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牙周非手术治疗对中国广州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状况及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影响。方法筛选135例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以2∶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0例接受牙周非手术治疗,对照组45例暂不进行牙周治疗,仅行与治疗组相同的口腔卫生宣教。观察2组患者基线及干预后6个月的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附着丧失(attachmentloss,AL)及血清CR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基线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平均PD是预测高水平CRP的危险因素(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RP与平均PD相关(r=0.230,P=0.009),与平均AL不相关(P〉0.05)。治疗后,治疗组PD减少(0.48±0.45)mm,AL减少(0.32±0.51)mm,CRP下降(1.56±5.03)mg/L。治疗前后,治疗组PD(t=10.014,P=0.000)、AL(t=5.888,P=0.000)及血清CRP水平(t=3.157,P=0.000)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前后对照组各项指标变化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PD(t=-3.318,P=0.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间平均AL和血清CRP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非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牙周状况,尚不能确认牙周非手术治疗可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的血清CRP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状况及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的影响。方法慢性牙周炎和慢性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各15例,行牙周基础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探诊出血(bleeding on probing,BOP)、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以及血清CR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慢性牙周炎组治疗后PD减小(1.18±0.52)mm,BOP阳性率减少(29.0±5.0)%,CRP值减小(6.67±4.22)mg/mL,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03、F=3.41、F=17.38,P〈0.05)。慢性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组治疗后PD减小(0.57±0.26)mm,BOP阳性率降低(19.0±3.0)%,CRP值减小(3.19±2.33)mg/mL,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58、F=3.41、F=20.38,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慢性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状况,降低患者血清CRP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牙周非手术治疗对2型糖尿病伴牙周病老年患者血糖(GLU)、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伴牙周病老年患者107例,按糖尿病控制良好、不佳分为A、B两组,经牙周非手术治疗后随访,分析治疗前和治疗后4个月的牙周袋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以及GLU、HbA1c的水平。结果:A组治疗前牙周状况和B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牙周状况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1),并且A组治疗效果好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牙周治疗后患者的GLU、HbA1c与治疗前均有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2型糖尿病伴牙周病老年患者的牙周健康状况与血糖控制状态有关。牙周非手术治疗可降低其GLU、HbA1c的水平,可以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伴牙周病老年患者的牙周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4.
光动力疗法对慢性牙周炎龈下牙周致病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PeriowaveTM光动力杀菌系统对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治疗,通过龈下菌斑中牙周致病菌比例的变化,评价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名慢性牙周炎患者,分别给予SRP+1次PDT(A组)、SRP+2次PDT(B组)或单纯SRP(C组)治疗。利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A、B、C三组在治疗前、治疗后6周、治疗后12周龈下菌斑中牙周致病菌P.g、A.a、T.f所占比例的变化。结果:治疗后6周,A、B两组牙周致病菌P.g在总菌中的比例都有非常显著降低(p〈0.01),C组有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12周,A、B组仍有非常显著的降低(p〈0.01),与C组相比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但A、B两组之间没有差异(p〉0.05);而仅在治疗后12周,B组的A.a相对于总菌的比例与基线相比有显著降低(p〈0.05),且这一变化显著大于A、C两组(p〈0.05);在治疗后6周,A、B组T.f相对于总菌含量的下降与基线相比,明显大于C组(p〈0.05),治疗后12周,A、B两组T.f相对于总菌的含量仍有非常显著的下降(p〈0.01),但A组和B组之间都没有差异。