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5 毫秒
1.
目的:观察牙齿缺失对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健康成年小鼠100只随机分成1、3、6个磨牙缺失组、麻醉对照、正常对照5组.在麻醉和拔牙手术后1周开始,采用Morris水迷宫系统测试各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每周测试1次,连续测试6周.结果:在历时6周的行为学测试中,1~4周的小鼠游泳训练平均逃避潜伏期显著高于5、6周(P<0.05),潜伏期有下降趋势;6个磨牙缺失组小鼠的游泳训练平均逃避潜伏期显著高于其它4组(P<0.05);雌雄小鼠同一时期的潜伏期,以及麻醉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的潜伏期间均不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多数目牙齿缺失对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会造成一定损伤,而个别牙齿缺失对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则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磨牙缺失对大鼠海马区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24只无明显认知功能障碍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单侧磨牙拔除组和双侧磨牙拔除组,拔牙6周后,测定大鼠海马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双侧磨牙拔除组较对照组大鼠海马的谷氨酸、γ-氨基丁酸、牛磺酸含量均升高(P〈0.05,P〈0.01,P〈0.01);双侧磨牙拔除组较单侧磨牙拔除组的γ-氨基丁酸含量也升高(P〈0.05)。结论双侧磨牙缺失可以造成大鼠海马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的改变。  相似文献   

3.
两种根管预备方法对老年人磨牙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种根管预备方法对老年人磨牙根管治疗期间急症(endodontic interappointment emergen-cies,EIA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人磨牙204颗,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102颗,改良双敞法预备根管;对照组102颗,逐步后退法预备根管。比较2组的EIAE发生率。结果试验组EIAE发生率为25.49%,对照组为44.12%,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0,P〈0.01)。2组下颌磨牙EIAE发生率均高于上颌磨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死髓牙EAIE发生率高于活髓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双敞法进行根管预备能够降低老年人磨牙EIAE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牙齿缺失对昆明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90只成年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上颌拔牙组和假手术组、下颌拔牙组和假手术组.术后8w采用Morris水迷宫做行为学测试.结果:拔牙组小鼠4d平均逃避潜伏期(上颌组:38.6±14.6s;下颌组:39.0±14.0s)明显长于假手术组(上颌组:29.0±19.7s;下颌组 29.1±18.6s)(P<0.01).拔牙组小鼠的第一次穿越平台时间(上颌组:13.6±3.3s;下颌组:13.1±4.3s)明显长于假手术组(上颌组:5.8±3.9s;下颌组:5.9±2.2s)(P<0.01).结论:磨牙缺失8w后昆明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颊侧浸润麻醉与传统阻滞麻醉对上颌磨牙牙髓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因上颌磨牙深龋或牙髓炎患者,患牙在局麻下行去龋或开髓、拔髓操作。麻药为含1:80000肾上腺素的2%利多卡因。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100例。A组采用颊侧黏膜下浸润麻醉,剂量1.8ml;B组采用与A组相同的黏膜下浸润麻醉,剂量0.9ml;C组采用传统阻滞麻醉,剂量1.8ml。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注射和操作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以Kruskal-Wallis方法检验各组间差异。结果:①Kruskal-Wallis检验显示注射疼痛,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操作疼痛,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Nemenyi法进一步比较各组间注射疼痛的差异,A组与B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A组与C组、B组和C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上颌磨牙的麻醉,颊侧浸润麻醉(1.8ml或0.9ml)与传统的阻滞麻醉在操作疼痛评分中无显著性差异,但是注射疼痛显著低于阻滞麻醉。提示0.9ml含1:80000肾上腺素的2%利多卡因颊侧浸润麻醉即可获得较好的上颌磨牙牙髓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单纯型恒牙先天缺失患者的缺牙牙位和临床统计学特点。方法收集183例单纯型恒牙先天缺失患者的病史、口腔检查及曲面断层X线片等资料,分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牙齿缺失数目、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下颌、左右侧之间牙齿缺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易缺失的牙齿为下颌第二前磨牙,共缺失154颗;多数牙缺失患者磨牙缺失率为25.00%,较个别牙缺失患者磨牙缺失率(3.05%)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患者恒牙缺失的临床表现不同;单纯型恒牙先天缺失患者中,除第三磨牙外,最易缺失的牙齿是下颌第二前磨牙,其次是下颌切牙、上颌第二前磨牙及上颌侧切牙  相似文献   

7.
