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丰  王昌明 《华夏医学》2005,18(2):303-304
肺血栓栓塞症(PTE)是危害极大的心脏血管疾病,病情急重,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无特异性,早期诊断对提高抢救成功率有重要意义。螺旋CT是无创检查方法,可直接使肺血管成像,是诊断PTE的最佳方法之一,对急诊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评价尤有价值。  相似文献   

2.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是由于血栓栓子阻塞肺循环,并由此引起的以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和肺动脉高压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的疾病,表现为一系列临床症侯群,其症状多种多样,且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3.
①目的 探讨螺旋CT肺动脉造影(SCTPA)在肺血栓栓塞症(PT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②方法 对26例PTE病人从足侧向头侧扫描,同时行下腔静脉系造影(CTV)。③结果 26例病人481支肺动脉中116支发生了栓塞(24%),其直接征象为腔内充盈缺损93支(80%),完全阻塞23支(20%);间接征象为“马赛克”征9例,肺梗死1例,肺动脉高压9例,胸腔积液6例。在同时进行的CTV中,24例显示静脉栓子,单侧16例,双侧8例。④结论 SCTPA是诊断PTE准确、简便、无创伤的有效方法,并可同时行CTV检查且无需追加造影剂。  相似文献   

4.
郑永咏  尹帆  姜明云 《海南医学》2007,18(7):143-145
肺血栓栓塞症状(PTE)是肺栓塞(PE)的一种类型.P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症的总称,包括PTE、脂肪栓塞综合症、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PTE等为PE最常见的临床类型,占PE的绝大多数,通常所称的PE即指PTE,引起PTE的血栓主要来源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相似文献   

5.
唐杰 《中外医疗》2012,31(15):33+35-33,35
目的探讨肺血栓栓塞症临床误诊原因。方法对我院12例误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肺血栓栓塞症临床常见的误诊原因。结果因为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导致临床医生对该病诊断意识不足是肺血栓栓塞症临床误诊的主要原因。结论对肺血栓栓塞症的非典型患者进行肺螺旋CT强化血管造影(CTPA)检查是必要的,已便及时作出正确诊断,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云飞  马海鸿  潘家洁  月热卡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0):123-123,F0003
目的 讨论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2例经临床诊断怀疑为肺栓塞患者,行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结果 11例诊断有肺栓塞,4例为中心型,4例为周嗣型,3例为混合型.结论 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尤其是亚段肺动脉栓塞的诊断,明显优于普通螺旋CT.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64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对肺动脉栓塞患者临床诊断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本文为回顾性总结性的研究,随机选取64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诊断为肺动脉栓塞的患者50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显示采用64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的成像可以清楚的显示肺动脉栓塞患者肺动脉血栓的大小、位置及分布范围。50例患者中扫描显示累及肺动脉的栓塞共678支,由造影直接征象主要分为中心型78支、偏心型208支、闭塞型139支、附壁环型253支。间接征象的造影主要显示为肺动脉高压,肺纹理出现稀疏,胸腔出现积液和形成肺梗死灶等症状。结论:64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快速、图像清晰准确,并且具有三维重建等优点,是诊断肺动脉栓塞的快速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科经64层螺旋CT扫描并经临床确诊的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肺栓塞患者64层螺旋CT扫描显示共累及肺动脉580支,PE的直接征象分为中心型64支(占11.0%),附壁环型215支(占37.0%),偏心型187支(占33.0%),闭塞型114支(占20.0%)。肺动脉栓塞的间接征象的CT表现为肺纹理稀疏.局部肺密度下降,肺梗死灶形成,肺动脉高压和胸腔积液。结论64层螺旋CT具有扫描用时短、图像清晰、三维重建方便等优势,已经成为检查肺动脉栓塞的首选方法之一,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及时、准确诊断和排除肺血栓栓塞症(PTE)十分重要。由于PTE临床表现宽而广,常规筛选方法缺乏特异性,确定诊断方法因条件、设备和创伤性而受到一定限制。使临床医师(尤其基层医院)在PTE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过程中遇到困难。近年来国外多项大规模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研究和国内PTE规范化诊治研究的进展为临床识别和诊断PTE开辟了新的方向,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①将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PTE作为同一种疾病而整体理解,通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病程中两个不同阶段不同的临床表现,进一步深入认识PTE的危险因素。②从病理生理角度更深入理解和认识PTE的临床表现及其相关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肺血栓栓塞症(PIE)是急性肺部疾病主要致死原因之一,随着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的日益成熟,PTE的确诊率明显提高,我们对本院经螺旋CT确诊的肺栓塞(PE)10例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探讨小剂量尿激酶对PT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1.
张凤敏 《中外医疗》2016,(8):155-156
目的 研究分析64排螺旋CT肺血管造影应用于肺动脉栓塞中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 整群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该院收治的疑似肺动脉栓塞患者4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64排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进行检测,对不同图像进行后处理,对比诊断结果.结果 所有患者1级动脉MPR、MIP和VR三种处理方式的病症检出率均为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级动脉血管的MRP处理方式的病症检出率为38.46%,高于MIP的30.77%和VR的25.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5级动脉血管的MRP处理方式的检出率为19.36%,略高于MIP的17.94%和VR的16.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排螺旋CT肺血管造影联合多种图像后处理应用于肺动脉栓塞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疾病检出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经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诊断为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分析比较非危重(33例)和危重(46例)患者CT肺血管造影表现以及CT检测结果。结果:79例肺栓塞患者多层螺旋CT影像学图像显示4 378支肺动脉中有833支(19.0%)肺动脉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栓塞;肺动脉栓塞患者直接征象主要为中心型、锐角附壁型、钝角附壁血栓型以及完全阻塞型充盈缺损,间接征象主要为肺动脉高压、脑梗死以及胸膜增厚和积液;病情危重患者其CT肺动脉阻塞指数以及中央肺动脉受累率均明显高于病情非危重患者(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诊断肺动脉栓塞方面具有无创、简便、快捷且安全等特点,对评价肺动脉患者病变严重程度上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CT肺动脉造影(CTPA)在肺血栓栓塞症(PTE)诊断及危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60例疑似PTE患者为对象,均接受CTPA检查.结果 60例疑似PTE患者中经CTPA检查显示,55例确诊为PTE,并且CTPA征象呈现为直接征象及间接征象.中央型PTE Qanadli栓塞指数>60%、右心功能不全检出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CTPA)在肺动脉栓塞(P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两种型号螺旋CT机对临床拟诊肺动脉栓塞的39例患者进行检查。以不同层厚进行胸部增强螺旋扫描并行平面重建(MPR),对重建的图像进行比较。结果多层螺旋CT诊断肺动脉栓塞32例。对于主肺动脉及肺叶动脉栓塞,3种图像检出结果一致,对于肺段以下动脉栓塞的显示,层厚1mm优于3mm,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可观察病变的范围和程度围,而且检查及时、方便、无创,便于复查对比。  相似文献   

