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AD模型小鼠海马谷氨酸转运体GLAST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海马CA1区注射Aβ_(1-42)法测定正常对照组、AD模型组、AD+银杏叶提取物低剂量组(30 mg·kg~(-1)·day~(-1))、中剂量组(60 mg·kg~(-1)·d~(-1))、高剂量组(120 mg·kg~(-1)·d~(-1))动物海马中GLAST的变化。结果经银杏叶提取物处理后,模型组动物存活率增加;小鼠海马组织中Aβ_(1-42)阳性沉积明显减少,且高剂量组减少最为明显;AD模型组GLAST阳性表达明显减少(P0.05);银杏叶提取物处理组小鼠海马区GLAST阳性表达出现增加,银杏叶提取物中剂量组GLAST阳性表达增加最为显著(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具有缓解Aβ诱导神经毒性的作用,对AD模型小鼠海马中谷氨酸转运体GLAST具有调节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合欢皮乙醇提取物对急性肝损伤的作用,并对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釆用25%四氯化碳(橄榄油助溶)单次腹腔注射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筛选合欢皮乙醇提取物抗急性肝损伤的活性部位。通过HE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结构的病理变化,检测肝组织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ELISA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肝细胞中NF-κB p65、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model组比较,合欢皮乙醇提取物正丁醇相低剂量(AB-L,4 mg·kg~(-1)·d~(-1))组和高剂量(AB-H,8 mg·kg~(-1)·d~(-1))组血清中AST水平和ALT水平显著降低。HE染色病理学观察可见肝细胞坏死范围、程度和炎细胞浸润较model组明显减轻。与model组比较,AB-H组和AB-L组小鼠血清中的TNF-α和IL-6水平明显下降,小鼠肝细胞核中NF-κB p65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model组比较,AB-H组和AB-L组的肝组织中Bax蛋白表达水平降低,Bcl-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Bcl-2/Bax比值升高(P0.05)。结论:合欢皮乙醇提取物正丁醇相可能通过减少NF-κB p65的活化而抑制IL-6和TNF-α炎性细胞因子的过度释放,以及调控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减轻肝细胞的凋亡,从而发挥对肝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以及其机制是否与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有关。方法:将成年雄性昆明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LPS模型组、氯沙坦给药组及氯沙坦与compound C合用组。侧脑室注射相同剂量LPS(24μg/d,每天1次,共2次),以建立中枢神经炎症损伤模型;氯沙坦(0.5、1或5 mg·kg~(-1)·d~(-1))于LPS注射前14 d开始连续每日腹腔注射给药;AMPK抑制剂Compound C(10 mg·kg~(-1)·d~(-1))于LPS注射前2 d开始连续每日腹腔注射给药。在LPS末次注射后的第3天取各组小鼠的海马脑区组织,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GFAP、AMPK、p-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和p-mTOR的蛋白水平。结果:2次LPS注射后可显著诱导GFAP在海马脑区的表达(P0.01),而氯沙坦可浓度依赖地抑制LPS诱导的GFAP表达,当氯沙坦剂量为5 mg·kg~(-1)·d~(-1)时可显著抑制GFAP表达(P0.05),同时,在该剂量下,氯沙坦显著提高了AMPK的磷酸化水平(P0.01),但对mTOR的磷酸化水平无明显调节作用;而AMPK抑制剂Compound C可显著逆转氯沙坦对GFAP表达及AMPK磷酸化的调节作用(P0.05)。结论:氯沙坦可抑制LPS诱导的海马GFAP表达,该作用可能与其激活AMPK有关,但并不依赖于mTOR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ApoE-/-小鼠肝脏脂质沉积及铁死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32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丹参酮ⅡA高剂量(60 mg/kg)组、丹参酮ⅡA低剂量(30 mg/kg)组和辛伐他汀组,另取8只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各治疗组均给予高脂饲料喂养,空白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造模4周后丹参酮ⅡA高、低剂量组及辛伐他汀组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8周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HE染色和油红O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形态及脂质沉积;试剂盒检测肝组织活性氧簇(ROS)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免疫组化检测肝脏p53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蛋白表达;Wes全自动蛋白质印迹定量分析系统及RT-qPCR检测肝脏铁死亡相关因子GPX4、xCT/SLC7A11、p53和铁蛋白重链1(FTH1)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TC、TG和LDL-C含量显著升高(P0. 05或P0. 01),HDL-C含量无明显变化;肝组织脂肪空泡清晰可见;GSH水平降低,ROS水平显著升高(P0. 01);p53蛋白及mRNA的表达增高,GPX4、xCT/SLC7A11和FTH1蛋白和mRNA的水平显著降低(P0. 05或P0. 01)。与模型组相比,丹参酮ⅡA高、低剂量组小鼠血清TC、TG和LDL-C含量显著下降,HDL-C含量无明显改变;肝组织脂滴变小且脂肪变性程度明显减轻;GSH水平增高,ROS水平降低(P0. 