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及评估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肝衰竭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158人次。通过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等指标判断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血浆置换术后患者自觉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血清转氨酶、血清胆红素显著下降,凝血酶原活动度显著提高(P0.01),白蛋白水平升高(P0.05)。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经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后总生存率73.53%,与对照组53.33%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早期及中晚期肝衰竭的患者生存率分别为87.5%及61.1%(P0.05),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肝衰竭的方法,对早期肝衰竭治疗效果优于中晚期,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人工肝支持系统对肝衰竭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探讨hs-CRP水平改变对肝衰竭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2月在武汉市第七医院住院的患者134例,分为3组。分别测定经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肝衰竭患者(n=60)及未行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肝衰竭患者(n=37)治疗前后以及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n=37)血清hs-CRP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均检测了hs-CRP的水平分别为(12.89±9.39)、(12.22±9.73)、(2.83±6.79)mg/L。人工肝治疗组与未行人工肝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肝衰竭两组与CH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人工肝治疗组临床好转率为78.33%,与未行人工肝治疗组临床好转率54.0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15,P0.05);人工肝治疗有效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明显下降(t=5.344,P=0.000),与人工肝治疗无效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8,P=0.038)。结论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能降低肝衰竭患者血清hs-CRP的水平,观察hs-CRP水平的变化对病情的进展及人工肝的疗效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间型和混合型人工肝对肝衰竭支持效果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比较中间型 (血浆置换 )和混合型 (血浆置换加血液灌流吸附 )人工肝支持方法对肝衰竭患者肝功能的支持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999- 0 1~ 2 0 0 2 - 0 2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住院的 5 1例重型病毒性肝炎肝衰竭患者分别进行血浆置换 (17例 )和血浆置换加血液灌流吸附 (34例 )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变化 ,比较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变化。结果 血浆置换和血浆置换加血液灌流吸附治疗后 ,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两种方法治疗后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总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的改善程度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但两种治疗方法间比较各项指标变化程度均差异无显著性。两种方法治疗的不良反应均较轻。结论 中间型、混合型人工肝对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肝功能均有肯定的支持效果。  相似文献   

4.
《肝脏》2017,(2)
目的 探讨血浆透析滤过治疗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接受血浆透析滤过治疗的HBV相关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短期预后(随访3个月)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析两组间的临床指标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分析血浆透析滤过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41例患者血浆透析滤过治疗前的PTA为(18.33±7.75)%、TBil为(445.66±209.67)μmol/L、MELD评分为(32.08±6.75)分,3次血浆透析滤过治疗后第3天,PTA为(29.20±15.07)%、TBil为(396.88±151.78)μmol/L、MELD评分为(29.67±7.70)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826、2.042、2.026,均P0.05)。存活组12例,死亡组29例。存活组患者入院时合并肝硬化比例为16.7%,低于死亡组的68.9%(χ~2=7.351,P0.05);存活组诊断为肝衰竭至行血浆透析滤过治疗的间隔时间为(2.58±0.67)d,明显短于死亡组的(6.07±4.38)d(t=-4.167,P0.05);入院时存活组合并肝性脑病比例为83.3%,死亡组比例为9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72,P0.05);存活组急性肾损伤(AKI)II期及III期患者比例为8.3%,而死亡组为6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11,P0.05)。存活组患者3次血浆透析滤过治疗后第3天与治疗前相比,MELD评分下降(8.33±4.19)分、PTA增加(21.72±15.62)%,而死亡组患者与治疗前相比,MELD评分增加(0.55±6.66)分、PTA增加(6.38±17.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267、-2.633,均P0.05)。