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部分结肠(偶而可为小肠)直接嵌入于肝脏上方与右侧横膈之间者称间位结肠(或间位小肠),本院收治一例,经手术证实为胃及十二指肠复合性溃疡并间位小肠,现报告如下。患者魏××,男性,54岁,农民,住院号4153。因上腹部持续隐痛、腹胀、反酸嗳气,  相似文献   

2.
肝脾曲结肠综合征,是某种因素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患者肝曲或牌曲结肠局部胀气扩大、移位,出现腹部剧烈疼痛不适、便秘等类急腹症表现,属内科治疗范畴.临床比较少见.作者自1977年至1994年间收治6例,按临床X线表现,符合肝下型(肝曲结肠)2例,膈下型(脾曲结肠)4例.由于对该病征的认识不足,常延误诊治,甚至行不必要的手术,增加病人的痛苦.作者结合文献资料对收总的6例患者临床特点及X线表现进行分析,总结出早期诊断要点,并用简便易行的导泻通便方法使患者获愈.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39岁,农民。因腹胀、腹痛,无排便、排气3天入院。自幼经常有腹胀、便秘,每次发作持续1~3天,排出大量大便即自行缓解。入院检查:一般情况好。腹部高度膨隆,腹壁可见肠蠕动波;满腹压痛,轻度反跳痛,无明显肌卫;腹部叩诊鼓音,肠鸣音亢进,可闻及气过水声。肛镜检查:直肠内空虚,内壁少许黄粘液便外,未见其它异常。化验:血象及电解质无明显改变。胸腹透视:两侧膈肌抬高,全腹肠管充气,左结肠高度扩张充气  相似文献   

4.
武军  王峰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5,28(11):1042-1042
膈疝是指腹内脏器经由膈肌的薄弱孔隙、缺损或创伤裂口进入胸腔所致,临床上分为食管裂孔疝、先天性膈疝和创伤性膈疝三大类,其本质是腹腔脏器等通过膈肌异位移动到胸腔内的疾病状态。胸、腹部的直接穿通伤或挤压伤均可引起膈肌破裂,多数患者伤后立即出现膈疝并伴有内脏损伤,少数伤后数个月甚至数年后才出现膈疝。我院2004年9月收治1例左季肋部刀伤3个月后出现膈疝的患者,经手术治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胸腹联合伤的概念目前已趋向一致,即穿透性或钝性伤所致创伤性膈肌破裂。若胸部和腹部同时损伤但不伴膈肌破裂则相互称为合并伤。膈肌破裂口较大时,腹内脏器可嵌入胸腔,形成创伤性膈疝。闭合性膈肌破裂属胸腹联合伤,笔者临床救治6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膈肌膨出症的病因、诊断特点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对7例成人膈肌膨出症的病史、胸片、胃肠道钡餐、胸部和上腹部CT以及膈肌两侧加涤纶条褥式缝合方法进行病因、诊断和治疗进行全面分析。结果:本组7例病例全部治愈出院,短期效果良好。结论:肥胖、长期便秘可能是成人膈肌膨出症重要原因之一,胸片、上消化道钡餐和胸部、上腹部CT对诊断、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切开膈肌两侧加涤纶条褥式缝合方法是治疗膈肌膨出症的一种简洁、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 患儿,女,2个月。足月顺产。出生后哭闹时出现紫绀,遂因肺炎收入院。入院X线胸片检查发现右侧胸腔容积减小,肝脏突入至胸腔,突入至胸腔的肝脏外侧及其下为结肠组织。拟诊为:右侧膈肌膨升,膈肌缺如不排除。查体:发育尚好,右胸饱满,呼吸动度减小,右侧肝浊音界上升到第2前肋间,右侧肺呼吸音低,右胸部可闻及肠鸣音;右侧胸腔查无异常,其它各系统检查亦未见异常。入院后在全麻下右侧开胸,经第6肋床入右侧胸腔,见肝脏突入到右侧胸腔,其上覆盖有菲薄的膈肌。另于膈肌的腰椎旁可见一大小为5cm×4cm的为腹  相似文献   

