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哮喘治验     
哮喘为常见病之一,笔者以辨证施治加三梭针划割治疗哮喘,收到了满意疗效、现择数例介绍如下。例一、张××,女,38岁,于1983年3月25日就诊。患者于每日晨5~7点哮喘发作,9点以后即喘停,如此已5年余。诊时患者身体较虚弱,自哮喘发作以来,易患外感,咳痰不利,喘息胸闷,哮喘发作时不能平卧,畏冷,两目下青色,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听诊:两肺布满哮鸣音。血常规化验:除白细胞总数略增高外,其余均在正常范围。证为寒痰胶滞,气失升降,久病及肾而发哮喘。拟以温化寒痰,补肾纳气治之。处方:杏仁9克桔梗9克紫苑12克白芥子10克白前9克半夏9克炙麻黄9克干姜6克远志9克白芍15克  相似文献   

2.
例一:彭××,男,39岁,门诊号003696。1983年10月25日初诊。自述5月初出现咽喉疼痛、声音嘶哑,喉间痰滞不舒。在××医院诊治,经检:慢性咽喉炎、声带闭合不全。药后咽痛缓解,声嘶依然、特来就诊。现感咽干痰滞声音嘶哑,舌红、苔黄腻,脉浮弦缓,询知发病前曾受雨淋。证为外邪闭郁肺气,内有湿热蕴郁。治以疏表开肺利咽,除湿清热解郁。处方:桔梗、蝉蜕、浙贝母、射干、僵蚕、知母各12克,炙麻黄、  相似文献   

3.
乳癖治验     
例一王××,女,39岁,干部。于1979年11月初诊。患者两乳房硬块胀痛已一年余,患者平素性情急躁,易生气。现症胸闷,嗳气,两乳张痛,右乳上方可扪及一个3×4厘米肿块,左乳上方可扪及一个2×3厘米的肿块,质地中等。并痛牵两肩,经期前和急躁时疼痛加剧,舌苔薄白滑,脉弦滑。为肝郁气滞,痰凝乳络。治宜疏肝理气,化痰散结,因郁久生热,故少佐清热化结之品。拟方:苍术15克制半夏9克制南星6克白芥子9克桔叶9克香附9克桔核15克昆布9克海藻9克夏枯草15克水煎服,一个月后肿块及乳房胀痛俱消失。一年后追访无复发。例二霍××,女,47岁,玉泉区居民。  相似文献   

4.
癫证     
<正> 赵××,男,46岁。1977年1月24日初诊。彻夜失眠,寝难成寐,头晕头痛,继之哭笑无常,胡言乱语,脸僵直视,精神呆滞,便结溲黄,苔黄腻,脉弦细。辨为癫证。治以舒肝解郁,清热豁痰,安神定志。药用郁金9克,自矾8克,生龙齿15克,百合12克,黑芝麻12克,生牡蛎15克,菖蒲9克,远志9克,丹参12克,枣仁12克,法夏6克,桑椹15克,化橘红9克,琥珀粉3克(冲服),竹沥水30克(冲服);磁朱丸18克,日服2次。连服半月。二诊:症状大减,二便已调,精神好转,  相似文献   

5.
阳萎治验     
胡××,25岁,1988年元月10日初诊。自诉阳萎一月有余,几经诊治而罔效。患者疑虑重重。现症为阳事不举,伴口苦,纳差,睡眠不安,其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辨其脉证属肝胆郁热,下注宗筋.治宜清泄肝胆,疏肝健脾,以龙胆泻肝汤合逍遥散化裁:龙胆草、泽泻、车前仁、木通、黄芩、当归、栀子、白术、茯苓各10克,柴胡8克,生地12克,白芍15克,甘草5克,薄荷6克,  相似文献   

6.
案1:章××,男,39岁。1959年3月27日诊治,病志号:7。诊见:腰疼神倦,寐时欠酣,舌滑,脉弦滑。拟清痰为主,兼益肾气。方药:陈皮15克半夏15克枳壳15克枳实7.5克竹茹5克炙冬花15克茯苓15克前胡7.5克炙甘草5克,三剂水煎服,配服肾气丸。按:该患痰饮为病,饮为阴邪,得热则化,故《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曰:  相似文献   

7.
例一.刘××,男,59岁,工人,1980年3月1日初诊。心悸、胸痛10余日,劳则加重,休息则稍减,且觉头晕,神疲乏力,见其面色晦暗,舌质暗红,边有瘀点,苔黄腻,脉弦细结。诊为心悸,痰浊瘀阻型。治以祛痰化浊,佐以活血化瘀之品。方用温胆汤合失笑散加味:陈皮15克半夏16克茯苓15克炙甘草10克竹茹15克枳实15克五灵脂15克蒲黄16克郁金15克菖蒲10克,水煎服。2剂胸痛减轻,心悸如前,且感心慌,舌变淡暗苔白腻,脉弦细结。现心气虚之状,上方去失笑散、菖蒲加人参15克、丹参20克,3剂后诸症减轻,以后继用温胆汤随证加  相似文献   

