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艾地苯醌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血管性痴呆干预组、血管性痴呆对照组、假手术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建立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水迷宫实验反映艾地苯醌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并测定大鼠脑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胆碱乙酰转移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含量。结果:血管性痴呆干预组与血管性痴呆对照组比较,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大鼠寻找平台的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穿越平台的次数明显增多(P<0.05);生化指标检测:大鼠脑组织乙酰胆碱酯酶和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胆碱乙酰转移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艾地苯醌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障碍有显著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脑组织中氧化应激水平及增加胆碱能神经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2.
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的制备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制备理想的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方法。方法采用反复大鼠双侧颈总动脉缺血再灌注加剪尾放血法制备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并对其进行行为学和生化学评价。结果行为学检测结果表明,血管性痴呆大鼠有明显的学习、记忆障碍,且该组大鼠海马组织乙酰胆碱含量持续降低。结论本方法可制备理想的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用于血管性痴呆的基础研究及药物筛选或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3.
痴呆是一种获得性、持续性智能损害.即在无意识障碍情况下,表现为记忆及思维功能明显减低.其中由脑血管病反复发作所引起的痴呆称为血管性痴呆,多呈进行性发展且逆转困难.我们应用国产哈伯因(石杉碱甲)治疗血管性痴呆50例,与应用脑复康治疗的45例进行比较,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许之驹  柳惠香  徐小花  黄淑燕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8):2208-2208,2334
目的:评价石杉碱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1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石杉碱甲和维生素B1治疗,疗程24周.使用BSSD、SCAG、ADL、TESS量表评价疗效和副作用.结果:试验组BSSD、SCAG、ADL量表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而TESS量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周末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石杉碱甲治疗血管性痴呆安全、有效,在改善认知功能、痴呆程度的同时,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石杉碱甲并高压氧治疗血管性痴呆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石杉碱甲并用高压氧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方法:对72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用石杉碱甲并高压氧,对照组单用石杉碱甲片,均治疗80天,用长谷川痴呆量表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改善率88.9%,对照组改善率61.1%。结论:石杉碱甲并用高压氧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6.
生姜水提物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生姜水提物对血管性痴呆(VD)的治疗作用与机制.方法 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尼莫地平组,生姜水提物高、中、低剂量组.采用反复结扎与开放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复制VD模型,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和空间探索实验测定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光化学比色法测定大脑皮质和纹状体乙酰胆碱酯酶(AChE)、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VD对照组大鼠morris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和纹状体AChE活性明显降低,皮质AChE活性无明显变化;脑组织SOD活性和MDA含量分别有降低和升高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生姜水提物能明显提高VD大鼠morris定位航行能力和空间搜索能力;显著提高纹状体AChE活性,与模型对照组及石杉碱甲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对皮质AChE活性无明显影响;生姜高剂量能明显降低MDA含量,升高SOD/MDA比值.结论 生姜具有提高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作用机制与提高胆碱能神经功能和抑制胆碱酯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调神益气"针法对多发梗死性痴呆(MID)大鼠脑内乙酰胆碱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通过栓子注入法制作多发梗死性痴呆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和非穴组,并设正常组和假手术组.于针刺治疗后检测各组大鼠不同脑区乙酰胆碱含量的变化,分析针刺的干预作用.结果"调神益气"针法能够提高MID模型大鼠皮层、海马部位的乙酰胆碱含量(P<0.01),但对纹状体的乙酰胆碱含量无明显调节作用(P>0.05).结论针刺改善多发梗死性痴呆的机制可能与调节脑内乙酰胆碱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8.