8.
程洪军  叶烜伟 《浙江医学》2008,30(2):159-160
在肝脏病变中,肝脏巨大占位性病变常致肝周围解剖空间缩小,且常与膈肌或周围脏器相粘连,尤其是曾行经肝动脉反复插管化疗栓塞者和有上腹部手术史者,而在其它肝包虫病、肝内胆管结石纤维化等疾病中,肝脏也常与膈肌致密粘连,如在此类病例中采用常规离断相应韧带、分离周围粘连、解剖第一、  相似文献   

9.
膈肌膨出是指膈肌因麻痹、发育不全或萎缩所造成膈肌位置异常升高。从病因上可以分为两类:先天性或非麻痹性;后天性或麻痹性。此类疾病比较少见,根据国外报道在常规X线检查中每1 400~13 000人次中可发现1例,国内文献报告不过数10例。膈肌膨出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最常见于左侧。成  相似文献   

10.
腹部脏器损伤合并膈肌破裂邓跃华,宣正荣因钝、锐性腹部脏器损伤合并膈肌破裂的患者常因腹部创伤而首诊于普外科,这就要求临床外科医师在诊治腹部脏器损伤时,应警惕存在合并的膈肌破裂。我科1980年至1991年间收治腹部脏器外伤合并创伤性膈肌破裂12例,本文就...  相似文献   

11.
王田恩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5):4922-4922
<正>创伤性膈疝,是由于胸、或腹部闭合性损伤,腹内压增高,造成膈肌破裂,或由于利器、弹片直接穿破膈肌,使腹内脏器进入胸膜腔,引起呼吸循环障碍,出现呼吸困难、紫绀甚或休  相似文献   

12.
呃逆,又称打嗝,是一种人们常见而令人厌恶的症状。它的发生与膈肌的间歇性收缩有关。由于膈肌收缩时空气被突然吸入气道,同时伴有声带的即时闭合,所以发出奇特的怪声——打嗝声。引起膈肌收缩的原因很多,凡是对膈肌直接或间接的刺激都有可能使膈肌收缩而发生呃逆。因饮食过饱、吞食过急、情绪波动、冷空气吸入、腹部手术刺激等所产生的呃逆一般是属于功能性的。打嗝程度轻,持续时间短,常  相似文献   

13.
先天性巨结肠是小儿常见的消化道发育缺陷。先天性巨结的病因,为直肠甚至结肠的肌间神经丛神经节细胞缺如或减少,该段肠管丧失了正常蠕动机能,处于痉挛狭窄状态,致使类便通过障碍,临床出现便秘或肠梗阻症状,上位肠管因蓄便积气  相似文献   

14.
127例消化道穿孔膈下游离气体出现率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膈下游离气体出现率与穿孔器官、部位的关系,并讨论出现膈下游离气体的解剖、生理基础及膈下气腹征阴性的原因。材料和方法:127例均经手术证实为消化道穿孔,并有完整的上腹部立位片。结果:十二指肠穿孔膈下游离气体出现率为85.7%(54/63);胃穿孔膈下游离气体出现率为50%(3/6);空回肠穿孔膈下游离气体出现率为0(0/8);结肠穿孔膈下游离气体出现率为25%(W);阑尾坏疽穿孔膈下游离气体出现率为2.3%(1/43)。结论:①膈下游离气体出现率随穿孔器官的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异,十二指肠球部>胃>结肠>阑尾>空回肠;②同-器官穿孔,膈下游离气体的出现率与穿孔的部位密切相关,十二指肠球部>降升段、横结肠>升降结肠;③膈下游离气体的出现率尚与穿孔的大小、时间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5.
先天性膈疝是一种并非罕见的先天性畸形,主要由于一侧膈肌的部分或大部分缺损,导致腹部部分内脏突入胸腔,从而压迫肺产生呼吸困难、缺氧、发绀等症状。按膈肌缺损的部位一般可分为:①后外侧膈疝,位于一侧膈肌的后外侧,相当于胚胎时的胸腹膜裂孔(Hiatus pleuroperitonealis),也称Bochdalek氏孔;因此该疝也有胸腹膜裂孔疝或Bochdalek氏疝之称。这种疝最常见,多无疝囊,左刚远较右侧为多,一因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1972年以来共收治外伤性膈肌损伤91例,对其临床特点及治疗等有关问题加以分析.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80例,女11例.年龄最小7岁,最大67岁;10~20岁35例,21~30岁40例,两组共75例,占82.41%,为最多年龄组.开放性膈肌损伤78例,其中刀刺伤70例,枪击伤8例,闭合性膈肌损伤13例,挤压伤3例,车撞击伤10例.膈肌损伤形成膈疝19例,左侧膈疝11例(进入胸腔为部分胃、大网、横结肠、小肠等),右侧膈疝8例(进入胸腔为部分肝脏).91例膈肌损伤中41例为复合伤,占45.1%,包括:肺、心包、心肌、食管、纵隔、胃、脾、肝、肾、小肠、结肠、肋骨骨折、头皮外伤、颅骨骨折等.本组膈肌损伤后出现呼吸困难53例,心悸28例,胸痛84例,腹痛23例,腹膜刺激征19例,一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65例,休克59例.X线透视或X线照片检查:血胸及气胸65例,膈肌模糊55例,膈肌升高26例,胸腔内见胃肠影像10例,膈下气像11例,腹穿62例,阳性结果24例.术前确诊膈肌伤33例,术前确诊率69.2%.  相似文献   

