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了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GFR3)表达对循环内皮细胞(CECs)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RT-PCR法检测44例ALL患者骨髓中FGFR3 mRNA表达,分成FGFR3~+组及FGFR3~-组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利用免疫磁珠结合流式细胞术分离计数CECs,对比两组CECs数量、表面抗原表达、生长曲线及集落生成数的差异。免疫荧光组化染色测定CECs表面FGFR3表达水平。结果:44例核型正常ALL患者中FGFR3 mRNA表达阳性率为43.2%,T-ALL组的FGFR3表达高于B-ALL组(P0.05)。19 d骨髓原始细胞比例≥5%的患者FGFR3表达升高(P0.05)。FGFR3阳性组的总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组(P0.05)。分离出的CECs高表达CD31、CD144、VEGFR-2和CD146,基本不表达CD45。与FGFR3阴性组相比,阳性组CECs数量、CD133的阳性率及集落生成数均增多(P0.05)。体外培养中,FGFR3阳性组与阴性组相比,生长曲线3个时点上的细胞数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19例ALL-FGFR3~+患者CECs表面均能检测到FGFR3表达,阳性率为29.00%±15.71%。结论:致癌基因FGFR3对ALL患者CECs的增殖有促进作用,可能具备了抗肿瘤及抗血管生成的双重靶点身份,可以为今后的分子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循环内皮细胞(CECs)的分子标志物与其体外增殖能力的关系。方法免疫磁珠分离CML患者的CECs,与同期培养的HUVECs进行生物学特性比较。用FISH检测CECs上bcr/abl融合基因的表达。结果 CML患者的CECs与HUVECs均有典型的血管内皮细胞形态,两者均高表达CD146及VWF,与HUVEC相比,CECs高表达CD34、KDR及CD133(P0.05),增殖能力更强。12名CML患者CECs中bcr/abl阳性率为10.77%,与疾病进程呈正相关的趋势。结论证实CML患者的CECs不同于成熟内皮细胞,它们的高增殖能力可能与表达肿瘤特异融合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3.
背景:体外心脏震波治疗改善缺血心肌微环境、促进缺血心肌组织内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体外心脏震波治疗后血循环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内皮祖细胞的变化。方法:行体外心脏震波治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 26 例,单支病变 7 例,双支病变 8 例,3 支病变 11 例,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外周血获取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的培养板,用 EGM-2-MV 培养基培养细胞。7 d 后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计数内皮祖细胞克隆形成单位,ELISA 法检测血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结果与结论:与治疗前比较,震波治疗后内皮祖细胞克隆形成单位数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均显著升高(P0.001 )。3支病变组内皮祖细胞克隆形成单位数量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P0.001 );双支病变组与 3 支病变组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均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P 0.0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与内皮祖细胞克隆形成单位数量呈正相关(r=0.251,P0.01),且随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升高,集落数有增加的趋势。提示体外心脏震波治疗能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分泌,可能是导致血循环中内皮祖细胞增多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淋巴细胞输注诱导自身免疫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动物模型,探讨CD28/B7信号在淋巴细胞异常活化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来自父本的淋巴细胞悬液(40×106个几左右)通过尾静脉注入CBYB6 F1代受鼠体内,采用CFDA-SE标记法跟踪淋巴细胞在体内的分布,尾静脉注射CD80和CD86阻断性单克隆抗体(单抗),不同时段检测受体小鼠外周血象的变化,病理切片观察骨髓及主要脏器的变化.将骨髓造血细胞与淋巴结淋巴细胞进行共培养,通过计数造血细胞的集落形成数来观察不同数量淋巴结淋巴细胞对骨髓造血细胞的影响.体外测试不同浓度环孢菌素A(cyclosporine A,CsA)对骨髓造血细胞的影响.结果 输注淋巴细胞后可诱导受体小鼠在第5天出现骨髓衰竭的表现,主要是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下降,21 d左右受体鼠出现死亡.不同时间段受体小鼠主要脏器冰冻切片显示荧光标记的淋巴细胞主要分布在骨髓组织中;病理切片显示有骨髓组织的破坏.同时注射CD80及CD86阻断性单抗的受体鼠同样出现上述表现;体外集落形成试验证实B6淋巴结淋巴细胞数量和F1造血细胞为5:1时,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E)和粒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集落形成数目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比例提高至10:1,CFU-E集落形成数目明显减少(P<0.05);至50:1时,则可完全抑制CFU-E集落的形成,CFU-E和CFU-G集落形成数日的减少呈现淋巴细胞剂量依赖性,加入CsA可显著提高CFU-E和CFU-G形成率.结论 通过模型证实T细胞在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仅通过阻断CD28/B7信号并不能阻断T淋巴细胞的异常活化.  相似文献   

5.
