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Bowen病与鳞状细胞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Bowen病(BD)与鳞状细胞癌(SCC)均属于表皮角朊细胞肿瘤。恶性肿瘤常出现细胞周期的异常,而肿瘤细胞分裂与凋亡可能是决定肿瘤生长快慢的重要因素[1]。多数BD病变始终局限在表皮内,但约3%~5%的患者可发展成SCC。至今,引起这种临床差异的细胞分子学机理仍不清楚,我们推测可能与细胞凋亡有关,故采用原位特异DNA片段标记方法(TUNEL)对BD和SCC的细胞凋亡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其可能的意义。一、材料与方法1.组织标本:4例BD,均为男性,年龄54~73岁;6例SCC,男女各3例;年龄51~82岁。皮肤肿瘤组织均来源于日本京都大…  相似文献   

2.
银屑病是一种世界范畴内发病率较高的慢性全身性疾病.我国1984年由24个省、市、自治区协作,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说明目前我国至少有123万患者,总患病率为1.23‰.本文仅就与恶性肿瘤关系进行统计,以供防治研究参考. 银屑病与恶性肿瘤并发,国内医药学期刊已报告35篇83例,其中用免疫抑制剂治疗银屑病后出现各类白血病29例;银屑病并发鳞状上皮癌19例,其中1例伴发砷角化症;基底细胞癌2例;鲍温氏病1例;肺癌5例,其中1例伴发皮肌炎;食道癌2例;贲门癌2例、胃癌3例、直肠癌1例;肝癌6例;胰腺癌1例;乳腺癌3例、宫颈癌4例;膀胱癌1例;网织细胞肉瘤2例、纤维肉瘤1例、恶性肉芽肿1例.  相似文献   

3.
银屑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常伴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等共病。研究显示银屑病患者伴发皮肤恶性肿瘤风险升高,以鳞状细胞癌为主,而基底细胞癌和黑素瘤等风险相对较低。通过对其并发皮肤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分析发现:既可以与银屑病患者的慢性炎症状态相关,也可能和银屑病的部分治疗方式相关,如光疗、甲氨蝶呤、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等对机体具有一定的诱导基因突变或免疫抑制的功能。本文对近年来银屑病患者合并各类皮肤肿瘤的现状、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了阐述,并探讨其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4.
因接受光疗而发生皮肤恶性肿瘤者少见,作者报告1例光疗5年的银屑病患者先后发生Bowen病及鳞状细胞癌(SC)共6处。  相似文献   

5.
在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皮损中bcl—2与Fas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为了探讨细胞凋亡抑制基因bcl-2(B-celllymphoma/leukemia2)及凋亡基因Fas与皮肤基底细胞癌(BCC)及鳞状细胞癌(SCC)发生、发展的关系,对13例BCC及11例SCC皮损进行了bcl-2蛋白和Fas抗原的免疫组化研究。11例SCC中Ⅰ级6例、Ⅱ级3例、Ⅲ级2例。结果13例BCC肿瘤组织全层bcl-2均染色阳性,而无任何Fas阳性着色;11例SCC无1例bcl-2染色阳性,却全部出现Fas阳性细胞,且Fas的表达强度与肿瘤分化程度呈正相关。该结果证明:bcl-2表达见于BCC,而不见于SCC;Fas表达则见于SCC,而不见于BCC。这种区别反映出两种皮肤肿瘤在发病机理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副肿瘤性天疱疮(paraneoplastic pemphigus, PNP)是与肿瘤并发的一类天疱疮.目前已有非霍奇金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胸腺瘤、网状细胞肉瘤、Castleman病、霍奇金淋巴瘤、支气管(阴道、舌部、皮肤)鳞状细胞癌、结肠(前列腺、胰腺、胸腺)腺癌、脂肪肉瘤、平滑肌肉瘤、恶性黑素瘤、恶性神经鞘瘤、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炎症性肌纤维瘤及炎症性纤维肉瘤相关PNP报告[1],其中以Castleman病最常见.国外有数例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相关PNP报道,国内仅报道1例[2],现报告1例如下.  相似文献   