结论:PDT对P.g、A.a和T.f3种牙周致病菌都有杀灭作用,但P.g、T.f对PDT更为敏感,PDT可以作为治疗慢性牙周炎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冠心病伴牙周炎患者牙周干预治疗前、后血清中炎性因子和脂联素水平的变化,探讨慢性牙周炎与冠心病的关系及牙周干预治疗对冠心病伴牙周炎患者的重要性。方法本研究包括冠心病伴牙周炎患者56例和单纯冠心病不伴牙周炎患者42例。冠心病伴牙周炎患者给予牙周干预治疗,对冠心病组及冠心病伴牙周炎组干预前、后的牙周临床指标及血清炎性因子(CRP、TNF-α、IL-6)和脂联素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冠心病伴牙周炎组牙周干预后牙周临床指数比干预前明显好转。冠心病伴牙周炎组干预前与冠心病组相比,所有血清炎性因子(CRP、TNF-α、IL-6)水平升高;干预3个月后明显降低(P〈0.05)。冠心病伴牙周炎组干预前水平有所降低的脂联素在干预3个月后明显升高(P〈0.05)。结论慢性牙周炎可增加冠心病的发病风险,牙周干预治疗可降低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提高血管保护因子水平,对冠心病病程的发展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牙周基础治疗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冠心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全身和口腔局部环境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分为3组:冠心病伴慢性牙周炎治疗组24例,行心内科治疗和牙周基础治疗;无系统性疾病的慢性牙周炎患者20例纳入慢性牙周炎治疗组,行牙周基础治疗;冠心病伴慢性牙周炎对照组20例,仅行心内科治疗,不行牙周基础治疗。观察各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的血脂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on protein,hs-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水平及各项牙周指数的变化。结果同牙周基础治疗前比较,冠心病伴慢性牙周炎治疗组与慢性牙周炎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的各项牙周指数、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水平虽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心病伴牙周炎治疗组与冠心病伴牙周炎对照组治疗前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个月,牙周指数、血清hs-CRP(t=2.81)、IL-6(t=2.84)、TNF-α(t=3.15)水平均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能够促进冠心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局部炎症的控制及外周血炎症介质水平的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2型糖尿病(T2DM)伴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就诊于沈阳市口腔医院牙周科患者135例,其中T2DM伴慢性牙周炎患者63例(T2DM组),单纯慢性牙周炎患者72例(CP组);另从沈阳市口腔医院体检中心选择牙周健康正常人5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于牙周基础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检查各组的牙周状况以及检测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和HbAlc含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牙周基础治疗能改善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牙周健康状况,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牙周基础治疗前T2DM组和CP组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牙周基础治疗前比较,T2DM组和CP组的CRP、TNF-α及IL-6含量在牙周基础治疗后3个月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牙周基础治疗前,T2DM组的HbAlc含量明显高于CP组和正常对照组;牙周基础治疗后3个月,T2DM组的HbAlc含量显著下降,且其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DM伴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牙周状况和全身健康状况,从而减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曹盈  周艳  宦泓  吴昱卓  梅幼敏  顾洋 《口腔医学》2012,32(12):746-747
目的 观察强化口腔卫生宣教在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进行牙周基础治疗的慢性牙周炎患者329例,随机分为2组,A组仅在初诊时进行宣教,B组在每次复诊时强化口腔卫生宣教,观察牙周基础治疗结束后1、6、12个月的牙周临床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1个月后复诊,两组临床指标均显著改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6、12个月后复查,两组患者临床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B组较A组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过程中反复强化口腔卫生宣教能显著改善口腔卫生状况,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冠心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及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IL)-8、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11月在辽宁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及口腔科就诊患者90例,分为3组:选取冠心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65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35例行心内科治疗和牙周基础治疗,B组30例仅行心内科治疗;另选无系统性疾病的单纯慢性牙周炎患者25例作为C组,行牙周基础治疗。比较各组治疗前后血清及龈沟液中IL-8、IL-10及各项牙周指标的变化。