脑力苏胶囊改善VD大鼠认知障碍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通过脑力苏胶囊对血管性痴呆 (VD)大鼠学习记忆、海马乙酰胆碱酯酶 (AchE)和血浆生长抑素 (SS)含量影响的研究 ,探讨脑力苏胶囊改善VD大鼠认知障碍的机制。方法 :根据MassayaKato方法 ,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复制VD大鼠模型 ,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喜得镇组、脑力苏胶囊组。用水迷宫试验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借助放免法对海马AchE含量、血浆SS含量进行观测。结果 :喜得镇、脑力苏胶囊治疗后 ,大鼠学习记忆明显改善 (P <0 .0 5 ) ,海马AchE及血浆SS含量显著升高 (P <0 .0 0 1 )。脑力苏胶囊能显著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可能作用机制为增加海马AchE表达 ;上调脑缺血时SS含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六味银杏胶囊对血管痴呆型(VD)大鼠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方法:通过反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同时腹腔注射硝普钠制造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治疗后,进行跳台测试,测定大鼠脑组织中一氧化氮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结果:模型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低于各给药组,脑组织NO含量和NOS活性明显增高.结论:六味银杏胶囊能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管性痴呆大鼠脑组织中NO含量及NOS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健脑复智口服液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其脑组织中过氧化氢酶、ATP酶的影响,初步探讨血管性痴呆发病机理,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持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的方法造成缺血性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观察其学习记忆成绩及其脑组织中过氧化氢酶、ATP酶含量变化.结果:健脑复智口服液能提高血管性痴呆大鼠脑组织中过氧化氢酶、ATP酶的含量,改善其学习记忆成绩.结论:健脑复智口服液可能通过提高血管性痴呆大鼠脑组织中过氧化氢酶、ATP酶的含量,增强对体内自由基的清除和防止脂质过氧化,改善脑组织能量代谢,从而提高其学习记忆成绩.  相似文献   

11.
朱梅  兰希发 《疑难病杂志》2012,11(10):772-774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干预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VD模型和G-CCF组各18只,后2组采用永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建立大鼠VD模型,G-CSF组大鼠每日皮下注射G-CSF 50μg/kg,术后7、14、28 d用Morris水迷宫进行定向航行观察大鼠逃避潜伏期,评价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区脑组织Ach、CHAT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1)逃避潜伏期变化:术后7、14、28 d,与假手术组比较,VD模型组和G-CSF组平均逃避潜伏期均延长(P<0.01);与VD模型组比较,G-CSF组平均逃避潜伏期缩短(P<0.01)。(2)Ach、CHAT蛋白表达:术后7、14、28 d,与假手术组比较,VD模型组Ach、CHAT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少(P<0.01);与VD模型组比较,G-CSF组Ach、CHAT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 G-CSF促进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区Ach、CHAT蛋白表达,改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12.
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及脑内神经肽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脑区中生长抑素(somatostain,SS)和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on,AVP)含量改变的临床意义 .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血管性痴呆模型组、假手术组与对照组. 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大鼠记忆行为,并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不同脑区(额区皮质、颞区皮质、海马、丘脑 和纹状体)SS、AVP的含量.结果:在15 d的记忆测试中,模型组大鼠出错次数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对照组(P<0.05).模型组的额区皮 质、颞区皮质、海马、丘脑和纹状体中SS相对含量均较假手术对照组有显著下降(P<0. 01),AVP相对含量虽有下降趋势,但只在颞叶及纹状体部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动物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可能与多发性脑梗死后SS、AVP含量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银杏叶制剂对多发性梗死性脑痴呆(MI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MID动物模型,对其进行游水迷宫、伤害性电刺激试验和海马区乙酰胆碱(Ach)含量测定。结果:用药各组大鼠游迷宫所需时间和伤害性电刺激出错次数显著少于模型组(P<0.01),除第1天记忆出错次数差异无显著性外(P>0.05),银杏叶治疗组在游水迷宫所需时间及出错次数上均明显优于西药治疗组(P<0.01,P<0.05)。MID大鼠海马区Ach含量显著降低(P<0.01),经药物治疗后其含量显著提高(P<0.01),且银杏叶治疗组优于西药组(P<0.01)。结论:银杏叶制剂能有效的改善MI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同时明显提高海马区的Ach含量。  相似文献   

14.