《口腔医学》2017,(1):10-14
目的观察磨牙缺失后对幼年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凋亡及海马神经元中Caspase-3的表达的影响,以探讨磨牙缺失幼年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可能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5周龄60只,按完全随机设计平均分成对照组、实验组(磨牙缺失组)(n=30),再依据造模后断头取脑时间将30只大鼠随机分成4周组、8周组、20周组,采用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及末端标记法(TUNEL)法观察大鼠脑内神经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 1对照组海马CA1区细胞形态结构正常,无明显病理性改变。实验组细胞出现肿胀、空泡,结构排列紊乱,神经元细胞明显减少。2在4周、8周、20周,对照组Caspase-3无统计学差异(P=0.301),实验组海马CA1区Caspase-3阳性细胞数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任意两组相比Caspase-3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3实验组在不同时间段TUNEL阳性细胞数有统计学差异(P=0.000),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276);两组相比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长时期咀嚼刺激减少会导致大鼠海马区细胞凋亡增多,同时可上调Caspase-3蛋白的表达,提示长时期磨牙缺失诱导加快致发育期的大鼠海马组织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8.
马华思  朱玲  王亚林 《口腔医学》2005,25(2):106-107
目的 研究乳磨牙缺损、缺失对7~9岁儿童咀嚼效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吸光度法测定正常混合牙列、乳磨牙缺损、缺失混合牙列7~9岁儿童各2 6例0 .5min的咀嚼效能。结果 ①乳磨牙缺损儿童与正常组儿童咀嚼效能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 ) ,前者约为后者的78.17% ;②乳磨牙缺失儿童与正常组儿童咀嚼效能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 <0 .0 0 1) ,前者约为后者的6 3.0 1% ;③乳磨牙缺失儿童与乳磨牙缺损儿童咀嚼效能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结论 乳磨牙缺损及缺失都将影响儿童咀嚼效能,应尽早给予充填修复,乳磨牙残根残冠已无法充填修复时,应及时拔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渐进性咬合紊乱对幼年和成年雌性大鼠髁突软骨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1,2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渐进性咬合紊乱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髁突软骨中VEGFRs的表达情况,通过计算阳性细胞数的方法,分析大鼠髁突软骨适应性改建过程中VEGFRs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VEGFR-1,VEGFR-2在大鼠髁突软骨中的分布趋势基本相同,均主要分布在大鼠髁突软骨的肥大层和过渡层,在增殖层少量表达,在纤维层未见到其阳性细胞表达;正常雌性大鼠髁突软骨从7~11周龄VEGFRs表达逐渐增强,11周龄后降低,并保持在一个稳定水平;幼年及成年实验2周组、幼年实验8周组、成年实验6周组VEGFRs阳性细胞数与其同龄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幼年实验4周组及6周组,成年实验4周组VEGFRs阳性细胞数分别明显低于其同龄对照组(P〈0.05),而成年实验8周组则明显高于其同龄对照组(P〈0.05)。结论:VEGFRs参与了大鼠渐进性咬合紊乱所致髁突软骨的改建活动。  相似文献   

10.
