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北方的冬春季节新鲜的菜果相对少而贵,在家生些“绿色的黄豆芽”一举多得。市售的无须根、茎粗短、顶尖小的豆芽,看着漂亮,吃着脆嫩,但专家提醒:这多是加入“除草剂”催发生长的畸型豆芽,具有慢性毒性,可能致癌,常吃不利健康!  相似文献   

2.
冬春季节,市场上却依然能买到黄瓜、西红柿、香蕉等反季节蔬果。不少人会心存疑惑,这些用激素、农药种出来的反季节蔬果,究竟能否放心吃呢?  相似文献   

3.
伤风感冒是儿童最常见的外感性疾病,一年四季随气候变化而发生,尤其在冬春季节较为多见。常以发热、怕冷、头痛无汗、鼻塞流涕、咳嗽有痰、咽喉肿痛、口渴等为主要症状。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是,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引发其他的毛病,如扁桃体炎、咽炎、气管炎、肺炎、慢性鼻炎等等,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4.
江南 《家庭中医药》2005,12(7):57-57
药酒有通血脉、行药势、散诸痛、祛风湿之功.是冬春季节调治进补的佳品。那么.怎样泡服药酒呢?  相似文献   

5.
《养生大世界》2005,(2A):37-37
冬春之际气温不断变化,消化、神经、心血管、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有所上升,有关医学专家提醒,此时正是“季节转换病”高发期,特别要注意冬季胃部的保暖,吃一些高营养的食品,不暴饮暴食。慢性胃病对含有鞣酸的水果特别敏感,如柿子、葡萄等,建议有胃病的人慎食。中老年人在季节转换期还应以保暖为重,  相似文献   

6.
杨年 《家庭中医药》2004,11(1):62-62
最近,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向人们发出告诫:冬春时节病毒极易侵犯人体,特别是新生儿及12岁以下的儿童,很容易被病毒侵犯心脏。故冬春季节要注意慎防小儿患心肌炎。 本病发病最先以感冒或腹泻的形式出现,因而易延误正确的治疗。患儿通常在出现感冒样症状或腹泻后的1~3周,才不同程度地显现出心肌受损的真面目。轻者头晕、疲倦、食欲不振、心慌、  相似文献   

7.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多发病,特别在冬春寒冷季节.发病率更高,占我科治疗的病人之首位,但是治疗效果一直不太理想。1997年-5月份我们开始在部分风湿性关节炎病人中试用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所产“高效家用远红外电磁波医疗保健带”(简称)“保健带”共治疗74例。其中坚持资料完整观察的达三个月以上的为30例。现对此30例病人的治疗效果作一临床统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一、概述 儿感冒是儿科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为感受风邪所致。临床以发热、恶寒、头疼、流涕、打喷嚏、咳嗽为主要症状。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季节发病率最高,幼小和体质素虚的小儿容易发病。其证情多变,特点是夹痰、夹滞、夹惊等兼证的发生,这是小儿感冒与成人感冒所不同之处。中医感冒相当于西医的上呼吸道感染和流行性感冒。多种传染性疾病,如水痘、风疹、猩红热、百日咳、麻疹等初起症状同感冒,诊断时应加以鉴别。  相似文献   

9.
橄榄,为橄榄科植物橄榄的果实,主产于广东、广西、福建、台湾、四川等地。橄榄成熟于冬季,为冬春季节稀有应市果品。其果实为硬壳肉果,呈纺锤形。不论成熟与否,都呈青色,因而又称青果。初食略有酸涩、苦感,久嚼后味转清甜,满口生津,余味无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冬春季节流感样病例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方法:对184例流感样病例患者进行诱因、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临床特点及中医特征.结果:发病年龄以中青年为主;过度劳累、女性经期等可引起免疫力下降的客观因素是发病的病理基础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不恶寒或少恶寒、咳嗽、咽痛,同时伴有全身酸痛、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C反应蛋白普遍轻度偏高,中医特点符合风热犯卫证型.结论:流感样病例资料的临床特点符合上呼吸道感染,中医的基本病因为风热毒邪.  相似文献   

11.
12.
临证精华     
[方术来源]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神经内科临证效验[曹利民,胡志诚.中医杂志,2009,(05):441】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谌琦  郭小青 《河南中医》2010,30(3):221-223
目前证实质研究已经深入到了细胞分子水平,既有"微观"还原,还有微观基础上的综合,借助西医学及多学科的方法研究中医,都是值得提倡和鼓励的。但研究发展中医不能替代中医自身的发展。证的研究应坚持中医自主发展道路,应在调整目标的基础上予以加强,充分利用现代多学科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规范证名与证候。在此基础上,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临床与实验研究并举,使中医在发展中实现自身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脑髓述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提出脑之元神是统御五神之主,又为官九窍之司,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奉于脑,温养祖窍,而生精神,意识、思维、记忆、运动以及喜、怒、忧、思、悲、恐、惊、哀、乐、爱、视、听、嗅、味、语言等,脑脑内寓元神,为一身之主宰,五腑六腑听命于脑,脑神调节各脏腑之平衡,神、魄、魂、意、志皆由脑之元神经领,脑为元神之俯 ,为生命活动之主宰,深入认识脑髓的形、象、生理、功用及其与五腑六腑之间的关系,以此为基础进而探讨脑病之病理变化,对指导临床,提高脑病的论治水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辽宁中医杂志》2016,(10):2082-2085
从中医经典出发,根基于《黄帝内经》中关于睡眠障碍的理论阐述,系统分析整理《伤寒论》《金匮要略》中与其理论一脉相承的理、法、方药的妙用,结合一些著名医家的阐微,探讨失眠的病因病机,认为失眠的本质病机是发于心而根于胃。以期为临床治疗失眠提供清晰的正确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临证精华     
中药结合针刺治疗中风痴呆[方术来源]广东省江门市五邑中医院“中药结合针刺治疗中风痴呆30例总结”(艾立新.湖南中医杂志,2004, (1):5/刘朝圣博士选评) [适应病症]中风痴呆。[方术内容] (1)中药治疗:以地黄饮子加减:熟地、山萸肉、肉苁蓉、巴戟天、麦冬、石菖蒲、石斛、竹茹、淮牛膝各10g,五味子15g,远志8g,茯苓12g,胆南星6g。水煎服,日1剂,早、晚各服药1次。气虚者加黄芪30g,党参、白术各10g;肝阳上亢者加天麻10g,钩藤15g;痰热盛者加枳实9g,栝楼10g;血瘀甚者加水蛭6g,地龙10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