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前臂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接受前臂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治疗的肾衰竭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在接受前臂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不应用彩超多普勒超声技术进行监测;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前臂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应用彩超多普勒超声技术进行监测,分析两组血液透析治疗期间静脉通道畅通率、血液透析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肾功能改善时间和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总时间等。结果观察组的血液透析治疗期间静脉通道畅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液透析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肾功能改善时间和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肾衰竭患者在接受前臂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实施监测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8年8月期间于某院长期接受血液透析患者100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于患者桡动脉自体动静脉内瘘情况进行检查分析,并对患者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结果:100例血液透析患者中,自体动静脉内瘘通畅患者66例,出现并发症患者34例,其中主要包括形成血栓患者19例,内瘘狭窄患者10例,盗血综合征患者5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4%;同时自体动静脉内瘘通畅患者桡动脉直径、峰值流速均显著高于并发症患者(P0.05),且患者阻力指数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有效判断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自体动静内瘘通畅情况,对于及时发现患者内瘘并发症,及时介入相应治疗措施,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临床上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需长期维持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是终末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替代治疗手段之一,良好的血管通路是患者充分透析的生命线.理想的血管通路应具备易于穿刺、血流充足、不加重心脏负荷、不影响患者生活、并发症少、使用期限长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并分析彩超血流量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监测在稳定血透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56例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器型号:飞利浦iu Elite及EPIQ5)对患者桡动脉、头静脉以及吻合口结构、峰值流速和血管阻力指数(RI)进行检测,并测量患者肱动脉血流量参数。结果 56例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桡动脉、头静脉血管内径与健侧肢体相比显著增加(t=12.730、7.931、4.319,P 0.05)。56例患者接受超声检查后,血管平均血流量为(1059±475)mL/min,超声检查结果提示34例患者动静脉内瘘结果正常,22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中包括狭窄7例,静脉瘤状扩张6例,盗血现象4例,血栓3例以及假性动脉瘤2例。中血流量组患者与低血流量组患者、高血流量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5.38%、64.29%和56.25%,中血流量组显著较低(χ~2=11.826,P 0.05)。各组在血流量参数、桡动脉(血管内径、PSV)、吻合口(血管内径、PSV、RI)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头静脉内径上仅狭窄组显著减少,假性动脉瘤组显著增大,在桡动脉RI上狭窄组显著增高,假性动脉瘤组显著降低(P 0.05)。结论对动静脉内瘘患者进行血流量和血液动力学检测可早期发现狭窄、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对于合并血流量参数较高和较低的患者应特别注意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王有道  钱丽萍 《江苏医药》1999,25(12):945-945
我院自1989年~1998年共做自体动静脉内瘘吻合术96例,效果较好,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共96例,男68例,女28例。年龄16~72岁,平均59岁。尿毒症原因为:慢性肾炎71例,晚期泌尿系肿瘤8例,多囊肾6例,双肾结石伴肾积水4例,糖尿病肾病3例,高血压肾病3例,狼疮性肾炎1例。实验室检查:尿量400~1600ml/日。Hb32~98g/L。BUN24.48~63.52mmol/L,Cr580~1834umol/L。根据血管条件选择合适的手术部位,手术方法按常规步骤进行。本组动静脉内瘘均为自体血管吻合,其中前臂动静脉内瘘83例,上臂动静脉内瘘1例,踝部动静脉内瘘10…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监测人工动静脉内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人工动静脉内瘘共111例,观察内瘘形态,检查有无并发症,判断内瘘功能。结果内瘘通畅33例,并发症78例,多种并发症可同时发生。其中狭窄22例,血栓形成38例,静脉瘤样扩张32例,盗血综合征1例,桡动脉及吻合口瘤样扩张1例,头静脉分支血管9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及时发现各种内瘘并发症,有利于临床及时处理,在延长内瘘使用寿命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赖以生存的重要替代手段之二,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的基本要素。血管通路的功能状态直接影响着血液透析的质量。目前国内外较为理想的血管通路是动静脉内痿。本文总结了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的全程护理。  相似文献   