16.
应可净  沈华浩 《浙江医学》2004,26(4):243-245,263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为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的疾病,以肺循环或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PTE不仅在西方国家,而且在我国也是一个重要的医疗问题.研究发现,PTE是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很高的疾病,已引起国际医学界的普遍重视.近10年来,由于认识、诊断水平的提高和预防、治疗的进步,其防治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仍有部分医师对本病缺乏认识,认为PTE是少见病,漏诊、误诊现象严重.为降低PTE的漏诊率、误诊率和病死率,需要重视PTE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7.
肺血栓栓塞症及其相关名词与定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翟振国  王辰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22):1574-1576
肺血栓栓塞症 (PTE)已经构成了一个国际性的医疗保健问题。长期以来 ,我国医学界一直将PTE视为一种少见病 ,以至造成国内严重的漏误诊情况 ,大量病人因此而致残、致死。近年来 ,在国内一批有识之士的倡导与努力下 ,我国的防治事业开始出现较为迅速的发展局面。但就总体而论 ,临床各科医师仍较普遍缺乏对PTE足够的诊断意识和规范化的诊疗技能 ,部分医师甚至依然认为PTE是少见病 ,在临床工作中不加警惕 ,漏误诊和非规范化治疗的情况仍然极为严重。因此 ,采取积极措施提高我国医学界对PTE的重视程度和诊断意识 ,推进对PTE的规范化诊断与治疗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急迫任务。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于去年 5月发表了《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草案 )》 ,该指南成为国内关于PTE规范化诊疗的指导性文件。本刊特邀请国内一批在PTE领域有深厚造诣的专家 ,结合《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 )》 ,对PTE的有关临床问题进行深入阐述 ,希望能对推动PTE的规范化诊疗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3种诊断方式在PTE(肺血栓栓塞症)中应用,评价CTPA+D-二聚体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有效的诊断和治-疗PTE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将13例PTE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59例非P1['E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血浆D-二聚体检测和CTPA,比较3种检测方法的特异性、敏感度,评价联合诊断FIE的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浆D-二聚体和CTPA检查阳性率分别为76.92%和85.62%,检查阴性率分别为23.08%和14.38%,对照组检查阳性率分别为61.90%和16.78%,阴性率分别为38.10%和93.22%,D-二聚体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76.92%和38.10%,CTPA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85.62%和93.22%;72例患者CTPA+D-二聚体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62%和96.61%。结论:临床单独使用D-二聚体或CTPA对患者进行诊断不能完全准确的诊断为肺血栓栓塞症,采用CTPA+D-二聚体诊断方式可提高检测结果的敏感度和特异性,为临床有效的诊断和治疗PTE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2000年1月~2004年6月共收治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37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