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儿HBV DNA载量与肝脏病理及肝功能、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7月-2015年6月湖南省儿童医院肝病中心收治的确诊为CHB的患儿79例,根据患儿血清HBV DNA载量分为低载量组(103拷贝/mlHBV DNA载量≤105拷贝/ml,n=8)、中载量组(105拷贝/mlHBV DNA载量≤107拷贝/ml,n=54)和高载量组(107拷贝/mlHBV DNA载量,n=17),比较各组间肝脏病理变化程度及血清ALT、AST、Ⅲ型前胶原(PCⅢ)、层黏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Ⅳ水平。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Kendall's tau-b等级相关检验。结果 3组肝脏病理炎症程度分级均以G1为主,分别占75%、74.1%、64.7%,高载量组G2比例上升(35.5%);3组肝组织纤维化分期均以S1为主,分别占75.0%、72.2%、70.6%,低载量组出现S4(12.5%)。HBV DNA载量与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均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069、-0.047,P值均0.05)。随着HBV DNA载量的增高,各组间血清ALT、AST水平逐渐增高,3组间AL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7,P=0.048)。随着HBV DNA载量的增高,各组间血清HA、LN、PCⅢ和CⅣ水平则逐渐降低,3组间PCⅢ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6,P=0.044)。结论 CHB患儿HBV DNA载量与肝脏病理无显著相关性。临床综合分析HBV DNA载量及肝功能、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结合肝活组织病理检查,才能更加客观、准确地评估CHB的病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慢性HBV感染母亲血清HBV DNA载量及新生儿外周血中游离母亲DNA与新生儿HBV感染的关系.方法 等位基因特异性PCR及半套式PCR技术检测慢性HBV感染母亲及其新生儿外周血中游离母亲DNA.荧光定量PCR对母亲外周血血清中HBV DNA定量检测.数据采用阳性率、X2检验、Fisher精确概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筛选出36对母儿信息病例对,有26个新生儿外周血中检测到游离母亲DNA,占72.2%.母-胎DNA转移与新生儿HBsAg、HBV DNA阳性均无关(Fisher精确概率分别为0.278、1.000,均P>0.05),而与新生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HBV感染有关(Fisher精确概率=0.026,P<0.05).母-胎DNA转移与母亲血清HBV DNA载量无关(X2=2.097,P>0.05),随着母亲血清HBV DNA载量的增加,其发生新生儿血清HBV DNA阳性的危险性呈增高趋势(总X2=62.21,P<0.05;趋势X2=58.46,P<0.05),而母亲血清HBV DNA载量与新生儿PBMC HBV DNA阳性无关(总X2=4.82,P>0.05).结论 母胎DNA转移与新生儿PBMC HBV感染有关,可能是新生儿HBV感染的一个因素.随着母亲HBV DNA载量增高,新生儿血清HBV DNA阳性的危险性越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进展与血清病毒学标志的演变关系。方法选择468例CHB患者,根据其不同的肝纤维化程度由轻及重(S0-1,S2,S3-4)分为三组,分别统计三组患者肝纤维化分级与HBe Ag状态及HBV DNA载量的关系。结果随着肝纤维化进展(S0-S1→S2→S3-S4),HBe Ag阳性者的比例逐渐下降(60.00%>23.25%>16.75%),HBe Ag阴性的比例逐渐升高(23.53%<33.82%<42.6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756,P<0.001);不同血清HBV DNA载量的患者,肝纤维化水平不同(χ2=58.790,P<0.001),随着肝纤维化的进展,血清HBV DNA呈逐渐下降趋势(r=-0.343)。HBe Ag阳性CHB患者中,其肝纤维化进展与HBV DNA载量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011,P<0.001),肝纤维化水平与HBV DNA载量亦呈负相关(r=-0.290)。结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着肝纤维化进展(S0-S1→S2→S3-S4),其血清HBe Ag阳性的比例与HBV DNA载量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中HBe Ag持续阳性患者的HBV DNA载量随肝纤维化进展表现出相似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注射用苦参碱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对转氨酶轻度升高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抗病毒疗效,并从细胞免疫学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研究对象为随机选择CHB轻度患者60例,苦参碱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组及重组人干扰素α-2b组各30例,观察治疗1个月ALT、AST及治疗3个月HBeAg定量、HBV DNA载量变化;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各亚群数量。