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等容等压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将44例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等容等压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2个月后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5%,治愈率为56.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9%,治愈率为2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脑脊液蛋白、白细胞数及脑脊液压力下降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等容等压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本文通过对在我院收治的42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脑脊液置换术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合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5年8月至2010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42例,随机平均分为2组,观察组进行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对照组进行抗结核常规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愈16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24%,在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能够缩短疗程、清除脑脊液蛋白、改善脑脊液的循环功能,防止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脑脊液负流量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中晚期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的临床疗效.方法 92例中晚期结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3HRZE(s)/9HRE方案抗结核治疗,治疗组同时采用脑脊液负流量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第2周末和第8周末,治疗组患者脑脊液蛋白质水平、白细胞数和脑脊液压力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第8周末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23%(41/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0%(27/4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发现与脑脊液负流量置换联合鞘内注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脑脊液负流量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中晚期结脑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生化及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inase,ADA)的影响,并探讨其疗效。方法55例结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两个月后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在改善脑脊液生化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治愈率为5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治愈率为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临床医学工程》2016,(9):1227-1228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TBM)应用脑脊液(CSF)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78例TBM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CSF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记录和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CSF指标及体征、症状恢复时间和治疗2个月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CSF指标(CSF压力、白细胞、糖及氯化物)以及体征和症状(脑膜刺激征、发热、头痛)的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2%(P<0.05)。结论 TBM应用CSF置换联合鞘内注射疗法的疗程短,疗效显著,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负流量脑脊液置换+鞘内注药”模式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75例(治疗组)和常规抗结核药物及激素、脱水剂等治疗60例(对照组)。对两组的疗效和脑脊液压力、蛋白、糖、氯化物及细胞数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周和8周后,两组脑脊液蛋白、白细胞数和脑脊液压力下降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未发现与脑脊液负流量置换加鞘内注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负流量脑脊液置换+鞘内注药”模式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的方法,可显著缓解结核性脑膜炎的症状,可缩短治疗疗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髓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9月-2010年9月,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8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2组患者均给予抗结核和保肝以及激素和脱水剂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脑脊液置换与鞘内给药的联合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等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提高,分别高达72.09%和90.70%;而无效率则显著降低,仅为9.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的发热、头痛、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压力、脑脊液细胞和脑脊液蛋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髓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其疗效确切,效果显著,是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较为理想的综合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61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61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1例患者均有颅内高压症状和发热,其中颈项强直51例.脑脊液检查显示压力均升高,病程短者脑脊液中细胞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质定量0.30~2.34 g/L.全部病例均行头颅MRI或CT检查,提示脑积水伴双侧脑室旁白质缺血性改变12例,脑膜异常强化35例,脑实质低密度灶9例.61例患者均经两性霉素B联合5-氟胞嘧啶(5-FC)治疗,其中行鞘内注射15例,行侧脑室引流术1例,反复隔天腰椎穿刺放脑脊液,随后用0.9%氯化钠行脑脊液置换30例.61例患者中治愈40例,好转16例,死亡5例.结论 两性霉素B联合5-FC仍是目前治疗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较好方案;反复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是确诊新型隐球菌脑膜炎重要方法,积极行腰椎穿刺脑脊液引流或置换以控制颅内压,并行鞘内注射是降低病死率、赢得治疗时间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脑脊液置换并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荣 《实用预防医学》2007,14(4):1187-1188
目的观察脑脊液置换术并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无腰穿禁忌症的18例结核性脑膜炎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取脑脊液置换术并鞘内注药进行治疗。结果18例患者治疗后脑脊液脑压力、蛋白水平以及白细胞计数明显降低(P<0.01),而脑脊液氯化物和糖水平明显升高(P<0.01),差异有显著性。13例痊愈,4例好转,自动出院1例,临床效果较为满意。结论对结核性脑膜炎辅以脑脊液置换术并鞘内注药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等容等压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将44例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等容等压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2个月后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5%,治愈率为56.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9%,治愈率为2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脑脊液蛋白、自细胞数及脑脊液压力下降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等容等压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腰穿放液联合鞘内注射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成年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观察组各20例,两组在常规三联抗结核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腰穿放液联合鞘内注射异烟肼加地塞米松治疗.结果:治疗组比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和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缩短,疗效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腰穿放液联合鞘内注射异烟肼加地塞米松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一种比效经济实用和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脑脊液置换术治疗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疗效.方法 将46例化脓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抗炎、降颅压、对症及支持治疗.置换组在病情稳定下早期行脑脊液置换术,取生理盐水15mL+地塞米松1mg为置换液,每次放出脑脊液5mL,注入置换液5mL,反复3次,共置换脑脊液15~20mL,注射速度需缓慢,隔日进行1次,共4~6次.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 置换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5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5.52,P<0.05).远期随访置换组24例,其致残率为16.7%;对照组22例,致残率为72.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1.81,P<0.01).结论 行脑脊液置换术治疗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疗效好,且安全可靠,实用性强,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3.
