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美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居所有实体肿瘤第二位,并居所有肿瘤致死率的第二位,仅次于肺癌。2007年,约有218890位男性被诊断为前列腺癌,预计至2008年将有27050位男性死于该疾病。在美国每年进行约77000台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手术13]。临床局限性前列腺癌治疗的金标准是开放性耻骨后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retropubicradicalprostatectomy,RRP),该术式被证实可降低疾病特异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常见的肿瘤,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尿,常以间歇无痛性血尿而就诊,多为全程血尿,终末加重.出血多少不等,有时有血块,出血可自行停止,容易造成治愈或好转的错觉.合并感染时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膀胱内积存血块时,可引起排尿困难和尿潴留.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术是治疗晚期膀胱肿瘤(移行细胞乳头状瘤1~3级)常用的手术方式之一,该术式可使患者术后从原尿道自行排尿,排尿方式与正常人相似,从而大大提高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自2003年6月至2005年6月我院泌尿外科完成10例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术,术后病人反映良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组织学前列腺炎(HP)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前列腺癌(PCa)患者临床特点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8月513例BPH和PCa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收集临床资料包括年龄、前列腺体积、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最大尿流率(MFR)及是否出现急性尿潴留。结果:273例BPH患者中,合并HP 186例(68.13%);240例PCa患者中,合并HP 45例(18.75%);两组HP的发生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BPH组相比,BPH合并HP组患者tPSA、PSAD和前列腺体积显著增大(P均0.05),最大尿流率减小(P0.05),发生急性尿潴留的概率增高(P0.05)。但是,两组年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PCa组相比,PCa合并HP组患者tPSA和PSAD显著增大(P均0.05);其他各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P可能在BPH和PCa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但是HP与BPH的的关联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4.
改良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术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膀胱根治术后行尿流改道的方法。方法:对17例男性膀胱癌患者行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术,采用改良的手术方法。结果:手术时间平均230min;输血量平均480ml;全部病例可完全控尿,需夜间定时排尿;膀胱最大贮尿量平均330ml,剩余尿均小于80ml。17例全部随访,时间7~48个月,平均19个月。术后仅发生单侧输尿管反流1例,肾功能衰竭死亡1例,肿瘤转移死亡1例。无电解质紊乱发生,未发现尿道肿瘤复发。结论:改良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术是膀胱根治术后尿流改道的较为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保留前列腺包膜及射精功能的腹腔镜膀胱全切回肠新膀胱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0年9月在我院行保留前列腺包膜及射精功能的腹腔镜膀胱全切回肠新膀胱术的男性患者临床资料,共24例,年龄35~72岁,其中19例术前有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史。临床病理分期:T2N0M0 15例,T3aN0M0 6例,T3bN0M0 3例。结果本组24例患者均成功施行手术,术中出血量200.700ml,平均360ml。手术时间平均380min。随访7个月一2年,3例出现轻度尿失禁,其余尿控好,11例能完成性交及射精功能,远处转移3例,其中己死亡2例。结论保留前列腺包膜及射精功能的腹腔镜膀胱全切回肠新膀胱术根据我们的早期随访结果疗效满意,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膀胱全切Mainz Ⅱ膀胱术可控性尿流改道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7例膀胱肿瘤患者行膀胱根治性全切术后,采用Mainz Ⅱ型膀胱术尿流改道.术中取直肠和乙状结肠各10 cm,对系膜缘剖开,从直肠和乙状结肠连接处对折双层缝合成贮尿囊后壁,左右输尿管分别与乙状结肠和直肠乳头状抗反流吻合,双层缝合前壁,建成Mainz贮尿囊.结果 17例均获成功,手术时间340~420 min,平均350 min;输血400~800 ml,平均600 ml;随访4~18 月,尿粪分流,尿控效果好;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膀胱全切Mainz Ⅱ型膀胱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尿控效果好,生活质量高,是一种理想的尿流改道方法.  相似文献   

7.
王巧 《护理学杂志》2004,19(22):68-69
对9例膀胱癌病人行膀胱全切回肠新膀胱术.术后对病人实施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的排尿功能锻炼.随访0.5~3.5年,结果病人排尿功能均接近正常.  相似文献   

8.
