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鹿洪亭  董缮  陈常法 《山东医药》2009,49(22):32-33
目的观察肾母细胞瘤组织中KAI1/CD82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8例份肾母细胞瘤组织和11例份正常肾组织中的KAI1/CD82蛋白。结果肾母细胞瘤组织中KAI1/CD82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0%,正常肾组织无KAI1/CD82表达。肾母细胞瘤组织中KAI1/CD82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肿瘤转移有关(P〈0.05),与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肾母细胞瘤中KAI1/CD配表达升高。KAI1/CD82阳性表达率可以作为预测肿瘤是否转移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CD8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癌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2例乳腺癌组织中KAI1/CD82和VEGF表达情况,并分析两指标间及与肿瘤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62例乳腺癌组织中KAI1/CD82和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0%和62.90%,但两者表达无显著相关;KAI1/CD82在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导管内癌局部浸润者、有淋巴结转移者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VEGF在临床分期Ⅲ~Ⅳ期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者、在淋巴结转移者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均<0.05)。结论 KAI1/CD82和VEGF均在乳腺癌浸润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此为乳腺癌的临床诊治、预后评估及多靶点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KAI1/CD82和CD44蛋白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对45例肺癌患者(肺癌组)手术切除的新鲜癌组织标本和癌旁3 cm组织(对照组1)、癌旁5 cm组织(对照组2)及30例肺部良性病变组织(对照组3)中KAI1/CD82和CD44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肺癌组中KAI1/CD82表达水平低于其他3组(P<0.01),CD44表达水平高于其他3组(P<0.01);对照组1中KAI1/CD82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2和对照组3(P<0.05) , CD44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2和对照组3(P<0.05).KAI1/CD82和CD44 表达水平在对照组3和对照组2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KAI1/CD82和CD44表达水平与肺癌患者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但在不同性别、年龄、肿块大小和病理类型的患者之间其表达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肿瘤原发灶中KAI1/CD82表达水平高于转移灶,而CD44表达水平低于转移灶(P<0.01).KAI1/CD82蛋白表达水平与肺癌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1);CD44蛋白表达水平与其呈正相关;两种蛋白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1).结论 KAI1/CD82和CD44表达在肺癌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具有一定作用,可作为预测肿瘤转移潜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 1/CD82和细胞黏附分子CD44v6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8例宫颈癌,16例CIN和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KA I1/CD82和CD44v6蛋白的表达.结果 KAI 1/CD82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中呈高表达,宫颈癌组织中呈低表达(P<0.05);其表达与患者年龄相关(P<0.01),但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癌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0.05).CD44v6蛋白表达在宫颈正常组织中低表达,在宫颈鳞癌组织中高表达(P<0.05);与淋巴结转移、癌组织分化程度相关(P<0.01),但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无关(P>0.05).KAI 1/CD82与CD44v6呈负相关(r=-0.625 1,P<0.01).结论 KAI 1/CD82和CD44v6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有可能作为宫颈癌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KAI1/CD82是最近发现的一个肿瘤转移抑制基因 ,其基因产物CD82属于转膜 4超家族成员 ,在细胞的聚集、黏附、运动中起重要作用。它的正常表达能抑制肿瘤的转移能力 ,而对原发肿瘤的生长没有影响。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发现 ,KAI1/CD82表达提示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KAI1/CD82与整合素β1亚基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6例子宫内膜腺癌患者中KAI1/CD82蛋白和整合素β1亚基的表达。结果 KAI1/CD82蛋白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较正常子宫内膜组织降低明显(P0.01)。KAI1/CD82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与手术-病理分期(P=0.008)、组织学分级(P=0.001)、肌层浸润深度(P=0.017)及淋巴结转移(P=0.005)密切相关。整合素β1蛋白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01)。整合素β1在子宫内膜腺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学分级(P=0.013)及淋巴结转移(P=0.003)密切相关。KAI1/CD82与整合素β1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KAI1/CD82表达下调,同时伴整合素β1的异常表达增高,促进子宫内膜腺癌的侵袭和转移。