结果治疗3个月HBV DNA载量、HBeAg定量显著降低,CD3+T、CD4+T和CD8+T细胞计数均显著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苦参碱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对于CHB转氨酶轻度升高的患者有较好的抗病毒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的ALT正常和轻度升高慢性HBV感染者的肝组织病理及HBV DNA定量的特点。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收治的1123例ALT正常和轻度升高且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的慢性HBV感染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年龄分为<40岁和≥40岁两组,分析两组中HBeAg阳性与阴性及ALT正常与轻度升高患者的肝组织病理炎症分级(G)和纤维化分期(S)分布特点,并进行年龄与炎症分级、纤维化分期、HBV DNA定量的相关性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Spearman进行等级相关分析。结果与<40岁组相比,≥40岁组患者肝组织炎症分级≥G2的比例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无论是HBeAg阳性还是HBeAg阴性,ALT水平正常或轻度升高的患者均随着年龄增大其肝纤维化分期在≥S2所占比例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年龄与炎性分级、纤维化分期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0.219、0.293,P值均<0.001);≥40岁组中HBeAg阴性、ALT轻度升高的患者其HBV DNA定量与<40岁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T正常和轻度升高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炎症分级、纤维化分期均随年龄的增加有所增加,可考虑将年龄作为病情进展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HBeAg状态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临终前HBV DNA载量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07例ACLF患者临终前29~56d、15 ~ 28d和0~ 14d血清HBeAg、抗-HBe和HBV DNA载量,比较不同HBeAg状态和时间段患者的HBV DNA载量差异.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均数之间比较采用ONE-WAY ANOVA分析. 结果 HBeAg(+)患者37例,上述3个时间段HBV DNA载量依次为(6.11±1.63)、(5.61±1.50)、(5.29±1.96) log10拷贝/ml; 70例抗-HBe(+)患者顺次为(4.63±1.82)、(5.81±1.78)、(4.93±1.73)log10拷贝/ml.HBeAg (+)组与抗-HBe(+)组相同时间段比较,HBV DNA载量在临终前29 ~ 56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06,P=0.015,P<0.05),但临终前15~28d和0~ 14d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内三个时段HBV DNA载量的两两比较,HBeAg(+)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HBe(+)组在临终前29 ~ 56d与15 ~ 28d或0~ 14d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临终前15 ~ 28d和0~ 14d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P<0.05).结论 在致死性ACLF的启动,HBeAg(+)患者HBV DNA水平高于抗-HBe(+)者.随着肝衰竭恶化,HBeAg(+)患者HBV DNA载量维持一定水平,而抗-HBe(+)患者HBV DNA载量在终末期呈下降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因免疫性基础疾病等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慢性HBV感染者,应用核苷类药物预防治疗HBV再激活及免疫性疾病活动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31例HBV感染并因免疫性疾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分为3组:A组41例,血清ALT正常,HBV DNA载量≤1×103 copies/ml;B组67例,ALT<2倍正常值上限(upper limits of normal, ULN),1×103 copies/ml<HBV DNA载量<1×104 copies/ml;C组23例,ALT≥2×ULN,HBV DNA载量≥1×104 copies/ml,应用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或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治疗,每3个月随访HBV DNA载量和ALT水平。结果口服核苷类药物可明显抑制病毒复制,有利于控制免疫性疾病活动。如不给予核苷类药物治疗,当HBV DNA载量〉1×103 copies/ml时HBV DNA复制和免疫性疾病活动风险更高。但无论病毒载量高低,采用单药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或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均出现良好应答。对拉米夫定单药或加用阿德福韦酯应答不良者,恩替卡韦治疗仍可获得理想应答。结论因免疫性疾病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无论HBV DNA载量是否高于正常值,均应给予核苷类药物治疗,且应尽早使用强效、低耐药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基线病毒载量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使用阿德福韦酯(ADV)抗病毒治疗的疗效。