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疳证     
疳证是指小儿过食肥甘,脾胃受伤而致脏腑失养、形体干枯消瘦的一种病证。病因病理小儿乳食无度或过食生冷肥甘之后,壅聚中焦,滞而不化,形成积滞,日久影响消化吸收,以致气血生成受阻、脏腑失养,渐而形体消瘦,气液亏耗;母乳不足、喂养不当或长期饮食失调,以致营养缺乏,无以化生气血,导致小儿发育障碍,诸脏皆损,亦可形成疳证;久病不愈,或病中过用寒凉攻伐之药,以致脾胃虚弱、受纳腐熟运化的功能失调,继而肌肤失濡、脏腑失养,也是疳证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钱乙有关小儿疳证论治的学术思想.方法:搜集并整理钱乙关于小儿疳证的论述及理法方药,探析其学术内涵.结果:钱氏立脾胃亡津之病机,揭示了疳证本质是“亡津液”,开扶脾养胃法先河,指出治初病侧重养胃阴,疗久疾功擅扶脾阳.并创制治疳证初病而设之白术散及疳证后期之益黄散(又名补脾散).结论:钱乙论治小儿疳证,分析综合,权衡利弊,审慎地制方遣药,为后世儿科临床的理法方药确立了规范楷模.  相似文献   

3.
疳积又名疳证.疳有两种含义:一曰“甘”,指小儿乳食不节,恣食肥甘.损伤脾胃;二曰“干”,指脾胃虚弱,不能化生精微,滋养肌肤,致使形体干枯,面黄肌瘦,头大项细。发枯直竖,腹大青筋暴露.由于疳积对小儿的生长发育危害极大,古人称此证为儿科四大证之一。自1952年以来,我共收治小儿疳积310例,皆收到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疳积     
曾绍裘医师(湖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疳者,“干”也,脾胃津液干涸,瘦瘁少血之谓;又疳有“甘”之涵义,指过食肥甘之品,因而积滞成疳也。疳为儿科四大病证之一,其症状以面黄肌瘦,毛发细疏成束,心烦意躁,精神萎困,口渴无度,食欲不振,或嗜食香咸,腹部鼓胀,青筋暴露等为其特征。因其病变之脏腑不同,表现症状各异,故有五脏疳及其他多种名称,但总的病源不离乎脾胃有眚。盖因小儿脾胃娇嫩,倘乳食肥甘过多,运化不及,食积停滞肠胃,蕴结生热,致脾胃津液干涸,或因病后误治,损伤津液、气血,血液干枯而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脾胃功能及其与各脏腑的关系,疳证的病因病机及病理转归,疳与积的关系等诸方面并结合的临床经验,阐述“疳皆脾胃病”的论点对临床的指导意义以及“运脾法”的理论基础及其在小儿疳证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疳证”,为小儿科常见的疾病,以婴幼儿为多见。中医儿科把它列为“痧、痘、惊、疳四大证之一。”是属于慢性衰弱病,也是多种病症变化的转归。现代医学认为这是一种小儿营养不良性疾病,在治疗上尚无特效疗法。因此,从祖国医学儿科中深入的发掘和探讨,或许对治疗本病有所裨益。“疳证”是小儿脾胃虚损,运化失宜,以  相似文献   

7.
补肾法在小儿疳证治疗中的效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疳证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水谷精气充养较差,导致肾精不足,使脾失温煦和濡养,脾失健运,胃失和降,食积壅塞,内生湿浊,日久耗伤气血所致。治疗多从健脾和胃、消积理脾、补气养血为治。为探索补肾法在小儿疳证中的治疗作用,我们以自拟“补肾养营汤”加减,治疗小儿疳证49例,并用古方“人参养营汤”加减治疗小儿疳证17例作对照,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全部患者均有形体消瘦、精神萎靡、消化功能混乱、纳呆、营养不良等表现,临床诊断符合中医疳证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共49例,其中男27…  相似文献   

8.
整理了吴瑭治疗疳证的经验,包括疏补中焦;升降胃气;升陷下之脾阳;甘淡养胃;调和营卫;鼓动脾阳;调其饮食;苦寒酸辛以驱虫;缓运脾阳,缓宣胃气。认为其治疳九法从小儿“脾常不足”之体质特点及疳证本虚标实的病理特点出发,立足脾胃,综合施治,对小儿疳证的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玉玲论治小儿疳证经验李志勤(江苏省姜堰市中医院225500)关键词王玉玲小儿疳证诊治经验我院儿科主任医师王玉玲,业医60余载,精于儿科,学验俱丰。兹将其论治小儿疳证的经验整理于后,以飨同道。1对疳证的认识及治疗经验疳证是儿科“痧、痘、惊、疳”四大证...  相似文献   