通心络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血管性痴呆患者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服通心络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对照组服哈伯因片,每次0.1mg,每日2次。疗程均为半年。观察其临床疗效及MMSE、HDS、FAQ量表得分情况。结果通心络胶囊治疗组总有效率67.50%,哈伯因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MMSE、HDS、FAD量表得分情况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1);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药物副作用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VD疗效肯定,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石杉碱甲对老年患者全麻苏醒期脑内胆碱酯酶和乙酰胆碱的影响。方法30名拟接受全身麻醉复合连续腰麻的老年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Ⅰ组于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注射石杉碱甲2ml计0.3mg;Ⅱ组空白对照,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l。两组病人均在蛛网膜下腔置管完成、手术结束后5h两个时点抽取脑脊液1.5ml,测定脑脊液胆碱酯酶活力及乙酰胆碱含量。结果各组术后5h脑脊液乙酰胆碱含量均低于全麻前(P<0.01),组间比较石杉碱甲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石杉碱甲组病人术后5h脑脊液胆碱酯酶活力低于全麻前(P<0.01);组间比较石杉碱甲组术后5h脑脊液胆碱酯酶活性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石杉碱甲可以抑制老年患者全麻苏醒期脑内胆碱酯酶活性,增加脑内乙酰胆碱含量,促进胆碱能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黄芪多糖(APS)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对脑组织胆碱酯酶(AchE)含量和乙酰胆碱(Ach)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4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即对照组(0.9%NaCl 20.0 mL/kg)、模型组(0.9%NaCl 20.0 mL/kg)、阳性药物组(多奈哌齐0.2 mg/kg)和APS 400 mg/kg组.灌胃3周后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测量记录小鼠每次的上台潜伏期、总路程、穿越站台次数和站台象限停留时间,并检测小鼠脑组织中的AchE活性和Ach含量.结果 APS 组和阳性药物组小鼠的上台潜伏期和总路程明显缩短,穿越站台次数和站台象限停留时间显著增加(均P<0.05);APS组和阳性药物组小鼠脑组织中AchE活性增强、Ach含量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 APS能够改善血管性痴呆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增强脑组织中AchE活性,降低Ach含量,对血管性痴呆小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超高温饲养环境下,芍药甘草汤及其拆方抗高温环境大鼠死亡机理与血清乙酰胆碱(Ach)、前列腺素E2(PGE2)和脑、心、肝组织热休克蛋白70(HSP70)含量变化的关系。方法:实验将SPF级SD大鼠饲养于超高温(36℃~39℃)环境中,记录大鼠死亡率,于给药13d后,采集血清检测Ach、PGE2含量、取脑、心、肝组织检测HSP70含量。结果:与高温正常组相比,芍药甘草汤、单味白芍、单味甘草组大鼠死亡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死亡率分别为33.33%、46.67%和26.67%;超高温环境可使大鼠血清Ach、PGE2和脑、心、肝组织HSP70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其中以血清Ach和脑、肝组织HSP70含量上升幅度尤为显著(P<0.05,P<0.01);各给药组均可显著对抗高温所致大鼠脑组织HSP70含量的增加(P<0.05,P<0.01),而芍药甘草汤组和单味白芍组则可协同增加高温所致大鼠血清PGE2的含量。结论:超高温环境大鼠的死亡机制与血清Ach、PGE2和脑、心、肝组织HSP70含量的变化密切相关,而芍药甘草汤及拆方耐高温机理可能与上调血清PGE2水平进而干预大鼠脑、心、肝组织HSP70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小鼠大脑皮层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和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的表达变化,探讨VD的发生机制.[方法]复制小鼠VD模型,利用y-迷宫检测V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VD小鼠大脑皮层中SS和CCK表达的变化.[结果]VD小鼠比正常小鼠Y-maze学习次数显著增多,差异有显著性(P<0.01);大脑皮层SS及CCK阳性神经元的计数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VD的发生可能与大脑皮层SS和CCK的表达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