结果    牙周基础治疗3个月后,A组和C组进行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各项牙周指标均得到有效控制(P < 0.05),血清及龈沟液中的IL-8降低,IL-10升高(P < 0.05);A组和B组进行治疗前后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后A组各项牙周指标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血清及龈沟液中IL-8较B组明显降低,IL-10较B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牙周基础治疗不仅能有效改善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局部健康情况,且能降低全身IL-8水平,升高IL-10,控制炎症感染的因素,可能是降低冠心病发生、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牙周健康者、慢性龈炎和慢性牙周炎患牙牙周袋内挥发性硫化物水平,为牙周炎的早期诊断提供客观指标.方法:选择牙周健康者、慢性龈炎及慢性牙周炎患者3组,治疗前记录牙周各项临床指标,并用金刚牙科探针记录颊侧近远中牙周袋内挥发性硫化物(VSC)水平.结果:3组中慢性牙周炎组牙周袋内VSC水平与牙周健康组牙周袋内VSC水平及慢性龈炎组牙周袋内VSC水平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牙周健康组牙周袋内VSC水平与慢性龈炎组牙周袋内VSC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VSC与临床指标PLI(P<0.01,r=0.593)、PD(P<0.01,r=0.720)、BI(P<0.01,r=0.662) 、AL(P<0.01,r=0.746)均相关.结论:牙周袋内VSC可能是反映牙周组织状况的一项较为客观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根据磨牙中重度慢性牙周炎发生不同部位病变比较非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根据单个磨牙深牙周袋发生的部位(颊侧或舌/腭侧)将收集的上、下颌磨牙各分为两组(上颌I组、上颌II组、下颌I组、下颌II组),观察各组治疗前后牙周指标的变化,比较疗效差异。结果:4组病例治疗后6周各项牙周指标均较基线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上颌两组间及下颌两组间比较,可见6周时上颌II组的PD、BI、CAL均高于上颌I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下颌II组的PD、BI、CAL高于下颌I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发生在磨牙的牙周炎症无论是上颌还是下颌,颊侧病变的预后均好于舌/腭侧,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牙周非手术治疗对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DMCP)患者牙周状况、糖代谢及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影响。方法 选择诊断为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的患者,按糖化血红蛋白A1c ( GHbA1c )控制水平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GHbA1c<7.00%,DMCP1组,30例)和血糖控制较差组(GHbA1c≥7.00%,DMCP2组,30例);选择不伴有系统性疾病的慢性牙周炎患者(CP组,3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牙周非手术治疗,分析治疗前(基线)及治疗后1、3个月时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探诊出血(BOP)、空腹血糖(FPG)、GHbA1c及血清sICAM-1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1、3个月时,3组PD、SBI、PLI、BOP阳性率、血清sICAM-1水平比基线时均明显降低(P<0.05),CP组和DMCP1组CAL比基线时亦均明显降低(P<0.05),但DMCP2组CAL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3个月时,DMCP2组GHbA1c水平与基线时比较平均降低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P组和DMCP1组在整个观察期间GHbA1c水平与基线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牙周非手术治疗可降低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的牙周炎症程度及血清sICAM-1的水平,并可改善血糖控制良好者的牙周附着水平;该治疗还可以降低血糖控制较差者的GHbA1c水平。  相似文献   

13.
宗敏  杨丕山 《口腔医学》2012,32(9):548-549,563
目的观察牙周基础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牙周临床指标及龈沟液骨钙素水平的影响。方法检测20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60颗牙齿牙周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的牙周临床指标,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治疗前后龈沟液中的骨钙素水平。并与20例牙周健康对照组的60颗牙齿对照。结果实验组龈沟液骨钙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牙周治疗后实验组骨钙素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能明显改善侵袭性牙周炎的临床指数,降低龈沟液骨钙素含量。  相似文献   

14.
慢性牙周炎和冠心病患者血清CRP、sICAM-1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和冠心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的水平,探讨CP和CHD的相关性以及CRP、sICAM-1在二者相关性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选择无系统性疾病的中重度CP患者29例,27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CHD病但无牙周炎患者;健康对照组30例,收集各组血清,分别用免疫比浊法和ELISA法测定CRP、sICAM-1水平。结果:实验组(CP和CHD组)与对照组之间的血清CRP、sICAM-1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CP组与CH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和CHD患者血CRP、sICAM-1的水平升高,CP影响血CRP、sICAM-1的浓度,CRP、sICAM-1可能与牙周炎和冠心病病理机制密切相关,可能是CP和CHD关联的中介之一。  相似文献   

15.