01);GPX4、xCT/SLC7A11和FTH1蛋白及mRNA的水平显著升高,p53蛋白及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P0. 05或P0. 01)。结论:丹参酮ⅡA能够降低ApoE-/-小鼠肝脏脂质沉积和脂质过氧化损伤,可能与干预肝细胞铁死亡相关蛋白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青蒿鳖甲方对二甲基苯蔥诱导雌鼠卵巢癌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卵巢原位埋二甲基苯蔥药线法建立卵巢癌雌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高剂量组(给予青蒿鳖甲汤3 g·kg~(-1)·d~(-1))、中剂量组(给予青蒿鳖甲汤1.5 g·kg~(-1)·d~(-1))、低剂量组(给予青蒿鳖甲汤0.75 g·kg~(-1)·d~(-1))和西药组(给予美洛昔康4 mg·kg~(-1)·d~(-1))。给药6周后,测定各组雌鼠卵巢瘤重和抑瘤率;免疫组化法测定各组雌鼠卵巢肿瘤组织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雌鼠卵巢肿瘤组织AKT、p-AKT和BTAK蛋白的表达。结果: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西药组瘤重显著小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组瘤重显著小于低剂量组瘤重(P0.05)。各组雌鼠卵巢瘤抑瘤率与青蒿鳖甲方剂量正相关(F=34.2,P=0.0005)。高剂量组Bcl-2阳性细胞率显著低于其他4组(P0.05);高剂量组Bax阳性细胞率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和西药组雌鼠卵巢肿瘤细胞p-AKT蛋白和AKT、BTAK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其中高剂量组p-AKT蛋白和AKT、BTAK蛋白及mRNA表达最低(P0.05)。结论:青蒿鳖甲方通过调控肿瘤细胞Bcl-2蛋白和Bax蛋白平衡,降低AKT和BTAK表达,抑制二甲基苯蔥诱导雌鼠卵巢癌肿瘤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白屈菜红碱对四氯化碳(CCl_4)诱导的肝纤维化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50只C57BL/6N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白屈菜红碱低剂量(10 mg·kg~(-1)·d~(-1))、中剂量(20 mg·kg~(-1)·d~(-1))和高剂量(40 mg·kg~(-1)·d~(-1))3个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腹腔注射CCl_4和橄榄油混合液8周诱导小鼠肝纤维化模型,白屈菜红碱组于第5周开始灌胃给药。第14周后处死小鼠,观察白屈菜红碱各剂量组干预后小鼠的肝指数,苏木精-伊红染色和苦味酸-酸性品红染色法观察小鼠肝组织的病理改变及肝纤维化的程度;采用分光光度计和酶标仪测定血清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透明质酸(HA)和肝组织中羟脯氨酸(Hyp)的含量;RT-q PCR检测TGF-β1、Smad3、Smad4和Smad7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GF-β1、Smad4和Smad7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肝纤维化的病理改变明显,肝指数、AST、ALT、HA和Hyp均显著升高(P0.05);TGF-β1、Smad3和Smad4的mRNA表达显著上调,Smad7的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TGF-β1和Smad4的蛋白表达显著上调,Smad7的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白屈菜红碱不同剂量给药组均抑制上述指标的改变(P0.05)。结论:白屈菜红碱能够抑制CCl_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TGF-β/Smads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白刺果提取物花色苷对高脂饮食导致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和潜在机制。方法:高脂饮食建立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用花色苷进行干预后,测量小鼠肝脏重量,检测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肝脏组织经过HE染色、油红O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小鼠组织形态、脂滴沉积和胶原纤维增生的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组织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及IL-10的水平;免疫组化检测肝脏组织中巨噬细胞、白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浸润情况及肝脏组织趋化因子CCL7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结果:白刺果提取物花色苷能显著抑制由高脂饮食引起的小鼠肝重、ALT、AST、TG、TC及LDL-C的增高;肝脏切片染色显示花色苷能缓解由高脂饮食引起的肝脏纤维化及炎性细胞的浸润;花色苷能降低肝脏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和IL-10及炎性趋化因子CCL7和MCP-1的水平。结论:白刺果提取物花色苷显著缓解由高脂饮食引起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其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肝脏中的炎性因子和炎性细胞的浸润并降低炎性趋化因子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iNKT细胞对哮喘小鼠肺树突状细胞(LDCs)表面分子和促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24只野生型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和过继转移组,每组8只; 12只CD1d~(-/-)-BALB/c小鼠随机分为CD1d~(-/-)对照组和CD1d~(-/-)哮喘组,每组6只。