检测其表达异常,对判断子宫内膜腺癌转移趋势、评估预后及指导治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CD151是最早发现与肿瘤转移呈正相关的四跨膜蛋白,是四跨膜网络形成最为关键的分子之一[1].迄今已在胃癌、前列腺癌、肺癌的研究中均发现其过表达与肿瘤的转移与复发有关[2-5],但在肝癌中的表达情况鲜见报道.我们通过检测原发性肝细胞癌、癌旁与正常肝脏组织中CD151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肝癌临床病理学因素间的关系,对CD15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侵袭与转移中的作用作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KAI1和CD44v6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7例骨肉瘤组织中KAI1和CD44v6蛋白的表达,用Cox风险回归模型评价骨肉瘤患者预后独立因素。结果KAI1蛋白与肿瘤的分化程度、远处转移相关,而CD44v6仅与远处转移相关。骨肉瘤KAI1和CD44v6的表达无相关性。Cox模型分析显示影响骨肉瘤患者预后因素是KAI1表达、远处转移和Enneking外科分期。结论KAI1和CD44v6的异常表达参与了骨肉瘤的转移过程,KAI1表达、远处转移、Enneking外科分期是预测骨肉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转移抑制基因KAIl在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该基因与肝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间的关系.方法采用Northern blot方法研究20例肝细胞癌组织、14例肝硬化组织和10例正常肝组织中KAll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经mRNA的定量分析及统计处理判定KAIl基因与肝细胞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组织中KAll mRNA表达水平(0.113±0.110;0.139±0 078)显著低于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0.316±0.121),(P=0.0003;P=0.0000);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组织中KAll基因mRNA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4152);KAIlmRNA在不同分化程度的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8261),而Ⅲ期肝细胞癌组织中的KAll基因表达显著低于Ⅱ期的肝细胞癌组织(P=0.0221)结论转移抑制基因KAI1在肝硬化阶段亦有低表达;肝癌组织中KAI1基因的低表达与肝癌的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0.
肝细胞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于如何提高肝细胞癌治愈率和降低其复发及转移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7是一种重要的CD4+Th亚型,在感染、自身免疫反应及肿瘤微环境中具有重要作用。介绍了Th17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发现,归纳了其在肝细胞癌发生及进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相关临床意义,为Th17在肝细胞癌治疗新靶点及判断预后方面提供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1.
KAI1/CD82与肺癌的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KAIl/CD82是最近发现的一个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其基因产物CD82属于转膜4超家族成员,在细胞的聚集、黏附、运动中起重要作用。它的正常表达能抑制肿瘤的转移能力,而对原发肿瘤的生长没有影响。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发现,KAIl/CD82表达提示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肝移植已经成为肝细胞癌根治性治疗的重要手段,但术后复发与转移严重限制了肝细胞癌肝移植的疗效。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围绕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与肝细胞癌复发转移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现就肝细胞癌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的临床应用策略及建议作一简述,以更好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3.
胃癌相关癌基因在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可以影响胃癌患者的预后。与胃癌转移、复发呈正相关的癌基因有p53、PCNA、ras、Bmi-1、CD44V6等,这些基因高表达的胃癌患者预后较差;而与胃癌转移、复发呈负相关的癌基因有nm23、p16、PTEN、KAI1等,这些基因高表达的胃癌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老年口腔鳞状细胞癌中pontin和KAI1蛋白的表达特征,探讨二者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表达差别及相关性.方法 84例老年人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作为观察组,以6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两组中pontin和KAI1的表达.结果 观察组中pontin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KAI1表达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中pontin和KAI1的表达均与分化程度、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及PCNA的表达密切相关.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中pontin和KAI1的表达呈负相关性.结论 老年口腔鳞状细胞癌中pontin高表达,KAI1低表达,对肿瘤的进展有促进作用,pontin和KAI1在肿瘤中可能有协同作用,共同促进肿瘤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炎症与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参与肿瘤相关炎症,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在一定条件下又表现出细胞毒性和肿瘤杀伤活性,从而抑制癌症的发展。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与邻近细胞之间的串扰与肝细胞癌的进展和治疗耐药性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巨噬细胞在肝细胞癌中的作用及其细胞间的串扰联系,以期为肝细胞癌的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6.
