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应用体外膈肌起搏(External Diaphragmatic Pacing, EDP)抢救呼吸衰竭已有很多报道。用EDP作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的康复措施,目前国内报告不多。我们对42例  相似文献   

2.
徐静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5):2845-284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组以呼吸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肺部疾病,体外膈肌起搏采用超低频电刺激来刺激COPD患者的膈神经,从而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呼吸科对15例COPD患者实施了体外膈肌起搏治疗,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3.
体外膈肌起搏器是通过体表电极刺激膈神经运动点,使膈肌有规律地收缩,达到改善通气功能的新技术.我院三病区于1989年10月至1990年8月用EDP—Ⅱ型体外膈肌起搏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  相似文献   

4.
5.
体外膈肌起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治疗的观察(附60例报告)萧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张湘,楼忠明,林美姣,赵云娟体外膈肌起搏(Externaldiaphragmpacemaker,EDP)最近年国内新发展起来的用于改善肺通气量的新技术[1],系非创伤性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系统评价体外膈肌起搏(EDP)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肺康复的有效性。方法:系统检索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OVID、the Cochrane Library、医脉通、世界卫生组织(WHO)网站等获取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3月,由2名评价员单独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使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4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MD=4.14,95%CI(2.54,5.74),P<0.000 01]、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MD=0.34,95%CI(0.18,0.49),P<0.000 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MD=8.98,95%CI(8.75,9.21),P<0.000 01]、用力肺活量(FVC)[MD=0...  相似文献   

7.
氧疗与膈肌起搏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lu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呼吸困难是该病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多种因素综合所致.除了肺组织的结构与功能改变,呼吸肌功能障碍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膈肌是重要的呼吸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进行性加重常伴随严重的呼吸肌疲劳,表现为膈肌功能性改变、肌力和耐力的下降。炎性细胞因子的代谢紊乱与膈肌细胞的过度凋亡引起膈肌疲劳是COPD呼吸困难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论文围绕膈肌疲劳在COPD发病时形态与功能改变、COPD膈肌疲劳病变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体外膈肌起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挺岩  王君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0):6758-6758
目的 观察体外膈肌起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呼吸科符合全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制定的标准4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对照组(n=22)抗感染、祛痰、止咳、平喘等常规治疗;研究组(n=26)除上述治疗外,应用体外膈肌起搏治疗,均治疗15d。治疗前后观察肺功能,肌红蛋白、肌酸磷酸激酶水平。结果 研究组肺功能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肌红蛋白、肌酸磷酸激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lt;0.05~0.01)。结论 体外膈肌起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改善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2.
张红  丁洁  杨丽亚 《全科护理》2021,19(26):3681-3683
目的:探讨体外膈肌起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AECOPD)机械通气病人膈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1月—2019年5月收治48例AECOPD机械通气病人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018年11月—2019年2月)及观察组(2019年3月—2019年5月)各24例,对照组实施早期活动、营养护理、心理干预,观察组在病人血流动力学稳定后的24 h内开始联合体外膈肌起搏治疗.在病人机械通气的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用B超监测呼气末膈肌厚度及活动度,通过动脉血气分析病人的氧合指数.结果:两组病人第7天氧合指数、膈肌移动度及呼气末膈肌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ECOPD机械通气病人血流动力学稳定后行体外膈肌起搏治疗能够延缓膈肌萎缩,增加膈肌的收缩力,改善肺通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体外膈肌起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呼吸科符合全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制定的标准4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对照组(n=22)抗感染、祛痰、止咳、平喘等常规治疗;研究组(n=26)除上述治疗外,应用体外膈肌起搏治疗,均治疗15d。治疗前后观察肺功能,肌红蛋白、肌酸磷酸激酶水平。结果研究组肺功能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肌红蛋白、肌酸磷酸激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结论体外膈肌起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改善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超声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膈肌运动异常的价值。方法 收集64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根据2017GOLD指南综合评估将其分为C组(n=34)和D组(n=30),以超声测量膈肌厚度、膈肌运动幅度及对合角,计算膈肌增厚分数及膈肌移动度。结果 C组膈肌增厚分数和收缩速度均明显大于D组(P均<0.05),而2组膈肌移动度和对合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膈肌增厚分数与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呈正相关(r=0.26,P=0.04),膈肌移动度(r=0.35,P<0.01)、膈肌收缩速度(r=0.43,P<0.01)均与FVC呈正相关。DTF对鉴别诊断C、D组COPD性能相对较好(AUC为0.78),DTF=30.22%,其诊断敏感度70.60%,特异度83.30%。结论 超声可评价COPD患者膈肌功能障碍,指导稳定期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体外膈肌起搏器治疗对COPD稳定期患者平衡及步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稳定期Ⅱ级(中度)COPD患者60例,依据分层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体外膈肌起搏器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膈肌功能情况、肺功能、平衡能力及步态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最大吸气压(MIP)、膈肌厚度、第一秒用力呼出量(FEV1%),第一秒用力呼出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比例(MVV)、残气量/肺总量比值(RV/TLC)、单腿站立测试(OLS)、起立—步行测试(TUG)、5次坐立试验(FTSST)、步速、跨步长、左侧步长、右侧步长、双腿支撑时间及步态周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MIP、膈肌移动度差值、FEV1%、OLS、ABC量表得分、步速、跨步长、左侧步长及右侧步长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TUG、FTSST、双腿支撑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体外膈肌起搏器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M型超声测量膈肌头尾向运动幅度与运动时间变化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价值。方法 运用M型超声观察68例稳定期COPD患者(COPD组)和68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膈肌头尾向运动幅度与运动时间,比较两组间平静呼吸与深呼吸时膈肌运动幅度与运动时间,分析膈肌运动幅度与肺功能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判断M型超声诊断COPD的效能。结果 平静呼吸时,COPD组双侧膈肌运动幅度大于对照组;深呼吸时,对照组双侧膈肌运动幅度大于COPD组;平静呼吸和深呼吸时,对照组右侧的膈肌运动时间均大于COPD组(P均<0.05)。深呼吸时,膈肌运动幅度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均呈正相关(P均<0.05)。平静呼吸和深呼吸时,膈肌运动幅度诊断COPD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23、0.858;膈肌运动时间诊断COPD的AUC分别为0.620、0.678。结论 M型超声可通过判断膈肌运动情况快捷地评估膈肌功能,可辅助诊断COPD。  相似文献   

