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目的:加强微生物实验室与临床交流沟通,提高微生物检验结果对临床的诊断价值。方法:不断建立满足临床工作所需的现行有效的检验项目,负责医院感染常规微生物学及耐药性监测,定期总结、分析,公布,积极与临床沟通。结果:使临床医生能结合以往流行病学监测的基础及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状况,正确选择使用抗生素。结论:与临床交流沟通及早明确病原菌,合理使用抗生素,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提高微生物检验水平,促进医院感染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提高微生物检验技术,发挥其在医院感染监测、控制和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根据不同来源的标本,采用不同采集方法和采集时间,选择高质量的培养基,应用新的检测技术,开展对临床标本主要病原菌菌谱的变迁及耐药分析,结果:提高微生物检验技术有助于寻找耐药菌传播途径,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实验室依据。结论:提高医院微生物检验水平对促进医院感染控制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正>医院检验科是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部门,对其执行规范化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1医源性感染因素1.1生物因素:检验科每天接待的患者较多,当他们打喷嚏、咳嗽时会严重污染空气,容易造成接触的医务人员感染。检验科每天要处理大量临床标本,如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这些标本中含有不同种类的病原菌,如果污染工作台、地面、检验仪器等,很容易发生实验室获得性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省大部分县级医院检验科建立了细菌室,担负着临床病原菌的检出、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以及医院院内感染的监控工作,但是各基层医院普遍存在着人员和设备配置上不到位的状况,(200-300)张床位的医院,细菌室只设一人,有的还是兼职,设备也比较落后,许多实验室没有细菌鉴定仪、药敏分析仪、厌氧培养箱等,在检验技术方面也较落后。  相似文献   

5.
在临床检验工作过程中,实验室工作人员不仅直接接触患者,而且还要处理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各类标本。在每个环节上病原微生物都可能通过各种途径侵袭机体,导致医院感染。因此必须加强对临床实验室医院感染因素的管理。本文就临床实验室易发生医院感染的因素及相应对策做以下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性细菌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 抽选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均接受病原性细菌检验、实验室检验,对比两种不同检验方式准确率,并开展痰培养及分离,分析检验情况。结果 两种检验方式比较,病原性细菌检验对病原菌检出率(86.67%)高于常规实验室检验(45.00%)(P<0.05);同时病原性细菌检验的病原菌细菌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实验室检验(P<0.05)。结论 对于呼吸道感染疾病患者开展病原性细菌检验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以便于后期临床诊疗工作的开展,有效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我院2001-2004年临床细菌培养标本进行病原菌鉴定及耐药分析;所有病原菌株均以传统方法鉴定,药敏试验用K—B法,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标准(NCCLS)判断结果。结果 共分离病原菌864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细菌为主,占70.72%(611/864),革兰阳性细菌占29.28%(253/864);这些菌株对临床常用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多重耐药呈增加趋势。结论 细菌耐药性越来越强,应重视医院感染,规范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对医院感染菌的治疗非常重要,应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8.
陆德胜 《中国医疗前沿》2013,(8):117-117,100
医院感染现状不容乐观,本文从强化生物安全意识、规范操作过程、加强检验科消毒管理、加强检验人员的培训、改进硬件设施等措施着手,针对实验室医院感染管理的现状以及实验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对策进行了探讨,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为临床实验室医院感染的预防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经微生物检验的病原菌特征。方法 90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均接受实验室微生物检验,指定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医生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完成相关操作,记录其病原菌检验结果,将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后获得结论。结果 90份尿液样本经试验室检验后共检出90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所占比例高达78.89%(71株),革兰氏阳性菌所占比例仅为21.11%(19株),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革兰氏阴性菌是泌尿系统感染主要致病菌,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临床特征,接诊疑似病例后积极给予实验室微生物检验明确病原菌,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有利于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真菌诱发医院感染的检验诊断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发生真菌诱发医院感染的病人28例实行临床检验诊断,分析其中的病原菌以及使用的药物和实行抗真菌的医治的情况。结果在医院中出现真菌诱发医院感染的情况占医院出现感染的情况的11.45%,其中在真菌诱发医院感染的病人中老年人居多,经过检验发现,在检验出的病原菌中白色假丝酵母菌所占的比重最大,占68.5%。病人均使用过抗菌药物,其中有7.14%的病人使用过免疫抑制剂,有39.29%的病人使用过肾上腺激素类的药物,所有的病人经过抗真菌的医治后均康复出院。结论在临床的诊断医治时要合理的使用药物,并且对真菌诱发医院感染实行预防性的措施,并且能够加强真菌的感染,促进病人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11.
