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发生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000~2008年施行的240例胃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共发生功能性排空障碍12例,发生率5%,均发生于术后3~14d。所有病人均经保守治疗治愈出院。结论:术后残胃和远端空肠正常的运动功能破坏是发生功能性排空障碍的主要原因。消化道造影和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采取非手术治疗一般均可治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普通外科20 例腹部术后胃排空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 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后恢复胃动力,痊愈出院.结论:腹部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是多因素的,早期发现、明确诊断是关键,采取非手术疗法可治愈本病. 相似文献
3.
胃大部切除术是外科常见腹部手术之一,术后早期出现胃肠功能紊乱,一般3~5d即可恢复胃肠道功能。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是胃手术后常见的近期并发症,是指胃大部切除术后继发的非机械性梗阻引起的胃排空延迟。我院2003年6月-2008年10月诊治本病16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远端胃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危险因素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 1998年 1月~ 2 0 0 3年 12月 ,397例伴或不伴有术后胃排空障碍的远端胃切除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数值变量采用t检验 ,分类变量采用 χ2 检验 ,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与胃排空障碍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均显示胃肠吻合方式 (P =0 .0 0 0 ) ,术后腹部并发症 (P =0 .0 0 7)是强烈影响胃排空障碍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结论 存在的危险因素与胃切除术后排空障碍密切相关 ,积极防治术后并发症、合理选择胃肠重建方式有望降低术后胃排空障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胃排空障碍是腹部手术后,特别是胃火部切除、胆囊切除、睥切除术等手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由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经保守治疗后可治愈,而手术治疗则可能导致病情加五,延长恢复时间。因此,正确的诊断和及时有效地治疗对避免盲目再手术、减轻病人的痛苦有着重要意义。我院自1988年-2007年共冶疗腹部手术后并发功能性胃排空障碍9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发病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本院2003年12月~2009年12月收治的20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0例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发生于术后3~10d。经非手术治疗后,均于术后14~35d恢复胃肠道功能,平均21.3d。全部病例均痊愈出院,无再手术病例。结论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是多因素的,胃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该病的重要手段,采取非手术治疗可以治愈胃排空障碍,同时应尽量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3年1月~2006年12月治疗的22例腹部手术术后的功能性胃排空障碍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给予胃肠减压、肠外营养支持或放置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促胃肠动力药物等治疗后均治愈出院.结论: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是多因素的,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手段,营养支持在其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1 病历摘要患者,男,37岁。因患有巨大胃溃疡于1996年11月21日入本院手术治疗,术中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式采用BillrothⅢ式,结肠前顺蠕动吻合、吻合口大小适中,术后处理同一般腹部手术,因患者病情较稳定,术后第3天进流质饮食,食入后无不适感,术后7天拆线,切口甲级愈合,术后8天食入甲鱼后不久即感上腹部闷胀不适,2小时后即恶心、呕吐,呕吐始为胃内容物,后为粘液及少量胆汁,吐出量每日约3000ml,经胃肠减压,补液,应用抗生素等治疗,病情未见好转。次日行胃镜检查见吻合口水肿,但能顺利进入输出端空 相似文献
10.
胃动力药和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胃切除术后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胃切除术后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 63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患者的治疗。 63例患者中 ,3 0例给予胃动力药物和静脉营养治疗 ,3 3例给予胃动力药物和肠内营养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胃肠减压量和胃排空功能的恢复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肠内营养组患者胃排空功能的恢复明显早于静脉营养组 ( P <0 0 5 ) ,胃肠减压量在治疗 1周后明显少于静脉营养组 (P <0 0 5 )。结论 肠内营养对胃排空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对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应尽量采用肠内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1.
我科自1996年4月~2001年6月以来共发生术后早期胸胃排空障碍15例,现总结护理措施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5例患者,男12例,女3例,年龄58岁~73岁,术后发生胸胃排空障碍时间:术后4天4例,术后 相似文献
12.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DGE)是指胃大部切除术后,不伴吻合口或输出空肠袢等机械性梗阻因素,残胃无力排空延迟。文献报道中命名较多,有称之为功能性排空延迟综合征、术后胃无张力症、胃麻痹、胃瘫等,是胃手术后的早期并发症状之一。由于FDGE经保守治疗后可治愈,因此护理工作在促进病人早日康复中起到致关重要的作用。我院自2000年7月—2005年1月发生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FDGE4例,发生率为3.4%,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4例病人中男3例,女1例,平均年龄为51岁,患胃癌1例,胃溃疡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大出血1例。手术方式:胃癌… 相似文献
13.
胃起搏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排空障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胃起搏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排空障碍的疗效。方法选择功能性消化不良胃动力障碍型患者38例,采用WCH型胃肠起搏仪进行胃起搏治疗,每日1次,每次30分,共14日。比较治疗前后胃对不透X线标志物的排空率。结果胃起搏治疗可提高患者的5小时胃内钡条排空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采用适宜的起搏参数从体表输入起搏信号治疗胃动力障碍患者,可提高胃排空功能,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早期肠内营养在预防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排空障碍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在胃癌病人根治性胃远端大部切除术后预防残胃排空障碍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3月至2008年3月期间,胃癌病人行根治性胃远端大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给予EEN者71例,与同期给予肠外营养(PN)的108例比较,观察EEN支持对病人术后残胃排空障碍发生率的影响。结果:EEN组病人残胃排空障碍发生率为1.4%(1/71),PN组为10.3%(11/107),EEN组胃排空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PN组(P0.05)。结论:EEN能有效地减少胃癌病人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排空障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总结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发生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56例胃大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其中4例术后残胃排空障碍的发生原因、诊断及治疗。结果 本组共发生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4例,发生率1.4%,均为BillrothⅡ式手术后发生。经持续胃肠减压、静脉补液、营养支持及给予胃肠动力药物等保守治疗,全部痊愈。结论 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术式、术中淋巴结清扫的范围、术中迷走神经的损伤、胃大部切除胃的整体性被破坏以及术后低蛋白血症是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发生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56例胃大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其中4例术后残胃排空障碍的发生原因、诊断及治疗。结果 本组共发生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4例,发生率1.4%,均为BillrothⅡ式手术后发生。经持续胃肠减压、静脉补液、营养支持及给予胃肠动力药物等保守治疗,全部痊愈。结论 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术式、术中淋巴结清扫的范围、术中迷走神经的损伤、胃大部切除胃的整体性被破坏以及术后低蛋白血症是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远端胃癌根治术合并胆囊切除术后发生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DGE)的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2年10月130例行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辅助检查为上消化道X线造影或(和)胃镜检查。结果:130例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中,合并胆囊切除术43例;130例患者术后并发FDGE9例,总发生率为6.9%,其中5例发生于合并胆囊切除术组,发生率为11.8%,4例发生于单纯行远端胃癌根治术组,发生率为4.6%。所有病例均经非手术治疗而愈,恢复胃动力时间为7~45d,平均(21.56±3.72)d。结论:远端胃癌根治术并胆囊切除术后发生FDGE的比例较单纯远端胃癌根治术高,临床需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9.
20.
我院于1995年~2002年之间共收治胃溃疡、胃癌、胰头癌而行部分胃切除术、胃空肠吻合术(包括毕Ⅰ、毕Ⅱ式)计186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功能性排空障碍10例,采用综合性非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