10.
北宋著名儿科学家钱乙所著的《小儿药证直诀》,为儿科专著之典范,书中论述了很多儿科常见病证的辨治方法,对后世影响颇大。现就其有关疳证的理法方药的学术思想初步探讨如下。   1 以五脏定名及分型   1.1 以五脏定名   历代医家对疳证的命名繁多。按病因命名有热疳、冷疳、哺乳疳、食疳、蛔疳等;按病位定名有外疳、内疳、口疳、走马疳、脑疳、鼻疳等;按病证命名有疳泻、疳肿胀等;按病情又可分为疳气、疳虚、干疳等。钱乙认为,脾胃失调虽属疳证的主要病变因素,但病久则气血虚衰,诸脏失养,必然累及他脏。五脏可以反映本病的基本病位,故钱氏独具匠心对疳证命名以五脏而定,即肝疳、心疳、脾疳、肾疳、肺疳。   1.2 以五脏分型   疳证分属五脏,故有五疳之称。钱氏对五疳的证型有比较详尽的论述:“肝疳,白膜遮睛;心疳,面黄颊赤;脾疳,体黄腹大;肾疳,极瘦,身有疥疮;肺疳,气喘,口舌生疮。”肝疳又名筋疳,证见头发竖立,面目爪甲色青,两目多泪,隐涩难睁,甚则白膜遮睛,摇头揉目。心疳又名惊疳,证见惊悸不安,浑身壮热,颊赤唇红,口舌生疮,咬牙寻舌,盗汗烦渴等症。脾疳又名肥疳,证见面黄肌瘦,时发潮热,困倦嗜卧,心下痞硬,乳食懒进,嗜食泥土,肝大坚硬,腹痛下蛔,头大颈细。肾疳又名骨疳,证见面色黧黑,耳焦脑热,齿龈出血,足冷如冰,肌骨消瘦。肺疳又名气疳,证见皮肤干燥,毛发焦枯,面色(白光)白,咳嗽气喘,憎寒发热,咽喉不利,口鼻生疮,长流清涕。钱氏的五脏疳之分,对后世医家治疗疳证拓展思路而不仅限于脾胃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求明代医家薛铠、薛己治疗小儿疳证的学术思想。[方法]以薛铠、薛己合著的儿科著作《保婴撮要》为主要研究内容,结合其他医家著作,分析薛氏父子论治小儿疳证的学术思想。[结果]薛氏父子继承前人治疗小儿疳证的经验,结合临床实践并加以发挥,认为疳证症状虽多,但辨证要点仍以五脏为主,将疳证分为肝疳、心疳、脾疳、肺疳、肾疳五类,即五疳。针对小儿疳证脾胃失调的特点,提出治疗重点在于调补脾胃。同时父子二人认为治疗小儿疳证固本需与治疳并重,不可忽视标本兼治的重要性。[结论]治疗小儿疳证,薛氏父子强调辨明五脏为要点、调补脾胃为主、固本与治疳并重,注重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对治疗现代小儿疳证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2.
北京已故儿科名中医周慕新临证50余年年,学识渊博,经验丰富,颇著盛誉。今将恩师课授笔录、随诊记实公诸同道,冀望指正。惊风属儿科四大要证(痧、痘、惊、疳)之一。周师说:“惊风乃骤急险重之患,变化瞬息,凶吉莫测”。一般来讲,1-4岁的小儿,患此为多。又说:“由于小儿气血未充,神气未实,脏腑娇嫩,抗力薄弱,每易为外邪乘客,饮食所伤,内外相因,其病乃作”。阳主动主速、阴主静主缓。急惊风为新病,起病急速、形证有余,属阳、属热、属实,慢惊风属久病,起病缓慢,属  相似文献   

