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急性脑出血患者24小时心率变异性变化与动态心电图异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急性脑出血对心脏自主神经活性改变,心电图复极改变和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检测61例急性大脑半球壳核和额顶颞叶出血患者和39例对照的24h动态心电图,分析其心率变异性变化,心电图复极改变和心律失常。结果:右侧壳核和额顶颞叶出血患者急性期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和心房颤动发生率明显增高,左侧壳核和额顶颞叶出血患者急性期心电图ST段降低发生率明显增高,右侧壳核和额顶颞叶出血组心率变异性指标HF,RMSSD,PNN50明显下降和LF/HF明显增高,伴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者LF/HF高于无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者,HF明显低于无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者。结论:左侧和右侧大脑半球出血对心脏的影响不高,岛叶病变在其中起着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资料与方法我们于1996年2月至1997年2月观察92例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心率变异性频域和混沌特征。入选患者均符合下列条件:(1)病后3天内入院,首次患脑梗死;(2)脑CT扫描证实梗死灶位于颈内动脉供血区;(3)除高血压病史外,无糖尿病、冠心病、心...  相似文献   

3.
大脑半球梗塞患者的心脏自主神经活性昼夜节律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脑梗塞对心脏自主神经活性昼夜节律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利用动态心电图技术记录6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和39例对照的连续24h心电信号,分析比较每小时、白天清醒期和夜间睡眠期的心率变异性变化。结果 对照组心率变异性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其TP、HF、PNN50和RMSSD清醒期明显低于睡眠期,LF/HF清醒期高于睡眠期;左侧和右侧大脑半球梗塞患者心率变异性各指标清醒期和睡眠期无明显昼夜节律变化。结论 大脑半球梗塞患者急性期的心脏自主神经活性昼夜节律变化消失。  相似文献   

4.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心率变异性(HRV)。方法:采用动态心电图(DCG)测定和比较51例CHF和51例正常对照组的HRV。结果:CHF的SDNN,SDNNindex,SDANNindex,RMSSD,PNN50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极显性(P<0.01),且随心功能降低而降低。结论:CHF有明显的心脏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心脏迷走神经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心率变异性(HRV)在评价其心脏自主神经功能中的作用。方法对124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和102例对照病例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进行HRV频域、时域及非线性分析。观察频域分析指标包括总频能(TF),低频能(LF),高频能(HF)。观察时域分析指标包括全部正常窦性心搏间期NN的标准差(SDNN)、全程相邻NN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MSS)及全部相邻NN间期差值的标准差(SDSD)等。Poincare散点图分析指标包括矢量角度指数(VAI)和矢量长度指数(VLI)c结果血管性痴呆患者时域指标(SDNN,RMSS,SDSD)、频域指标(TE,LF,HF)、VAI及VL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SDNN:(784-28)vs(1294-30)ms,RMSS:(20±8)US(24±8)ms,SDSD:(17±7)w(22±8)ms,P〈0.01;TF:(1432±621)US(1962±583)ms2/Hz,LF:(934±347)US(1309±371)ms2/HIz,HF:(473±174)US(601±247)ms2/Hz,P〈0.01;VAI:(0.54±0.14)US(0.67±0.13)ms,VLI:(154±19)w(194±25)ms。P〈0.01】。血管性痴呆组Poincare标绘散点图形状呈彗星状者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HRV可作为无创伤性定量评价血管性痴呆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可靠方法。有必要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HRV检查以评估其自主神经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6.
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为研究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在室性心律失常发生中的作用,分析35例正常人(对照组)、34例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者(无心脏病组)及35例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者(心脏病组)的心率变异性。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比较,无心脏病组SDNN、PNN50、RMSSD、HRVTI显著降低(P〈0.05~0.01),SDANN、SDNNIndex无显著差异(P〉0.05);而心脏病组各项指标均非常显著降低(P〈  相似文献   

