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房性心动过速电生理鉴别诊断和射频消融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房性心动过速(房速)临床上容易与其它室上性心动过速相混淆,且药物和外科治疗效果差。10例房速病人行射频消融术,男6例女4例,年龄24~61岁。方法是心内电生理检查确诊房速后,用1~2根消融导管标测心房,在房速时寻找最早A波作为消融靶点放电。结果:10例均为右房房速,7例为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3例为自律性房速。靶点处PA为一25~-50ms,消融试放电4~12次,9例消融成功。9例成功病人随访16~38个月,有1例复发。本文就房速的电生理鉴别和射频消融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房室折返型心动过速(AVRT)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动过速之一。静脉注射普罗帕酮、食管心房起搏(TEAP)均为终止AVRT常用的治疗方法。本文旨在比较静脉注射普罗帕酮、TEAP及静脉注射普罗帕酮结合TEAP终止AVRT的疗效。对象与方法1.对象观察5年中经食管电生理检查证实的AVRT150例。其中男性62例,女性88例,平均年龄44岁(19~65岁),均无器质性心脏病。心动过速发作时频率平均为177次/分(150~220次,/分),心动过速病史平均10年(3~20年),发作至就诊时平均时间50分钟(5分钟~10小时),发作时QRS波正常形态者122例(81…  相似文献   

3.
房性心动过速与持续性交界区反复性心动过速的快速鉴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初步探讨房性心动过速(房速)与持续性交界区反复性心动过速(permanent junctional reeiprocatinjg tachycarida,PJRT)快速鉴别方法。方法 36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经心内电生理检查,其中30例诊断为房速,6例诊断为PJRT;心动过速时于右心地S1S1起搏(S1S1间期较心动过速周长短10~40ms),观察心卢搏呈1:1室房(VA)传导者停止起搏后  相似文献   

4.
食管心房调搏在射频消融术中的价值(摘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食管心房调搏在射频消融术中的价值(摘要)杨承健胡世文郑义通本文分析了50例接受射频消融(RFCA)治疗的室上性心动过速(SVT)患者经食管心房调搏(TEAP)的资料,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龄38.6±4.2(16~67)岁,心动过速反复发作10....  相似文献   

5.
我们采用食管心电图(ECG)和Brugada判断宽QRS波心动过速(WRT)的标准对30例WRT患者进行诊断,以探讨食管ECG在诊断WRT中的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0例发作WRT患者,男28例,女12例;年龄18~58(38±8.5)岁。WRT发作时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均未见心房电活动波(窦性P波、逆传P’波、房颤波等),均在发作时行食管ECG检查。1.2方法①食管ECG:将6F食管电极经鼻孔插入食管,插入深度一般在[(受检者身高+200)÷10〕cm左右,以P波正负双向或直立,而且振…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食管心房调搏对室上性心动过速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将111例室上速患者心内和食管电生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11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经食管心房调搏检查,诊断为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41例,准确率91%;诊断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53例,准确率92%;诊断为房性心动过速(AT包括房内折返陛心动过速和房性自律性心动过速)6例,准确率100%;诊断为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SART)1例,准确率100%。根据PE-PV1时距判定房速激动起源点以及左右房室旁道位置与心内电生理检查结果基本一致。结论:食管心房调搏在室上速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报道心房耳尖部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临床特点和射频消融结果。方法:对7例[男性2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24.8±7.9)岁]房速患者进行体表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采用三维电解剖(Carto)标测系统,确定房速病灶的起源部位和指导经导管射频消融。结果:7例房速均为持续性发作(5~432个月,中位数96个月),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房速起源于右心房耳尖部(1例)和左心房耳尖部(6例),呈局灶性和异常自律性增高机制。7例房速均消融成功,无并发症。随访7~28个月(中位数15个月),无一例房速复发。结论:心房耳尖部房速表现为持续性发作和异常自律性增高机制。采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和盐水灌注消融导管,可提高病灶定位的准确性和消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食管心房调搏对不同类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收集近5个月经心内电生理检查(标准诊断)确诊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196例,与其食管调搏的诊断进行比较。结果:两种电生理检查诊断慢-快型AVNRT符合率100%,但食管电生理检查对快-慢型AVNRT及慢-慢型AVNRT与起源于心房下部靠间隔的房速不易鉴别。结论: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对慢-快型AVNRT具确诊价值。对快-慢型或慢-慢型AVNRT容易误诊为房速。  相似文献   

