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高恪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76,(9)
作者报告了在乌干达癌症研究所用阿霉素(Adriamycin)治疗了14例肝细胞癌。所有患者均经肝活检证实。按1971年7月坎帕拉肝细胞癌国际讨论会拟订的肝细胞癌的功能-解剖分级标准,属Ⅰ级者2例,Ⅱ级者3例,Ⅲ级者9例。用药方法为阿霉素75毫克/平方米,静注,每3周1次。14例中除3例因较早死亡而未用足够药物外,其余11例均接受了至少2个疗程的阿霉素治疗。这11例均获得良好反应,其中3例分别在阿霉素治疗第2、3和5个疗程后肿瘤完全退缩,血清甲胎蛋白转阴,其缓解期分别为3、6和 相似文献
5.
肝细胞癌(HCC)是世界上与癌症相关的死亡原因之一。原位经典肝移植(OLT)虽受移植物缺乏及患者的合适人选等原因限制,仍是早期切除肝癌的最佳治疗选择。1996年Mazzaferro等发表了具有重要意义的米兰标准,并认为肝脏小肿瘤患者移植后生存率与良性肝脏疾病患者相当。并研究证实若影像学证明患者单个肿瘤直径不超过5cm,或肿瘤数目不超过3个,最大直径不超过3cm,其5年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分别是75%和83%。随后,在美国,米兰标准被美国器官共享联合网络(UNOS)采用作为原位肝移植器官分配的标准。 相似文献
6.
8.
9.
10.
每年全世界诊断出的肝细胞癌(HCC)新病例大约在一百万左右,在过去的十年中,美国的发病率增加了三倍之多,HCC已成为主要的健康问题,对此迫切需要较好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肝细胞癌的分子靶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人类第5大恶性肿瘤,死亡率极高.在我国,HCC的治疗已取得显著进展,但总体发病率和死亡率尚无明显改观,对于不适宜手术切除的晚期HCC,现有的药物治疗并不能改善患者预后,进一步提高疗效仍面临严峻挑战.所以,发现新的靶向治疗药物或新的靶点对HCC的早期诊断、化学预防以及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从对HCC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的研究中,人类已发现了多个潜在分子靶点.这些靶点大部分为酪氨酸激酶受体激活的信号传导通路,包括:Raf/MEK/ERK,PI-3K/Akt/mTOR和Jak/Stat等.以索拉菲尼、舒尼替尼等为药物代表的多靶点、多激酶抑制剂治疗HCC更是受到高度关注.本文主要介绍HCC潜在的分子靶点以及常用靶向药物的临床进展. 相似文献
12.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8,(34)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死亡率居所有肿瘤的第二位,且近年在我国有上升趋势.因其发病隐匿、进展快、预后差,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近10年来, HCC的治疗方法有了显著性进展,尤其是分子靶向药物的使用和研究,开启了HCC治疗方法的新阶段.本文就目前HCC发生发展相关信号通路及潜在分子靶点的研究现状、分子靶向治疗药物临床使用状况以及新药研发进展做了比较详细地叙述. 相似文献
13.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5,(6)
肝细胞癌的发病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的分子变化过程。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是通过阻断肿瘤细胞的特异性信号转导通路或阻止潜在的肿瘤血管生成的靶点,抑制肿瘤细胞的分裂增殖,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但是有关疗效的预测、药物的耐药性、治疗方案的优化选择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14.
正肝细胞癌(HCC)在肿瘤相关死亡率中位居第三,并且是肝硬化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1])。尽管随访方案逐步完善,但即使在发达国家,由于过重的肿瘤负荷和(或)难以纠正的肝脏功能,最终仅有约30%的患者适合诸如手术切除、肝移植、局部 相似文献
15.
肝细胞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前列的恶性肿瘤.随着分子生物学和肿瘤免疫学的进步,以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索拉非尼、仑伐替尼等)为代表的分子靶向药物和以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配体-1单抗为代表的免疫治疗为晚期肝细胞癌患者带来福音.免疫治疗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可进一步提高疗效.此外,立体定向放疗、局部治疗与系统治疗的优化整合有望使得患者获益最大化.未来,深入理解肝细胞癌异质性,发展精准分子分型和个体化治疗,建立多学科协作诊疗体系,系统治疗有望实现晚期肝细胞癌的长期管理.本文就晚期肝细胞癌系统治疗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17.
18.
分子靶向治疗是近10年来肿瘤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在肺癌、恶性胃肠间质细胞瘤、恶性淋巴瘤、肠癌、乳腺癌等肿瘤的治疗中已获得很大的成功,尤其HCC的分子靶向治疗在小分子靶向治疗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新进展,特别是多靶点药物索拉非尼在HCC的靶向治疗中取得的成功,使HCC分子靶向全身治疗有了新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一、流行病学肝细胞癌 (HCC)是常见肿瘤 ,在人类恶性肿瘤中居第 4位。 2 0世纪末 10年 ,其发病率持续增长 ,在东亚和中非地区HCC发病率是欧美的 5倍以上 ,我国每年有约 11万人死于肝癌 ,其中男性 8万 ,女性 3万 ,占全世界肝癌年死亡数的 4 5 %。HCC发病中位年龄朝着年青化方向变换 ,如非洲为 30~ 4 0岁 ,我国为 4 0~5 0岁 ,美国为 5 5~ 6 5岁。移民流行病提供的病因研究信息表明 ,美国黑人发病率明显低于非洲黑人 ,中国血统的人群发病率在全球各地均较高 ,但在中国出生的美籍华人发病率低于中国本土生活者 ,而在美国出生的第二代美籍华人发病率低于第一代 ,说明除遗传因素外 ,环境因素亦起重要作用。HCC发病与HBV、HCV感染相关已是不争的事实。近来临床研究表明 ,HBeAg阳性人群发病相关危险系数高于HBeAg阴性人群 ,高滴度HBV病毒载量对HCC发生具有预示性价值 ,提示慢性HBV感染病人中HBV活动性复制可促进肝癌的发生。HBV基因型与HCC发生也有关。研究认为 ,基因B型主要在HBV无症状携带者 ,其发生HCC可能性较少 ;基因C型主要在慢性肝病中 ,其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