结论 血浆透析滤过治疗能改善HBV相关ACLF中晚期患者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治疗前具有肝硬化基础、肝衰竭病程长、AKI分期高的患者预后差;治疗72 h后,PTA、MELD评分有显著改善的患者预后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清肝利肠方结肠透析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随机将91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6例,分别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单纯西药治疗4周,随访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性脑病发生率无明显变化,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原发性腹膜炎发生率均有下降,治疗组治疗8周后原发性腹膜炎发生率26.7%(12/45)明显低于治疗前42.2%(19/45),有显著性差异(P=0.035),两组治疗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电解质紊乱发生率无明显变化,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肝肾综合征发生率2.2%(1/45)与对照组17.4%(8/46)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6),8周后治疗组患者肝肾综合征发生率4.4%(2/45)与对照组15.2%(7/46)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87);两组患者治疗后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清肝利肠方结肠透析在降低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肝肾综合征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并发肝肾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方法:以736例乙型肝炎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发肝肾综合征与未并发肝肾综合征患者,观察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血液检测指标、肝脏大小及肝衰竭其他常见并发症等因素与肝肾综合征发生的相关性,并探讨肝肾综合征发生情况与患者90天预后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乙型肝炎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合并肝肾综合征患者HBe Ag阴性率、基线CHOL、AFP、凝血酶原活动度、肝左叶长径、肝右叶斜径均显著低于未并发肝肾综合征患者,而年龄、血Cr、INR则显著高于未并发肝肾综合征(P0.01或0.05)。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均显示肝性脑病、自发性腹膜炎、真菌感染、上消化道出血、PTA降低、肝右叶斜径缩小为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并发肝肾综合征高危险因素,与HRS的发生密切相关。HRS的发生与乙型肝炎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90天的短期预后相关。结论:肝性脑病、自发性腹膜炎、真菌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肝右叶斜径缩小为乙型肝炎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并发肝肾综合征的高危险因素,临床应积极预防和及早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96例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主要并发症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96例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腹水和腹腔感染等主要并发症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1)96例肝功能衰竭患者中男性68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44.91±13.30)岁。存活60例,平均年龄(43.60±11.14)岁,病死36例,平均年龄(47.18±16.32)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20,P=0.268)。(2)根据发病速度、严重程度和基础肝病情况,96例患者中亚急性肝功能衰竭17例(17.71%),慢性肝炎基础上的慢加急/亚急性肝功能衰竭17例(17.71%),肝硬化基础上的慢性肝功能衰竭62例(64.58%)。有肝性脑病表现者60例(62.50%)。(3)所有患者中病死36例,总体病死率为37.50%。单因素分析表明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与肝功能衰竭患者病死显著相关(χ~2=10.41,P=0.001;χ~2=13.70,P0.001;χ~2=42.84,P0.001)。并发肝性脑病患者的病死率显著高于未并发者(51.67%vs 1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0,P0.001)。多因素分析表明Ⅲ、Ⅳ期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是肝功能衰竭患者病死的独立预测因素(OR=30.509,95%CI:6.212~149.845;OR=69.161,95%CI:12.216~391.571)。结论Ⅲ、Ⅳ期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是肝功能衰竭病死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8.
47例药物性肝衰竭患者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衰竭的病因、肝衰竭类型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收治的47例药物性肝衰竭患者临床资料,对损肝药物、临床特点、并发症及预后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47例患者中,引起肝衰竭的前三类药物依次是中药(共17例,36.17%)、抗结核药(9例,19.15%)、抗菌药物(6例,12.77%);肝衰竭类型以急性(17.02%)、亚急性(80.85%)为主;并发症以肝性脑病、腹水为主;总治愈好转率为26.19%,无效死亡组的并发症包括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腹水、自发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等发生率均高于治愈好转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药物性肝衰竭的主要致病药物有中药(包括成药及汤剂)、抗结核药、抗菌药等,其治愈好转率低下,预后不良,用药过程中应予以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或恩替卡韦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和慢性肝衰竭早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综合治疗及抗病毒治疗;治疗组加用强的松。治疗前后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好转治愈率,同时检测生化指标、PTA及血清HBV DNA载量,以12周为观察终点。结果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4周、8周、12周比较,血清ALT、TBIL、TC及PTA明显改善,且治疗组各项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12周后,所有生存病例HBV DNA均转阴(<500 copies/ml);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治愈好转率82.5%(33/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1%(22/36),(P<0.05),治疗组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拉米夫定或恩替卡韦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和慢性肝衰竭早期患者效果好且可使HBV DNA转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PE)治疗肝衰竭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PE治疗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其疗效的因素(年龄、病程、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和PE治疗的次数)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凝血酶原活动度和肝肾综合征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系数依次为1.805、1.997、2.319和4.047.其相对危险度依次为6.078、7.367、10.168和57.206.