7.
近期 ,我们诊治了 4例寻常性银屑病伴发带状疱疹的患者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4例中男 3例 ,女 1例 ,年龄 35~ 6 5岁 ,银屑病史 2~ 30年 ,均反复发作。在本次发生带状疱疹时 ,处于寻常性银屑病进行期 1例 ,静止期 2例 ,退行期 1例。此前均已进行了长期的抗银屑病治疗 ,进行期及静止期的 3例患者均治疗 3个月以上 (其中进行期患者已治疗 6个月 ) ,但疗效欠佳 ,而退行期患者带状疱疹发生在经过治疗痊愈后 1周。发生带状疱疹后 ,除继续原有的抗银屑病治疗外 ,分别给予阿昔洛韦 (1g/d静滴 ,共 5~ 7天或 1g/d口服 ,共 7天 )、维生素B1…  相似文献   

8.
幼年黄色肉芽肿 (JXG)的细胞来源被认为是真皮树突状细胞 ,因为有ⅩⅢa因子表达 ,但不能解释皮肤外如深部软组织、骨髓、腹膜间、内脏、中枢神经系统等损害的发生。该研究目的是了解JXG、皮肤纤维瘤、正常皮肤的单核 /树突状细胞标记物的反应模式 ,并观察树突状细胞特别是有关浆细胞样单核细胞的发生和演变过程。2 7例诊断为JXG的标本 ,10例皮肤纤维瘤 ,10例良性非组织细胞性疾病活检标本边缘的正常皮肤作为对照 ,经HE染色后在光镜下进行观察 ,并用ABC方法对石蜡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主要抗体包括CD1a、CD3、CD4、…  相似文献   

9.
报告1例皮肤软纤维瘤基础上发生的鳞状细胞癌。患者女,65岁。左手臂皮肤袋状突起10年余,迅速增大6个月。皮肤科检查:左上臂伸侧有一2.5 cm×2 cm×2 cm暗红色不规则球形肿块,质中等,肿块随肢体活动可轻度扭转。皮损大体病理:球形肿块剖面呈灰白色,有蒂;组织病理:肿物表面多灶性坏死,瘤细胞呈巢团状向纤维组织内浸润,细胞核大、深染、多形,蒂部被覆皮肤基本完整,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肥厚,纤维组织增生部分变性,皮下见癌细胞浸润。诊断为皮肤软纤维瘤继发鳞状细胞癌。  相似文献   

10.
庄丽华  朱文元 《临床皮肤科杂志》1994,23(4):209-210,I004
炎症性表皮痣继发皮肤淀粉样变1例庄丽华,朱文元许多皮肤疾患可以继发限局性皮肤淀粉样变。这些疾患包括[1]:皮内痣、汗腺肿瘤、毛母质瘤、皮肤纤维瘤、脂溢性角化病、光线性角化病、汗孔角化症、Bowen病、基底细胞上皮瘤。经PUVA治疗的皮肤也可发生限局性...  相似文献   

11.
非黑素性上皮恶性肿瘤中HPV的检测和分布李惠,朱学骏皮肤鳞状细胞癌(SCC)和基底细胞癌(BC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来对病毒致癌性的研究表明,如同EB病毒与鼻咽癌,乙肝病毒与肝细胞癌的关系一样,HPV感染可能与某些上皮肿瘤的发生有关[1]。本文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银屑病继发皮肤鳞状细胞癌老年患者护理干预。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时间段收治的54例银屑病继发皮肤鳞状细胞癌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且同意下,采用盲选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不同护理干预方式对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负面情绪影响。结果观察组3.70%的并发症率较对照组22.22%的并发症率明显更低(P<0.05);护理干预实施前,两组患者的负面状态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实施后,两组负面状态评分均得以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结论针对银屑病继发皮肤鳞状细胞癌老年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不仅能改善其负面情绪,还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3.
最近我们在作银屑病患者随访调查的工作中发现一个银屑病与恶性肿瘤伴发的家族.3代中有6人患银屑病,4人死于恶性肿瘤.现将其家谱.报告如附图.其中例1、3为银屑病合并肿瘤患者.2例均于30岁以前发生银屑病.均未经特殊治疗.例1于60岁发生宫颈癌,65岁死亡.例3于48岁发生,乳腺癌,54岁死亡.死亡前银屑病皮疹均未消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HIV感染伴发皮肤性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09年12月确诊HIV感染10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04例中伴发梅毒75例,其中显性梅毒35例,隐性梅毒17例,梅毒复查中发现HIV感染23例;伴发淋病、淋病+衣原体、衣原体+尖锐湿疣、衣原体/支原体各1例;伴发皮肤黏膜疾病20例(27例次),其中带状疱疹8例,带状疱疹+隐性梅毒3例,湿疹4例,荨麻疹、银屑病、隐性梅毒+银屑病和+药物性皮炎各2例,药物性皮炎、皮肤红斑狼疮、须疮和痔疮各1例,其特点是皮肤损害范围广,临床症状重。伴发2或3种皮肤性病15例,5例无伴发皮肤性病。结论梅毒、梅毒复查者及重症皮肤性病进行HIV抗体检测,可发现和控制HIV感染。  相似文献   