9.
房室结双径路引起的非折返性与折返性心动过速李忠杰,王长华,陶华璇,赵金玉(浙江省人民医院杭州310014)1临床资料及食管电生理分析患者男性,59岁。有阵发性心动过速病史10余年,每次发作数分种至数小时不等,此次因再次发作就诊。为明确诊断行食管电生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术后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发生率,探讨其电生理机制和治疗。方法 375例房颤患者行环肺静脉前庭电隔离术,男性201例,女性174例,平均年龄(56.9±12.4)岁。其中阵发性房颤289例,持续性房颤86例;左心房内径34~56(38.3±9.4)mm。消融终点为完成环状消融线并实现肺静脉电隔离。术后采用心电图和24h动态心电图随访房速发生情况。术后2个月内发生的房速采用药物治疗;2个月之后发生的房速在Carto系统指导下进行激动顺序标测和再次消融。结果 术后2个月内出现房速发作45例(12.1%),23例随访中自愈。2个月后房速发作22例,其中阵发性房速13例,持续性房速9例。再次消融20例,其中3例典型心房扑动,1例右心房局灶性房速,消融均获成功。16例为左心房起源房速,其中肺静脉起源房速6例,再次消融成功。局灶性房速3例,分别位于左心房顶部、前壁中上部、前壁右上部,均消融成功。7例为大折返性房速,其中2例消融成功,另5例消融失败行电转复。房速消融术后随访3~11(6.5±2.2)个月,14例(70%)患者无房速发作。1例频繁发生房速终止后长间歇而晕厥,植入永久性起搏器。结论 本研究房颤消融术后房速发生率为12.1%,约半数术后2个月内可以自愈,再次消融房速多为肺静脉起源或大折返性,少数为局灶性起源,针对机制消融有较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患者1,女性,19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3年,每2~3个月发作1次,每次持续3~5 min,近3个月心动过速为持续性发作,曾在外院行电生理检查诊断为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未行消融治疗.入院后心动过速的心电图房室传导呈1:1或文氏传导(图1)。患者2,女性,45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6年,4个月来心动过速持续性发作,口服药物无效,入院后体表心电图显示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图2)。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无器质性心脏病儿童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电生理学机制、靶点标测和射频消融疗效。方法46例房速患儿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房速靶点标测采用激动标测方法,4例患儿采用三维电解剖学标测系统(CARTO系统)标测和指导消融。消融采用预设温度50~60℃。结果46例患儿均经电生理检查证实为局灶性房速,分别表现为短阵自限性、阵发持续性和持续无休止性心动过速,其中1例合并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成功41例,其中单一源性房速39例(右房27例,左房12例),多源房速2例,成功率为89%。结论无器质性心脏病儿童房速的射频消融成功率较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起源于主动脉无冠窦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电生理特征及三维激动标测指导射频导管消融治疗无冠窦房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43例局灶性房速经普通电生理检查及三维电解剖激动标测明确起源于无冠窦者7例。结果7例患者均于心动过速发作时消融10s内心动过速终止。所有患者于消融即刻心动过速终止或出现心动过速加速。在(20±6)个月的随访中心动过速未复发。结论三维激动标测指导射频导管消融治疗起源于主动脉无冠窦房速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通过食管心房调搏方法,对2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频繁发作的患者,静脉注射硫氮书酮,观察其前后电生理效应,探讨其作用机理及临床意义。1.材料和方法:20例中男8例,女12例,年龄平均44.6(13~71岁)。根据电生理诊断标准。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7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12例,(顺向型10例、逆向型2例);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PAT)l例。检查前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至少5个半衰期。应用食管心房调搏方法在窦性心律下,对心房作分组递增起搏及程控期前刺激法(SI~S。),步长10ms进行正反扫描…  相似文献   

15.
导管射频消蚀隐匿性慢旁路心动过速五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导管射频消蚀隐匿性慢旁路心动过速五例报告杨延宗,林治湖,高连君,王莹琦,黄丽萍,丛培欣报告应用导管射频消蚀术(RFCA)阻断5例隐匿性慢旁路,使顽固性反复发作性心动过速得到根治的经验。资料:男3例,女2例,年龄28~64岁,均有10年以上心动过速史,...  相似文献   

16.
报道2例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SNRT)的电生理特点及射频消融结果。男、女各1例,两例患者心动过速发作时体表心电图12导联P波形态与窦性心律时相同,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为SNRT。采用激动顺序标测,心动过速发作时于右房高侧壁记录到心房最早激动,且与窦性心律时激动顺序相同,成功消融靶点部位A波分别早于体表心电图P波50和30ms。以15~30W输出功率消融60~120s均成功。随访2~6个月无心动过速发作,窦房结功能正常。比较有效消融和无效消融的靶点特征,提示提前、增宽及碎裂的A波可作为消融靶点。根据笔者初步经验认为射频消融治疗SNRT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射频消蚀阻断慢径路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摘要)吴书林,李海杰,欧阳非凡,郑祥生,尹滔业,孙家珍,冯建章20例径食管心房调搏等临床检查诊断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病人,男5女15,平均年龄48.4(22~67)岁,心动过速发作史21.3(2~50)年...  相似文献   

18.
例1患者男性,30岁。因阵发性心悸1年,加重1天就诊。体检:BP120/80mmHg。心界不大,心率90次/min,心律齐,未闻及杂音。临床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动态心电图示偶发房性期前收缩,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4h共发作3阵室上性心动过速,每次持续20min~2h,均由房性期前收缩诱发。心动过速时R-R周期有两种,以短R-R间期为主,其间伴有长R-R间期。一次心动过速发作(图1)时短R-R周期为460ms,长R-R周期为640和660ms。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行食管调搏检查(图2):S1S2刺激为500/31…  相似文献   

19.
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21例室上性心动过速(SVT)患者,剂量5~10mg缓慢静脉注射,有效率61.9%(13/21例),心动过速终止时间为2.2±4.3min。全组患者中1例出现明显低血压副反应。11例电生理检查提示,通过延长房室结传导(AH间期)及房室结有效不应期(AVNERP)的作用机制终止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20.
随着心内电生理检查的深入开展和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术的广泛应用,对于常规心电图显示为显性房室旁道的患者术前诱发心动过速,了解旁道位置及明确心动过速的特征和机制尤为重要。显性房室旁道参与的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OAVRT)又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中的常见类型,本文筛选既往有心动过速发作史的显性房室旁道患者,行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对结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8年6月至2013年12月门诊或住院常规心电图或24h动态心电图显示心室预激并且既往有心动过速发作史的患者75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35例,年龄11~81(38.27±15.12)岁。根据静息12导联体表心电图表现分为左侧旁道组48例,男性24例,女性24例,年龄11~81(38.46±15.35)岁;右侧旁道组27例,男性16例,女性11例,年龄13~61(37.93±14.99)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