背景:有研究表明肿瘤细胞株中存在肿瘤干细胞,是肿瘤复发、转移的根源,但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中肿瘤干细胞的表达及生物学特性至今少有报道。 目的:观察人鼻咽癌CD133+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意义。 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中CD133的表达情况。免疫磁珠分选技术获得人鼻咽癌CD133+干细胞,分别采用无血清培养法、CCK-8法、平板克隆形成试验及裸鼠体内成瘤实验检测CD133+干细胞的体外增殖及体内成瘤能力,并将其与CD133-及未分选鼻咽癌细胞进行比较,以了解CD133+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结果与结论:免疫磁珠富集的CD133+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呈悬浮生长,并可以形成肿瘤干细胞球。CD133+细胞与CD133-细胞比较具有较高的克隆形成能力(P < 0.01);CD133+细胞在裸鼠体内的成瘤率高于CD133-细胞(P < 0.05)。结果证实,鼻咽癌CD133+干细胞能在体外分离培养,形成干细胞球,增殖能力强,在裸鼠体内具有极强的成瘤能力。 关键词:鼻咽癌;肿瘤干细胞;增殖;生物学特性;干细胞培养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06.013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肝癌切除手术是否会对肝癌患者循环血肿瘤细胞造成影响从而可能增加肝癌患者术后的转移率。方法抽取18例肝癌患者术中切肝前与切肝后循环血及20名健康志愿者的循环血。所有血液样本均进行血常规检测计数白细胞和显微镜下全血有核细胞总数计数,并进行比较。采用免疫荧光法和细胞培养法检测比较各组血液样本中的肿瘤细胞数量与特性。免疫荧光法使用AE1/AE3、CD133标记肿瘤细胞。结果肝癌患者术中切肝后白细胞数和全血有核细胞总数均较切肝前增高。存在AE1/AE3阳性细胞的样本总例数较存在CD133阳性细胞和双阳性细胞的样本总例数多(P0.001)。健康志愿者循环血中的AE1/AE3阳性细胞数量多于肝癌切肝后循环血(P0.05),CD133阳性及双阳性的细胞数量在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细胞培养克隆生成率在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患者中形成克隆株的3例样本在肿瘤发生来源、肿瘤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上无明显区别。结论肝癌患者术中切肝前后循环血、健康人群循环血中均存在肿瘤细胞;肝癌切除手术操作不会影响肝癌患者血液中的循环血肿瘤细胞数量与特性。  相似文献   

7.
人胎盘CD133~+细胞具有高增殖潜能集落形成细胞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人胎盘CD133+细胞群中高增殖潜能集落形成细胞(HPP-CFC)检测与生物学特性的分析,证明人胎盘存在早期造血干/祖细胞(HSPC). 方法 采用机械法制备人胎盘组织(PT)单细胞悬液,用Histopaque-1007分离出单个核细胞(MNC),经磁式分选(MACS)富集CD133+细胞,培养28 d后观察HPP-CFC集落形成能力,用流式细胞仪(FCM)对分选的细胞组份和HPP-CFC进行表型分析,实验全程用脐带血(UCB)作平行比较分析. 结果 培养28 d后,PT-CD133+与UCB-CD133+细胞组份分别扩增了266和362倍,前者低于后者(P<0.01);PT-CD133+与UCB-CD133+细胞中HPP-CFC分别为(32.4±11.2)/5×103、(17.7±5.7)/5×103,前者形成的HPP-CFC数量明显高于后者(P<0.01);PT.CD133+、UCB-CD133+细胞培养至28 d时,除UCB-CD133+组的CD133+CD34-亚群比例无明显改变外,CD133+CD34+、CD133-CD34+和CD133+CD34-(PT-CD133+组)亚型均比培养前减少. 结论 人胎盘组织CD133+细胞中存在HPP-CFC,说明胎盘CD133+细胞群中存在早期HSPC.  相似文献   

8.