15.
用特异性DNA片断标记法(TUNEL)研究了25例皮肤鳞状细胞癌(SCC),同时观察了Bax和Bcl-2基因的表达。结果19例发现凋亡细胞,6例Bcl-2弱阳性以,全部病例Bax染色阳性,凋亡均数与Bax强度显著正相关,推测SCC发生的原因不同由于细胞凋亡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6.
环氧合酶-2在皮肤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 2 (COX 2 )在皮肤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 82例皮肤肿瘤组织 ( 2 1例Bowen病、2 6例基底细胞癌、3 5例鳞状细胞癌 )和 1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COX 2的表达。结果 皮肤肿瘤组织中COX 2阳性表达率为 76.83 % ,显著高于正常皮肤组织的 10 .0 0 % ( χ2 =15 .78,P <0 .0 1) ;COX 2主要表达于肿瘤细胞胞浆与核周 ;鳞状细胞癌的阳性表达与肿瘤分期无明显相关 ( χ2 =0 .70 ,P >0 .0 5 )。结论 COX 2的高表达可能与皮肤肿瘤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7.
62例基底细胞癌临床和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底细胞癌又称基底细胞瘤、基底细胞上皮瘤 ,是发生在皮肤任何部位的一种常见的皮肤肿瘤 ,其临床和病理可分多种类型。我们收集 1990~ 1999年临床、病理确诊且资料完整的基底细胞癌共 6 2例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6 2例中男 2 2例 ,女 40例 ,男女之比1:1.82 ;年龄最小 2 8岁 ,最大 85岁 ,平均年龄 6 3.2 4岁 ;年龄分布 <30岁 1例、30~39岁 3例、40~ 49岁 6例、5 0~ 5 9岁 17例、6 0~ 6 9岁 2 5例、70~ 79岁 7例、>80岁 3例 ;病期最短 2个月 ,最长 14年 ,平均 5 .4年 ,其中 5年以上 32例 ( 5 1.6 1% )。肿瘤部位 :头、面、颈部共 5 5…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某些皮肤肿瘤的不同角蛋白和丝聚合蛋白及桥粒斑蛋白的表达情况,用抗表皮(AE)系列单抗、连续冰冻切片法及ABC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几种皮肤肿瘤进行了研究。结果:①Bowen病、蕈样肉芽肿(MF)、基底细胞癌(BCC)、鳞状细胞癌(SCC)的病损处表皮基底层角朊细胞与AE1反应减弱或消失,棘层、颗粒层角朊细胞可与AE1反应。SCC、Paget病、Bowen病的瘤细胞可与AE1反应。①疣状痣、脂溢  相似文献   

19.
银屑病是一种以角质形成细胞(KC)增生分化异常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病,随着研究的进展,人们逐渐认识到T细胞在银屑病发病中的重要作用,银屑病发病原因在于T淋巴细胞的异常,其中参与银屑病发病的T细胞大致经历3个阶段的变化:T细胞活化;T细胞迁移至病变皮肤;活化T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发挥促增殖功能;整个过程中T细胞可促发了银屑病的细胞及分子生物的链式反应加重银屑病皮损.文中总结了这几阶段发生发展的过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皮脂腺痣是一种表皮、真皮及皮肤附属器所构成的器官样痣,临床上常见,通常出生即有,好发于头面部。皮脂腺痣可以伴发多种皮肤肿瘤,基底细胞癌是皮脂腺痣最常伴发的皮肤恶性肿瘤之一,但伴多发基底细胞癌患者并不常见,本文现报告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