方法:将49例HBeAg阴性CHB患者根据基线HBV DNA分为低病毒载量组(A组,HBV DNA〈10。拷贝/ml)26例及高病毒载量组(B组,HBV DNA≥10^6拷贝/ml)23例,均采用ADV治疗,每12周复查HBV DNA、HBV标志物及ALT,选取治疗12、24、48周的检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12、24、48周A组HBV DNA下降幅度(1g值)分别是2.8±1.1、3.1±0.7、3.3±0.6,B组下降幅度则分别是3.8±1.4、4.3±1.4、4.7±1.1,各阶段B组下降幅度更显著(P〈0.05)。A组各阶段完全病毒学应答率(〈100拷贝/ml)65.4%、76.9%、92.3%、B组分别为34.8%、39.1%、65.2%,A组均优于B组(P〈0.05)。生物化学应答率A组分别是57.7%、69.2%、92.3%,B组为60.9%、65.2%、87.0%,各阶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线病毒栽量较高的病例使用ADV治疗,虽然其HBV DNA下降较明显,但完全病毒学应答率较低。基线病毒载量可作为疗效预测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者肝脏病理特征与ALT、性别、年龄和HBV DN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82例慢性HBV感染者行肝脏穿刺病理检查,分别就炎症分级和肝纤维化分期与性别、年龄、ALT、HBV DNA水平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 282例中炎症分级≥2级所占比例为58.51%,肝纤维化分期主要分布在S1(35.11%)和S2(34.75%);不同炎症分级之间,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年龄方面,G2~G4组均高于G0组(P坶0.05);在ALT方面,G2~G4组均高于G0和G1组(P均0.05),G4组高于G2和G3组(P均0.05);不同炎症分级组HBV D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肝纤维化分期之间,患者性别分布方面S2组男性比例高于S3组(P0.05);在年龄方面,S1、S2、S3组年龄依次升高(P均0.05);ALT方面,S4组高于S0~S3组(P均0.05);HBV DNA水平方面,S3组高于S1组(P0.05),S4组高于S0~S3组(P均0.05)。结论慢性HBV感染者大部分炎症分级为G2以上,肝纤维化分期为S4以下。随着ALT升高,炎症分级和肝纤维化分期逐渐加重,但ALT≥2倍正常值上限后肝纤维化程度不再随之变化。男性患者肝纤维化程度较重。随着年龄增加肝脏炎症程度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ALT/AST正常和ALT/AST轻度升高慢性HBV感染者的肝脏病理学特征,并进行比较. 方法 收集ALT/AST正常慢性HBV感染者134例,ALT/AST轻度升高慢性HBV感染者265例,采用肝脏穿刺术以进行肝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DNA水平;用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血清HBV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分析,相关性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 结果 ALT/AST轻度升高组男性比例明显增加.ALT/AST正常组,50.0% (67/134)的患者肝脏有中度以上的病理学改变,3.0%(4/134)的患者炎症或纤维化程度在3级(期)以上;ALT/AST轻度升高组,65.7% (174/265)的患者肝脏有中度以上的病理学改变,16.2% (43/265)的患者炎症或纤维化程度在3级(期)以上.ALT/AST轻度升高组肝脏炎症程度和纤维化程度均较ALT/AST正常组严重(x2=26.386,P<0.01;x 2=15.299,P<0.01).在ALT/AST正常组,炎症程度和纤维化程度均与年龄呈正相关(rs=0.620,P< 0.01;rs=0.347,P<0.01);而在ALT/AST轻度升高组,炎症程度和纤维化程度均与年龄呈负相关(rs=-0.807,p<0.01 ;rs=-0.557,P<0.01).两组患者肝脏炎症程度和纤维化程度均与HBV DNA载量呈负相关(rs=-0.215,P<0.01,rs=-0.527,P<0.01;rs=-0.951,P< 0.01 ;rs=-0.715,P<0.01),而与HBeAg阳性与否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ALT/AST正常或轻度升高的慢性HBV感染者大部分肝脏均有中度以上的病理学改变;即使HBV DNA处于低水平,无论HBeAg阳性与否,也都是需要密切观察的群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ALT正常的HBe Ag阳性高病毒载量慢性HBV感染者明显肝组织学改变(SLHC)的独立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8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住院的116例初治ALT正常的(50 U/L)HBe Ag阳性高病毒载量(HBV DNA≥105拷贝/ml)慢性HBV感染者临床资料。SLHC定义为炎症≥G2和(或)纤维化≥S2。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筛查SLHC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 116例患者中47例(40.5%)伴SLHC。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ALT和GGT是ALT正常的HBe Ag阳性高病毒载量慢性HBV感染者伴SLHC的独立预测因素(比值比分别为2.828、1.011、1.089,P值均0.05)。