鞘内注射治疗小儿化脓性脑膜炎及脑室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鞘内注射万古霉素或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松治疗化脓性脑膜炎及脑室炎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 化脓性脑膜炎101例,其中50例采用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51倒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鞘内注射万古霉素或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松,观察两组间的疗效差异.结果 实验组的观察指标较对照组改善迅速,体温降至正常的时间平均缩短9 d左右,外周血白细胞降至正常缩短8 d左右.脑脊液中的白细胞降至正常平均缩短9 d左右,平均住院时间缩短9 d左右.实验组远期后遗症的发生率比对照组减少(P<0.05).结论 加用抗生素和地塞米松鞘内注射治疗化脓性脑膜炎明显优于常规治疗,应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14.
侧脑室穿刺引流术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2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侧脑室引流、脑脊液置换并鞘内注药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采用非优势半球的侧脑室额角行脑室引流,同时行脑脊液置换及鞘内注药,部分行脑室内注药治疗。结果术后20例患者增高的颅内压立即降至正常,其中6例脑疝迅速得到纠正,脑脊液在2~5周内恢复正常。结论侧脑室引流、脑脊液置换并鞘内注药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脑脊液置换及椎管内注药疗法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患者72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6)和研究组(n=36),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予以脑脊液置换及椎管内注药疗法治疗,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对照组显著低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结核性脑膜炎采用脑脊液置换及椎管内注药疗法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和使用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结核性脑膜炎患者105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联合鞘内注射地塞米松、异烟肼。综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和脑脊液的转归情况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恢复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脑脊液生化检测指标恢复时间也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联合鞘内注射给药可提高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蒋之 《实用预防医学》2007,14(1):183-184
目的观察强化鞘内注药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强化鞘内注药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26例(治疗组)和非强化鞘内注药治疗24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表现,颅内压水平,脑脊液性状及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及存活率。结果两组在颅内压恢复正常例数,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强化鞘内注药可缓解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症状,缩短恢复时间,提高存活率,降低后遗症,是治疗重症结脑的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阿米卡星鞘内注药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结核性脑膜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和鞘内注入结核药治疗,观察组鞘内注入异烟肼、阿米卡星和地塞米松,对照组鞘内注入异烟肼和地塞米松。结果观察组40例完成治疗,对照组41例完成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8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组内治疗前后脑脊液压力、细胞数和生化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间脑脊液压力、细胞数和生化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米卡星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疗效确切,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鞘内给药合脑脊液置换术对于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抽取作为样本,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性的抗结核加鞘内给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另加用脑脊液置换术。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对比对照组的症状消失时间以及脑脊液恢复的时间都明显缩短。疗效果有显着的差异性,病死率差异性显着。结论鞘内给药合脑脊液置换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是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置换联合不同药物鞘内注射治疗的疗效,为有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4年9月治疗的86例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8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脑脊液置换术联合万古霉素与地塞米松鞘内注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脑脊液置换术和头孢曲松静脉滴注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各项脑脊液检验指标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70%、对照组为76.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4.64%、对照组为6.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脑脊液常规、生化检验除氯化物外,其他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脑脊液的各项检验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联合万古霉素和地塞米松鞘内注射能够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