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黄口服液中绿原酸和黄芩甙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黄口服液中绿原酸和黄芩甙含量的方法。方法:以C18色谱柱为分析柱,流动相:0.05mol/L枸橼酸(pH=4,用三乙胺调)-乙腈(39:21);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20nm。结果:绿原酸在10-50μg/ml(r=0.998)呈线性关系;黄苓甙在20~100μg/ml(r=0.997)呈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6%(RSD=0.95%)和97.7%(RSD=1.02%)。结论:方法简便、准确,适用于的银黄口服液中绿原酸和黄芩甙含量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2.
本文建立了HPLC法测定中药黄连上清丸中黄芩甙含量的方法。色谱条件,流动相,甲醇:005M醋酸铵(40∶60)PH=3,Shimpack-CLC-DDS柱(150mm×6mmФ),检测波长275nm,流速1ml/min。黄芩甙含量在025~25μg/ml时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γ=09994。精密度实验RSD%=21。黄连上清丸经粉碎、过筛。45%甲醇超声提取1小时,定容后随行标准曲线法测定黄芩甙含量。四个厂家,10批次黄连上清丸中黄芩甙含量。在062~192mg/g之间,加样回收率9642%~9921%,不同厂家之间,相同厂家不同批号之间,黄芩甙含量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3.
药用黄芩的资源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宋万志 《药学学报》1981,16(2):139-145
本文报道我国十四个地区七种黄芩的原植物资源及其主要有效抗菌成分黄芩甙(Baicalin)的含量比较。实践证明,黄芩属(Scutellaria)植物,根断面为黄色的种类在民间多作药用。七种黄芩原植物除大黄芩外,从植物系统位置来看,它们都属于黄芩属的顶序黄芩组(Sect.Stachymacris A.Hamit)狭叶黄芩亚组(Subsect.Angustifolia Benth.),提示本亚组为药用黄苓分布最集中的植物群。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均含有主要有效成分。比较了十四个地区七种黄芩的黄芩甙含量,黄芩为3.60~6.20%,粘毛黄芩为3.80~4.92%,滇黄芩为3.42~4.00%,甘肃黄芩、丽江黄芩、川黄芩、大黄芩黄芩甙含量为1.70~2.50%。对七种黄芩作了黄芩素、汉黄芩素的薄层定性,结果被试样品均有相同斑点和研值。又分析了三种黄芩干,鲜根的黄芩甙含量,结果三种黄芩的鲜根均较干根为高。  相似文献   

4.
纤维素酶在黄芩提取工艺中应用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韩颂  李晓晖 《黑龙江医药》1997,10(6):339-340
用黄芩提取黄芩甙之前,经纤维素酶进行酶解,不能达到提高黄芩甙收率的目的,因此纤维素酶在黄芩提取黄芩甙工艺中不宜应用。  相似文献   

5.
双黄连注射液由双花、黄芩和连翘等组方。主要成份为绿原酸、黄芩甙和连翘甙。黄芩甙属黄酮类物质,易水解成甙元黄芩黄素;绿原酸在碱性溶液中不稳定。为此,我院从1988年开始对双黄连注射液做了留样观察并通过恒温加速实验对其稳定性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伤风滴丸是根据古方"秘方茶调散"研制而成的三类中药新药,具有高效速效的特点,为探索滴丸的疗效特点,综合利用在体小肠回流吸收试验装置研究了伤风滴丸中主要有效成份黄芩甙的小肠吸收动力学特性.结果伤风滴丸中黄芩甙的小肠吸收情况较好,其吸收半衰期在1.5~2小时内,在6小时内其吸收率达到90%以上,较文献报道的单纯的黄芩甙小肠吸收情况为好(20-40%).  相似文献   

7.
黄芩甙是中药黄芩的主要成分,其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的作用。在双黄连粉针中,黄芩甙是主要活性成分,本文介绍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类型黄芩甙的含量,对于产品质量控制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黄芩是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作用;常与其它中药制成复方制剂。近年来对黄芩复方制剂中黄芩甙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许多研究,本文就这方面的报道进行归纳如下。1分光光度法含黄芩甙的制剂经过分离或不分离,在分光光度计上测定黄芩甙的吸收度,可计算出含量。并以回收率作为判断该法的精确标准。1.1单波长分光光度法三黄片由大黄、黄连素、黄芩总甙三味中药组成。黄燕等[1]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三黄片中黄芩甙的含量,以黄芩甙对照品,在279um处测定其吸收值,计算出黄芩甙含量,平均回收率为102.…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了人血浆中黄芩甙血药浓度测定方法,测定了黄芩甙在家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参数,为科学评价黄芩甙及其复方制剂的内在质量及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黄芩浸膏冲剂中的黄芩甙(Baicalin,5,6,7-三羟基黄酮-7-O-葡萄糖醛酸甙),可用下列两种方法进行定量。薄层层析法,吸附剂用硅胶60F_(254),将黄芩甙部位刮下洗脱,用分光光度法或用光密度计直接测定黄芩甙。高速液相层析法,用离子交换树脂Am-berliteXAD-2填充柱,流动相用3%乙醇。本法可精确而迅速地测定黄芩甙。  相似文献   