7.
健康儿童心率变异性长程时域指标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健康儿童心率变异性(HRV)长程时域指标的特点。方法对266例健康儿童HRV24小时长程时域指标(SCL、SDNN、SDNNindex、SDANN、RMSSD、三角指数)进行不同年龄、性别及与成人正常参考值间进行分析比较。结果①儿童不同性别组间HRV差异无显著性;②儿童不同年龄组间虽心动周期(或心率)存在差异,但HRV差异无显著性;③儿童组与成人正常参考值中SDNN、SDANN、RMSSD存在有差异显著性,RMSSD在儿童中明显高于成人组。结论SDANN、SDNNindex是反映交感神经功能的敏感指标,而RMSSD更能反映迷走神经功能,可见儿童的自主神经功能较成人活跃,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即自主神经功能的减退,尤其是迷走神经的紧张性抑制功能明显减退。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心率和心率变异性分析,评定颈部手法刺激对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正常青年男性志愿者,对受试者进行颈部手法刺激,刺激前和刺激后各记录5min动态心电图,以心率和心率变异性作为观测指标,判断颈部手法刺激对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结果对30名正常青年男性志愿者观察发现,颈部手法刺激后,心率显著降低(RR间期延长);时域分析中SDNN有显著性增加,频域分析中VLF和总功力谱有显著性增加。结论心率和心率变异性是一项评定颈部手法刺激对自主神经系统效应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9.
采用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研究急性脑血管病患者HRV改变及其与病变类型、部位、范围大小的关系.结果显示,急性脑血管病组SDNN(82.18±28.94ms)和HRVI(21.01±4.06)较正常对照组(125.87±31.10ms,25.80±4.26)显著降低,P<0.01;脑出血组与脑梗塞组分别与脑动脉硬化组比较呈显著差异;HRV值丘脑区<基底节区<颞、额、顶叶区<小脑区;多发性脑梗塞SDNN与HRVI显著低于腔隙性脑梗塞(P<0.01),提示脑血管病急性发作期交感神经活动增强,而迷走神经活动受抑制,其改变程度与病变类型、部位及范围大小有关,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密切相关.因此,HRV分析也是预测急性脑血管病发生猝死危险性的最有价值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的心率变异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心率变异性检测作为一项无创性心电检查方法,能很好地反映植物神经功能,对一些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后判断等具有指导作用。本文就心率变异性在冠心病方面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心纺变异性。方法 对34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通过计算机人工确认窦性心博后,经计算机处理,算出心率变异(HRV)的时域和频域的各项指标。结果 AMI组与对照组的平均心动周期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MSSD)、相邻 R-R间期差值〉5ms的百分比(PNN50)、低频(LF)、高频(HF)及LF/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和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方法收集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82例、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8例,进行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同步测量,计算机自动计算 HRV 和 BPV 各指标。结果脑梗死组 HRV 各指标均低于单纯高血压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夜间血压下降率脑梗死组均低于单纯高血压组,BPV 各指标脑梗死组均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其中夜间舒张压下降率、24 h 平均收缩压(24 h SBP)和24 h 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 SCV)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相比,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受损明显。随访观察 HRV 和 BPV 指标的变化对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评估及改善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2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索他洛尔治疗,并测定心率变异功率谱,发现用药后5天、10天之功率谱较用药前有明显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亦有显著差异(P<0.05),应用索他洛尔组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死心率变异与预后及临床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为探索急性心肌梗死 (AMI)时心率变异性 (HRV)变化规律及对AMI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 10 3例AMI患者症状发生 2 4小时内及 3周时的HRV时域及频域指标 ,并与 90例正常人进行对比。结果 AMI患者HRV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等 ,年龄大、梗死面积大、Killip分级差 ,HRV较小。发生心脏事件者HRV明显低于不发生心脏事件者。 结论 提示AMI时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衡 ,诱发心脏电生理紊乱 ,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心率变异性与临床背景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8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后两周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旨在了解AMI后HRV与临床资料的关系。结果:1.HRV各项指标与年龄呈负相关,女性患者的HRV较男性低(P<0.05)。2.HRV与左室射血分数、心肌梗死部位及是否合并高血压无明显关系,但糖尿病患者时域指标中的St.georges指数较无糖尿病患者显著下降(P<0.01)。3.心室晚电位阳性者的HRV时域指标SD、St.georges指数较阴性者显著下降(P<0.05)。结论:年龄、性别、晚电位及糖尿病对HRV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早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对急民生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的影响。方法 4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β-受体阻滞剂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于即刻给予氨酰心安(12.5~25mg/天),或美多心安(25~50mg/天),余两组治疗相同,入院后10~14天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分别析时域指标SNDDSDANNrMSSDPNN50,散点图指标VLI,VAI的变化,用配对t  相似文献   

17.
使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技术连续测定25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发病初4周24小时尿儿茶酚胺含量及变化。AMI患者尿去甲肾上腺素(NE)和多巴胺含量明显升高,随病情恢复逐步下降,以发病后第一周下降幅度最大。NE含量与心率变异三项参数极低频成分、总成分和连续5分钟正常心率间期标准差均值相关(r=-0.7123、-0.615、-0.528,P<0.05);与心肌酶相关(r=0.635,P<0.05);与室早总数相关(r=0.515,P<0.05)。说明心率变异反映交感活性,尿NE水平可反映心肌坏死范围,儿茶酚胺增高有致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率减速力(decelerationcapacityofhearrate,DC)与心率变异性(heartratevariability,HRV)在评价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方面的应用。方法对73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65名正常人群对照组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离线计算DC、HRV时域指标并进行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的DC及HRV各时域指标均比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组DC与HRV中的总标准差(SDNN)呈正相关(r=O.597,P〈O.01),与差值均方根(RMSSD)呈正相关(r=O.569,P〈0.01),与pNN50呈正相关(r=0.501.P〈0.05)。结论DC和HRV各时域指标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检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