牙周治疗对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罗虹艺 《口腔医学》2010,30(10):614-615
目的 探讨冠心病伴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后,牙周状况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择已确诊冠心病同时患牙周炎40~65岁男性患者30例,测量血液指标及口腔指标,4个月内不做任何牙周治疗,4个月后进行牙周基础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的牙周状况和血清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白细胞(WBC)、总胆固醇(TC)水平变化。结果 患者经过牙周基础治疗后,牙龈出血指数、探诊深度明显减轻(P<0.01),治疗后血清CRP水平及LDL-C水平均有所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基础治疗对患者白细胞和TC水平无显著影响。结论 冠心病伴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后牙周效果是满意的,血清CRP的水平降低,牙周治疗对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牙周健康状况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的影响。方法:对呼吸内科住院的81例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有慢性牙周炎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在接受慢性阻塞性肺病规范化治疗的同时进行牙周非手术治疗,对照组只接受慢性阻塞性肺病规范化治疗,不予以牙周病治疗,随访1年,测量并比较患者牙周治疗前、后的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探诊深度(PD)、牙周附着水平(AL)、FEV1/FVC、FEV 1%pred.、急性加重次数,对急性加重次数与牙周健康指数行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实验组牙周健康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急性加重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牙周健康指数PLI、SBI、PD、AL与急性加重次数呈显著正相关(分别r=0.864,r=0.866,r=0.926,r=0.9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急性加重次数与PD、PLI呈正相关。结论: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牙周健康状况,可以降低患者的急性发作频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前牙区重度牙周炎非手术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为前牙区重度牙周炎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8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病科门诊就诊的前牙区重度牙周炎患者67例(患牙290颗),初诊时前牙区牙周探诊深度(PD)≥ 6 mm的患牙。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及其在牙周基础治疗前(基线)和治疗后3个月的PD、临床附着丧失(CAL)、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松动度(TM)、牙髓状态、牙周骨缺损类型、牙周炎类型、咬合创伤、冠根比和冠修复情况。根据牙周基础治疗3个月后的PD将患牙分为两组,即PD < 5 mm组(204颗)和PD ≥ 5 mm组(86颗)。应用SPSS 20.0软件,对各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吸烟史以及基线时的患牙PD均数、PD最深值、SBI、PLI、牙周骨缺损类型、冠根比在PD < 5 mm组与PD ≥ 5 mm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两组的性别、基线时患牙PD均数、SBI、PLI及冠根比在两组间存在差异(P < 0.05)。结论    患者的性别、基线时患牙PD均数、SBI、PLI及冠根比为前牙区重度牙周炎牙周非手术治疗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观察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的变化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伴或不伴高脂血症的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大鼠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发生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于2011年5—9月在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完成。将24只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A组)、高脂血症组(B组)、CP组(C组)和高脂血症+CP组(D组),每组6只。各组接受相应的建模及牙周干预处理,同时定期进行牙周临床检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牙周干预前及每次干预后1周(共2次)3个取样时间点的血清hsCRP水平。结果牙周临床检查结果显示,整个实验过程中A、B组大鼠实验牙牙龈未见炎症性改变;C、D组大鼠建模后实验牙牙龈炎症明显,有深牙周袋,部分实验牙松动度达Ⅱ~Ⅲ度,基础治疗后炎症明显减轻,牙齿均无松动。同一时间点上,B、C及D组大鼠血清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不同时间点上,B、C及D组大鼠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C组大鼠2次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趋于稳定,D组大鼠在2次治疗后1周血清hsCRP水平显著增高。结论对于慢性牙周炎大鼠,无高脂血症情况存在时,牙周基础治疗可能会在短期内增高As的发生风险;在存在高脂血症状态下,直接牙周基础治疗可能会在较长时间内增高As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