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白彦铭  梁爽  周波 《光明中医》2022,(15):2709-2712
依古人“天人合一”的观点,自然之气与人身之气息息相关,先天之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后天之气是脏腑之精气的供给,两者在人体内相互转化,互相补充,对其他脏腑的新陈代谢,运动变化,提供动力。笔者从自然之气和人体先后天之气的来源与形成,自然之气在人体中的作用,以及对人体的调理及病理,治疗方面切入,来探究自然之气在先后天之气阴阳平衡或失衡中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气是构成人体生命的三大要素之一,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其本质是客观存在的非实体场性物质。文章从气的本质出发,对人体之气的生成过程做了初步梳理,阐明了饮食物在人体内由形而下的实体物质转化为形而上的场性物质“气”的转化过程。不仅在气论证构的逻辑体系中得到了自洽,且于“气的本质”角度重新梳理了传统中医基础理论对“人体之气的生成”的相关论述,为中医气学说的现代化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朱丹溪长于滋阴降火,不善学者误解其法过于苦寒,而有克伐脾胃生气之弊。其实,朱丹溪不仅在治疗脾疾病时继承了李东垣《脾胃论》的思想,对于其他各类疾病也非常重视中焦脾胃之气,而此点常为后人所忽略。1、注重脾胃“清和”之气。朱丹溪在论述脾胃之生理特性时言简意赅地以“清和”二字概括,人之生、长、壮、老的每一个阶段都与脾胃密切相关。其临证治疗脾胃疾病,无不从补养脾胃“清和”之气着手。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是中医学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善的医学著作,开创和奠定了中医学辨证施治理论体系,予后世极大的启发。《伤寒论》中不仅以外感热病为主,也对六经病变中涉及到的脏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和辨治规律进行了探讨。本文就《伤寒论》中肝病辨治与脾胃之气的相关性做一浅析,不妥之处,望同道指正。1肝病辨治规律《伤寒论》以六经为辨证纲领,重点论述外感热  相似文献   

5.
中医对免疫学的认识源远流长 ,16世纪明朝隆庆年间 ,用天花痊愈者皮肤豆痂制成干粉吹入健康人鼻腔预防天花 ,这是人类免疫防御措施的开始。清代李氏的“免疫类方”明确提出了免疫一词。为了使中医理论与现代免疫学概念连接起来 ,下面就中医免疫概念提出衔接点。1 现代免疫简述医学免疫学始于抗感染免疫 ,现代免疫学已远超出了这一范围。人体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及免疫分子组成。功能有 :①免疫防御功能。②免疫监视功能 ,破坏癌细胞。③免疫自稳功能 ,一旦这种自稳机制被破坏 ,将产生自身免疫 ,导致自身免疫病。免疫调解不仅涉及…  相似文献   

6.
试论朱丹溪顾护脾胃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星 《中医杂志》2003,44(4):245-246
人们通常认为,朱丹溪用药苦寒戕伐生气。通过对朱丹溪著作的研读,阐述了朱丹溪“脾胃为清纯冲和之气,胃纳水谷,补阴配阳”的观点,并从气、血、痰、郁四伤学说加以论证,说明其治病用药重视中焦脾胃,处处注意顾护脾胃之气的思想,从而表明应更加全面地继承朱丹溪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7.
8.
中医内证体察学是一门中医学与气功学相互交融的新兴学科,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首先对人体之气传统体察方法——存想法、意守法和导引法进行了述评,揭示了其体察人体之气的实质是意与气合、以意引气.文章重点对体察人体之气的创新方法——拉气法进行了研究,通过教学实践,对其体察人体之气和调理身体的效果进行了评估,对其体察人体之...  相似文献   

