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我科1975~1984年收治的25例睾丸精原细胞瘤作了回顾性分析。本组病例的5、10年生存率分别为:Ⅰ期92.8%、83.3%,Ⅱ期57.1%、50%,Ⅲ期13.3%和0,放疗剂量为20~40Gy。病人死亡的原因为肺及纵隔等处的转移。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睾丸非精原细胞瘤的疗效。材料与方法:1975年 ̄1990年收治睾丸非精原细胞瘤40例。大部分行患侧高位结扎精索逆行睾丸肿块切除术,部分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RPLND)。29例行术后放疗,并联合化疗。结果:全组5年生存率为45%,Ⅰ、Ⅱ、Ⅲ期分别为73.9%(17/23),10%(1/10)和0%(0/7)(P〈0.01)。行RPLND者5年生存率为64.3%(9/14)。结论:据文内资  相似文献   

3.
睾丸精原细胞瘤放疗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们对我院1976年6月~1988年12月收治的96例睾丸精原细胞瘤病例作了回顾性分析。本组病例的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Ⅰ期92.4%、91.0%、88.8%,Ⅱ期63.6%、590%、550%,Ⅲ期37.5%、12.5%、0。复发或转移病例经再程治疗,5年生存率为35.7%。放疗剂量应在26一35Gy,对Ⅱ、Ⅲ期病人可同时加用化疗。高龄组生存率明显高于低龄组。病人死因以肺及纵隔淋巴结转移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临床Ⅰ ̄Ⅲ期肺鳞状细胞癌放射治疗疗效。方法:对92列经病理证实的肺鳞状细胞癌Ⅰ ̄Ⅲ期患者采用^60Coγ线外照射常规设野,照射肿瘤量为56.4 ̄74.2Gy6/7W。每周照射5次,周肿瘤量为90 ̄100Gy。肿瘤量未作肺校正。结果:5年随访率为96.2%。本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8.9%(45/92),20.6%(19/92)和9.8%(9/92)。结论:病期、放疗剂量和病变大小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壶腹周围癌的诊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壶腹周围癌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 30例Ⅰ ̄Ⅱ期的壶腹周围癌患者行胰十二批肠切除(PD)和Child消化道(一层)重建术,术后接受区域性动脉介入化疗,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0.0%,死亡率3.3%,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6.7%、46.7%和20.0%;70例Ⅲ ̄Ⅳ期壶腹周围癌病例行胆-肠内引充术,术后平均生存时间为4.2个月。结论 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6.
局部晚期乳腺癌术前尺动脉插管化疗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夏  应敏刚 《浙江肿瘤》1998,4(4):237-238
目的 通过术前尺动脉插管化疗,使肿瘤缩小,降低肿瘤分期,使原来难以手术的病例获得手术根治或姑息切除。方法 患者行尺动脉插管后,分别采用CMF、CAF或PAF三种化疗方案行动脉灌注化疗1 ̄2周期。结果 本组89例,其中Ⅲ期61例(Ⅲa期19例,Ⅲb期42例),Ⅳ期28例,多数患者于化疗后4 ̄5天开始出现肿瘤退缩变软,3 ̄4周后肿瘤缩小明显。局部有效率达95.5%,3年生存率:Ⅲa期83.3%,Ⅲb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睾丸精原细胞瘤综合治疗的几个预后因素。方法:1984年~1996年间我院放疗科收治21例睾丸精原细胞瘤,均行患侧睾丸副睾切除加精索高位结扎,术后均采用放疗或化疗。结果:2年生存率Ⅰ期患者为83.3%(10/12)、Ⅱ期患者为100%(7/7)、Ⅳ期患者为0(0/2);5年生存率Ⅰ期患者为58.3%(7/8)、Ⅱ期患者为85.7%(6/7),Ⅳ期患者为0(0/1)。结论:Ⅰ期、Ⅱ期睾丸精原细胞瘤应行术后放疗,Ⅱ期应加用2~4周期化疗,综合治疗后可延长生存期。年龄对预后影响不明显,单纯化疗疗效有待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8.
腹股沟隐睾精原细胞瘤和阴囊睾丸精原细胞瘤预后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Li Y  Qian T  Yu Z 《中华肿瘤杂志》1998,20(1):74-75
目的分析腹股沟隐睾精原细胞瘤的预后,提出治疗方法。方法我们回顾性分析了1958~1991年治疗的43例患者。根据我院精原细胞瘤分期标准,Ⅰ期33例,Ⅱ期8例,Ⅲ、Ⅳ期各1例。所有患者均经腹股沟隐睾肿瘤切除术,Ⅰ、Ⅱ期以放射治疗为主,Ⅲ及Ⅳ期各1例分别行放疗或化疗。结果全组总的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93.0%和90.3%,相应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8.1%和85.3%。Ⅰ期5年、10年总生存率均为100%,Ⅱ期为75.0%和60.0%。2例复发,经放疗治愈。结论本组研究结果表明,腹股沟隐睾精原细胞瘤预后较好,和阴囊睾丸精原细胞瘤相似。建议对Ⅰ期、Ⅱ期早行术后腹主动脉旁和同侧盆腔淋巴结照射。当有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或原发肿瘤明显侵及腹股沟周围组织时,再行腹股沟照射。  相似文献   

