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8 毫秒
1.
结肠镜检查包括双人操作法和单人操作法,目前后者在国际上已成为主流,国内正在逐渐推广。2004年7月-2007年7月,我们采用单人操作法完成结肠镜检查500例次,现将做法与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结肠镜检查是大肠疾病最可靠、有效的检查方法,我院自1997年10月至2002年9月,以单人操作法行结肠镜检查1832例次,现就单人操作手法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3.
结肠镜单人操作法临床分析和操作技巧评价(附36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结肠镜单人操作法的操作技巧进行总结。方法应用结肠镜单人操作法和双人操作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结肠镜单人操作成功率96.9%。双人操作法成功率85.5%。回肠末段到达率单人操作为85%,双人操作为56.0%。单人操作法到达回盲部的时间平均为8.8min,双人操作到达回盲部平均时间为11.5min,并发症发生率单人操作法0%,双人操作0.88%;单人法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结肠镜单人操作法是一种安全,省时,省人力,效率高的结肠镜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结肠镜单人法操作的运用与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肠镜单人操作法是通过操作者双手握持结肠镜操作部及镜身得以完成检查的操作过程。结肠镜插入方法的改进为它的普及发展创造了条件。我国自80年代中期开始探索单人操作法,由于操作者普遍体会到单人操作法有着更好的协调性及随意性而倍受关注。我院用单人法操作了1 034例次结肠镜检查,发现其比较容易达到进镜的快速、低痛、安全的效果,认为值得推广。1  操作运用1.1  临床资料  我院于1997年8月~1999年7月采用结肠镜单人法操作检查的1 034例患者,男611例,女423例,年龄5~84岁,平均年龄4…  相似文献   

5.
结肠镜单人操作法的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结肠镜检查是诊断大肠黏膜疾病最重要的检查方法,单人操作法是通过单个医生操作完成全结肠镜检查的方法,这一技术时于1982年美国学者Waye和日本学者冈本平次到我国进行结肠镜单人操作法演示以来国内逐步开展,近年来广泛的内镜技术交流得使单人操作的优势越来越为内镜医生认识及推崇.现将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7月进行的单人操作病例进行总结,同时与以往传统的双人操作法进行临床比较分析,现报告以下.  相似文献   