哮喘组、过继转移组和CD1d~(-/-)哮喘组小鼠以卵清白蛋白致敏和激发,正常对照组和CD1d~(-/-)对照组以等量PBS替代,其中过继转移组在第1次激发前1 h给予iNKT细胞尾静脉注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小鼠LDCs及表面分子MHCⅡ、CD80、CD86和CD40的表达水平; ELISA法检测LDCs体外培养上清液IL-12p70、IL-6、TNF-α和IL-10水平。结果:过继转移组小鼠LDCs数量和MHCⅡ、CD40、CD80、CD86表达水平及LDCs体外培养上清液IL-12p70、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哮喘组(P0. 05或P0. 01); CD1d~(-/-)哮喘组小鼠LDCs数量和MHCⅡ、CD40、CD80、CD86表达水平及LDCs体外培养上清液IL-12p70、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哮喘组(P0. 05或P0. 01),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CD1d~(-/-)对照组(P0. 05或P0. 01)。结论:iNKT细胞可以增强哮喘小鼠LDCs表面分子和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瑞巴派特能否通过促进肠道上皮屏障结构和功能的修复改善阿司匹林导致的小肠黏膜损伤。方法:本研究利用BALB/c小鼠,使用阿司匹林(200 mg·kg~(-1)·d~(-1))连续5 d灌胃的方法制作小肠损伤模型,并根据是否诱导小肠损伤及接受瑞巴派特(320 mg·kg~(-1)·d~(-1))的处理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瑞巴派特对照组及瑞巴派特治疗组。通过透射电镜、免疫组化、qPCR和Western blot等方法,在不同时点系统地观察瑞巴派特对阿司匹林所致的小鼠小肠黏膜损伤模型中小肠黏膜结构及屏障功能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阿司匹林所致的小肠黏膜损伤小鼠,经瑞巴派特(320 mg·kg~(-1)·d~(-1))连续5 d处理后,小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结构的损害明显减轻,小肠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ZO-1及occludin在mRNA及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环氧化酶2(COX-2)和增殖相关信号分子β-catenin、c-Myc的表达也高于对照组(P0.05),组织匀浆中前列腺素E_2浓度显著增加(P0.05),而COX-1的表达在治疗组中无明显改变。同时,治疗组血清中的D-乳酸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瑞巴派特能够通过上调COX-2的表达,促进阿司匹林所致的小鼠小肠黏膜损伤的修复,改善肠屏障的结构与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芥子碱硫氰酸盐(sinapine thiocyanate,ST)抑制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小鼠血脂血糖升高、动脉粥样硬化及肝细胞脂肪变性的机制。方法:Apo E~(-/-)雄性小鼠6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生理盐水组、罗格列酮组和ST低、中、高剂量治疗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常规饲料喂养外,其余各组以高脂饲料饲养12周,ST低、中、高剂量组同时给予ST(10、30和90 mg·kg~(-1)·d~(-1))灌胃,罗格列酮组给予罗格列酮(1.33 mg·kg~(-1)·d~(-1))灌胃。最后3周,除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腹腔注射地塞米松(0.8 mg·kg~(-1)·d~(-1))诱导IR。每周断尾采血检测空腹血糖水平,第12周末禁食12 h后处死动物取样,检测空腹胰岛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肝脂质等水平;将肝组织和主动脉固定包埋切片,HE染色。Western blot测定肝脂质代谢与骨骼肌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ST呈剂量依赖性降低血脂、血糖及TNF-α等代谢相关指标的水平(P0.05),延缓肝细胞脂肪变性和动脉粥样硬化;并呈剂量依赖性调控肝脂质代谢信号通路(HMGR和SREBP-2等)及MAPK信号通路(ERK和p38等)蛋白表达(P0.05)。结论:ST抑制IR模型小鼠血脂血糖升高、动脉粥样硬化及肝细胞脂肪变性的机制可能与调控肝脂质代谢和骨骼肌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青钱柳降糖组方(QQL组方)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10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采用高脂饮食联合链脲霉素诱发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大鼠随机分为中药高(300 mg·kg~(-1)·d~(-1))、中(150 mg·kg~(-1)·d~(-1))、低(75 mg·kg~(-1)·d~(-1))剂量组和模型对照组,每组10只。各给药组每日给予相应药物灌胃,连续6周。观察QQL组方对糖尿病大鼠体重、血糖、血清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抗氧化指标和炎症因子的影响。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QQL组方中、高剂量组大鼠的体重增加,血糖下降,血清胰岛素含量升高,糖化血红蛋白含量降低,血糖曲线下面积减少,胰岛组织损伤减轻,血清SOD和GSH增加,MDA、IL-1β和TNF-α水平降低。结论:QQL组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高血糖症状和糖耐受情况有改善作用,对胰岛组织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益母草碱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大鼠心肌纤维化和微小RNA-1(miR-1)表达的影响。方法:取10只SD大鼠作正常对照组;取另80只SD大鼠作为实验鼠,连续2周腹腔注射ISO诱导心肌纤维化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实验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益母草碱低(7.5 mg·kg~(-1)·d~(-1))、中(15 mg·kg~(-1)·d~(-1))和高(30 mg·kg~(-1)·d~(-1))剂量组,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抑制剂(0.3 mg·kg~(-1)·d~(-1))组。