9.
1958年 ̄1974年对宫颈癌400例进行了手术治疗,至1980年底其中105例死亡。按FiGO分期:Ib、Ⅱa、Ⅱb期分别为54、34、17例。平均年龄47.01岁。术后死亡时间:0 ̄3年57例(54.29%),4 ̄5年20例(19.04%),〉5年28例(26.67%);死于癌者76例,占72.38%,其中死于宫颈癌者占81.58%(62/76);死于非癌29例,占27.62%。对淋巴结转移部  相似文献   

10.
复发性胃癌4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48例复发性胃癌术后无瘤期〈1年者占35%,1 ̄3年者50%,〉3年者15%,平均术后无瘤期18.4个月。手术时病期届晚,国区域淋巴结清除范围不够可能是无瘤期较短的原因之一。术后单纯辅助化疗对无瘤无显著影响,胃癌术后复发的治疗有效率低。其主要原因可能为肿瘤对化疗药物的原始耐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睾丸精原细胞瘤的治疗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1963年7月 ̄1995年11月收治的精原细胞瘤患者124例,其中,I期精原细胞瘤患者仅做精索高位结扎睾丸切除加髂-腹主动脉旁淋巴引流区放射治疗;Ⅱ、Ⅲ期精原细胞瘤术后给予放疗及有计划地加用辅助性化疗。结果 I、Ⅱ、Ⅲ期精原细胞瘤5年生存率分别为95.9%、70.4%和0。结论 I期精原细胞瘤患者仅做精索高位结扎睾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了长主工〈3cm的食管癌外科治疗结果。全组407例中Ⅱ期以下者占79.1%,手术切除率为97.7%,手术切除死亡率为0.7%。随诊1 ̄5年结果:1年存活率为89.7%;3年存活率71.4%;5年存活率55.2%。该组病例治疗效果较满意,这表明了食管病变的长度与侵犯的深度有正相关系,即病变越短外侵越轻,淋巴结转移率越低,相反亦然。根据食管癌多点起源的观点,我们主张不论病变长短,都应行全食管切  相似文献   