6.
单人操作结肠镜检查回肠末段体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回肠末段是小肠疾病好发部位,随着内镜广泛应用和检查技术不断提高,采用结肠镜经回盲瓣插入回肠末段检查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院消化科肠镜室1996年5月至2002年5月单人操作结肠镜进入回肠末段病例1015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患者仰卧位下行电子结肠镜单人操作时的手法。方法回顾分析一年来336例患者从肠道准备、检查时的体位(仰卧位),操作时的手法等,采用同一个操作者使用同一条内镜进行结肠镜单人操作。结果所有患者,除肠腔狭窄外,顺利完成检查,患者基本感觉不到任何痛苦,比较满意,无并发症出现。结论仰卧位下运用此种手法进行电子结肠镜单人操作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结肠镜单人操作技术的临床价值和运用心得。方法通过结肠镜检查的整体观念模式实施502例的资料,从实施方法、评价指标、、统计学处理等方面进行总结。然后与文献中结肠镜双人操作技术进行优缺点的比较。结果运用结肠镜检查的整体模式在成功率、插入时间、并发症上具有明显优势,所有病例无一例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运用结肠镜检查的整体观念模式实施单人操作技术,具有安全简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依从性好等优点,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9.
结肠镜单人操作法是通过操作者左手持肠镜操作部,右手握镜身,完成全结肠检查的操作过程,这一技术已成为国际上结肠镜插入法的主流趋势。笔者自2005年以来把单人操作法分为平握法(即水平握持操作部和镜身)和传统法(即传统握持操作部和镜身)两种方法,用这两种方法共检查了690例,发现前者可以更好地完成检查,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归纳总结单人普通结肠镜仰卧位乙状结肠通过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四年来1800例单人普通结肠镜仰卧位不同乙状结肠走向通过方法。结果1800例按一定规律统计有1600例顺利通过,成功率88.8%。结论单人普通结肠镜仰卧位操作乙状结肠通过有一定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广东地区结肠镜单人操作法的普及情况及推广中存在的问题。方法设计问卷调查表,采取问卷方式调查广东地区开展结肠镜单人操作法的人数以及所占比例,调查阻碍推广的原因。结果①调查44家医院,全部采用单人操作的医院有9家,占20.5%,完全未采用单人操作法单位6家,占13.6%,余下29家医院既有单人操作又有双人操作,占65.9%。单人操作人数占单位结肠镜操作总人数50%以上的单位有18家,不到50%有26家。44家医院中,结肠镜操作总人数278人,单人操作人数有157人,占总人数56.5%;②在结肠镜单人操作人数〉50%的18家医院中,16家医院科室主任采取单人操作法,仅有2家医院科室主任采取双人操作法。在结肠镜单人操作人数〈50%的26家医院中,有20家医院的科室主任未采用结肠镜单人操作法,仅有6家医院科室主任采用结肠镜单人操作法;③结肠镜单人操作法普及的难点:选择"科主任不支持"2人,选择"单人与双人操作法无差别"的6人,选择"单人操作法对镜子损耗大"的10人,选择"单人操作法有难度"的9人,选择"原来双人操作改单人操作不习惯"的21人。结论经过8年推广,广东地区绝大部分医院已经采纳或部分采纳结肠镜单人操作法,普及率高于全国水平;科主任是否采纳结肠镜单人操作法对此法的普及至关重要;不习惯由双人操作改为单人操作以及认为两种操作法无差异是阻碍结肠镜单人操作法推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结肠镜单人操作的临床效果,以进一步推广基层医院开展单人结肠镜操作的检查。方法对患者行结肠镜单人操作法及双人操作法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统计并比较操作成功率、回肠末端未到达率、平均操作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结肠镜单人操作的成功率为96.2%,回盲部未到达率为1.9%,平均操作时间为(8.5±1.3)min,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0;双人操作的成功率为77.9%,回盲部未到达率为10.3%,平均操作时间为(11.2±1.9)min,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8.9%,各指标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医院开展结肠镜单人操作是可行的,安全性高,并发症小,可以进一步在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13.
结肠镜单人操作法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纤维结肠镜发明使用初始,由于对内镜的掌控尚处于探讨阶段,加之观察时应用目镜的不便,使得双人操作法成为经典的结肠镜操作法。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学者Waye等创立了结肠镜单人操作法,随后传至日本并得到推广应用。随着电子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医生可通过电子显示屏幕进行观察,内镜操控部的操作灵活性大大提高,使结肠镜单人操作更成为可能。由于结肠镜单人操作法能更充分地发挥内镜本身的灵活性,术者对内镜能有较好的感知性,内镜医生的技术水平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能更加准确地观察病变的细微结构,并能使被检查者的不适进一步减少而成为当今国际结肠镜操作的主流趋势。1982年美国学者Waye和日本学者冈本乎次到我国进行结肠镜单人操作法演示,以后便有少数部分医疗单位尝试了单人操作法。近年来广泛的内镜技术交流使得单人操作的优越性越来越为内镜医生所认识及推崇。但是,受传统习惯及一代代师徒式教学的传承,使得双人操作法仍为目前国内多数内镜医生所应用。然而,随着放大内镜、染色内镜等内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及应用,对内镜的细微观察等有了更高的要求,结肠镜单人操作法的推广使用有其更加重要的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结肠镜单人操作法在近20余年得到迅速发展.此文简介中国结肠镜单人操作法的开展现状,总结近年来中国结肠镜单人操作法的基本技术、细节技巧及最新进展,提出整体观念是结肠镜检查的基本技术之一,目前中国结肠镜单人操作法有待进一步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5.
结肠镜规范化操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肠镜检查是目前诊断和治疗结肠疾病的重要工具,随着内镜性能和插镜技术的不断提高,极大地缩短了结肠镜到达回盲部的时间,并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已成为普遍开展的诊断技术.早期结肠镜检查采用的双人操作法,多数的内镜医生虽然能够顺利完成结肠镜检查基本操作,但是由于缺乏现代化的培训方法和存在经验式的思考方式,众多的内镜医生依然靠传统的方式学习结肠镜,甚至自行摸索操作结肠镜,由此带来操作手法混乱,病人痛苦大和并发症多的问题.目前结肠镜的单人操作法在国外已逐步成为主流,然而国内大多数内镜医生仍然采用双人操作法进行结肠镜检查,并缺乏统一的操作规范及相应的诊断和治疗标准.因此,推广结肠镜单人操作法,制定规范的操作流程和统一诊断及治疗标准是内镜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非透视下单人操作结肠镜检查28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粉林 《临床内科杂志》2005,22(11):751-751
结肠镜检查时患者痛苦较大,易发生并发症,其操作有一定难度,即使操作技术非常熟练者检查时间一般也需要10分钟,常常需要助手采取各种相应手法帮助才能完成检查.我们对2800例患者采用单人非透视下结肠镜进行检查,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结肠镜单人操作技术临床应用与评价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结肠镜单人操作技术已成为国际上结肠镜插入法的主流趋势,国内也在逐步推广普及。我们对7 592例单人操作结肠镜应用技术。效果与安全性进行总结评价如下。  相似文献   

18.
单人结肠镜操作预旋转法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单人结肠镜检查操作技巧的改进。方法通过对单人结肠镜检查操作中采用乙状结肠"预旋转法"的平均每个病人进镜到达回盲部的时间(T)、进镜到乙状结肠或乙、降结肠交界因成袢不能再继续进镜必须退回直肠重新进镜的次数(N1)、到脾曲或肝曲等处因成袢不能再继续进镜必须退回直肠重新进镜的次数(N2)、检查完成后询问病人痛苦数字评分(S)(0~10分)等方面与普通进镜法对照,探讨预旋转法的优越性。结果改用乙状结肠"预旋转法"较普通进镜法的T、N1、N2、S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优势。结论单人结肠镜检查操作中使用乙状结肠"预旋转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透明帽联合注水法在初级操作者单人结肠镜检查培训中的作用。[方法]门诊接受结肠镜检查的2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透明帽联合注水法组(试验组)100例,常规结肠镜检查组(对照组)100例,由同一初级操作者进镜,以10min为限,过时由中、高级操作者替换,比较2组进镜部位、盲肠插管成功率、患者疼痛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进镜部位、盲肠插管成功率、患者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2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对初级操作者单人结肠镜检查的培训,使用透明帽联合注水法可以更加简单、有效,对患者造成痛苦更小。该技术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40岁,主诉右下腹隐痛,行结肠镜检查,采用结肠镜单人操作法,常规进镜85cm至回肠末段后退镜观察。按照常规检查法,退镜仔细观察升结肠直至肝曲位置,升结肠内发现0.5cm×0.5cm的息肉1个,用圈套器电凝切除。然后再次进镜至盲肠,采用类似与胃镜检查时的胃底反转倒镜观察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