连续给予相应药物腹腔注射2周后,以透射电镜观察左心室肌组织超微结构;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化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I型胶原和III型胶原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左心室肌组织内皮素1(ET-1)和血管紧张素II(Ang II)含量;real-time PCR法检测左心室肌miR-1和ET-1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p38 MAPK、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及α-肌球蛋白重链(α-MHC)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益母草碱能明显改善左心室肌超微结构,降低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及I型胶原和III型胶原蛋白表达(P0.05),减少左心室肌ET-1和Ang II含量(P0.05),上调miR-1和α-MHC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下调ET-1 mRNA及p38MAPK和β-MHC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益母草碱可抑制ISO诱导的大鼠心肌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影响miR-1的表达,抑制ET-1/p38 MAP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对心肌肥厚大鼠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SPF级体重240~300 g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瑞舒伐他汀组、厄贝沙坦组和联合组。除对照组外,其余4组大鼠连续14 d给予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2.5 mg/kg)。自造模当天开始,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瑞舒伐他汀组、厄贝沙坦组和联合组分别给予瑞舒伐他汀(4 mg·kg-1·d-1)、厄贝沙坦(15 mg·kg-1·d-1)和瑞舒伐他汀(4 mg·kg-1·d-1)+厄贝沙坦(15 mg·kg-1·d-1)灌胃处理,连续干预4周。干预结束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心脏质量指数、左室质量指数,HE染色观察心肌细胞肥大程度,RT-PCR测定肥大相关因子ANF、β-MHC和AT1受体(AT1R)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AT1R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心脏质量指数、左室质量指数、ANF和β-MHC的mRNA表达均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瑞舒伐他汀组和厄贝沙坦组的心脏质量指数、左室质量指数、ANF和β-MHC的mRNA表达均降低(P<0.05),联合组效果优于单药组(P<0.05)。瑞舒伐他汀组及厄贝沙坦组AT1R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0.05),而联合组AT1R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各单独用药组(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及厄贝沙坦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心肌肥厚。它们的抗心肌肥厚作用可通过下调AT1R的mRNA和蛋白表达实现。联合用药的效果优于单一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早期颈动脉外膜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高脂饮食复合单侧颈总动脉硅胶管包裹制备兔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模型。72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model)、通心络(tongxinluo)组、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组、阿司匹林(aspirin)组和三药联用(three-drug combination)组。每组各12只。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模型组及各用药组家兔均实施单侧颈动脉硅胶管包裹术复合高脂饲料喂养,通心络组给予通心络超微粉混悬液(0.3 g·kg-1·d-1)灌胃,阿托伐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5 mg·kg-1·d-1)灌胃,阿司匹林组给予阿司匹林(12 mg·kg-1·d-1)灌胃,三药联用组给予通心络超微粉混悬液(0.3 g·kg-1·d-1)、阿托伐他汀(2.5 mg·kg-1·d-1)和阿司匹林(12.5 mg·kg-1·d-1)灌胃,连续给药,4周后取材。HE染色判定颈动脉内中膜病理形态变化;生化法检测血脂变化;ELISA法测定各组家兔颈动脉包裹段外膜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10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血管外膜IL-8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明显增高。除阿司匹林组外,各用药组TC、TG和LDL-C的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三药联用组较其它用药组TC、TG和LDL-C的水平明显降低。模型组颈动脉外膜中MCP-1和IL-1β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IL-10的表达减弱。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颈动脉外膜中MCP-1和IL-1β的表达减弱,IL-10的表达增强。三药联用组较其它各用药组MCP-1和IL-1β的表达明显减弱,IL-10的表达明显增强。各用药组颈动脉外膜IL-8表达减少。