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常人群心率变异的初步分析(摘要)郭五一王红宇杨钦丁李运乾刘卓敏近年来的文献报道应用动态心电图监测心率变异对于冠心病的诊断治疗及预测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鉴于大样本人群的心率变异正常范围报道甚少,我们对1012例正常人进行心率变异分析,旨在统计正常人心...  相似文献   

2.
正常人心率变异性的年龄相关性(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常人心率变异性的年龄相关性(摘要)刘芳,魏建西,李俊峡,马向荣本研究对41例正常人心率变异(HRV)的年龄相关性及平均心率相关性进行了分析。41例正常人的年龄3.5~78岁,平均36.5岁,均无自觉症状,体检正常,常规心电图及X线胸片正常,既往无心...  相似文献   

3.
118例健康志愿者心率变异检测及年龄与性别的影响(摘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率变异(HRV)分析按记录时间长短分24h长程分析及数分钟的短程分析,两种方法各有利弊。我们根据门诊病人白天就诊的特点,将24h长程记录改良为经济实用的白天1h记录。健康志愿者118例,来自上海市内居民及本院职工,平均年龄41.1±11.9(20~76)岁,男52例、女66例,体检无明显异常,心电图正常,记录时间内的平均心率在60~100bpm之间。检查前24h未做剧烈运动、睡眠充足、禁饮浓茶及咖啡。检查时取坐位或立位,避免紧张情绪及运动。用记录盒记录1h动态心电图,实际记录时间为1.5±0.2h,后经回放系统及计算机分析。HRV时域指标…  相似文献   

4.
128例健康儿童动态心电图窦性心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讨健康儿童24h动态心电图的各年龄组正常窦性心率范围.方法对128例健康儿童(0.5~14岁)进行了24h动态心电图检测,观察各年龄组的昼夜最高和最低窦性心率及全天心搏总数、全天24h平均窦性心率的正常范围.结果正常窦性心率与年龄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年龄越小心率越快,各年龄组之间心率的正常范围不同,并且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健康儿童24h动态心电图窦性心率的正常范围,因各年龄组之间存在差异,不能沿用及参考成年人动态心电图标准.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择冠心病和正常人进行心率变异检查,测定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了解冠心病与正常人之间时城分析和频域分析的差异,探讨两种方法与冠心病人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本文冠心病组75例,男66例,女9例,年龄50~80岁,平均69.65岁。经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脏ECT等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病程2~23年不等,其中陈旧性心梗8例,心绞痛13例。正常对照组67例,男58例,女9例,年龄43~82岁,平均65.27岁。经病史、体检,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排除冠心病。血压、血搪测定正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不同年龄心肌炎患儿的心率及心率变异(HRV)改变的特点和相关性.方法 对120例心肌炎患儿进行24h全程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心率及HRV.结果 不同年龄心肌炎患儿心率范围不同,年龄越小心率越快;24h内连续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5分钟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 index);全程相邻...  相似文献   

7.
健康人QT间期、QT离散度正常值界定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研究表明QT离散度 (QTd)可反映心室复极的不均一性和电不稳定性 ,但QTd的正常参考值大样本研究报道尚少 ,且检测计算方法不尽统一 ,为界定健康人QT间期、QTd的正常参考值 ,分析性别、心率以及不同的心率校正方法对QT间期及离散度影响 ,特作如下研究。1 资料及方法选择健康体检者经全面检查 ,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及电解质紊乱 ,未使用影响心肌复极及其它心血管活性药物。心电图正常 3 63例 ,年龄 2 .5~ 93 ( 46.90±16.65 )岁 ,男 2 16例 ,女 147例。研究对象按心率分 :40~ 49、5 0~ 5 9,60~ 69、70~ 79、80~ 89、90…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窦性心律Lorenz散点图图形评估心率变异性的量化指标参考值.方法 选择2018年11月至2019年5月在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就诊和体检的成年人群中动态心电图检查Lorenz散点图为棒球拍形状者作为研究对象.筛选出无心血管疾病伴动态心电图无异常及心率变异性分析在正常范围的245例作为图形量化指标检测组,同时选择心...  相似文献   

9.
100例健康中老年人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对健康中老年心率变异性(HRV)的研究较少,其正常值的范围仍未确定。本研究通过24h动态心电图(AECG)对100例健康中老年人HRV时域进行测试,初步获得了其正常值范围,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100例,男78例,女22例,年龄50~70岁,平均56岁。均为1994年12月至1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变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变异(HRV)。方法通过记录30例Ⅰ、Ⅱ期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30例正常血压者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分析不同长度时间段心率变异的时域指标(SDNN,SD,rMSSD,pNN50,CV)及频域指标(TF,LF,HF),以正常血压者为对照组,观察EH患者的心率变异特征。结果EH患者的各项HRV指标在各个时间段均较正常血压者降低(P<0.05,P<0.01),且各项HRV指标节律性减弱。结论EH患者的植物神经调节异常,迷走交感神经张力及昼夜节律均减弱。  相似文献   