结论 年龄、病程、凝血酶原活动度和肝肾综合征是影响PE治疗肝衰竭疗效的正性危险因素,其中以肝肾综合征影响最大,其次是凝血酶原活动度、病程和年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特利加压素联合白蛋白治疗肝肾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3年8月本院收治的46例肝肾综合征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22例,治疗组2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白蛋白,治疗组给予特利加压素联合白蛋白,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尿量、血肌酐、尿素氮、腹水及转归情况。2组间比较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对照组改善不明显,治疗组患者尿量由(758.5±284.9)ml/24 h增加至(2277.1±704.8)ml/24 h,血肌酐水平由(234.2±87.2)μmol/L下降至(126.8±62.2)μmol/L,尿素氮水平由(18.1±6.4)mmol/L下降至(10.3±4.5)mmol/L,体质量由(68.1±3.9)kg下降至(64.6±3.9)kg,腹围由(95.0±5.1)cm减少至(90.8±4.9)cm,其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尿量、血肌酐、尿素氮、体质量及腹围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2组患者治疗后缓解率、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利加压素联合白蛋白能有效治疗肝肾综合征,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酒精性肝衰竭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3年5月住解放军第302医院的资料完整的130例酒精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酒精性肝衰竭患者的诱发因素为感染(52.3%)、短期过度饮酒(8.5%)、疲劳(3.8%)、情绪激动(0.8%),另有34.6%原因不明;酒精性肝衰竭患者治愈或好转率为41.5%,无效率为42.3%,死亡率为16.1%,其中死亡前4位的原因分别为肝性脑病和脑水肿或脑疝(33.3%)、感染性休克(28.6%)、失血性休克(23.8%)和肝肾综合征(9.5%);无效或死亡患者脑水肿、脑疝和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分别为14%、7%和36%,显著高于治愈或好转患者[分别为1%、1%和6%,P 均〈0.01)];无效或死亡患者血红蛋白水平[(85.0±28.3) g/L]显著低于治愈或好转组[(95.2±27.6)g/L,P〈0.05)];无效或死亡患者 Maddrey 判别函数、MELD 评分和 Glasgow 评分分别为(94.56±63.17)、(25.52±8.29)和(9.76±1.04),均显著高于治愈或好转患者[分别为(68.24±24.61)、(19.03±10.13)和(9.30±1.11),P 均〈0.01)];凝血酶原时间(r=-0.19, P=0.03)、国际标准化比值(r=-0.21,P=0.02)、尿素氮(r=-0.28,P=0.01)和肌酐(r=-0.28,P=0.01)水平与预后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或 P〈0.01),患者出现脑水肿(r=-0.26,P=0.01)、脑疝(r=-0.26,P=0.01)和肝肾综合征(r=-0.38, P=0.01)均与预后呈负相关(P〈0.01)。结论酒精性肝衰竭的常见诱发因素为感染和短期过量饮酒,凝血功能、肾功能和脑功能障碍是预后不良的重要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肝源性糖尿病(HD)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应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糖尿病饮食及综合护肝、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给予恩替卡韦0.5 mg,口服,1次/d,观察52周的治疗效果。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肝功能(ALT、AST、TBil、Alb),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两组间计量资料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治疗52周后,治疗组有29例患者(80.56%)出现病毒学应答,26例(72.22%)肝功能恢复和糖尿病控制;对照组有7例患者(19.44%)出现病毒学应答,16例患者(44.44%)肝功能恢复和糖尿病控制。两组病毒学应答率及糖尿病控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00,P〈0.01;χ2=5.774,P〈0.05);治疗组肝功能、血糖等指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恩替卡韦治疗HBV DNA阳性的乙型肝炎肝硬化伴HD,不但能有效抑制病毒DNA复制,促进肝功能恢复,也能有效控制HD。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片联合扶正化瘀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7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120名,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应用替比夫定片抗病毒及护肝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同时,联合应用扶正化瘀片治疗6个月。观测肝功能、肝纤维化四项指标、患者的症状体征等变化。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经过6个月治疗,治疗组AST(33.1±155 vs 39.5±18.4)、白蛋白/球蛋白比例(A/G)(1.78±0.41 vs 1.64±0.32)、TBil(13.8±6.6 vs 17.9±8.3)复常,ALT(55.3±23.4 vs 64.7±27.6)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60、2.085、3.172、2.012,P值均<0.05);治疗组血清透明质酸(HA)(107.7±82.3 vs 141.6±91.4)、层黏连蛋白(LN)(125.4±73.2 vs 154.9±76.5)、Ⅲ型前胶原(PⅢP)(0.61±0.56 vs 0.96±044)、Ⅵ型胶原(Ⅳ-C)(90.6±78.3 vs 134.3±67.9)有较大程度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55、2135、3.266、3.807,P值均<0.05);治疗组患者疲乏感减轻(71.7% vs 53.3%)、食欲增加(83.3% vs 65.0%)、腹胀减轻(80.0% vs 58.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B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肝纤维化,应用替比夫定片联合扶正化瘀片治疗,患者在症状改善、肝功能恢复及肝纤维化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单用替比夫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近期疗效。方法 68例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被分成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0.5mg/d,比较两组治疗后血生化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HBV DNA水平、MELD分值变化及病死率。结果在治疗后12周,治疗组总胆红素和HBV DNA分别为89.7±42.5μmol/L和3.16±2.04log10copies/mL,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145.6±64.2μmol/L和6.28±3.95log10copies/mL,P<0.01),凝血酶原活动度和白蛋白分别为48.5±15.6%和34.8±4.8g/L,显著高于对照组(40.5±12.4%和30.2±4.1g/L,P<0.05或P<0.01);治疗组早中期患者MELD分值和病死率分别为17.6±3.5和20.0%,显著低于对照组(22.4±4.1和52.9%,P<0.05或P<0.01),两组晚期患者MELD分值和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1例HBeAg阴转,1例HBeAg血清学转换,对照组HBVM无变化。结论恩替卡韦能有效抑制HBV复制,改善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肝功能,降低早中期患者MELD分值和病死率。尽早抗病毒治疗可提高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吴健林  罗光汉  刘志红  邓一鸣 《内科》2008,3(4):503-504