背景:胎盘中含有丰富的细胞群,因其中CD34+细胞含量高而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有望成为临床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病及其他恶性疾病的新来源。目的:探索胎盘来源细胞的数量、集落形成能力及其与母体的嵌合程度。方法:采用健康足月剖腹产妇的胎盘,灌注法及组织块消化法收集胎盘中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胎盘及脐血中CD34+细胞比例;培养细胞集落,定期观察集落形态并计数;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扩增技术及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方法检测胎盘、脐血和母亲外周血的HLA类型;短串联重复PCR方法检测胎盘细胞、脐血细胞和母亲外周血细胞的嵌合情况。结果与结论:胎盘中CD34+细胞数量明显优于脐血,且胎盘具有体外多种集落形成能力,集落形成良好,同时胎盘提取细胞中含有母体来源成分。提示胎盘中细胞数量及其基本生物学特性使其有潜力成为临床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新来源。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和CD133免疫磁珠分选体外培养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的表型、分化、扩增、功能特点,为EPCs细胞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健康成年人外周血,经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得PBMCs,经直接接种法或免疫磁珠分选CD133阳性细胞后置于M199培养基中培养,于第7、14 d比较2组细胞表型变化及细胞因子分泌、扩增、体外血管形成及趋化能力。结果:相同血量标本PBMCs组早期集落数高于CD133+组(P<0.01),随着培养时间的推移,流式细胞检测2组细胞均显示造血干细胞标志的表达下调和内皮细胞标志表达上升,但CD133+组内皮标志CD144表达率低于PBMCs组(P<0.01),ELISA法检测到在PBMCs组早期EPCs分泌VEGF的水平高于CD133+组(P<0.01),MTT法显示PBMCs组有较强的增殖能力,基质胶及Transwell实验表明PBMCs组细胞参与血管形成的能力较强。结论: CD133+来源的EPCs分化、分泌、增殖及血管形成能力相对较低,推断PBMCs中CD133-细胞可能在形成功能性的EPCs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与冠脉病变轻重程度的临床意义,为冠心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经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35例和冠脉造影检查阴性的患者40例。分别采集患者入院当天和入院48 h空腹血15 mL,进行内皮祖细胞(EPCSs)的分离培养,观察细胞培养1周内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测定CD133含量。结果:EPCSs在不同培养天数中依次呈现小圆形、椭圆形、短梭形以及长梭型形状。冠心病组CD133细胞计数与冠脉病变程度(单支、2~3支、3支以上)进行Sperm an秩相关分析,发现CD133细胞含量与病变程度呈负相关(r=-0.819,P0.01)。同一冠脉病变程度组在不同采血时间EPCs培养的CD133含量比较,入院48 h采血测的CD133数量比入院当天采血的CD133含量均有所增加,并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冠脉造影阴性组在不同采血时间CD133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同采血时间(入院当天和入院48 h)EPCs培养的CD133含量在三组间比较,冠脉病变组(单支组和≥2支组)与冠脉造影阴性组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随着病变支数的增多CD133的数量下降。结论:循环内皮细胞的损伤与冠心病病情的轻重程度有关,循环内皮组细胞水平表达变化可能预测冠心病病情变化,为临床上冠心病合理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不同糖皮质激素给药途径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效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分析2016 年1 月至2016 年6 月我院收治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鼓室内注射)及对照组(口服),并采用相应的糖皮质激素给药途径。治疗一周后对比两组听力恢复情况、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变化及治疗后1年累积复发率。结果:共纳入观察组45例(45耳),对照组42(42耳)。两组患儿治疗后听力指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1.1%,41/45 vs 73.8%,31/42;χ2=4.558,P=0.033)。治疗后两组患儿总CD3+ T、CD4+ T 细胞及CD4+ T/CD8+ T 均显著升高(P<0.05),而CD8+ T细胞显著降低(P<0.05),但观察组患儿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Th2 细胞因子IL-4、Th1细胞因子IFN-γ及IL-4/IFN-γ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但观察组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1 年累积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9.76%,4/41 vs 29.03%,9/31;Log-rankχ2=4.698,P=0.030)。结论: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采用鼓室内注射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效果优于系统性给予糖皮质激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苓桂术甘汤联合西医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炎性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治疗2周末,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心功能、临床疗效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中医症状、心功能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6、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T淋巴细胞CD3+T细胞、CD4+ T细胞、CD4+ T细胞/CD8+ T细胞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D8+ T细胞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明显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苓桂术甘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有助于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可能与抑制患者炎症反应、改善细胞免疫功能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3.