8.
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手术前后的护理及成熟使用后的日常护理。方法对54例血液透析患者从动静脉内瘘手术前后的护理及成熟使用后的日常护理,加强健康宣教等方面进行全程的护理管理。结果内瘘静脉血管充盈良好,搏动明显,每次穿刺成功,血流量200~280mL/min,患者自我感觉良好,透析效果满意,未出现内瘘阻塞等并发症。结论通过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共同护理,使内瘘得到良好的保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使用寿命,使患者得到充分透析,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樊梅荣  曾财花  殷鹭  陶玲玲 《江西医药》2023,(12):1394-1398
目的 探讨在彩色多普勒超声辅助下评估动静脉内瘘血管,绘制动静脉内瘘位点图以指导护士绳梯穿刺。方法研究选取80例自体动静脉内瘘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辅助建立动静脉内瘘位点图指导绳梯穿刺法,对照组则通过传统方法评估动静脉内瘘进行绳梯穿刺。观察两组患者6个月内穿刺成功率、血流量不足发生率、24小时血肿发生率、绳梯穿刺执行率,两组患者分别在第3、6、9、12个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血管,评估血管狭窄、血栓、血管瘤样扩张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绳梯穿刺的执行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血流量不足发生率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患者动静脉内瘘位点图建立后的第6、9、12个月内瘘血管狭窄、血栓、血管瘤样扩张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辅导动静脉内瘘位点图建立能够增加护士绳梯穿刺的执行率,降低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不足发生率,降低动静脉内瘘位点图建立后第6、9、12个月血管狭窄、血栓、血管瘤样扩张的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王强  陈利宏  黄敏  徐衡  高秀霞 《安徽医药》2012,16(10):1491-1492
目的 评价高位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并发症.方法 对36例尿毒症行血液透析患者行动静脉内瘘手术,分为高位组20例,腕部标准组16例,比较两组内瘘的血流量、kt/v、成熟时间以及并发症.结果 两组内瘘在成熟时间无显著差异,但kt/v、内瘘血流量、假性动脉瘤形成差异显著(P<0.05),高位内瘘闭塞1例,标准内瘘闭塞1例,血栓发生率分别为5%和12.5%(P<0.05).结论 高位内瘘血流量好、通畅率高,为血管条件差的老年患者以及多次前臂内瘘手术失败患者建立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1.
建立良好的动静脉通路才能保证尿毒症患者完成维持性血液透析.由于标准动静脉内瘘的长期穿刺使用,难免会因各种并发症而致内瘘堵塞,透析失败.  相似文献   

12.
13.
血液透析用四肢动静脉内瘘术200例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瘘是维持性血透患者的血管通路 ,俗称“生命线”。BersciaCimino(1966年 )首先建立了动静脉内瘘 ,70年代开始了动静脉桥式移植瘘管 ,材料有自体静脉、同种异体血管、异种血管、人造血管。但是可以重复使用的自体血管动静脉内瘘仍是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血液通路。本文总结了我院 1994年~ 2 0 0 0年 5月进行的 2 4 1次手术的经验 ,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本组 2 0 0例 ,男 131例 ,女 69例 ,年龄 2 0~ 82岁 ,其中已进行 1~ 3次动静脉内瘘术者 2 2例 ,同一肢体 2次以上手术者 6例 ,选用下肢者 7例。按原发病分类 :肾…  相似文献   

14.
<正>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的代替治疗一般为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由于病情、经济和条件的限制,大都患者一般都是选择血液透析,那么动静脉瘘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是目前最理想的永久性血管通路,动静脉内瘘是维护血液透析患者赖以生存的生命线,是血液透析患者的重要血管通路,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引起动静脉瘘堵塞,直接影响到透析效率和生活质量,并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所以保持动静脉内瘘的通畅非常重要,那么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相似文献   

15.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赖以生存的重要替代手段之一,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的基本要素。血管通路的功能状态直接影响着血液透析的质量。动静脉内瘘是维持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生命的最为重要的血管通路。科学系统的护理使内瘘发挥最佳的功能,维持最大化的使用寿命一直是摆在血透护理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早期准备好内瘘,做好术前、术后以及使用时的护理、非使用期的保养,教会患者正确维护,能使内瘘发挥最佳功能和最大限度的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提高透析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6.
都辉 《中国实用医药》2010,5(17):208-209
目的总结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方法对我院85例进行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内瘘应用良好72例,内瘘狭窄8例,血管栓塞5例,内瘘使用最长者5年。结论重视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护理,对减轻患者的痛苦,保证透析效果,延长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资料与方法本组共55例,男32例,女23例。年龄19—75岁,平均54岁,尿毒症的原因:慢性肾炎31例,糖尿病肾病7例,梗阻性。肾病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5例,多囊肾4例,高血压肾病2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率.方法 通过对内瘘术前、术后护理和使用期间的管理,正确掌握新瘘使用时间,掌握正确的穿刺方法和功能锻炼,预防内瘘并发症.结果 对156例透析患者内瘘精心的护理,延长了内瘘的使用寿命.结论 正确的护理是延长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的关键,能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改良内瘘保护罩降低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效果观察。方法 将80例自体动静脉内瘘的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在透析治疗期间分别使用改良内瘘保护罩和简易保护罩,比较两组患者6个月透析治疗期间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渗血、血肿、疼痛、针头滑脱等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内瘘保护罩明显降低内瘘并发症,提高透析效果,增加患者舒适度、提高患者满意度,减轻护士工作压力与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以深静脉留置导管与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通过长期血管通路行透析治疗的患者217例,其中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导管组)98例,动静脉内瘘(内瘘组)119例。对比两组的营养状况,透析效能及并发症等。结果本组患者中深静脉置管者占45.16%(98/217),两组患者血清 K+、Ca2+、P3+均无明显差异( P>0.05)。而内瘘组的通路使用时间长于导管组;最大血流量高于导管组;左心室EF高于导管组(P<0.05)。两组营养状况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KT/v、URR、PCR均无明显差异(P>0.05)。导管组TNF-a、IL-6、hs-CRP高于内瘘组(P<0.05)。导管组感染、血栓发生率高于内瘘组(P<0.05)。结论导管组与内瘘组营养状况及透析效能相当;但导管组有更高的感染率和血栓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