13.
高剂量率后装放射治疗原发性阴道癌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高剂量率后装治疗原发性阴道癌的疗效。材料与方法 1984年1月 ̄1994年4月,共收治原发性阴道癌40例,全部采用外照射加腔内放疗,外照射采用^60Co-γ线或直线加速器8MV-X线,腔内照射采用Buchler后装机的中间振荡源。结果 所有病例均随访3年以上,40例病人Ⅱ、Ⅲ、Ⅳ期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71.4%、55.6%、0.0%,5年生存率分别为57.6%、46.6%、0.0%。轻度放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Ⅰ、Ⅱ、/Ⅱ。期单纯精原细胞瘤的远期治疗效果并探讨其治疗策略。方法:1986-2000年本院收治的Ⅰ、ⅡA/ⅡB期单纯精原细胞瘤107例,术后单纯放疗73例(68.2%),单纯化疗20例(18.7%),放、化疗联合10例(9.3%),未接受治疗4例(3.7%)。复发共7例,均予以化疗,残留者辅以放疗。结果:(1)Ⅰ期与ⅡA/ⅡB期单纯放疗的总生存率(OS)及10年无瘤生存率(DFS)分别为100%(61/61)、95.1%(58/61)、100%(12/12)、100%(12/12),而单纯化疗患者分别为100%(14/14)、100%(14/14)、66.7%(4/6)、66.7%(4/6);(2)全组复发率为6.5%(7/107),再次治疗的治愈率为85.7%(6/7);(3)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7%(2/73)。结论:(1)Ⅰ期及ⅡA/ⅡB期单纯精原细胞瘤术后可首选放疗;(2)为尽量避免放疗远期并发症,可选择部分病人行单独的腹主动脉旁野照射;(3)Ⅰ期也可单纯化疗;(4)复发病人经积极救治,仍可获较高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ⅠⅡ期宫颈癌根治术后淋巴结转移与预后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78年 ̄1987年,我院手术治疗Ⅰ、Ⅱ期宫颈癌194例,其中I期153例,Ⅱ期41例。术后病理证实26例有盆腔淋巴结转移,I期转移率为10.5%,Ⅱ期转移率为24.4%。26例患者中,20例术前经半量腔内放疗,26例均于术后均予以^60Co外照射,DT45Gy ̄50Gy。本组病人均随访5年以上,随访率99.0%。5年生存率无转移组95.2%,转移组57.7%。作者讨论了有关淋巴结转移的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16.
崔念基  周兰荪 《癌症》1997,16(4):277-279
目的:回顾性分析睾丸精原细胞瘤的治疗效果。探索综合治疗的原则。方案:总结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1975年至1990年收治的163例睾丸精原细胞瘤,其中单纯手术4例,术后化疗22例,术后放疗52例,术后放疗加化疗85例。以直接法计算生存结果。结果:总5年生存率73.62%;Ⅰ、Ⅱ、Ⅲ(Ⅳ)期分别为84.37%、64.29%和27.27%。单纯手术4例(I期)区域淋巴结转移50%(2/4);术后综合放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回顾性分析睾丸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表现、治疗效果及各种因素对预后的影响,并对术后效、化疗的作用,提出见解。方法 睾丸非霍奇金淋巴瘤22例,分部病例均先作根治性切队术、术后病理证实、分类。术后单纯放疗4例,化、放疗结全18例。结果 以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结果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2.7%、50.0%和39.9%。结论 本病不论病期早、晚术后均应予全身联合化疗。放疗仅作区域性引流区病灶  相似文献   

18.
徐培玉  陈建成 《浙江肿瘤》2000,6(2):110-111
「目的」探讨睾丸精原细胞的最佳综合治疗方法。「方法」123例经病理证实的精原细胞瘤在综合治疗后随访。「结果」①5、10年生存率Ⅰ期100%(80/80)、77.5%(62/80),Ⅱ期61.1%(11/18)、66.7%(12/18),Ⅲ期20.0%(5/25)、0(0/25)。②Ⅰ期复发率2.5%(2/80),无远处转移,Ⅱ期复发率84.0%(21/25),远处转移率72.0%(18/25)。「  相似文献   

19.
卵巢无性细胞瘤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院1984年6月 ̄1994年6月共收治无性细胞瘤20例进行临床分析。年龄最小9岁,最大48岁,30岁以下14例,占70%,占同期卵巢原发恶性肿瘤的5.4%。Ia期8例,Ib期2例,Ic期2例,Ⅱ期2例,Ⅲ期3例,Ⅳ期3例。全部病例均以手术为主,术后辅以放疗或化疗。除2例失访外,3例手术后短期内死亡,15例存活,5年存活率25%。从本组病例看,Ia期的要求保留生育能力的年轻患者,术时检查如无  相似文献   

20.
1975年3月至1987年12月我院收治了经病理证实的睾丸精原细胞瘤病例109例,Ⅰ期73例,Ⅱ期28例,Ⅲ期5例,Ⅳ期3例。治疗方法均为术后加放疗,中晚期的13例会并N-甲酰溶肉瘤素化疗,预后与分期有关。3、5、8年生存率为82.6%、771%、66.7%。主要死因为血道转移.1987年以后对ⅡB期、Ⅲ期于放疗前后采用了以顺铂为主的有计划的联合化疗。结果提示:对于Ⅰ、ⅡA。期患者,单纯隔下放疗即可,ⅡB。、Ⅲ期应放疗合并卡铂为主的联合化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