男性膀胱全切及原位膀胱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膀胱全切手术至今已有 10 0年之久 ,1887年德国科隆的Bardenheuer医师进行了世界首例膀胱全切手术。传统的膀胱全切术 ,出血量多 ,时间冗长 ,且术后性功能常受损害[1] 。最近学者们提出了不少术式改进意见。尿流改道 ,方式千变万化 ,原位膀胱具有保持正常生活习惯 ,原位 (正位 )排尿的特点 ,倍受学者关注 ,本文就这几方面 ,做一综述。1 膀胱全切术1 .1 手术适应症膀胱根治性切除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或膀胱实体性癌 (无远处转移 ) ,多发性、复发性表浅膀胱癌的有效治疗方法[2 ,3 ] ;其他膀胱良性疾患 ,如反复发作症状严重的腺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PKRP)治疗晚期前列腺癌(PCa)伴膀胱出口梗阻(BOO)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8月至2011年8月24例采用PKRP治疗的PCa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随访6个月.对手术前后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RV)进行比较.结果 24例患者术后下尿路症状均明显减轻,IPSS由术前(18.96±4.28)分降至(8.51±2.52)分(P<0.05)、QOL由术前(4.51±0.52)分降至(1.51±0.01)分(P<0.05),Qmax由术前(9.2±0.6) ml/s增至(19.3±2.3)mL/s(P<0.05)、RV由术前(201.4±12.4)mL降至(42.6±4.6) mL(P<0.05),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结论 晚期伴BOO的PCa患者,经PKRP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联合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伴膀胱出口梗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2012年5月采用TURP联合内分泌治疗拟或单纯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伴膀胱出口梗阻患者32例,其中13例行单纯行内分泌治疗,19例行TURP联合内分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剩余尿量、最大尿流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5年生存率。结果:术后3个月,TURP+内分泌治疗组血PSA、剩余尿量及IPSS分别由术前的(35.7±12.1)ng/ml、(145.0±65.8)ml、(21.4±5.1)分降至(4.9±1.9)ng/ml、(27.0±15.2)ml、(8.7±2.6)分(P〈0.05),最大尿流率由(4.3±1.6)ml/S增至(11.7±3.7)ml/s(P〈0.05);治疗12个月后差异仍有显著性(P〈0.05)。单纯内分泌组术后3个月血PSA由(31.4±10.7)ng/ml降至(5.6±2.2)ng/ml,两组比较,血P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剩余尿量、最大尿流率及IPS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分泌组5年生存率为50%,TURP+内分泌组为51.5%,总体生存率差异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919)。结论:TURP+内分泌治疗能够显著缓解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膀胱出口梗阻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不影响生存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精囊癌较为罕见,由于恶性程度较高,术后存活1年以上者较为少见。我院1990年收治1例,采用下半膀胱、精囊前列腺全切和部分直肠切除治疗,术后已存活2年,患者无不适症状,现报告如下。男,38岁,已婚。入院前2月无诱因地遗精时发现精液呈暗红色并伴血块,1月前劳累后出现无痛性终末血尿转入我院。检查:一般情况良好。血常规及血沉均正常;尿常规:红细胞110个/HP,白细胞10个/HP,蛋白±。胸片及腹部脏器超声检查均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PKRP)联合内分泌疗法治疗晚期前列腺癌合并膀胱出口梗阻的临床效果,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晚期前列腺癌合并膀胱出口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37)单纯给予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治疗,包括药物去势(皮下注射醋酸亮丙瑞林微球3.75 mg,每月1次)+口服比卡鲁胺50 mg/d,试验组(n=43)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PKRP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最大尿流量(Qmax)、残余尿量(PVR)、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体积、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Qmax、PSA、前列腺体积、IPSS、QOL大于对照组,PVR小于对照组(P<0.05);随访10~22个月,试验组15例患者病情出现进展,5例死亡,对照组有12例患者病情出现进展,4例死亡,两组患者的病情进展率、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出现电切综合征2例、术后出血4例、术后尿道狭窄1例,经对症治疗后均明显改善。结论PKRP术联合内分泌疗法治疗晚期前列腺癌合并膀胱出口梗阻的短期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前列腺功能和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期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保留前列腺尖部包膜的膀胱全切与原位回肠新膀胱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膀胱癌根治性全切术中保留前列腺尖部包膜与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4例膀胱癌患者行保留前列腺尖部包膜的膀胱全切与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术中保留距前列腺尖部约1cm的前列腺包膜及血管神经束。术后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患者术后控尿、性功能及瘤控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保留前列腺尖部包膜和勃起血管神经束的膀胱根治性切除与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手术时间为240~370min,平均273min;术中出血200800ml,平均385ml。术后随访3~36个月,所有患者均可自主排尿,新膀胱容量250-350ml,残余尿量0~80ml,除1例患者白天控尿良好,夜间少量漏尿外,其余患者均控尿良好。术前阴茎勃起正常23例患者中,术后6个月有10例(43.4%)阴茎勃起正常。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局部及尿道残端复发的现象。术后9个月1例出现肺部转移。结论保留前列腺尖部包膜的术式是以改善尿控为主要目的,在不降低瘤控效果的前提下的一种改良术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术后发现前列腺偶发癌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经验。