张卫萍  罗鑫  郑动  刘利君 《重庆医学》2015,(18):2533-2536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的基本情况,收集相关问题,为制定感染控制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该医院感染资料,并将信息录入到EpiData3.0建立的数据库;采用描述性方法描述医院感染病例和医院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布,利用SPSS17.0进行χ2检验。结果2013年发生医院感染413例,感染率为1.2%;其中,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医院感染主要部位为呼吸道和泌尿道;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结论继续加强医院感染培训,加强易感部位管理,制定相关操作规程是今后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预防和控制精神科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康宁医院2003年7月~2004年6月间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资料,并对感染部位、病原菌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精神科医院感染好发部位依次为呼吸道、胃肠道和泌尿道,主要病原菌为肠杆菌科和葡萄球菌属,病原菌耐药性呈上升趋势。结论精神病专科医院的医院感染好发部位、感染构成比与综合医院的感染情况有明显差异,感染科、临床科室应针对精神科的特点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临床医生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以减少或延缓耐药菌的出现。  相似文献   

13.
我院医院感染革兰阴性菌状况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则娟 《华夏医学》2005,18(1):124-125
革兰阴性菌是临床分离率较高的细菌。在我院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的调查中,革兰阴性菌检出率较高,占74.7%,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了解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试验情况,减少使用抗生素的盲目性,有助于控制医院感染。现将我院2002年以来医院感染革兰阴性菌状况及药敏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检验信息既是临床诊断的客观依据,又是患者隐私的具体资讯。传统的检验报告单管理模式没有考虑保护患者的隐私权,同时还增加了医院交叉感染的机会。我科在医院信息系统(HIS)的基础上,引进了临床实验室信息系统(LIS)和条形码技术,逐步提高了实验室工作质量,为实现实验室工作自动化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从临床送检的血液、分泌物、尿液及痰液四类标本,分析医院感染病原菌的特点及药物敏感的规律。方法 应用菌种鉴定及抗生素敏感试验法。结果 医院感染以呼吸道感染比例最高,其中2.5%有两种病原菌感染,创口分泌物及引流液感染居第二,泌尿系统感染居第三。医院感染仍以条件致病菌为主。结论 检出细菌中大部分细菌对丁胺卡那霉素敏感,医院感染菌株的种类及其耐药性是多变的,应经常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16.
谢景华  马丽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4):1830-1831
目的:分析临床实验室安全的危险因素所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制定有效的临床实验室医院感染预防措施。方法:对临床实验室医务人员工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职业防护措施。结果:通过各项管理与预防措施,使临床实验室医院感染因素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做好临床实验室的管理和控制措施,是预防临床实验室医院感染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和探讨通过对微生物进行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用自2009年1月-2011年12月到本院就诊的364例尿路感染患者中段尿培养共分离364株大肠埃希氏菌,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182株。其中对观察组的菌株进行微生物检验,对照组菌株不采取任何处理方案。并且总结微生物检验是如何合理地应用在临床抗生素以及控制医院感染中的,探讨微生物检验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感染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微生物检验能够在以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控制医院感染、监测病原菌以及预测传播途径,微生物检测还能够对易感人群进行监测。结论:在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便是微生物检验,微生物检验在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因此应该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以及应用微生物检验,只有这样才能将医院感染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监护病房院内感染情况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本院NICU患儿的医院内感染状况及致病相关因素。方法 总结近年来NICU77例院内感染病例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 NICU院内感染主要病原菌是肺炎克雷伯菌等革兰阴性杆菌,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最多见。结论 侵入性操作、基础疾病等是NICU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近年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患儿的医院内感染状况及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总结近两年来我院NICU 153例院内感染病例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 NICU院内感染主要病原菌是肺炎克雷伯菌等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多见,其次是血液感染.结论 合理使用抗生素对控制新生儿院内感染及指导临床用药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医院感染病原菌及药敏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莱 《世界感染杂志》2005,5(6):492-494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主要致病菌的分布及耐药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及医院感染控制提供参考。方法2003年7月1日至2005年6月30日,对本院临床科室送检的各种标本中分离出的主要致病菌,采用法国梅里埃细菌鉴定系统进行分析。结果两年内共分离出病原菌标本692株,革兰氏阳性球菌73株、革兰氏阴性杆菌254株、真菌345株、其它病原菌20株。药敏试验显示,医院感染病原菌有严重的耐药性。结论掌握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的动态分析,在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面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