胡晓聪  程斌  常新 《广东牙病防治》2010,18(11):585-589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去势SD大鼠牙周炎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方法雌性3月龄SD鼠60只分为6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牙周结扎组)、C组(去势组)、D组(去势结扎组)、E组(去势葛根素组)、F组(去势结扎葛根素组)各10只。C、D、E、F组大鼠分别经腹部切口摘除双侧卵巢;B组作假手术。B、D、F组在大鼠右侧上颌第一磨牙牙颈部结扎1根0.2 mm不锈钢丝。E、F组大鼠术后1周开始每天腹腔注射100 mg/kg葛根素;B、C、D组大鼠每天腹腔注射相应剂量生理盐水。给药12周后分别观察各组大鼠牙槽骨吸收值、血钙值、血磷值、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以及牙槽骨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所有牙周结扎组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局部牙周炎症;各去势组大鼠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改变,注射葛根素组病理学表现较未注射葛根素组为轻。血清钙水平去势各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去势各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磷水平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764 1,P〉0.05)。A、C、E组未观察到明显的牙周骨质吸收,B、D、F组牙槽骨吸收值分别为(0.21±0.08)mm、(0.55±0.07)mm、(0.42±0.10)mm,3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局部刺激因素存在的前提下,雌激素水平降低可增加大鼠对牙周炎症的易感性和反应程度;葛根素对伴随雌激素降低的牙周炎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阻缓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组织学角度评价自制氢氧化钙复合制剂的活髓切断效果。方法:建立大鼠早期牙髓炎的模型,应用自制氢氧化钙复合制剂作为鼠牙牙髓切断术的盖髓剂,以calvital作对照组及无盖髓剂作为空白对照组。每组40颗大鼠牙分别于术后4、12周用于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无差异;和空白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自制氢氧化钙复合制剂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活髓保存的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寻求改善固定矫治器治疗中患者的牙周卫生状况的预防措施。方法:选择60例接受固定矫治的正畸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常规交待矫治注意事项;试验A组常规交待矫治注意事项,强调口腔卫生,要求使用改良Bass法刷牙;试验B组在试验A组的基础上,矫治前及矫治后每6个月接受一次龈上洁治。临床检测指标为16、13、21、31、43、46指数牙的龈沟出血指数(SBI)和牙龈探诊深度(PD)。采用SPSS11.0软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①3组患者SBI治疗6个月时均显著增高(P〈0.05)。组间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试验A组〉试验B组(P〈0.05)。②3组患者PD随着治疗时间增加而增大,治疗6个月时对照组与两个试验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个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③治疗12个月时,试验A组和试验B组间PD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通过刷牙可以部分改善牙周卫生状况,②定期进行牙周洁治可以明显减轻牙龈炎症,较好地维护口腔卫生。  相似文献   

13.
14.
王丽娜  李静  刘健  桑晓红  张静 《口腔医学研究》2013,(11):995-998,1001
目的:研究大鼠慢性牙周炎与IgA肾病(IgAN)复合模型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水平,探讨慢性牙周炎与IgAN之间的可能发病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慢性牙周炎组、IgAN组和慢性牙周炎+IgAN复合组。第12周末处死动物分别检测血清中MMP-3、血肌酐(Scr),24h尿蛋白,大鼠牙龈附着丧失(AL)及出血指数(SBI)结果,观察牙周和。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慢性牙周炎+IgAN复合组分别与空白对照组、慢性牙周炎组、IgAN组相比,血清MMP-3、Scr含量均显著增高(P〈0.05),血清MMP-3与24h尿蛋白定量、AL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24h尿蛋白-1.822+0.206×MMP-3,R2—0.691(P〈0.05)AL-26.316+1.577×MMP-3,R2—0.549(P〈0.05)。结论:血清MMP-3的水平在慢性牙周炎与IgAN复合组中明显增加,可能与两种疾病存在一定的关系,为研究二者发病机制提供了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雌激素对慢性间歇性低氧(CIH)去卵巢大鼠颏舌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只8周龄健康雌性SD大鼠去卵巢后随机分为5组:正常氧组(NC)、慢性间歇性低氧组(CIH)、CIH雌二醇干预组(E2)、CIH金雀异黄素干预组(GEN)、CIH白藜芦醇干预组(RES)。后4组建立CIH大鼠模型,建模最后4 d,E2组、GEN组、RES组分别给予雌二醇、金雀异黄素、白藜芦醇2.5 mg/kg/d腹腔注射,NC组、CIH组给予相应剂量DMSO腹腔注射。建模后麻醉大鼠,分离颏舌肌,电脉冲刺激舌下神经中央支诱发颏舌肌收缩,检测颏舌肌收缩功能。