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是以房室结双径路为基础的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大多数患者窦性心律时体表心电图的PR间期在正常范围。本文报道1例消融术前窦性心律时伴长PR间期的AVNRT患者,消融房室结慢径路后PR间期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
宽QRS波群心动过速是心血管病常见的重症和急症,其中,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较少见。AVRT折返环路是以旁路为前传支、以正常房室传导系统为逆传,或由一支旁路下传,另一支旁路逆传;其心室激动的模式与真正的室性心动过速几乎无差别。通过回顾性分析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前后的心电图变化,明确AVRT的诊断需与室性心动过速区分开,临床应予以高度重视。心电图医师需熟悉心脏电生理的基本知识,与临床医师密切配合,在了解病史的基础上全面综合分析,才能及时地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室上性心动过速时V_1导联rSr’波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经射频消融术证实的 146例房室结双径路合并慢快型折返性心动过速和 12 0例隐匿性预激综合征病人的窦性心律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时的体表心电图 ,总结具有特异性改变的图形 ,提高体表心电图鉴别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机制以及诊断房室结双径路的准确率。方法 用对比的方法分析窦律下和心动过速时 12导联体表心电图 ,找出心动过速时逆传P’波在不同导联的位置及与QRS波的关系。结果 房室结双径路的病人心动过速时 ,体表心电图 12导联均无逆传P’波 30例 ,发生率 2 0 5 % ;肢体导联无逆传P’波 ,而V1导联呈rSr’波 84例 ,发生率 5 7 5 % ;肢导有假s波 ,V1导联呈rSr’波 2 9例 ,发生率 19 9% ;12导联有假 q波 3例 ,发生率 2 1%。隐匿性预激的病人V1导联仅 1例出现rSr’图形。结论 体表心电图V1导联的rSr’波对房室结双径路合并室上速的诊断特异性强 ,准确性高 ,是快速、准确诊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极为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66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及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及体表心电图与心内电生理检查结果对比分析,总心动过速时体表心电图逆传P波使波形改变的规律,从而利于用体表心电图对AVNRT及AVRT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Coumel定律又称Coumel-Slama定律,由法国著名心脏电生理学家Coumel于1973年提出[1,2]。1.Coumel定律的定义(1)预激综合征伴顺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显性预激综合征或隐匿性房室旁路的患者发生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时,房室结、希氏束及束支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折返环路的前传支,旁路为折返环路的逆传支,心房、心室均参与折返,QRS≤0.11s,属于窄QRS波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6.
对150例射频消融明确诊断的窄QRS心动过速患者的窦性心律和发作室上性心动过速时的心电图进行分析,从而归纳出典型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心电图特征的差异.结果 5项心电图指标对区分这两种心动过速类型有意义.认为对于AVNRT有预测作用的为伪r′波(V1导联)和伪S波(Ⅱ、Ⅲ、aVF导联).对于AVRT有预测作用的为逆传P波,RP′间期≥70 ms及ST段改变.  相似文献   

7.
预激综合征患者不论旁道位于左侧还是右侧,常可发生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心动过速的折返环路中,正常的房室传导系统为房室间的前传支,旁道为房室间的逆传支,心房和心室都是折返环的必需成分。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时的心室除极顺序正常,QRS波时限<0.11s,属于窄QRS波心动过速。心动过速时的RR间期为下述两个间期之和:①AV间期(PR间期):从P波开始到R波开始,代表房内传导时间、房室结传导时间、希浦系传导时间三者之和,称为房室前向传导时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性,79岁。反复发作性心悸5年,加重2h就诊。既往未行心电图检查。心率190次/min,心律稍不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临床诊断:心律失常。心电图示:平均心率189次/min,稍有不齐。QRS波呈两种形态-完全右束支阻滞型和不完全右柬支阻滞型,交替性出现。从R顶端测量,其r'-R’间距分别为0.28s和0.36s,但从底部测量均为0.31s。P-P间期0.31s,绝对不齐。下传完全右柬支阻滞型的QRS波起始部可见明显的δ波。P^--R〈R-P^-,为房室结快径路及旁道与快径路交替参与顺传,房室结慢径路逆传的一种特殊形式折返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房室结快径路及旁道与快径路共同交替参与顺传,房室结慢径路逆传的交替性折返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9.
通过窄 QRS心动过速的心电图 RP′间期及心内电图VA间期变化 ,探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trioventriculanodal reentrant tachycardia,AVNRT)室房传导的规律性。  资料和方法 选择对象为经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治疗证实为房室结双经路慢 -快型折返性心动过速的 46例患者 ,男性 2 0例 ,女性 2 6例 ,平均年龄 (4 4± 15 )岁。 46例患者 ,窦性心律时心电图无异常 ,心动过速时呈窄 QRS波 ,QRS时限 <0 .11s,伴 1∶ 1的室房激动关系 ,心动过速时记录体表心电图及希氏束 (HBE)及冠状静脉窦近端 (CS9~10 )心内电图来观察 RP′间…  相似文献   

