后血压的变化.结果 疗程结束后单用马来酸依那普利22例,其中显效13例,有效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77.2%.有3例合用其它降压药.结论 马来酸依那普利为一种较安全有效的口服降压药,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  相似文献   

8.
苏焱伦  吴庆莹 《淮海医药》2010,28(5):417-418
目的总结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的特点。方法 157例高血压患者根据动态血压监测(AB-PM)将血压昼夜节律分为杓型、非杓型、反杓型及超杓型。结果所有患者中,正常血压节律者占21.66%(34/157),异常血压节律者占78.34%(123/157)。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应重视血压昼夜节律的监测,选用合理的降压药物及给药时间。  相似文献   

9.
<正>动态血压监测(ABPM)参数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有不同的报道,动态血压波动性会引起左室结构与功能的变化。笔者对2005年8月~2007年11月门诊治疗的8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监测结果有的放矢的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指导,使高血压病患者自觉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变异性(ABPV)分析,指导临床个体化合理用药.方法 选择96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中杓型者60例(占62.5%);非杓型者36例(占37.5%),对两组日间ABPV(d-ABPVs d-ABPVd),夜间ABPV(n-ABPVs n-ABPVd),24h ABPV(24-ABPVs 24-ABPVd) 进行研究.结果 非杓型组n-ABPVs n-ABPVd、24-ABPVs 24-ABPVd 明显低于杓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间d-ABPVs d-ABPV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这种ABPV的差异,是高血压个体化治疗的客观依据,也是导致非构型者靶器官损害程度较杓型者严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我们自 1 999年 2月至 2 0 0 1年 7月用尼莫地平 (NP)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68例 ,并与硝苯地平 (硝苯啶 )作对照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按 1 999年 WHO建议的高血压诊断标准 (收缩压≥ 2 1 .3 k Pa和 /或舒张压≥ 1 2 .7k Pa) ,将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者 1 0 7例 ,分为两组 ,即 NP 68例 (治疗组 ) ,硝苯地平组 39例(对照组 )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心率、高血压分期等情况基本相似 ,具有可比性。1 .2 治疗方法 对预选对象先停服各种降压药物 2周 ,测坐位右上臂血压 3次 ,取 3次血压平均值符合高血压标准…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控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方法:临床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9例,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4 wk前后分别采用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动态血压及血压变异性,同时选取49例健康人作对照组观察血压及血压变异性. 结果:9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85例完成观察,治疗前原发性高血压组血压及血压变异性明显比对照明组高(P<0.01),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及血压变异性与用药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增高,硝苯地平控释片在稳定降压的同时可降低血压变异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氢氯噻嗪治疗辽宁省阜新地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为低成本控制农村地区高血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辽宁省阜新农村地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 511例,给予氢氯噻嗪25 mg,口服1次/d,1个月后测量血压,评价氢氯噻嗪的降压疗效。结果①1个月后得到有效病例4 278例(有效率94.8%),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后血压平均下降15.8/6.1 mm Hg(P<0.05);②治疗后24.9%的患者血压得到控制,其中男性和女性患者血压控制率分别为21.9%、27.5%(P<0.05)。③不同年龄段35~44岁、45~54岁、55~64岁、≥65岁患者血压控制率分别为28.0%、28.8%、22.1%、22.3%(P<0.05)。④随着血压级别的升高,患者血压控制率逐步下降(36.2%、24.6%、11.2%,P<0.05)。⑤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738例)血压控制率为35.6%。结论氢氯噻嗪治疗农村地区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好,可作为群体降压治疗的一线用药。  相似文献   

14.
《临床医药实践》2017,(1):72-74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厄贝沙坦片治疗,观察组采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所有患者连续服药2个月后分析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控制效果好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3%,对照组为71.1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稳定病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并且没有不良反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以上患者诊断均符合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以上患者又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同时选取我院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所选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 观察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血压越高,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越高.故测定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助于原发性高血压的预防和病情监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国产复方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前瞻性平行对照方法,从321例高血压患者中筛选出经非洛地平(5mg)单药治疗4wk、血压不能满意控制者217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继续治疗8wk,分别服用复方非洛地平缓释片(由马来酸依那普利和缓释非洛地平组成,5mg/5mg)1片和非洛地平缓释片(5mg)、马来酸依那普利片(5mg)各1片.双盲治疗4wk后DBP不低于90mm Hg(1mm Hg=0.133kPa)者剂量加倍.结果 前4wk非洛地平单药治疗的有效率32.4%,降压无效而人组者血压平均下降(5.4±3.3/2.7±1.9)mm Hg.后8wk联合用药降压的总有效率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8.3%和92.2%,血压分别进一步下降16.2/10.5mm Hg和14.8/11.4mm Hg.单药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头痛、头晕、头胀、面部潮红等(12.0%).双盲试验期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9.4%和14.7%,其中干咳发生率分别占6.5%和8.3%.结论 国产复方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应用24小时无创性全自动动态血压记录仪观察了87例受试对象,其中正常血压(NT)20例;Ⅰ-Ⅱ期原发性高血压(EHT)44例;肾实质性高血压(RHT)12例;肾血管性高血压(RVHT)11例。结果表明,各组受试者的随测血压均明显高于动态血压。NT及EHT的动态血压呈夜晚下降、白昼上升节律,而无论是RHT,还是RVHT,其昼夜节律均明显减弱,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夜间下降值均明显低于正常人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夜间下降率低于10%者的比率却明显高于正常人和原发性高血压者。  相似文献   

18.
陈义林 《安徽医药》2007,11(7):622-623
目的 旨在探讨血清总胆汁酸和尿酸水平的变化在原发性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检测9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以及23例健康者血清总胆汁酸和尿酸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总胆汁酸和尿酸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1),且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中总胆汁酸和尿酸水平异常升高可能参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人工观察血压的时间在临床上不能明确规定 ,作者通过对 10 0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监测 ,从中找出最佳测量血压的时间 ,以指导临床医生对高血压患者高峰值掌握 ,有利于临床医生更好的用药。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入选标准为符合 1978年 WHO高血压诊断标准的 4 0岁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10 0例 ,其中 4 0岁~ 5 0岁 15例 ,5 1岁~ 60岁 3 5例 ,60岁以上 5 0例 ,男 5 5例 ,女 4 5例 ,家族史阳性者 62例 ,阴性者 3 8例 ,纯收缩期高血压 3 5例。高血压病 期 88例 ,占 88% ,高血压病 期12例 ,占 12 %。 期高…  相似文献   

20.
刘少忠  方中  孔学英 《安徽医药》2007,11(5):441-442
目的 调查池州地区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危险因素,评估防治现状,完善防治对策.方法 在2002年1月~2006年2月池州市常住人口中随机取样,调查项目包括测量血压、身高、体重及填写高血压相关情况问卷.结果 共检出高血压患者1757例,患病率为14.1%,随着年龄的上升,高血压患病率也随之增加,其中40岁以上年龄组患病率明显高于整体人群,在相关危险因素比较中,高血压患者的平均年龄、体重指数、吸烟量等均明显高于血压正常者,前者中的脑力劳动者和高血压家族史也明显高于血压正常者.结论 高血压患病率与年龄、肥胖、吸烟和遗传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