13.
疳证病情颇为复杂、顽固,世人视为恶候,与惊、麻、痘并列为四大证,对其病因证治,古今医家各具见解,说法不一。近年来我在临床上对本病的治疗曾作了实验观察,颇具疗效。现将“脾疳”和“疳疾入眼”的诊疗经验略作介绍,供同道参考。脾疳的辨证施治一、脾疳按叶氏《临症指南·疳症篇》谓:“五疳不离乎脾胃,其治法胃滞当消,脾弱当补,热者用苦寒清火,冷者宜辛温健运,有虫者兼用杀虫之品,其虚者各随本  相似文献   

14.
小儿疳症是由脾胃运化不健所引起的慢性营养障碍性疾病,即现代医学的“营养不良”、“单纯性消化不良”及“小儿结核”。本病多见1~5岁的儿童,由于哺乳不足,饥饿不匀,食物不洁感染虫卵、慢性泻疳或热病伤津所致。本病以消瘦、面黄、发枯、腹胀、大便不调,精力不佳,烦躁为其主要症状,由气血生化不足、营养不全、形体不充,后期腹胃俱虚,导致五脏皆虚为其病机。笔者从2002年至今,采用捏脊疗治为主治小儿疳症36例,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疳证是由于喂养不当,或多种疾病影响,使脾胃受损、津血亏虚而导致的以全身羸瘦虚弱,面黄发枯,纳食减少等为主症的小儿常见慢性病证。其起病缓慢,病程迁延,病机变化复杂,症状表现错综复杂,临床辨证施治预感棘手。笔者以脾阴虚统领疳证辨证施治,临证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就以脾阴虚为主辨治小儿疳证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78 小儿亦有相思症清时有王氏小儿一周岁 ,忽不思乳食 ,肌肉尽消 ,医多以为疳证。儿科名医薛东明曰 :“此相思症也。”众医皆嗤笑之。薛命取小儿平时玩弄之物摆于面前 ,其中有小木鱼儿 ,一见遂笑 ,病从此而愈。摘编于《江南通志》。按 一般多认为 ,小儿无情志病变 ,薛医专攻儿科 ,熟谙此症 ,故能一语中的。79 劳作治郁清时南充名医肖文鉴 ,临证从不墨守古方 ,必先详细询问病情 ,然后静心思虑 ,或用丸散 ,或用野菜汁 ,或一概不用 ,而仅教以动作 ,若五禽戏之类 ,治无不效。有一室女患郁证 ,形消骨立。文鉴嘱病女结伴锄菜园蔓草 ,日刈草二背…  相似文献   

17.
正疳证是一种小儿慢性脾系病证,常由于喂养不当,或因多种疾病的影响,导致脾胃受损,气液耗伤而形成,临床上多以形体消瘦,面色无华,饮食失调,毛发枯槁,精神不振或亢奋为主要特征[1],还有一些新的伴随症状,如喜揉眉眨眼,或吮指磨牙等,症如西医的"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疳证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许多患儿都有喂养不当、病后饮食失调、寄生虫、  相似文献   

18.
口腔溃疡在《内经》中称“口糜”、“口疮”或“口疡”,后世根据临床表现及病机之不同,又有“口疳”、“口舌生疮”、“口破”、“口内糜腐”等名称。具体而言,病情局限,病情较轻者称为“口疮”,口中糜烂如腐、范围较大、病情严重的称“口糜”,小儿口疮较为多见,又与疳积有关,故又称为“口疳”,一般习惯上统称为口腔溃疡。此病病变部位虽限于口腔局部,但其病机则表现  相似文献   

19.
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巍巍  姜科羽 《吉林医学》2010,31(29):5124-5125
<正>小儿厌食是指小儿较长时间见食不贪,食欲不振,甚至拒食经久如此,而无外感内伤疾病的一种儿科常见病症。长期不愈者,可日渐消瘦发展成为疳证,影响生长发育,或导致体弱多病。所以家长不可轻视本病。其发病原因多是由于脾胃素虚或喂养不当、饮食不节伤及脾胃所致。近年来笔者采用推拿手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第二题传经和不传经一、传经的意义简单地说,传经就是六经病的传变。例如太陌病不解,可以传变为阳明病,如果某经病始终是某经病,不传变为其他经的病,就是不传经。传经和不传经的辨认,主要依靠脉证,例如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这样说:“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又说:“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六经病各有其典型的脉证,如果本来是太阳病的脉证,到了二三天,出现了阳明病少阳病的脉证,就是传经;如果仍旧呈现太阳病的脉证,就是不传经,因此也可以说传经不传经就是临床症候类型转变不转变的意思。从症候定位的观念来说,太阳病是太阳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