17.
COPD的体外膈肌起搏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3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缓解期住院患者,体外膈肌起搏(EDP)治疗2周后随机分为家庭继续治疗组15例和停止治疗组15例,分别于6周和16周进行随访,继续治疗期间,其最大口腔吸气压(MIP),负荷呼吸时间(LT),6min,行走距离(6MWD)和膈肌移动度(DM)均有进一步改善(P〈0.05)肺功能的改变不如呼吸肌功能明量,表现为VC,FEV1,FEV1/FVC的增大,停止治疗组16周后仅用  相似文献   

18.
陈婷  张会杰  陈玉格 《全科护理》2023,(13):1779-1782
目的:探究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病人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实施体外膈肌起搏干预的效果及对病人膈肌功能、呼吸力学指标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医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病人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对症支持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体外膈肌起搏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临床疗效、膈肌功能、呼吸力学指标及氧化应激水平。结果:干预3周末观察组病人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3周末观察组病人气道阻力、呼吸压力、气道峰压及血清丙二醛(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病人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实施体外膈肌起搏干预,可有效改善病人机体氧化应激水平、呼吸力学相关指标,提升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进行性加重疾病,全身性炎症及过度通气可引起膈肌功能障碍。评估膈肌功能的传统方法均为侵入性检查,且结果缺乏特异性。近年来,超声作为一种简单、无创测量膈肌收缩性的方法而备受关注。本文对超声评估COPD患者膈肌功能的方法和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呼吸训练结合体外膈肌起搏的优化肺康复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将102例老年慢阻肺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2组,纳入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于2021年7月至2022年8月在泰州市人民医院就诊。对照组(52例)给予常规护理联合呼吸训练,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体外膈肌起搏的优化肺康复护理进行干预。比较2组的肺功能、膈肌指标和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1周和3周后,2组的最大通气量、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和肺活量,以及右侧膈肌增厚分数和膈肌移动度均较干预前增大(P均<0.05),且观察组均大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干预1周、2周和3周后,2组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较同期对照组更低(P均<0.05)。结论 呼吸训练结合体外膈肌起搏的优化肺康复护理能改善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及膈肌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