结论:通心络、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三药联用可通过降脂、调节血管外膜炎症反应而有效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且较单药应用作用更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钩藤碱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心肌肥厚及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32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钩藤碱高(10 mg·kg-1·d-1)、低(2.5 mg·kg-1·d-1)剂量组、卡托普利组(17.5 mg·kg-1·d-1),每组8只。另设8只Wistar-Kyoto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每2周测量尾动脉收缩压(SBP)。治疗10周后处死大鼠,取其心脏计算全心重量指数和左心室重量指数;检测心肌中羟脯氨酸(HYP)及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含量;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学变化,Masson染色观察心肌胶原纤维变化;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测心肌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Smad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钩藤碱能明显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P0.05),降低心肌HYP含量及血浆AngⅡ的含量(P0.05),减轻心肌组织的病理损伤和胶原纤维沉积,下调TGF-β1和Smad3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钩藤碱能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调节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心室重构,其机制可能与其影响TGF-β1/Smad通路以及降低AngⅡ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丹酚酸B对糖尿病大鼠血管舒张功能的改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40只,采用高糖高脂饮食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血糖16.7 mmol/L)。将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Sal B高剂量(160 mg·kg~(-1)·d~(-1))组和Sal B低剂量(80 mg·kg-1·d-1)组,另取10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丹酚酸B组每日灌胃给予相应剂量丹酚酸B,共6周。采用离体动脉环实验检测血管舒张功能,HE染色观察大鼠主动脉病理学变化,ELISA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色法测定血管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主动脉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的蛋白表达水平以及核因子κB(NF-κB)的活化水平。结果:丹酚酸B明显减轻糖尿病大鼠主动脉病变,改善血管舒张功能,提高血管组织总抗氧化能力和NO水平,降低组织MDA以及血清IL-6、TNF-α和CRP水平(P0.05或P0.01),并减少主动脉NF-κB p65亚基核转位及ICAM-1和MCP-1蛋白表达水平(P0.05或P0.01)。结论:丹酚酸B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血管舒张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机体氧化应激状态、抑制NF-κB活化而减轻血管炎性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丁苯酞对ApoE~(-/-)小鼠主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表达影响,以探讨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意义。方法:90只6周龄雄性Apo~(E-/-)小鼠随机分为3组,高脂饲喂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同时灌胃给予丁苯酞100及200 mg·kg~(-1)·d~(-1)进行干预,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30只同龄雄性野生型C57BL/6J小鼠给予普通饲料喂养作为正常对照组。各组在18周龄及30周龄时分别处死15只动物。实验过程中记录各组小鼠体重变化及进食进水量。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18周龄及30周龄各组小鼠血脂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ox-LDL、CRP、TNF-α及IL-6含量;取主动脉根部石蜡包埋切片行HE染色进行病理学检查,计算斑块相对面积;取胸主动脉进行real-time PCR检测VCAM-1的mRNA含量,同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VCAM-1的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18周龄及30周龄时体重、血脂及炎症因子均显著升高,且均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且VCAM-1的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增加;丁苯酞对模型小鼠体重及进食进水量无影响;但丁苯酞100和200 mg·kg~(-1)·d~(-1)剂量组血脂水平显著降低;血清ox-LDL、CRP、TNF-α及IL-6含量亦显著减少;主动脉根部粥样斑块面积显著减小;胸主动脉VCAM-1的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结论:丁苯酞可延缓高脂饮食诱导的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其机制与其同时降低血脂及抑制炎症的发生,进而降低主动脉VCAM-1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