年龄≤30岁患者SLHC发生率低于年龄30岁患者(21.6%vs 49.4%,χ~2=6.42,P=0.015);ALT≤30 U/L患者SLHC发生率低于30 U/LALT≤50 U/L组(17.6%vs 50.0%,χ~2=19.86,P0.001);GGT≤40 U/L患者SLHC发生率低于GGT40 U/L组(28.8%vs 66.7%,χ~2=28.63,P=0.002)。结论 ALT正常的高病毒载量HBe 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中,年龄30岁、ALT30 U/L、GGT40 U/L的患者伴SLHC的可能性更大,更加迫切需要肝穿刺病理组织学评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慢性HBV感染的小鼠模型,体内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增强模型小鼠的抗病毒免疫,探寻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新方法.方法 以流体动力学法给C57BL/6小鼠尾静脉注射pAAV/HBV1.2-GFP,不同时间点检测血清和组织中各种HBV标志物的表达.给模型小鼠腹腔注射抗PD-L1的单克隆抗体,检测小鼠血清ALT和HBV DNA载量的变化.两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成功建立慢性HBV感染小鼠模型,建模90 d后仍能检测到血清HBsAg的表达及高载量的HBV DNA.体内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后,小鼠血清ALT水平明显上升(t=5.436,P<0.01),同时,血清HBV DNA载量显著下降,t=4.91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慢性HBV感染小鼠模型是研究HBV感染免疫耐受机制及治疗方法较好的工具;体内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能增强慢性HBV感染小鼠的抗病毒免疫,可能成为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13.
程健  孙静  周文三  严晓敏  刘勇  许林  吴静  林丽  吴超 《胃肠病学》2009,14(8):483-487
背景: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T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呈持续性高表达。然而关于抗病毒治疗前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T细胞表面PD-1表达变化及其与病毒载量关系的报道较少。目的:动态观察CHB患者抗病毒治疗早期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表面PD-1表达水平,探讨其表达与血清HBV DNA载量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31例CHB患者抗病毒治疗前或基线期(T1)、治疗后4~8周(他)和12.16周(T3)的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表面PD-1表达水平,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血清HBV DNA载量,同时检测血清ALT水平。结果:抗病毒治疗早期,CHB患者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表面PD.1表达水平逐渐下调(P〈0.05),血清HBV DNA载量和ALT水平亦逐步降低(P〈0.01);CD4^+和CD8^+T细胞表面PD-1表达与HBV DNA载量(P〈0.01)和ALT水平(P〈0.05)均呈正相关。结论: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通过降低CHB患者的病毒载量使T细胞表面PD-1表达下调,T细胞表面PD-1表达水平与患者疾病状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ALT高水平与HBV DNA转阴的相关性,以探讨抗病毒治疗CHB患者的时机,为更加合理应用抗病毒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本院就诊的HBV DNA>1×104拷贝/ml且ALT>800 U/L的177例CHB患者,分为未抗病毒组96例,抗病毒组81例,在4、8、12、24周,各检测1次HBV DNA、HBV标志物及ALT,随访时间为24~228周.两组间计量资料方差齐时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s确切概率法.结果 随访24周者,未抗病毒组71例,抗病毒组65例.24周内未抗病毒组和抗病毒组HBV DNA阴转者分别为62例(87.3%)和63例(96.9%);8周内HBV DNA阴转者分别为56例(78.9%)和60例(92.3%).24周内,两组HBV DNA阴转率比较,x2=0.05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抗病毒组HBV DNA≤106拷贝/ml 43例,HBV DNA>106拷贝/ml 28例.24周内,HBV DNA≤106拷贝/ml组HBV DNA阴转41例(95.3%),HBV DNA>106拷贝/ml组HBV DNA阴转21例(75.0%),HBV DNA>106拷贝/ml的患者HBV阴转率低,两组比较,x2=0.02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未抗病毒组HBeAg阴性41例,HBeAg阳性30例,24周内,HBV DNA分别阴转36例(87.8%)和26例(86.7%),两组比较,x2=1,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eAg阳性30例中,发生HBeAg阴转10例,有4例发生在4周内.未抗病毒组71例中,HBV DNA阴转62例,有5例HBV DNA反弹(发生在24~72周),均伴有ALT再次升高(47~140 U/L).结论 ALT>800 U/L的CHB患者有自发清除HBV倾向,可以考虑暂时不抗病毒治疗.HBV DNA的阴转与HBeAg状态无关,但与HBV载量相关.  相似文献   

15.
