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临床志愿者试用观察自行研制的MRI胃肠腔造影用硫酸钡混悬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材料和方法:使用自制MRI胃肠腔造影用硫酸钡混悬液对:100例次的腹部MRI检查进行了胃肠造影,观察该混悬液的造影效果,分布情况,对腹部脏器轮廓显示的影响及副反应。结果:临床试用表明自制硫酸钡混悬液以180%(W/V)浓度口服后使胃肠腔显示明确低信号.有利于腹部器官轮廓的显示,提高了腹部MRI诊断价值,口服后所有病人未出现需对症处理的副反应。结论:我们自行研制的MRI胃肠腔造影用硫酸钡混悬液安全有效,适于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2.
脂肪瘤是腹部常见肿瘤,但起源于镰状韧带则罕见。作者报道1例56岁,男性患者。US偶于上腹部前方见一7cm×3cm×9cm不均质实质性肿块,呈相对低回声、边缘光滑,压迫胃。肿瘤形状压之易变。CT平扫示一脂肪密度实质性肿块,CT值-95HU、无强化,肿瘤内有少量软组织。MRI不均质、呈强信号。血管造影为少血管、无肿瘤染色,考虑起源于大网膜。手术于腹前部见一黄色  相似文献   

3.
四肢骨、关节、软组织的外伤、炎症、肿瘤及退行性病变的MRI已有很多报道,并确认了其有用性。特别是在骨软组织肿瘤扩展范围的诊断以及对关节病变的检查上MRI可取代关节造影已引起关注,作者介绍使用低磁场MRI 装置(0.15T 日立G10)检查一些病例的经验及MRI 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多模态 MR 小肠口服造影法与 CT 小肠造影在诊断小肠肿瘤性疾病中的价值。方法:对本院2012年2月至2014年8月对怀疑有小肠肿瘤的65例患者行CT和多模态MR小肠造影检查。由两位腹部影像学医师分别对CT及 MR图像进行分析,记录十二指肠、近段空肠、远段空肠、近段回肠以及远段回肠肠管的病变累及情况,并与手术以及内镜活检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经手术及内镜病理证实,65例中共37例患者有38个小肠肿瘤病灶(腺癌6例,淋巴瘤7例,间质瘤18例,神经内分泌肿瘤3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脂肪瘤2例)。CT及 MRI对小肠肿瘤性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97.4%(37/38)和94.7%(36/38);McNemar检验结果显示,CT小肠显像与多模态小肠 MR口服造影法对于多部位侵犯的小肠肿瘤性病变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例黏膜海绵状血管瘤伴出血仅在CT图像上显示。结论:多模态 MR小肠口服造影法与CT小肠造影均是诊断小肠肿瘤性疾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常规MRI联合时间分辨对比剂动态显像技术(TRICKS)血管造影术在四肢软组织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赤峰市医院自2013年3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四肢软组织病变患者134例。所有患者先行常规MRI平扫;注入对比剂后,用TRICKS技术进行动态血管造影;最后,用腹部常用的LAVA技术进行增强扫描。扫描结束后,将13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行常规MRI检查(平扫+增强),B组在A组的基础上增加TRICKS血管造影,两组分别对病变进行定性诊断,并各自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TRICKS血管造影和常规MRI检查,TRICKS血管造影能清晰显示病变区域动静脉的充盈情况和动态变化。A组诊断肿瘤与非肿瘤病变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5%、94.3%、57.1%,B组分别为95.5%、98.1%、85.7%,两组间敏感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特异性、准确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对良恶性病变诊断的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5%、92.0%、78.5%,B组分别为94.0%、96.0%、92.9%,两组间敏感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特异性、准确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联合TRICKS血管造影用于四肢软组织病变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可行,且优于单纯MRI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口服枸橼酸铁铵前后MRCP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 对43例可疑胰胆管病变者行常规MRI及口服枸橼酸铁铵前后MRCP,并根据术后病理诊断,对照研究口服枸橼酸铁铵前后MRCP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口服对比剂后图像质量明显改善;常规MRI,综合口服对比剂后前后MRCP定位、定性诊断的准确率明显提高,分别达到100%及95.4%.