17.
顽固性呃逆发病原因多数是因为精神紧张或迷走神经与膈神经受到一定的刺激产生功能紊乱,导致自主神经功能异常,膈肌舒缩功能失调.临床上采用针灸和药物,往往效果不满意.我科对10例经过各种治疗无效的患者采用了半导体激光血管內照射并吴氏治疗仪上腹部照射,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膈疝的临床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加深对膈疝的临床X线和CT征象的认识及影像检查方法的选择。方法 回顾分析31例经手术证实的膈疝的X线或CT表现。结果 见下列征象①膈面异常:膈面轮廓部分或全部不清与缺如;假“膈面“升高;膈上半圆形块状阴影;跨膈肌阴影。(参胸腔积气积液阴影或块状影:中下肺野囊状、或蜂窝状透光阴影;胸腔大气液平面;心膈角区块状影。③胸腔阴影形态的可变性:不同时间、不同体位阴影的形态、数量或密度发生改变。④邻近脏器的异常:纵隔向健侧移位;腹部正常脏器的上移位或缺如。⑤钡餐(或泛影葡胺)及钡灌肠检查胸腔内见胃肠道。⑥人工气腹检查见气胸。⑦CT扫描胸腔内见胃肠道、网膜及肠系膜、肝脾肾。结论胸腹部X线平片或透视、钡餐(泛影葡胺)或钡剂灌肠检查、人工气腹检查及胸部上腹部CT扫描对膈疝的术前诊断有重要价值。胸腹部平片及透视对膈疝有提示作用,钡餐(钡灌肠)能直接显示胸腔内胃肠道,胸腹部CT扫描(尤其增强扫描)能清晰显示疝人胸腔的空腔性或实质性脏器、受压或发育不全的肺叶及发育不良的肺动脉。  相似文献   

19.
在下胸及上腹部钝器伤时,因外伤膈肌破裂而引起腹内脏器进入胸腔,这类创伤多见于生产或交通事故中。近年我院遇到4例。外伤性膈疝常因胸腹部外伤引起,常伴有严重的复合损伤。膈疝的部位以左侧为多,膈疝的症状视进入胸腔内脏器的多寡、种类,受伤脏器功能障碍的程度和胸内压力上升的高低而定。如有胸腹部外伤后出现呼吸、循环障碍者,经控制出血、补充血容量、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4例车祸伤所致的膈肌损伤漏诊的分析,指出车祸伤常为腹部多脏器损伤,膈肌损伤易忽视。发生于腹部和胸部的撞击伤均可致膈肌损伤。因此,避免漏诊的关键是诊治这类病人时要有膈肌损伤的概念。膈肌损伤并无特异的体征,但出现不明原因的血压下降和呼吸困难时,要考虑膈肌损伤的可能。急诊剖腹探查时对膈肌的探查应列为常规。另外,连续的X线胸片检查对膈肌损伤的诊断也有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