9.
10.
关于中医学与现代科学间的差异,从文化背景、思维方法等各方面已经讨论得不少。但这些差异是否意味着中医学本质上是与现代科学“绝缘”的呢?是否有可能探讨它们之间的可能联系或可能沟通之处?在中医学理论中,“精、气、神”是“人身三宝”,但气是根本,具有物质和功能双重性质。值得注意的是,中医学当然不否认人体有“器”(或‘’形”,或“质”)。但即使在今天解剖学和如X射线、CT等人体成象技术已经能提供许多关于人体的“器”的知识的条件下,中医仍然坚持“重气轻器”。事实上,“重气轻器”正是中医学的特点,也是它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丁伟 《河南中医》2019,39(2):176-179
药物通过其升降浮沉作用于人体发挥作用,药物气味功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炮制生熟部位均可对药物气味升降产生影响,且临床很多中药以蜜、姜等炮制以增强药物性能,用药物相似的辅料或某种炮制方法来增强药效。天有冬夏春秋,气有寒热温凉,地有木火土金水,味有酸苦甘辛咸,"土爱暖而喜芳香",治疗脾胃病常选用芳香之品,而芳香之药多性味辛香温燥,辛行气,香通气,苦温燥,畅中焦气机则复脾胃升降之态,如陈皮、砂仁、藿香、豆蔻等药,醒脾助运,开胃和中。五味入五脏,五脏应五行,四气五味在脾胃遣方应用中具有重要地位,温升热浮凉降寒收,温热助脾以温升,寒凉助胃以凉降,各有生克之道。  相似文献   

12.
元大人的独生儿子得了急病,昏睡不醒,不吃不喝已经有一天一夜了,请了很多大夫都没能见效。元大人和夫人真是急得团团转。这天,元府的一个家丁出门办差,在大街上听人们议论一个叫奉真的和尚。家丁凑过去,只听一个大婶说:"白马寺的奉真和尚真是神医啊!前几天我家老头子生病,眼看着就不行了,找来的大夫  相似文献   

13.
魏凤琴 《陕西中医》2010,31(3):381-382
1对中医学气的认识 气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概念。根据气的生理作用和来源不同,人体之气又有元气、营气、卫气、宗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不同的名称。从逻辑层次角度言,处于最高层次的气为人体一身之气。人体一身之气分布于不同的部位,具有不同的生理作用,从而名称各异,如一身之气分布于人体五脏则称为五脏之气,激发推动和维持人体五脏的功能;分布于六腑,则称为六腑之气;分布于经络则称为经络之气等等。  相似文献   

14.
将一氧化氮(NO)生物学作用和中医学中气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生理功能对比分析后认为,NO即是属于中医学中人体的气的一种具体物质。这对气的实质的研究,以及与NO相关的中医、中西医结合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试论脾胃气升降与六经病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肖振卫 《山东中医杂志》2008,27(10):713-714
气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概念。虽然关于中医学气学理论的形成目前还存在“医学的气源于哲学的气”和“中医学气学理论并非源于哲学的气学说……中医学的气理论源于古人对呼吸之气及人体‘热气’的观察与体悟……古人正是通过对人体生命现象的观察和推理,形成了中医学的气概念……中医学的气概念有气自己的生成之源,并非脱胎于古代哲学的气概念”的不同认识,但是中医学气理论与哲学气理论既具有密切关系又不完全相同这一认识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从注重脾胃"清和"之气、气血痰诸郁中的脾胃思想、重视脾胃的治疗观、年老者补肾不如补脾等四方面探讨朱丹溪辨证论治之脾胃观,冀从其六郁理论所蕴含的脾胃观为临床应用提供思路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朱丹溪长于滋阴降火,不善学者误解其法过于苦寒,而有克伐脾胃生气之弊。其实,朱丹溪不仅在治疗脾疾病时继承了李东垣《脾胃论》的思想,对于其他各类疾病也非常重视中焦脾胃之气,而此点常为后人所忽略。1、注重脾胃"清和"之气。朱  相似文献   

20.
脾主升,胃主降,这是脾胃生理功能的重要特性。清代名医叶天士曰:“脾宜升则建,胃宜降则和”。脾胃的升降,对整体气机的出入升降至关紧要,举足轻重。只有脾胃升降正常,人体才能升其清阳、降其浊阴,摄其所需,排其所弃,推陈出新,生化不息。诚如《素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