11.
黄芩甙衍生物的合成及抗人免疫缺陷病毒活性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为了评价黄芩甙中糖的存在和糖的种类对抗HIV活性的影响,由天然黄芩甙出发制备了黄芩甙元和5,6-O-二苄基黄芩甙元,并合成了5-羟基-6-O-苄基黄酮-7-β-D-葡萄糖甙(12),5-羟基-6-O-苄基黄酮-7-β-D-半乳糖甙(13),5-羟基-6-O-苄基黄酮-7-α-D-甘露糖甙(14),5-羟基-6-O-苄基黄酮-7-α-D-阿拉伯糖甙(15)。以上化合物及部分中间体的生物活性试验表明:黄芩甙及黄芩甙元均抑制免疫缺陷病毒逆转录酶(HIV-1RT)及在细胞培养中抑制HIV-1;黄芩甙及黄芩甙元的6-位羟基被遮蔽则丧失抑制HIV-1RT活性,说明6-羟基为抑制HIV-RT活性所必需;黄芩甙元抑制HIV-1活性及细胞毒性均强于黄芩甙,两种化合物治疗指数相近。  相似文献   

12.
家兔血清中黄芩苷的薄层扫描法测定及药动学参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家兔血清中的黄芩甙及在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显示血清药物浓度在0.5~2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体内药物动力学呈开放性二室模型。并通过回收率试验确定了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经典恒温加速试验法,对复方黄芩液中君药药效成分黄芩甙的变化进行考察,测定采用薄层扫描法。结果表明:复方黄劳液中黄芩甙含量的变化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在室温(25℃)条件下,以黄芩甙为指标,该药的有效期为2.05年。  相似文献   

14.
采用离子对HPLC 法对黄芩黄酮在水溶液中的经时变化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立即加热的样品中黄芩甙(BG)、汉黄芩甙(OG)、千层纸甙fWG)的峰值很高;而对应甙元峰很低;冷浸30min 后各葡萄糖醛酸甙减少,甙元的峰随之增高,180min 后,各种甙的峰  相似文献   

15.
<正>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性寒味苦,是临床常用中药,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之功效。黄芩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其疗效,需要有一个适宜的检查黄芩质量的方法。黄苓除含黄芩甙、汉黄芩甙、黄芩素、汉黄苓素、黄芩新素等黄酮类化合物外,还含有千层纸甲素,β-谷甾醇、苯甲酸、黄芩酶及氨基酸等。药理实验证实,黄酮类化合物为黄芩的有效成分。黄芩组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已有文献报道。中国药典(1985)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芩中黄芩甙的含量。我们曾用药典法多次测定黄芩中黄芩甙含量,  相似文献   

16.
应用薄层扫描法测定银黄片中黄芩甙含量,方法简便,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在0~0.9ug/ml范围内呈线性,r=0.9996。回收率为100.2%,变异系数为0.9%。  相似文献   

17.
125-A 睾酮5α-还原酶抑制剂含有利用黄芩甙酶(baicalinase)从黄芩中提取的甙元。将100g黄芩粉浸于600ml 50℃的蒸馏水中3h,加入1.8L醇,浸渍并提取。过滤后用锦纶树脂处理溶液并过滤。1份溶液中加入2份蒸馏水,收集黄色沉淀并加以干燥,得量为10g。睾酮5α-还原酶抑制剂用于治疗和预防  相似文献   

18.
黄芩是常用中药,具有抗菌消炎、清热、利尿、镇静、解毒、降压以及抗过敏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上述这些作用是由于其所含黄酮类成分的生物活性,尤其以黄芩甙的作用最显著,含量最高。黄芩在加工时若用冷水浸泡,则制得饮片的颜色变绿,疗效差,这是因为黄芩中有效成分黄芩甙酶解为黄芩素,在空气中氧化成绿色醌类化合物所致。因此加工炮制方法是否恰当,直接影响黄芩中有效成份的含量。据报道,生黄芩中黄芩甙含量高可达25.2%[1].用冷水浸泡16h后只有7.49%,煮10min后为9.90%,而蒸黄芩中黄芩甙含量为12.58%,这证明了蒸法既…  相似文献   

19.
<正> 黄芩为我县的栽培药材,其主要有效成分为黄芩甙。为考察生长期对黄芩甙及黄芩产量的影响,我们对不同生长期的黄芩进行了黄芩甙含量及其产量的对比实验,结果如下。1 实验材料和方法1.1 实验材料仪器 紫外分光光度计,北京第二光学仪器厂。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黄芩为我县栽培药材,均于秋季采挖,干燥。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实验对黄芩甙提取工艺条件的探讨,设计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取适量黄芩粗粉,按实验设计的不同对比条件分步进行,所得提取物称定重量并按上海市药品标准(1974年版)测定黄芩甙的百分含量,根据重量和百分含量计算收率。结果与结论:对4批黄芩提取了黄芩甙。平均收率13.72%,而按原工艺提取黄芩甙的收率为7.2%,收率有较大幅度提高。且质量符合针剂、片剂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