方法:2005年4月至2011年12月收治既往行TURP术后发现前列腺癌的患者4例,免疫组化提示p504s阳性,3例在TURP术后3个月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1例患者术后1.5月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结果:4例手术顺利完成,均为经腹膜外途径。术后病理前列腺腺癌2例,Gleason评分为6~7分,1例报告为高级别上皮瘤变,1例未见癌。术后4例患者控尿功能好。随访1~79个月,4例患者无明显尿失禁,无转移表现,未出现ED现象。结论:在腹腔镜技术熟练的条件下,TURP术后前列腺偶发癌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前列腺电切术后的前列腺癌根治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总结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确诊的偶发性前列腺癌根治手术经验。 方法  1 1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确诊为偶发性前列腺癌患者行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 ,平均年龄 6 1岁 ,TNM分期均为T1a~b。 结果  1 1例平均随访 4 .5年 ,除 1例失访外均无瘤存活。 2例发生尿道狭窄 ,1例真性尿失禁 ,7例术前性功能正常并行保留性神经手术的患者 4例术后恢复正常性功能。 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的偶发癌行根治术疗效满意。前期电切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根治术的难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根治术宜在电切术后 1个月内进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前列腺增生症术后行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手术的体会。方法:对11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2例经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前列腺癌的患者行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平均年龄65岁,TNM分期为T1a-b 4例,T1c 8例,T2b 1例。结果:13例平均随访2年,全部无瘤存活,1例发生尿道狭窄,1例发生轻度尿失禁,最大尿流率15~32ml/min,3例恢复性功能。结论:前列腺增生症术后前列腺尖部有一定程度粘连,在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中,通过仔细解剖,采用保护耻骨前列腺韧带和膜部括约肌的方法,同样可获得满意的尿控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索利那新及托特罗定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患者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126例TURP后出现OAB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索利那新5mg,1次/d),B组(索利那新10mg,1次/d),C组(托特罗定2mg,2次/d),D组(安慰剂组)。术后6h开始服药,观察治疗前及拔管后7d日间排尿次数、夜间排尿次数、尿急、急迫性尿失禁以及对日常生活造成的影响。进一步进行OAB症状评分表(OABSS)评分和感知膀胱症状量表(PPBC)评分;观察各组口干、便秘、视力模糊症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肝功能、肾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拔管后7d,A、B、C组与D组OABSS及PPBC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A、B组,B、C组,A、C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2例出现口干,1例便秘;B组5例口干,3例便秘,2例视力模糊;C组有4例口干,2例便秘,1例视力模糊;D组仅1例便秘。各组第7d复查的肝功能、肾功能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索利那新治疗TURP术后OAB症状比托特罗定更安全,5mg足以发挥疗效,副作用更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晚期前列腺癌膀胱出口梗阻的治疗方法。方法: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姑息治疗37例患者,建立宽敞的通道,并且联合行睾丸切除去势和间歇内分泌治疗。结果:本组手术均获成功,无尿失禁和电切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下尿路梗阻症状均明显改善或消失。术后2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由术前的(21.2±3.5)下降至(9.1±1.8)(P0.05),生活质量评分(QOL)由治疗前(4.6±1.2)降至(2.1±0.4)(P0.05),最大尿流率由(8.1±2.8)mL/s上升为(18.9±2.1)mL/(sP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具有微创、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的优势,能有效改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膀胱出口梗阻症状和生存质量;联合睾丸切除去势和间歇内分泌治疗还可以抑制肿瘤生长、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9.
正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导致老年男性膀胱出口梗阻的主要原因。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被公认为是治疗BPH的"金标准"。然而对于≤30 g的前列腺增生,单纯应用TURP效果欠佳。本院自2011年起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联合膀胱颈电切术(TURP+TURBN)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增生,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常规方法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诊治高度疑似晚期前列腺癌(PCa)合并膀胱出口梗阻(BOO)患者优缺点,为此类患者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梅州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于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分别用去势和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等常规方法 (常规组)和TURP(TURP组)分别诊治85例和81例高度疑似晚期PCa合并BOO患者,比较两种方法在病理确诊、安全性、解除下尿路梗阻、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区别。结果 166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后3个月全部患者均恢复排尿,3例并存上尿路梗阻患者肾功能明显改善,术后12个月有2例患者再次出现较明显BOO症状而行二次TURP后恢复排尿。TURP组患者术后3个月和术后12个月的BOO、PSA和QOL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患者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TURP可作为诊治高度疑似晚期PCa并BOO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