结论: 口服枸橼酸铁铵后能有效抑制胃、十二指肠内液体高信号,明显改善胰胆管的显像效果,综合口服对比剂前后MRCP对胆胰系统病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网膜囊正常解剖及病变的MRI表现,评价小网膜囊病变的MRI诊断价值。方法:病例组28例,对照组18例,均进行了上腹部MRI平扫或增强扫描检查,病例组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对照组小网膜囊不显示。病例组小网膜囊病变中:原发性肿瘤6例(神经鞘瘤1例,平滑肌瘤2例,血管瘤1例,脂肪肉瘤1例,淋巴瘤1例),邻近脏器的良、恶性肿瘤7例(胰头癌3例,肝左叶肿瘤2例,胃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各1例),转移性肿瘤2例,积液(腹水、炎性渗出液、脓液、血液、胆汁、淋巴液)8例,假性囊肿3例,脓肿2例。结论:正常小网膜囊不显示,MRI对小网膜囊病变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胃肠道肿瘤影像诊断技术进展有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于胃肠检查的影像学诊断技术有多种,最常用的方法有胃肠钡剂检查,CT和MRI,近年发展的新的技术有:螺旋CT口服法小肠造影,胃肠道螺旋CT三维重建,螺旋CT胃,结肠空气铸型成像;肠道MRI不成象,MR结肠造影,以及CT<MRI仿真内窥镜技术,各种新技术在胃肠道肿瘤诊断领域中发挥了作用,有助于胃肠道肿瘤的诊断和肿瘤侵犯范围的术前评估,本文概述了胃肠道各种影像检查方法的应用价值。并予以评价;辊注意的是:每一种影像检查手段都以其独特的成象原理显示各自的优越性,但也有其相对的局限性,因此,联合应用,互相补充,综合诊断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脊椎和脊髓病变,以前一般采用X线摄片,椎管造影。CT等检查来诊断。随着MRI的使用,椎管造影几乎都不做了。X线摄片和CT也只是在外伤时首选。在肿瘤、炎症等病变时一般首选MRI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部静脉病变的CE-MRA的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腹部静脉病变的常规MRI和腹部静脉CE-MRA表现。结果门脉高压28例(肝硬化性22例,非肝硬化性6例),其中1例合并静脉瘤;静脉内瘤栓8例;肿瘤性静脉包绕4例;布-加氏综合征(Budd-chiarrisyndrome,BCS)2例,门静脉海绵状变性(非肿瘤性)2例,肝移植术后3例。CE-MRA清楚显示了门静脉、脾静脉、胃冠状静脉的增粗,食道胃底静脉的曲张;瘤栓所致的腔内低信号区;静脉被肿物推移受压的情况;门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的狭窄、闭塞和侧枝循环的分布范围和程度。常规MRI显示了腹部脏器的原发病变。结论CE-MRA结合常规MRI检查对腹部静脉病变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瘤的临床影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的CT及MRI影像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0例外周性PNET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10例行CT,其中2例行MRI检查.男、女各5例.年龄11~54岁,平均24岁.结果 发病部位:胸壁4例,腹部及鼻窦各2例,颈椎和肱骨各1例.胸壁及腹部病变表现为较大肿块,直径5~16 cm,梭形或椭圆形,分叶状,密度多不均匀.胸壁病变伴有不同程度骨质破坏或骨膜增生.增强后实质部分强化.鼻窦病变见肿块及骨质破坏.颈椎及肱骨病变表现为T1WI等信号,T1WI高信号,抑脂信号增高,肿块突出于骨轮廓之外.有远处转移3例.结论 外周性PNET有一定临床表现特点,胸壁病变较具影像特征.CT、MRI可较好显示肿瘤内部结构及范围.  相似文献   

12.
椎管内占位性病变的脊髓造影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比分析脊髓造影、脊髓造影CT及MRI在椎管内占位性病变中的作用.方法对资料完整的64例椎管内占位性病变病人进行了脊髓造影、CTM、MRI影像学比较研究.脊髓造影采用常规脊髓造影和CTM相结合(以下称脊髓造影).CTM在常规脊髓造影后4~6h进行.MRI采用SE序列加GE序列.椎管内占位性病变的病灶检出率、定位和定性准确率做一统计和分析.结果脊髓造影CT与MRI的检出敏感性分别为88.6%,85.7%,定性准确率分别为66.2%,79.6%,定位准确率分别为90.6%,92.3%,病变检出率及定位准确率在造影与MRI之间无显著差异,而定性准确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脊髓造影CT与MRI结合将有利于椎管内病变的检出、定位及定性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腹部MRI鉴别小肠袢与其它器官或肿瘤较困难,且蠕动及呼吸运动常导致运动伪影,因而腹部MRI的应用常限于肝及腹膜后间隙检查,为提高MRI腹部诊断的应用,超顺磁粒子口服对比剂已被应用。口服磁化粒于(OMP)是由超顺磁粒子组成的一种对比剂,具显著的短T_2弛豫时间,对比剂充盈肠腔的信号强度明显减低,在MR影象中呈黑色。作者临床研究40例,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21~79岁。行对比剂摄入前后MRI比较。  相似文献   

14.