目的研究血浆置换(PE)在急性肝衰竭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62例急性肝衰竭患者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浆置换治疗96例次,通过比较观察血浆置换前后的临床症状、肝功能、血氨以及炎性因子IFN—γ等指标以判断临床疗效。结果62例急性肝衰竭患者经血浆置换后,临床症状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肝功能明显好转,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下降。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能有效清除体内代谢毒素、改善肝功,减轻病情,能否纠正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肝爽颗粒抗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7月-2013年1月收治的68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2组患者均治疗12个月,在单独使用阿德福韦酯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同时使用肝爽颗粒6个月,而对照组不用肝爽颗料。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纤维化血清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Ⅲ前胶原(PCⅢ)水平及肝脏硬度指标的变化。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试验组治疗前后血清HA、LN、CⅣ和PCⅢ值分别下降37.5%、34.2%、35.4%和39.9%,肝硬度值下降40.6%,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8、2.151、2.148、2.189、2.189,P均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爽颗粒可改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水平及降低肝硬度值,表明其有抗肝纤维化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支链氨基酸(BCAA)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营养状态及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肝硬化患者92例,随机分为高BCAA治疗组47例,对照组45例。所有患者均参照2006年欧洲肠内肠外营养学会肝病肠内营养指南推荐给予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给予富含BCAA制剂替代50%的氨基酸摄入量,对照组给予相同比例的整蛋白全营养素。分别于12周和48周测定患者的上臂肌围(AMC),检测总蛋白(TP)、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并随访至96周,观察随访期内两组肝硬化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分析患者预后。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第12周时,治疗组Child-Pugh评分较对照组有所改善(7.70±1.65比7.38±1.72,t=3.591,P0.05)。第48周时,治疗组患者的AMC[(24.76±1.04)cm比(24.02±1.64)cm,t=-2.297,P0.05]、TP[(63.01±3.62)g/L比(59.39±4.05)g/L,t=-4.004,P0.01]、PA[(123.68±34.45)mg/L比(97.03±28.60)mg/L,t=-3.611,P0.05]和Alb[(34.05±3.13)g/L比(32.44±3.53)g/L,t=-2.057,P0.05]均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PTA有明显改善[(99.70±9.07)%比(87.75±20.95)%,t=-3.109,P0.01]。随访至96周时,治疗组肝性脑病和感染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χ2=3.921,P0.05;χ2=4.458,P0.05),而肝肾综合征和消化道出血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病死率为6.38%,对照组病死率为17.78%,在非移植存活率的比较上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BCAA能有效改善患者营养及肝功能情况,改善患者的中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高度选择性血管加压素V2受体拮抗剂托伐普坦治疗顽固性腹水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在39例终末期肝病(20例肝硬化、19例肝硬化合并肝癌)引起的顽固性腹水患者,常规给予利尿剂(呋塞米80 mg/d;螺内酯160 mg/d)及白蛋白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托伐普坦15 mg/d口服,治疗5~14 d。观察尿量、腹水消退、双下肢水肿改善及血清钠和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在托伐普坦治疗结束后24 h,患者平均尿量为(3533.3±154.65)ml/d,明显高于治疗前(1851.3±167.12) ml/d(P〈0.01);82.5%(32/39)患者腹水改善,2例I型肝肾综合征患者对托伐普坦治疗无明显效果;在21例低钠血症患者中,血清钠较治疗前[(128.1±4.25) mmol/L]明显上升[(132.9±4.1) mmol/l,P〈0.01];治疗前后患者MELD评分[(37.5±5.6)对(38.1±5.7)]、血钾水平[(4.1±0.5) mmol/L对(4.2±0.6) mmol/L]无明显变化;该药的不良反应以口干、口渴为主,发生率为15.4%。结论托伐普坦对终末期肝病引起的顽固性腹水患者有一定的利尿作用,可同时纠正低钠血症,短期应用托伐普坦对肝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肠道菌群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关系。方法对53例服用肠道益生菌的NAFLD患者和5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服药前后肝脏的超声检查,抽血查血肌酐、尿素氮、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血糖,并同时对年龄和体质量指数(BMI)进行统计。结果服药前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后肠道益生菌组和对照组比较,脂肪肝消退数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前后两组比较,肠道益生菌组服药后较服药前脂肪肝消退数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服药前后各种观察指标差值的比较,脂肪肝消退、中度脂肪肝减少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尿素氮下降在肠道益生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口服益生菌可以降低NAFLD的发生,益生菌可能具有预防和治疗NAFLD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