8.
咳嗽为肺系疾患的主要症状之一。我随朱良春老师临证,治疗该症,有所收益,现结合案例,将其治咳经验介绍如下: 例一:汤××,女,43岁,工人。咳嗽痰黄,历时半月,咳呛胸痛,口干欲饮,纳谷欠馨,大便燥结,舌苔薄黄,脉象细弦。此乃肺燥之证,拟以润肺止咳,选桑杏汤加减。处方: 南北沙参各12克,桑叶10克,杏仁10克,豆豉6克,山栀5克,梨皮一只,瓜蒌皮12克,生甘草5克。服上药4剂,咳嗽仍剧,余证略平。二诊请朱师诊治,他认为咳嗽痰黄,口干欲饮,仍属肺热之象。至于大便燥结,乃肺热并移于大肠之候。咳嗽之因热  相似文献   

9.
三仁汤为清代名医王孟英所创,是清热化湿的一首良方。临床只要辨证准确,每能获得较好的效果。现举案例如下。精浊(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梁××,男,工人,35岁。初诊于1987年7月8日。自述小腹隐痛,小便混浊如米泔水一年余,伴尿道灼热,排尿不畅,头晕乏力,失眠健忘,纳食呆滞,口粘且苦,舌尖红,苔黄腻,脉弦濡。肛诊:前列腺增大且硬,压痛(+)。前列腺液常规:脓球(++)。诊为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辨证属精浊,下焦湿热壅滞,清浊不分,方以三仁汤化裁;藿香10克,叩仁10克,苡仁15克,半夏9克,竹叶10克,厚朴10克,滑石30克,栀子6克,瞿麦15克,服5剂后诸  相似文献   

10.
例一,刘××,男,67岁。1980年7月9日急诊。突发右侧半身不遂。诊见言语蹇涩,舌强难伸,偏歪,口角歪斜,胸膈满闷,喉中痰鸣,涎沫随口角不断流出,右上下肢瘫痪,舌苔黄腻,脉弦滑。诊系痰热郁阻,窍络不通。治以熄风涤痰,活血通络。药用导痰汤加味:石决明20克、法半夏9克、胆星9克、茯苓18克、丹参30克、钩藤24克、天麻15克、菖蒲9克、远志6克、郁金15克、栀子15克、地龙20克、牛膝15克。连服3剂,肢体功能明显恢复,可自动行走。舌苔薄黄,脉弦数。原方去胆星、法半夏,加玉竹20克、白芍20克。连服3剂痊愈。至今健康如常。  相似文献   

11.
怪病多痰瘀     
<正> “怪病多痰”、“怪病多瘀”确实是掷地金声。笔者认为,如突然意识障碍,或狂言乱语等,往往是痰和瘀作祟。今举两例,以资说明。例一刘××,女,16岁,学生。1976年10月15日就诊。其母代诉:昨日一切正常,今晨见其懵懵懂懂,似笑非笑,恶见他人,小便失禁。检查均无异常,邀余诊治。见其痴笑如呆,目光迟饨,对答含糊,恶见生人,口角流涎,苔略黄,脉弦滑。以清化热痰,开窍醒神,投温胆汤加味。枳实10克、竹茄10克、半夏8克、陈皮9克、云苓10  相似文献   

12.
例一:黄××,男,45岁,1985年6月7日就诊。自诉:自半月前感冒后,每天早晨四、五点钟之时,出现潮热,汗大出,醒后仍持续五、六分钟。时常衣被皆湿,口中苦甚。舌苔黄腻,脉弦滑。辨为邪伏少阳、枢机不利.治宜和解少阳,清热除湿。方用蒿芩清胆汤:青蒿15克,柴胡、竹茹各9克,黄芩12克,茯芩皮12  相似文献   

13.
水肿     
徐××,女,68岁,农民。1983年6月10日初诊。20天前出现发热,呕吐。继后头面四肢浮肿,治疗多日不瘥,肿势更甚,于是邀余诊治。诊时见患者取半卧位,浮肿以下肢为甚,双腿如鼓皮色光亮,不恶寒,咳喘,心悸,夜不能卧,腹胀纳呆,三日未大便,小便短少而黄,舌质黯红,苔厚膩微黄,脉沉数。病属阳水,湿热壅盛。治法:分消湿热,通利二便。处方:商陆15克、泽泻12克、赤小豆12克、木通10克、茵陈15克、茯苓皮12克、大腹皮12  相似文献   