CT扫描通常不是诊断可疑胃部肿瘤的基本手段。但是,不少作者建议在行腹部CT扫描时,应注意胃部。作者分析了临床上无胃疾病史而因其他原因行腹部CT扫描时,早于其他手段诊断为胃部肿瘤,而后做了手术或活检的18例患者。男6例,女12例,年龄19~80岁。CT扫描时,各病人均口服2%Gastrografrn稀释液1000ml,并作血管内增强扫描,若观察到胃壁增厚,加服造影剂或发泡剂提高胃充盈度。结果18例CT诊断为胃部肿瘤的病例中,13例病理证实为恶性病变,其中10例原发性胃癌,3例转移性胃癌。恶性病变的胃壁厚度为l.5~  相似文献   

15.
椎管内占位性病变的脊髓造影(包括CTM)与MRI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比分析脊髓造影、脊髓造影 CT及 MRI在椎管内占位性病变中的作用。方法 :对资料完整的 6 4例椎管内占位性病变病人进行了脊髓造影、CTM、MRI影像学比较研究。脊髓造影采用常规脊髓造影和 CTM相结合 (以下称脊髓造影 )。CTM在常规脊髓造影后 4~ 6 h进行。 MRI采用 SE序列加 GE序列。椎管内占位性病变的病灶检出率、定位和定性准确率做一统计和分析。结果 :脊髓造影 CT与 MRI的检出敏感性分别为 88.6 % ,85 .7% ,定性准确率分别为 6 6 .2 % ,79.6 % ,定位准确率分别为 90 .6 % ,92 .3% ,病变检出率及定位准确率在造影与 MRI之间无显著差异 ,而定性准确率存在显著差异 ( P<0 .0 5 )。结论 :脊髓造影 CT与 MRI结合将有利于椎管内病变的检出、定位及定性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食管胃结合部(贲门)是指以贲门人口为圆心,2.5cm为直径的范围,包括食管下端的前庭部和贲门及胃小弯近贲门处和紧邻贲门的胃底部。该部位病变容易遗漏,不管是胃镜还是X线检查都有一定的困难。本文收集资料完整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食管胃结合部肿瘤的气钡双对比造影图像,探讨食管胃结合部肿瘤气钡双对比造影的检查方法,提高该部位肿瘤的清晰显示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儿童颅面骨转移性神经母细胞瘤的CT和MRI特征.方法 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颅面骨转移性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的CT和MRI资料,7例患儿均行眼眶CT平扫、MRI平扫和增强扫描,其中5例行上腹部平扫,3例行腹部增强扫描.结果 7例患儿中6例多发,1例单发;多发病灶以颅眶骨交界为著.CT均表现为受累骨质呈虫蚀状破坏,骨皮质毛糙不整,骨膜下可见垂直针状高密度影,受累骨质周围见梭形稍高密度肿块,内见斑点、斑片、不规则高密度影;7例MRI平扫表现为正常骨髓信号被软组织肿块替代,肿块呈等T1、不均匀等、稍长T2信号;MRI增强扫描显示病变不均匀强化,其中4例伴相邻脑膜增厚、异常强化、破坏中断.5例上腹部CT平扫表现为单侧肾上腺区或腹膜后软组织肿块伴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肿大,肿瘤密度不均;3例上腹部CT增强扫描显示病变不均匀强化.结论 儿童颅面骨转移性神经母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具特征性,CT对针状骨膜反应和肿块内钙化斑的显示较MRI更具鉴别诊断价值,而MRI对病变范围及脑膜转移的显示优于CT.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胆囊癌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囊癌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分析1991~1996年期间本院经超声、CT、MRI和血管造影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此症49例.结果原发性胆囊癌分肿块型、厚壁型及腔内型三种类型,影像诊断正确率分别为100%、90.9%及55.6%.结论早期胆囊癌影像学检查无特征性改变.腔内病变以超声和MRI显示较好;肝脏和周围的侵犯以CT、MRI显示明确;血管周围、腹膜后转移性肿大淋巴结以MRI更为敏感;血管造影能很好地显示肿瘤本身,对周围脏器的侵犯则有一定的诊断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腹部血管造影(3D-CE-MRA)成像技术和临床应用毒义。材料和方法:回顾性的分析了30例腹部3D-CE-MRA的成像技术和MRI表现。结果:全部病例显示良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位置上观察血管的整体形态。结论: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腹部血管造影是腹部血管病变诊断的准确,快速,无创和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夏冬梅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2):2200-2201
目的:探讨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与冠状动脉病变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69例患者脑血管造影后行冠脉造影检查,对临资料和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69例患者中,冠状动脉病变患病率为46.4%;经脑血管造影和脑MRI证实的55例脑梗死患者中,冠状动脉病变患病率为51.6%.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高血压、高血脂、脑动脉显著狭窄是冠状动脉病变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对于脑梗死患者,尤其是年龄≥66岁,合并高血压、高血脂、脑动脉显著狭窄者,行脑血管造影、MRI心脏常规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冠状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