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慢性脑供血不足是1990年由日本医学家最早提出来的,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大脑出现慢性的广泛的供血不足,从而引发脑部组织缺血缺氧而出现一系列脑部功能障碍的疾病。慢性脑供血不足是中老年人中的多发病常见病,据统计,差不多有2/3的中老年人中患有程度不同的脑供血不足,对身心健康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2.
<正>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脑循环障碍,大脑出现慢性的广泛的供血不足,引发脑部缺血缺氧,而出现头晕、头痛等以脑功能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2009年以来笔者采用自拟的荣脑通络益智汤治疗慢性脑供血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溶栓颗粒对慢性脑供血不足大鼠的脑保护作用。方法:结扎双侧颈总动脉造成大鼠慢性脑供血不足模型,放免法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血清ILl-β及脑组织MMP-9。结果:慢性脑供血不足可造成大鼠血清ILl-β及脑组织MMP-9的高表达。小剂量中药组ILl-β表达较少,但大、小剂量中药组未见MMP-9表达明显减少。结论:溶栓颗粒可以保护慢性脑供血不足大鼠受损伤脑组织,并可能通过减少血清ILl-β的途径实现。应用小剂量溶栓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可能更有效。  相似文献   

4.
梁颖 《浙江中医杂志》2012,47(7):544-544
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是各种原因导致的大脑慢性、广泛供血不足所引发脑部缺血、缺氧,而出现以脑部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慢性脑供血不足是临床上老年人常见病与多发病,也是老年痴呆症和脑梗死发生的前兆,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健康安全.因此,在患病早期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及时治疗,是防治慢性脑供血不足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变化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按照研究对象的不同,共分为三组,包括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组、脑梗死患者组、健康者对照组。结果:慢性脑供血不足组和脑梗死组的Hcy水平之间差异不明显,但两组Hcy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P<0.01。慢性脑供血不足组有斑块患者和无斑块患者的Hcy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有斑块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Hcy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慢性脑供血不足有斑块与脑梗死组的Hcy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血清Hcy水平监测有助于判断、预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溶栓颗粒对慢性脑供血不足大鼠的脑保护作用。方法:结扎双侧颈总动脉造成大鼠慢性脑供血不足模型,放免法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血清ILl-β及脑组织MMP-9。结果:慢性脑供血不足可造成大鼠血清ILl-β及脑组织MMP-9的高表达。小剂量中药组ILl-β表达较少,但大、小剂量中药组未见MMP-9表达明显减少。结论:溶栓颗粒可以保护慢性脑供血不足大鼠受损伤脑组织,并可能通过减少血清ILl-β的途径实现。应用小剂量溶栓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可能更有效。  相似文献   

7.
滕乔生 《光明中医》2012,27(5):918-920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用西药治疗4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用中药注射剂治疗46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西药组治愈25例,治愈率62.5%;中药组治愈43例,治愈率93.5%。经统计学检验,u值为3.52,≥2.58,P≤0.01,有非常显著意义。结论在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方面,中药注射剂比西药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8.
慢性脑供血不足发病率高,据统计中老年人群中有2/3的人患有慢性脑供血不足,如果对该病不予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老年痴呆症”和“脑梗死”的发生。笔者应用自拟通络供血汤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30例,收到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溶栓颗粒对慢性脑供血不足大鼠的脑保护作用。方法:结扎双侧颈总动脉造成大鼠慢性脑供血不足模型,免疫组化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脑组织CD54表达及血液白细胞CD18蛋白表达。结果:慢性脑供血不足可造成CD54、CD18两种黏附分子增多。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脑组织CD54及白细胞CD18蛋白的表达较少。结论:溶栓颗粒可以保护慢性脑供血不足大鼠受损伤脑组织,并可能通过减少CD54、CD18两种黏附分子表达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86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0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7%,且观察组脑动脉血流速度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疗效确切,且可改善脑动脉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发病规律.方法:通过对古医籍及现代文献的研究,总结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病因病机.结论:引起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原因主要有年龄、劳逸失节、饮食偏嗜、七情过激、脾气不通及肥胖等.其病机为肾亏衰老,脑髓空虚为本,瘀血阻滞脑络不畅为标,乃虚实夹杂之证.  相似文献   