HBeAg阴性与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和病毒学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HBeAg阴性和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在HBV DNA载量、肝功能及肝脏组织病理学方面的特点。方法:对60例CHB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HBV DNA载量、肝功能及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患者中HBeAg阴性24例,占40.0%(24/60),平均年龄(48.3±7.7)岁;HBeAg阳性36例,占60.0%(36/60),平均年龄(27.7±9.1)岁,两者在平均年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3.4,P<0.001)。HBeAg阴性与阳性患者的HBV DNA载量分别为(5.87±0.66)log拷贝/ml和(7.37±0.50)log拷贝/ml,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3.6,P<0.001);ALT分别为(115.95±33.6)U/L和(172.2±84.20)U/L,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81,P<0.001)。HBeAg阴性患者的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G)及纤维化分期(S)与HBeAg阳性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53及1.27,P值分别为0.11及0.25)。结论:HBeAg阴性CHB患者的平均年龄高于HBeAg阳性者,HBV DNA载量及ALT值低于HBeAg阳性者,但HBeAg阴性CHB患者的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与HBeAg阳性者无差异。  相似文献   

16.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周自发性HBV DNA水平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周内自发性HBV DNA水平下降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2005年未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周内自发性HBV DNA水平下降情况,并根据患者基线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进行分组,分析基线ALT、TBil对自发性HBVDNA水平下降的影响.两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多组数据均值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共收集21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男性174例,女性39例,年龄18~65(33.0±10.0)岁.其中慢性乙型肝炎轻~中度124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度89例;12周时失访19例(8.92%).所有患者HBV DNA基线均值为(6.66±1.03)log10拷贝/ml,12周时为(5.98±1.53)log10拷贝/ml(P<0.01).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基线时HBVDNA水平均值低于慢性乙型肝炎轻~中度患者,分别为(6.45±0.99)log10拷贝/ml与(6.81±1.04)log10拷贝/ml(P<0.05);但两组12周时HBV DNA水平均值及HBV DNA水平下降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2周时HBV DNA≤3 log10拷贝/ml患者的基线ALT及TBil值高于HBVDNA>3 log10拷贝/ml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2周时HBV DNA水平下降值≥2 log10拷贝/ml与<2 log10拷贝/ml两组患者的基线ALT、TBil水平相近(P>0.05).基线ALT水平≤5倍正常值上限(ULN)与>5×ULN两组患者12周时HBV DNA水平均值及HBV DNA水平下降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12周时HBV DNA≤3 log10拷贝/ml、HBV DNA水平下降值≥2 log10拷贝/ml的比例,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时ALT≤5 × ULN及TBil≤5×ULN组HBV DNA水平均值高于其他3组(P<0.05),但12周时各组HBV DNA水平均值、HBV DNA下降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周内存在一定程度的自发性HBV DNA水平下降,但肝脏炎症损伤程度与患者12周内自发性HBV DNA水平下降程度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ETV)治疗HBe Ag阴性代偿期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96周的临床效果及其对不同HBV DNA载量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6月于襄阳市中医医院就诊的HBe Ag阴性代偿期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共118例,Child-Pugh评分为A级,根据HBV DNA载量分为高载量组(A组):HBV DNA≥105拷贝/ml和低载量组(B组):HBV DNA105拷贝/ml。给予恩替卡韦0.5 mg/d治疗96周,所有患者治疗前后采用Child-Pugh评分评价肝功能,观察患者治疗前后ALT、白蛋白(Alb)、TBil变化。通过透明质酸、α2巨球蛋白、肝脏硬度测量值(LSM)评估肝纤维化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同时间点组内和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两组血清ALT、Alb、TBil在治疗第12、24周显著下降(χ2值分别为9.241、6.428、11.134、5.139,P值均0.05),两组ALT复常率和HBV DNA阴转率在治疗第24、48周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48、1.921、4.018、3.166、2.136、3.461,P值均0.05)。