共培养环境中兔角膜内皮细胞诱导人iPSCs分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人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与兔角膜内皮细胞(corneal endothelial cells,CECs)共培养前后的形态学变化,检测iPSCs向CECs分化前后部分标志蛋白表达的变化,为研究iPSCs向CECs的分化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离培养兔CECs并传代,同时使用无饲养层细胞法培养扩增人脐带源iPSCs,Western blotting对其进行鉴定;用量子点对iPSCs进行标记示踪,以不同密度比例建立iPSCs与CECs的共培养模式,用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结合倒置显微镜观察共培养前后iPSCs的形态学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iPSCs分化前后CD34、CD133、CD31和水通道蛋白1(AQP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培养扩增的兔CECs形态为六边形,呈典型的铺路石样外观;iPSCs呈克隆样生长,Westernblotting检测Oct4、Nanog和Sox2多能性标志蛋白均呈阳性;10nmol/L量子点标记的iPSCs以1/4悬液与融合60%的兔CECs共培养为最佳模式;AFM结合倒置显微镜观察到共培养后iPSCs体积增大,胞浆增多,核浆比减小,细胞膜表面可见颗粒状突起物,膜表面粗糙度增加;免疫荧光法检测分化前iPSCs的CD34、CD133、CD31和AQP1表达均呈阴性,共培养2周后iPSCs的CD34、CD133和CD31表达阴性,AQP1表达阳性。结论:与兔CECs混合共培养后人iPSCs不仅从形态学上向内皮样细胞方向转化,同时表达角膜内皮细胞标志蛋白AQP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辅助治疗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愈合进程及营养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术后营养辅助治疗方式分为A(n=34)、B(n=30)、C(n=26)三组。A组接受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瑞能)辅助治疗方案,B组采用常规肠内营养(能全力)辅助治疗方案,两组均于术后第1天、第2天及第3~7天给予全量的25%、50%和100%后,逐日减少剂量直至过渡到正常饮食;C组接受肠外营养辅助治疗方案,术后第1天起静脉输注葡萄糖、维生素、氨基酸等混合液,以125.52 kJ/kg计算,应用8~10 d后逐渐过渡至正常饮食。观察对比三组受试者术后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发生率及创口愈合时间、总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差异,记录其术前及术后第1、8天时免疫指标[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CD3+、CD4+、CD8+)]、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IL-6]、营养指标[血清总蛋白(TP)、清蛋白(ALB)]变化情况。结果:①三组术后吻合口瘘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②三组创口愈合时间、总住院时间及首次排气时间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均长于其他两组(P<0.05)。③术后第1天,三组患者CD3+、CD4+、CD4+/CD8+等免疫指标水平及TP、ALB等营养指标水平均较术前显著降低,CD8+水平及CRP、IL-6等炎症因子水平则较术前显著提升(P<0.05),但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8天,三组各营养指标仍明显低于术前,但A、B组显著高于C组(P<0.05);各炎症因子指标仍显著高于术前(P<0.05),但A、B组显著低于C组(P<0.05)。