14.
小便不通     
(一)妊娠痢疾转胞蔺××,女,36岁,农民,1949年8月11日初诊。患者妊娠七月,腹痛腹泻二天,大便一日十余次,脓血夹杂,里急后重,呻吟不已。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口渴不喜饮,舌苔黄腻,脉浮数。属暑湿化痢,用疏表和里法:荆芥9克,防风4.5克,佩兰9克,  相似文献   

15.
刘生荣老中医年已七旬。临证五十余载,经验丰富,现将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2例整理介绍如下。例一:郭××、女、20岁、农民。82年冬挖渠受了冷冻寒湿,四肢出现麻木疼痛,渐至足趾、手指颜色青紫,遇冷及夜间疼痛加重,当地治疗无效,于83年12月1日来我院求治刘老。患者面色(白光)白,趾指青紫不温,足背跌阳脉微弱,大便溏稀,一日二、三次,脉沉紧无力,舌淡红边有瘀斑,苔白腻。辨证为寒湿瘀阻血脉,治以散寒祛湿行瘀健脾。用桂枝附子汤加昧:熟附片9克桂枝10克细辛3克独活12克苍术15克防已12克木瓜12克苡米30克丹参15克当归30克乳香6克没药6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牛膝12克元胡12克。上方随症加减,服药50余剂,疼痛消失,颜色变红,手足温暖,大便正常,腻苔消退,时过年半,至今复发。例二:郭××、男、36岁、教师。因盖  相似文献   

16.
手颤     
周××,男,48岁,干部。1985年7月18日诊。患者左手振颤二年。一月前,右手亦颤,某医院按风湿治之,服中药十数帖罔效,遂邀余诊治。刻诊:两手振颤,握力减退,不能持笔写字。伴咳嗽,痰多质稠,头晕心悸,心烦失眠,肢倦神疲,形体略胖,面部微浮,纳差,口苦,唇焦不渴,舌苔黄腻,脉弦缓。辨证为脾虚风  相似文献   

17.
类中风验案     
潘××,女,49岁 1977年2月26日来诊:两月前突然脑出血,神志不清,言语蹇濇,右半侧肢体瘫痪,经××医院抢救治疗,神志已清,但言语仍不利,情绪急躁,瘫痪如故,手指拘挛颤抖。苔黄腻质红,脉弦劲。血压时高时低。类中之后,肝阳偏亢,痰热阻滞,灵窍不利,络脉失和。治予平肝阳,化痰热,慧灵窍,和络脉。并嘱其逐步加强活动锻炼,淡饮食,节喜怒。嫩钩藤20克(后下),广地龙12克,石菖蒲8克,远志肉6克,生山查30克,怀牛膝10克,莶草15克,珍珠母30克,川石斛10克,生地黄15克,黛蛤散10克  相似文献   

18.
背痈治验     
李××,男,65岁。住院号119567。体质素虚,罹患肺结核、糖尿病、气管炎多年。近因背部脓肿并发脓毒血症而入院。入院后行脓肿切排术及抗感染治疗,但术后因稠脓较多,排出不畅,遂转中医诊治。诊见:消瘦、面色灰黄,左肩胛处之痈红肿、切口有脓,伴咳微痰少,纳差,易汗出,发热恶寒,渴饮,脉沉细滑、苔黄腻质淡。证属虚劳发背之类,治宜攻补兼施。处方: 蒲公英20克、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黄芩12克、赤芍10克、苡仁20克、生黄芪20克、  相似文献   

19.
魏××,男,20岁。1991年3月诊。唇舌红肿溃烂三天,伴口干口臭,疼痛明显,难以进食,便秘,溲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略弦。属胃有积热,火气上攻证。治宜清胃凉血。拟清胃散加减:黄连、生地、丹皮、牛膝各15克,石膏30克,知母12克,大黄10克,升麻6克,麦冬15克。全方共奏清胃火,凉血热之效。服药5剂而愈。  相似文献   

20.
病例一:陈××,男,46岁,1977年11月12日就诊。患者因68年患“急性肾炎”后,曾两次复发住院治疗,诊断为“慢性肾炎”。77年10月又因浮肿而住院治疗20余天,未见好转而出院,延余诊治。诊见:患者面浮油垢,双颧潮红,头眩晕,心烦易怒,小便黄赤混浊,脉细,舌红,苔薄黄。小便常规:尿蛋白(?),红细胞9~11,白细胞少许,血压190/100,诊为肝肾阴虚、湿热蕴结。治以育阴清利,方用知柏地黄丸加减:生地15克、淮山12克、茯苓、泽泻、丹皮、知母、前仁、桑白皮各9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