两组透明质酸、α2巨球蛋白和LSM在治疗后显著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并发症如静脉曲张出血、腹水、肝细胞癌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HBe Ag阴性代偿期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可显著改善其肝功能,减缓肝纤维化及肝硬化进程,有效降低远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的ALT正常和轻度升高慢性HBV感染者的肝组织病理及HBV DNA定量的特点。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收治的1123例ALT正常和轻度升高且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的慢性HBV感染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年龄分为40岁和≥40岁两组,分析两组中HBe Ag阳性与阴性及ALT正常与轻度升高患者的肝组织病理炎症分级(G)和纤维化分期(S)分布特点,并进行年龄与炎症分级、纤维化分期、HBV DNA定量的相关性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Spearman进行等级相关分析。结果与40岁组相比,≥40岁组患者肝组织炎症分级≥G2的比例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无论是HBe Ag阳性还是HBe Ag阴性,ALT水平正常或轻度升高的患者均随着年龄增大其肝纤维化分期在≥S2所占比例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年龄与炎性分级、纤维化分期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0.219、0.293,P值均0.001);≥40岁组中HBe Ag阴性、ALT轻度升高的患者其HBV DNA定量与40岁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T正常和轻度升高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炎症分级、纤维化分期均随年龄的增加有所增加,可考虑将年龄作为病情进展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HBeAg状态及HBV DNA载量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住院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406例,研究HBeAg状态、HBV DNA载量对疾病预后的影响.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406例重型肝炎患者中,HBeAg阳性208例,占51.2%,HBeAg阴性198例,占48.8%.HBeAg阳性组与HBeAg阴性组比较,两组间男女构成比、TBil峰值及平均凝血酶原活动度谷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BeAg阴性组平均年龄(46.7±12.8)岁,显著高于HBeAg阳性组(38.3±13.5)岁(t=6.43,P<0.01);HBeAg阴性组肝硬化患者占67.7%,亦显著高于HBeAg阳性组的45.7%(X2=19.97,P<0.01);HBeAg阴性组好转率为32.3%,显著低于HBeAg阳性组的44.7%(X2=6.56,P<0.05).在208例HBeAg阳性与198例HBeAg阴性患者中,均显示随着HBV DNA载量的升高,其好转率下降,呈显著负相关(X2=22.98,X2=26.04;均P<0.01).结论 HBeAg阴性重型乙型肝炎较HBeAg阳性者预后差;无论HBeAg状态如何,HBV DNA载量越高,其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阴性及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至2004年12月在北京地坛医院住院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206例,以HBeAg阳性、阴性及HBV DNA载量和其他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做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x2单因素分析显示HBeAg阳性、阴性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预后无影响(x2=0.440,OR=0.777,95% CI 0.424~1.425,P=0.50),HBV DNA载量对预后影响显著,HBV DNA低载量组和高载量组,好转率分别为53.1%和27.O%(x2=9.806,OR=3.055,95% CI 1.554~6.007,P=0.002)。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出肝硬化,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20%,总胆红素>513μmol/L,白蛋白<30 g/L, 总胆固醇<1.6 mmol/L,血小板<5×109/L和较高载量HBV DNA(HBeAg阴性者>3×104拷贝/ml,HBeAg 阳性者>1×105拷贝/ml)等9个因子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预后有重大影响,回归系数分别是1.539、21.356、 1.398、1.650、2.440、2.266、1.738、2.631和2.656。其中HBV DNA载量对预后影响的回归系数为2.656, Wald值为7.768,P=0.005,回归系数期望值为14.235,期望值95.O% CI为2.199~92.133。提示HBV DNA 载量在其他重要因子存在时仍是影响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预后的重要因子,其重要程度仅次于肝肾综合征及Ⅱ度以上肝性脑病。结论HBeAg阳性、阴性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预后无影响,HBV DNA载量为预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预后的重要因子,HBV DNA低载量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