肝细胞癌(HCC)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起病隐匿、手术切除率低、易早期转移和复发的特点。近年来,随着新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一种液体活检技术——循环肿瘤DNA(ctDNA)检测取得了鼓舞人心的成果。本文综述了ctDNA作为HCC患者液体活检的关键成分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展望,以期为HCC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肺癌预后的分子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癌预后不良甚至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也有1/3-1/2病人在5年内死于肺癌复发或转移,预测肺癌预后对选择术后辅助治疗方案至关重要。由于同一组织类型的同期病人生存期差异也相当大,因而除临床常用预后因素外,研究肺癌预后的分子预测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现综述了5年内癌基因(Ras),抑癌基因(P53,P16,FHIT,RRb基因),生长因子及受体(EGF,EGFR,HerR2-neu,VEGF),细胞凋亡抑制基因(bcl-2),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cyclin,E),及抑制物(P^27KIP1,P^21WAF1),端粒酶及其它多种基因(nm-23,KAI1/CD82)对肺癌的预后意义,至今尚无一个基因或因子能独立承胆起肺癌的预后预测以决定的辅助治疗,而联合多种指标来判断肺癌病人预后,已有了很大进展,这尤其对早期癌术后病人的进一步治疗的选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KAI1和CD44V6在胃癌的表达及其与患者生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胃癌组织中KAⅡ和CD44V6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病人生存期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92例胃癌组织KAI1和CD44V6的表达水平.结果 KAI1和CD44V6在胃癌异常表达率为42.4%和61.9%,KAI1和CD44V6的表达率与胃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显著相关(P<0.05),KAI1的高表达和CD44V6的低表达具有显著的生存优势(P<0.05),且独立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结论 KAI1和CD44V6的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预后密切相关,KAI1和CD44V6的异常表达似可作为预测胃癌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中KAI 1和nm23-H1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生物学的关系,探讨KAI 1蛋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兔抗人KAI 1多克隆抗体和鼠抗人nm23-H1 单克隆抗体对87例手术切除胃癌标本以PV-9000免疫组化二步法进行染色,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KAI 1蛋白表达阳性率(60%,39/65)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95%,21/22,P<0.05),早中期胃癌组织中KAI 1蛋白表达阳性率(94%,16/17)显著高于晚期胃癌组织(63%, 44/70,P<0.05),KAI 1蛋白高表达者其生存期亦较长 (P<0.05);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nm23-H1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18% vs 77%,P<0.05),早中期胃癌组织nm23-H1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晚期胃癌组织(65%vs26%,P<0.05).结论:KAI 1和nm23-H1蛋白均与胃癌侵袭转移有关, 且KAI 1表达与胃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将两种指标联合检测,可作为正确判断胃癌患者预后,指导临床治疗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20.
CD44 V6和VEGF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预后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D44 V6和VEGF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在临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对随访的40例原发性肝癌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类,并按照1年内有无复发和转移分组,然后进行常规HE染色及CD44 V6、VEGF的免疫组化染色(S_P法)。结果结果CD44 V6和VEGF主要定位于癌细胞的胞膜,部分胞质同时出现阳性表达;在40例肝癌组织中,CD44 V6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30/40)和77.5%(31/40);CD44 V6、VEGF在复发和转移组的表达均高达88.9%(16/18,16/18),明显高于未复发和转移组,和肿瘤侵袭转移的发生有相关性(P<0.05),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而在肿瘤大小及组织学分级间未见明显差异。结论资料提示肝癌组织中CD44 V6和VEGF过表达分析,有助于肝癌侵袭、转移预测和肝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