10.
一.概述1975年,Fontaine等[1]首次提出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概念。根据预激综合征时折返环路前传支与逆传支的不同,将预激折返性心动过速分成顺向型和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逆向型AVRT以旁道为前传支,以房室结和正常房室传导系统或另外的旁道为逆传支,折返连续发生时形成预激性心动过速,属于宽QRS波心动过速中的少见类型。逆向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性,50岁。因反复胸闷、心悸5年就诊。临床诊断:心律失常。心电图(图1)示:R-R间距规则,QRS形态正常,逆行P-波在QRS波之后,P-波在Ⅱ、Ⅲ、aVF导联倒置,aVR、V1导联直立,R-P-间期&gt;0.07s,频率167次/分。心电图诊断: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图1顺向型房室折返讨论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系激动从房室正道下传,从房室旁道逆传,即激动从心房→房室结→希-浦系统→心室→房室旁道→心房顺序的折返环路,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性,43岁。因心悸、胸闷不适10d来院就诊。查体:血压114/75mmHg,心率76次/分,呼吸20次/分。心界不大,律不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X线胸部透视示:心肺未见异常。12导联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规律出现,P-R间期0.12s,QRS波时限0.08s,可见两个窦性激动间插入一个室性早搏,其后的窦性P波落于室性早搏的T波起始部,下传心室后形成一明显延长的窦性P-R间期(0.48s),QRS波群后接着一个逆行P-波落于QRS波群后,R-P-间期0.10s,其后P--R间期为0.44s。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插入性室性早搏逆向隐匿性传导显示房室结双径路及房室折返激动。讨论在心电图中,出现插入性室性早搏不足为奇,但本例室性早搏逆传房室交接区,使其产生一次新的不应期,对下次窦性激动P波下传产生干扰,传导延缓、P-R间期0.48s,少见的是此经过缓慢传导的窦性激动下传心室,使原先未显现的旁道恰好脱离不应期得以逆传,并再次通过房室结下传心室,产生长P--R间期0.44s。此份图初略一看像室性早搏后房性心动过速表现,只要理解了插入性室性早搏伴隐匿性逆传发生机制,此图就迎刃而解(见梯形图)。但...  相似文献   

13.
PJRT是指反复性无休止性交界性心动过速,其实是一种误称。目前真正的术语应称为持续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PAVRT),是激动经房室结前传而经具有递减性传导特性的特殊慢旁路逆传而形成折返环路的一种心动过速,但PJRT已广泛出现在文献之中,因此人们根据心动过速的临床特点和心电图特殊表现,仍然把  相似文献   