三组中A组术后第8天各免疫指标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均较术前降低,CD8+水平则明显提升(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后予以肠内营养辅助治疗方案,能有效改善其预后质量,对缩短愈合进程、提升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营养状态等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联合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100只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双歧杆菌治疗组、乌司他丁治疗组、联合治疗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观察记录各组大鼠的生存数量,测定肠道菌群的数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测定血浆内毒素。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浆内毒素、肠道大肠杆菌、CD8+T 细胞、TNF-α和IL-1β的含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CD3+、CD4+T细胞、CD4+/CD8+T细胞比值、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联合治疗组的肠道血浆内毒素、大肠杆菌、CD8+T细胞、TNF-α和IL-1β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CD3+、CD4+T细胞、CD4+/CD8+T细胞比值、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含量显著升高(P<0.05)。联合治疗组中肠道血浆内毒素、TNF-α和IL-1β的含量显著低于双歧杆菌治疗组和乌司他丁治疗组(P<0.05),CD3+、CD4+、CD4+/CD8+T细胞比值、乳酸杆菌含量显著优于双歧杆菌治疗组和乌司他丁治疗组。结论:双歧杆菌和乌司他丁联合使用疗效显著提高,抑制CLP大鼠的TNF-α、IL-6的表达,降低血浆内毒素的水平,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可提高脓毒症模型大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Transwell接触共培养促进单散人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Cs)生长及分化的作用。方法:将1~2代牛角膜内皮细胞(corneal endothelial cells, CECs)接种在Transwell小室底面培养8 h后,应用Accutase消化及40 μm过滤处理获得单散iPSCs,将其接种到已有CECs的Transwell小室内共培养14 d,前3 d使用mTeSR1培养基,第4天开始用含10%胎牛血清的低糖DMEM培养基。分别进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PCR)、免疫荧光、死活细胞染色及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染色,对iPSCs多能特性表达及分化进行鉴定。设定单散iPSCs共培养组为实验组,常规培养iPSCs组为对照组(一),非共培养单散iPSCs组为对照组(二)。结果:培养牛CECs形态呈典型的六边形铺路石样外观。人iPSCs呈克隆样生长,共培养3 d后iPSCs贴壁呈单散细胞生长,免疫荧光检测未分化标志Nanog和Oct4呈阳性。qPCR检测Nanog、Oct4和Sox2 mRNA表达,实验组与对照组(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活细胞染色显示,实验组死细胞明显减少,与对照组(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共培养14 d后,人iPSCs形态比较均一,呈多边形,体积增大,无明显克隆团块;ALP染色阴性;免疫荧光染色ZO-1、AQP1和CD31表达阳性,CD34和CD133表达阴性。qPCR检测Oct4、Nanog和Sox2 mRNA表达明显下调,与对照组(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牛CECs共培养可增强人单散iPSCs活性,使iPSCs形态上向内皮样细胞转化,表达部分CECs的标志。Transwell接触共培养模型可以促进单散iPSCs生长及分化。  相似文献   

17.