11.
我国健康青年人正常窦性心率范围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目前我国健康青年人的正常窦性心率范围。方法对580例在校健康大学生的体检心电图窦性心率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窦性心率在60~95bpm之间的占76.72%(445/580),在55-59bpm之间的占16.38%(95/580)。在96~100bpm之间的占5.17%(30/580),三者共占98.27%(570/580);而男性在55~95bpm之间的占98.37%(301/306),女性在55-100bpm之间的占96.35%(264/274)。结论目前我国健康青年人的正常窦性心率范围确定为55~100bpm(男性在55~95bpm,女性在55-100bpm)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老年高血压病人血压动态变化与心率变异(HRV)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0年9月98例年龄≥60岁的高血压患者,设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85例血压正常、体检正常、年龄≥60岁的老年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对24h血压及心率进行测定,观察对比两组的血压、心率变化,记录相关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24h收缩压水平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舒张压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血压与心率的变化呈现正相关关系;对照组中血压与心率的变化呈现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自主神经反射机制障碍,往往与正常人群血压与自主神经之间的正常关系呈相反趋势,表现为血压与HRV呈正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100例健康人经常规12导联及原部位Nehb导联检查,ST—T正常后,加查改良Nehb导联心电图,对各波的形态及正常值范围进行了检测分析。 1 资料及对象 本组100例健康人心电图均来源于健康体检。年龄10~68岁(平均36~17岁),其中男性75例、女性25例。经常规12导联及原Nehb导联检查正常,加做  相似文献   

14.
例1患女性,25岁。因自觉活动后心悸,胸闷,来院就诊。体检T36.5℃,BP120/70mmHg,心率110次/min,律齐,心音正常。临床诊断:心悸待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HR114次/min,Ⅱ、Ⅲ、aVF导联P波形态高尖,振幅为0.25mV,T波低平。患平卧数分钟后自觉胸闷、心悸缓解,再做心电图示:窦性心律58次/min,P波在正常范围。心脏彩超检查:三尖瓣少量烛光样返流,余未见异常。心肌酶谱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短PR间期在正常人群中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258体检者,分析其心电图PR间期及QRS波群特点,总结PR间期缩短者的性别及年龄分布特征。结果 5258例中体检人群中,80例呈现PR间期缩短,其中男性26例(0.8%),19-29岁4例;30-39岁11例;40-49岁6例;50-59岁3例;60-69岁2例,女性54例(2.6%)19-29岁7例;30-39岁10例;40-49岁24例;50-59岁11例;60-69岁2例。结论短PR间期在正常人群中发病率为1.5%,可能是正常心电图的一种变异,此外,短PR间期在男女发病率间有差异,可能与激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频域心电图(FCG)检测心肌梗死的报道尚少,本文旨在分析FCG对心肌梗死患者病变部位、范围及预后的诊断价值,并与心电图对比,现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临床已确诊的心肌梗死患者101例,男78例,女23例,年龄35岁~88岁,平均63.2±11.7岁。健...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率变异(HRV)的时域、频域分析指标与散点图指标的相关性。AMI患者44例,男35例、女9例,年龄57.22±9.92岁。于入院后10~14日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仪器采用西安蓝港电子仪器仪表有限公司动态心电图记录及...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正常人心率减速力和心率变异性的分析,探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群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规律。方法随机选取正常人150例,根据年龄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A组56例,年龄30~49岁,B组54例,年龄50~69岁,C组40例,年龄≥70岁。全部做24h动态心电图监测,采集心率减速力(DC)、心率加速力(AC)、心率变异的低频(LF)、高频(HF)、总体标准差(SDNN)、静息心率(RHR)、平均心率(AHR)、夜间心率(NH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0~69岁组与30~49岁组比:DC、AC、LF、HF、SDNN均值均减低。≥70岁组与50~69岁组比:DC、AC、LF、HF、SDNN均值显著减低。≥70岁组与50~69岁组比较:RHR、AHR均值减低。男女性别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正常人随着年龄的增高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的张力逐渐下降,心率逐渐减低,以静息心率和平均心率减低更为明显,男女性别组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对高发年克山病病区3~15岁易患人群958例与低发年1214例心电图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与非病区546例对照,同时对406例进行了13年长期随访。结果显示高发年异常心电图检出率13.77%较低发年8.73%高(P<0.01),高发年及低发年检出率均高于非病区2.38%(P<0.01)。406例追访后检出率为8.37%,较追访前11.82%降低,但差别不显著(P>0.05)。异常心电图心率失常、传导阻滞、ST—T改变多见,与克山病患者心电图改变相一致。  相似文献   

20.
心率变异(HRV)即围绕平均心率的心率波动程度,大量临床资料证实:在许多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心肌梗塞等均表现出明显的心率变异特性。本文通过对梗塞后心绞痛(OMI),不稳定心绞痛(VA)和正常人的HRV分析,了解OMI和VA患者的HRV特性,探讨临床意义,且为其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帮助。 1.对象及方法选用健康体检12人做对照,均无自觉症状,体检正常,常规心电图及x线胸片正常,既往无心脏病,糖尿病和甲亢病史,年龄45~63岁,平均52±8岁;选择住院患者中不稳定心绞痛患者30名,年龄45—70岁,平增60±8岁,有典型临床症状及治疗经过,心电呈缺血S—T段变化,梗塞后心绞痛患者26人,心肌梗塞后1—10年,全部受检者于停用p受体阻滞剂、血管扩张剂及抗心律失常药物48小时以上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