14.
1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的基本参数 1.1心脏起搏术语(1)S波:为刺激仪发放的电脉冲形成,在心电图上表现出高尖的钉状波。(2)起搏P波:有效起搏后的心房激动波,与S波密切相关,如S波后无P波表示该次电脉冲起搏无效(心房处于有效不应期时例外)。(3)起搏QRS波群:心房起搏激动沿房室结-希浦系统或房室旁道顺传形成的心室激动波,形态应与窦性激动一致。形态异常时,要根据电生理特性进行分析,注意房室传导关系和QRS形态。(4)S1引起的P波、QRS波群称为P1、R1,S2引起的P波、QRS波群称为P2、R2。余分别以此类推。(5)S-P间期:从S波起始到P波起始,代表电脉冲经食管至心房开始激动时的时距。(6)S-R间期:从S波起始到QRS波群起始,在S波有效起搏心房,但其后P波不清楚时代表房室传导时间。(7) P1-R1(S1-R1)间期:代表基础刺激时的房室传导时间。(8)P2-R2(S2-R2)间期:代表S2期前刺激时的房室传导时间。(9)逆行P波:在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交接区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等发生逆传时形成的P波,以P-波表示。(10)逆行心房激动顺序:①中心性激动:心律失常时激动沿房室结或间隔部房室旁道逆传至心房,造成间隔部心房肌先激动,然后分别向两侧心房传导,这种左、右心房几乎同时开始激动的顺序称为中心性激动。心电图表现出V1与食管导联的P-波几乎同时出现;②右侧偏心性激动: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时激动沿右侧壁房室旁道逆传至右心房,然后通过房间隔向左心房传播,这种逆传心房激动顺序称为右侧偏心性激动,心电图表现出V1的P-波早于食管导联出现;③左侧偏心性激动: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时激动沿左侧壁房室旁道逆传至左心房,然后通过房间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窄QRS波心动过速的形成机制,以及体表心电图对形成机制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上海交通大学远程心电诊断中心所有数字化心电图数据入选统计。结果①窄QRS波心动过速,共计心电图记录1184人次,采自于941例病例,最终713例入选统计。②按有无窦性或其他室上性异位心律心电图对照,将病例分为"有对照组"(316例)和"无对照组"(397例)。有对照组,58.5%被判断有P波,无对照组,44.8%被判断疑似有P波,有对照组更易判断有无P波(P<0.001)。③有对照组和无对照组,在有P波者中,RP间期相似文献   

16.
探讨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过程中特征性心电图改变与房室结前传功能的关系。特征性心电图改变指RFCA放电过程中交界性心律时出现室房阻滞、快速交界性心律(≥150次/min)、和房室阻滞。  相似文献   

17.
《临床心电学杂志》2008,17(6):435-435,441
征解11答案 左侧旁路参与的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诊断要点 征解图A为频率为165次/分的整齐的宽QRS波心动过速。心动过速和窦性心律时(征解图B)QRS波形态一致,均为典型的左束支阻滞图形,表明征解图A为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左束支阻滞。比较窦性心律和心动过速时QRS波终末部和ST段的形态可以发现心动过速时的逆传P′波。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房室结双径路传导引起的心电图表现及其形成机制.方法 对27例患者动态心电图中出现的房室结双径路现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房室结双径路传导表现为9种心电图特征:顺向房室传导呈跳跃现象,无心房回波,呈不典型文氏现象及反文氏现象;顺向房室传导呈跳跃现象,伴心房回波,呈不典型文氏现象;顺向房室传导呈跳跃现象,隐匿性逆传快径路连续发生蝉联现象,貌似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诱发慢-快型或快-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下部共同通道阻滞不中止折返环;窦性P波分别经快、慢径路传导致心室双反应(即房室结双径路的1∶2传导现象);经慢径路或慢快径路交替顺传、旁道逆传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结论 动态心电图上P-R间期呈跳跃现象提示存在房室结双径路.  相似文献   

19.
女,44岁,风心病、二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电图记录于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第2天,心电图显示每组心搏中第1个为交界性逸搏,逸搏周期1.20s,QRS时间0.08s,交界性逸搏的激动与房室结慢径路逆传心房,R-P间期0.40s,以后又沿房室结快径路前传心室,P~--R间期1.0s。交界性激动沿房室结快—慢径路连续折返两次之后自行中断,构成交界性逸搏—成对反复搏动三联律。心电图上未见到窦性P波,有两种可能:①窦房结自律性降低或窦性停搏;②窦房结被逆行心房传导的激动所抑制而未能表现出来。心电图诊断:交界性逸搏—成对反复搏动三联律。 讨论 房室结双径路传导是一种常见的电生理的  相似文献   

20.
彭毅  任澎 《心脏杂志》2015,27(3):301-303
目的:通过分析152例阵发性窄QRS波心动过速(NQRST)患者体表心电图(ECG)的6种指标,探讨ECG对NQRST鉴别诊断及定位的价值。方法:选取152例NQRST患者,其中94例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42例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16例为房性心动过速(AT)。上述患者电生理机制均经腔内电生理检查所证实,对比分析每位患者窦性心律及心动过速发作时体表心电图在心率、ST-T改变、QRS波电交替、R-P′/P′-R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