12.
慢性脑供血不足是临床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多由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糖尿病等引起,有研究表明慢性脑供血不足是动脉粥样硬化过程的一个阶段,存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2007 - 12-2010 - 09,我们采用星蒌承气汤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40例,并与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治疗40例对照,观察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慢性脑供血不足(chronic cerebral circulation insufficiency,CCCI)指各种原因导致大脑动脉循环障碍,出现慢性的广泛的供血不足,引发脑部缺血缺氧而出现一系列脑部功能障碍临床表现的疾病。目前尚缺乏针对性的防治药物。笔者采用自拟的荣脑通络益智汤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32例,取得了明显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溶栓颗粒对慢性脑供血不足大鼠的脑保护作用。方法:结扎双侧颈总动脉造成大鼠慢性脑供血不足模型,用TUNEL染色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脑组织凋亡细胞及Bcl-2、Fas-L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慢性脑供血不足可造成大鼠脑组织凋亡细胞增多,并有Bcl-2、Fas-L蛋白的高表达。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脑细胞凋亡及Fas-L蛋白的表达较少Bcl-2蛋白表达增多。结论:溶栓颗粒可以保护慢性脑供血不足大鼠受损伤脑组织,并可能通过减少Fas-L蛋白,增加Bcl-2表达,从而减少脑组织细胞凋亡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长春西汀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疗效,并探讨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6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长春西汀静滴20mg1/日,连用14天;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20ml1/日,连用14天。并均伴以常规辅助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80%。结论:长春西汀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有效明显,可应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陕西中医》2016,(8):1062-1063
以肾虚血瘀理论为依据,探讨补肾活血法对慢性脑供血不足的治疗。从肾虚和血瘀是导致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病机出发,认为在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病理中,肾虚和血瘀是相互作用,互为因果,肾虚可以导致血瘀,血瘀又能加重肾虚,故探讨在肾虚血瘀理论的指导下以补肾活血为治则。  相似文献   

17.
复方芪丹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芪丹颗粒对老年患者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症状、脑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的疗效。方法: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84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用复方芪丹颗粒治疗,对照组用脑络通胶囊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症状的统计、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的检测。数据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治疗前后用配对比较μ检验。结果:复方芪丹颗粒组与脑络通胶囊组都有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具有改善症状、血流动力学和降低血液粘度的作用,复方芪丹颗粒组P<0.05,脑络通胶囊组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结论:复方芪丹颗粒与脑络通胶囊均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具有显著改善临床症状、脑血流动力学和降低血液流变粘度作用,为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有效药物,复方芪丹颗粒组优于脑络通胶囊组。  相似文献   

18.
慢性脑供血不足又称慢性脑循环不全,于1991年由日本第16次脑卒中学会正式提出,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增加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最终可能导致持久性或进展性的认知和神经功能障碍。其临床表现以头晕为主,伴有头沉、头胀、认知能力下降、心理障碍等症状,时轻时重,波动性较大,无脑部局灶性神经体征,多数伴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眼底动脉呈硬化性改变,在脑灌流动脉可听到血管杂音,TCD检查示脑供血不足,CT或MRI检查未见结构性异常改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舒血宁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7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慢性脑供血不足常规治疗,实验组另予舒血宁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57%(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舒血宁治疗慢性心脑供血不足疗效稳定可靠,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于现代中医临床文献分析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方剂组方规律。方法:收集、筛选CNKI、CBM中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现代中医临床文献中的处方,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0)软件进行逐一录入并进行数据处理,对组方用药规律进行分析。结果:筛选出符合要求的51首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处方,确定了处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和6味常用药物和2味核心药物。结论: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应以补气养血、活血通脉为主要治法,并根据不同兼证酌情配伍具有补肝肾、化痰瘀、息肝风等功效药物,以达到标本同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