背景:近年来已有研究者从肝癌组织和细胞系中发现了CD133、乙醛脱氢酶(ALDH)、CD90、CD44、EpcAM、CD13、OV6、K19、c-kit、ABCG2等多种肝癌干细胞的标志物,其中CD家族的CD133、CD90、CD44等被认为与肝癌的复发和转移密切相关。 目的:探讨大鼠肝癌诱导过程中肝癌干细胞标志及炎症因子的动态变化及两者相关性。 方法:应用二乙基亚硝胺(DEN)溶液饲养SD大鼠24周诱导大鼠肝癌模型,并设立普通水喂养的健康对照组。 结果与结论: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模型组肝癌诱导过程中Kupffer细胞相关ED2表达呈现出逐渐增多的情况,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模型组ED2在诱癌第12,16,20,24周的表达均显著升(P < 0.05)。定量PCR 检测显示,肝癌诱导过程中CD90呈逐渐上升趋势(P < 0.05),较之健康肝脏组织,肝癌组织中CD90上升更明显(P < 0.05);CD133 呈现出一定升高趋势,但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在诱癌过程中其他肝癌干细胞标志物未出现明显改变(P > 0.05)。肝癌诱导过程中,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生长因子β、MCP-1及白细胞介素6均明显上升(P < 0.05),较之健康肝脏组织,肝癌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MCP-1、白细胞介素6表达显著偏高(P < 0.05),其余炎症因子在诱癌过程中则未出现明显改变(P > 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MCP-1、转化生长因子β、白细胞介素6与CD90的表达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 < 0.05)。表明Kupffer细胞所释放的部分炎症因子与肝癌干细胞标志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Kupffer细胞可促进肝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背景:肿瘤细胞有多种干细胞标记的表达,深入研究其表达规律有助于揭示肿瘤发病机制、完善肿瘤干细胞理论。 目的:检测大肠癌实体组织中干细胞相关分子标记CD133、CD166、Oct4、Sox2、C-myc、Klf4、Bmi-1与癌旁组织的表达差异,以及CD133免疫磁珠分选阳性与阴性SW620细胞中上述基因的表达差异。 方法:选临床病理诊断清楚的29例大肠癌组织标本提取RNA,RT-PCR检测CD133、CD166、Oct4、Sox2、C-myc、Klf4、Bmi-1在大肠癌组织与癌旁对照组织中的表达。CD133免疫磁珠分选SW620,提取CD133细胞与CD133阴性细胞RNA,RT-PCR检测分选后上述基因的表达差异。 结果与结论:29例标本均诊断为低、中分化腺癌或黏液腺癌,干细胞相关分子标记癌组织与癌旁组织表达灰度相对值癌组织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P < 0.05)。RT-PCR检测分选后CD133+细胞CD133,CD166,Oct4,Sox2,C-myc,Klf4,Bmi-1表达,结果均高于CD133-细胞。提示,CD133、CD166、Oct4、Sox2、C-myc、Klf4、Bmi-1相关干细胞标记可作为大肠癌肿瘤干细胞标记并有望用于诊断检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前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再负荷治疗对长期他汀治疗的稳定性冠心病病人围术期循环内皮祖细胞(EPCs)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长期他汀治疗并择期PCI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术前12 h 80 mg阿托伐他汀负荷及术前2 h追加40 mg阿托伐他汀再负荷治疗(80 mg再负荷组)、连续7 d 40 mg阿托伐他汀再负荷治疗(40 mg再负荷组)和无阿托伐他汀再负荷治疗(无再负荷组)。应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所有患者PCI术前1 h、术后1 h、6 h及24 h外周血中标记为CD45-/CD133+/CD34+、CD45-/CD34+/KDR+ 和CD45-/CD144+/KDR+的EPCs数量;术前即刻及术后24 h分别测定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C反应蛋白(CRP)和肌钙蛋白(TnI)水平。结果:(1)80 mg再负荷组患者PCI术前与术后1 h外周血标记为CD45-/CD133+/CD34+和 CD45-/CD34+/KDR+的EPCs数量均有显著差异(P<0.05),PCI术前与术后6 h外周血标记为上述两种指标的EPCs差异显著(P<0.05);外周血标记为CD45-/CD144+/KDR+的EPCs在PCI术前和术后无显著变化;无再负荷组及40 mg再负荷组患者外周血EPCs在PCI术前和术后无显著变化。(2)PCI术后24 h无再负荷组sICAM-1及CRP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PCI术后24 h 80 mg再负荷组和40 mg再负荷组sICAM-1和CRP的升高幅度有减少趋势。(3)与无再负荷组相比,80 mg再负荷组PCI术后24 h 血清TnI升高幅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 PCI术前阿托伐他汀再负荷方式影响围术期外周血EPCs数量。术前大剂量他汀短时间再负荷治疗提高围术期外周血中早期EPCs的数量。PCI术前阿托伐他汀再负荷治疗减少围术期炎症反应及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