结果:①各组大鼠颏舌肌单刺激收缩最大张力(Pt)与强直收缩最大张力(Po)无明显差异(P>0.05);②各组大鼠抗疲劳性比较,E2组、GEN组、RES组高于CIH组(P<0.01),E2组稍低于NC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GEN组、RES组低于NC组、E2组(P<0.01),RES组高于GEN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植物雌激素能一定程度恢复慢性间歇性低氧造成的去卵巢大鼠颏舌肌肌功能下降,但效果不如雌二醇,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实验性牙槽骨吸收动物模型基础上,研究唑来磷酸局部应用对实验性牙槽骨吸收的影响,旨在找出一种效果理想的防治牙槽骨吸收的局部应用药物,为其局部应用于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一组为正常对照组,其余4组为实验组,分别为造模对照组、唑来磷酸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治疗组(0.8mg/mL,1.0mg/mL和1.2mg/mL);实验组均采用牙周翻瓣术建立牙槽骨吸收模型,治疗组在翻瓣局部处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唑来磷酸药物。所有大鼠在给药21天后处死,取牙体牙周组织标本,进行X线片拍摄、常规病理切片观察。结果: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牙槽骨吸收程度明显低于造模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槽骨病理切片显示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破骨细胞数量均较造模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且骨小梁面积均优于造模对照组(P<0.05)。结论:唑来磷酸局部应用对牙周翻瓣术诱导的牙槽骨吸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佳蓉片治疗更年期妇女灼口综合征(BMS)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舌侧缘浅表组织P物质(SP)的影响。方法:将60例更年期妇女BMS患者随机分为佳蓉片组30例、空白对照组30例,应用疼痛指数法比较其临床疗效,并通过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舌侧缘浅表组织P物质水平。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佳蓉片组疼痛指数较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明显减少(P﹤0.01),与空白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佳蓉片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治疗2个疗程后佳蓉片组患者舌侧缘浅表组织P物质浓度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佳蓉片治疗更年期妇女BMS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减少舌表面组织P物质的含量,可能是其治疗更年期妇女BMS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度磨耗对大鼠三又神经节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tide,CGRP)表达的影响。方法:8周龄雄性SD大鼠75只,随机平均分为操作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5只,实验组用人工逐次磨低大鼠牙冠高度的方法建立重度磨耗动物模型。各组分别于干预后3、7、14、21、28天处死5只动物,取出双侧三叉神经节,通过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观察三叉神经节中CGRP的表达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操作对照组相比,实验组3天组和7天组的CGRP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加(P〈0.05),14天组和21天组CGRP阳性神经元数量有所减少,但仍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28天组基本恢复正常(P〉0.05)。结论:重度磨耗可导致大鼠三叉神经节内CGRP表达的可逆性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ADSCs辅以透明质酸为基质对兔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治疗效果。方法:3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实验组,每组8只。通过关节腔内注射木瓜蛋白酶法建立骨关节病模型,对照组与实验组造模成功2周后开始药物治疗。对照组关节上腔注射人参皂苷Rg1/ADSCs悬液0.6mL,实验组注射透明质酸/人参皂苷Rg1/ADSCs复合物0.6mL,每周1次。各组动物分别于用药第3、9周后处死,每次16只,每组4只。制备标本,行髁突软骨扫描电镜、组织学观察及实时定量PCR检测,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及t检验。结果:扫描电镜与组织学观察可见,实验组软骨病变区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实验组MMP-13表达与空白组相对持平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TIMP-1表达与空白组相对持平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人参皂苷Rg1/ADSCs辅以透明质酸为基质对改善兔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复合降解膜对面神经离断伤延期修复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选取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复合降解膜组(吻合处包绕复合降解膜)、降解膜组(吻合处包绕不含试剂的降解膜)和对照组(不放置任何膜),每组20只。制备大鼠面神经离断伤模型。3周后,再次解剖出面神经断端.修剪后进行吻合,、术后12周取材,进行形态学观察,测定各组大鼠有髓神经纤维数量、直径,并测定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应用SPSS11.5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复合降解膜组再生神经纤维的数量、卣径以及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均明显较降解膜组多、粗、快,2组问存在显著差异(P〈0.05)。降解膜组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眇0.05)。结论:bFGF复合降解膜具有提高面神经离断伤延期修复神经再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