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在古今治疗哮喘的方中,应用麻黄的配方近达60%左右,使用的频率较高,麻黄既能室通肺气,又长子降逆平喘,故为宣肺平喘的首选药物。本文根据虚实寒热的不同证型,探讨麻黄在治疗哮喘中的配伍关系及临床上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一、石膏与麻黄石膏能治“喘息咽热”(《别录》)清泻肺热,所以肺热喘嗽多用之。又能变麻黄辛温之性为辛凉,麻黄宣肺平喘,以降逆气,使之达到“去性存用”之目的。二药相伍,石膏直起抑制麻黄发汗,充分发挥降逆平喘作用。用于治疗肺热咳喘、汗出、口渴、舌红苔黄、脉滑数。风水恶风,面目四肢浮肿,骨节疼痛、小便不利、脉浮者。共奏宣肺清热、利水消肿、降逆平喘之功。  相似文献   

3.
麻杏石甘汤来源于《伤寒论》,由麻黄、杏仁、生石膏、甘草组成,其中,麻黄有较强的宣肺平喘作用,石膏清热除烦,二者配伍,具有宣肺气、清肺热之功,是治疗肺热咳喘的主要药物,配伍杏仁加强降逆平喘、止咳化痰作用,甘草除调和诸药外,亦起着解毒清热作用。全方药仅四味,清宣降三法俱备,主治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麻疹、百日咳、慢性鼻窦炎等属邪热闭肺者。笔者临证依据“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将麻杏石甘汤用于小儿食积、小儿肺炎、痤疮等相关病症的治疗,获效满意。现举验案3则,以示其治。  相似文献   

4.
咳喘发生的机理主要在于肺之气机升降出入失常 ,麻黄宣通肺气、降逆平喘 ,为治疗咳喘病的首选药物。本文对其作用机理、适应范围、辨证配伍、用量、用法、禁忌症等诸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王志英 《江苏中医》1999,20(11):41-42
咳喘发生的机理主要在于肺之气机升降出入失常,麻黄宣通肺气、降逆平喘,为治疗咳喘病的首选药物。本文对其作用机理、适应范围、辨证配伍、用量、用法、禁忌症等诸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基于文献医案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挖掘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证治规律,为中医药治疗COPD提供新思路。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VIP)等关于中医治疗COPD的医案,将符合纳入文献的医案整理在单独的Word文档中,经数据规范化后逐一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借助此软件携带的算法对所纳入COPD医案的“症状、中医证型、中药及中药性味归经”进行频数统计及对纳入医案的“组方规律”进行关联分析并挖掘出治疗COPD潜在的核心药对及新方。结果 共纳入103篇文献,共收集医案126个医案,共131次诊疗。经统计COPD常见的症状有咳嗽、咳痰、胸闷、气喘等;常见的中医证型有痰热壅肺证、痰瘀阻肺、肺脾气虚等;常见的中医治法有清热化痰、培土生金、降逆平喘等;其中治疗COPD的高频中药有半夏、苦杏仁、麻黄、陈皮等;常用药对组合有细辛-半夏、半夏-五味子-甘草等;并挖掘出12首治疗COPD的新方药。结论 中医认为COPD是由外邪、痰、瘀等病理因素相互形成的以咳、痰、喘为主要症状的肺系疾病,其主要的证候有痰热壅肺证、痰瘀阻肺、肺脾气虚等,“扶正祛邪”是其治疗的基本原则,在临床应采用祛痰化瘀,补益肺脾或肺肾的中医治法治疗COPD。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辨证施治理论指导下,根据中药配伍原则,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多种儿科疾病取得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1 肺炎喘嗽 王某,男,6岁,2006年6月7日就诊。1周前因高热、咳嗽、气促在某医院被诊断为“肺炎”而住院治疗,经用抗生素等4天后咳嗽、气促减轻,仍有低热,因经济原因出院。咳嗽频繁,仍然有气促,喉间时有痰鸣,舌质红苔黄较厚,指纹紫滞。诊断肺炎喘嗽,为肺热壅甚。法当清热宣肺,降逆平喘。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麻黄3g,杏仁6g,  相似文献   

8.
《伤寒杂病论》中麻黄与石膏配伍规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载方 31 4首 ,其中麻黄、石膏同用之方有麻杏石甘汤、大青龙汤、桂枝二越婢一汤、麻黄升麻汤、越婢汤、越婢加半夏汤、越婢加术汤、小青龙加石膏汤、麻黄厚朴汤等 9方。纵观仲景将辛温之麻黄与甘寒之石膏同用 ,不外乎治疗表寒里热证、上寒下热证、寒轻热重证、寒重热轻证等 ,均系寒热错杂之证。然细揣摩 ,由于方中麻黄、石膏用量不同 ,君臣佐使作用不一 ,故其功效迥异。笔者不揣浅陋 ,特作探讨如下。1 麻黄、石膏配伍的功效1 .1 宣畅肺气 ,清热平喘 主治表寒里热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发汗后 ,不可更…  相似文献   

9.
胃食管反流病是消化科常见病,也是中医药治疗优势病种。李师认为其发病与阴火蒸腾密切相关,常表现为“热”与“逆”的病机特点,以及寒热虚实互见的复杂证候。因此,治疗上不能见火治火,见逆降逆,而应着眼于补益中焦脾胃,使元气充足,升降有序,阴火自潜。根据阴火的表现形式和程度不同,临证具体从补脾胃、充元气;泻阴火、调寒热;调气机、散郁火等方面入手,疗效突出。李师从阴火论治该病实则体现了中医“治病必求于本”的特色,为今后阴火理论的深入探讨和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周平安教授运用药对治疗外感高热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平安教授是东直门医院热病科主任 ,多年来致力于外感热病的研究 ,尤其对外感高热的治疗 ,用药精练 ,疗效显著 ,主张“清、透、下”三法合用 ,绝大多数病人一剂见效 ,两剂热退。余有幸侍诊案侧 ,颇有所得 ,现将周教授治疗外感高热常用药对总结如下。1 麻黄配杏仁与石膏麻黄辛温 ,宣降肺气 ,祛寒散邪 ,使毛窍开通 ,阳气达表 ,汗液外泄 ,病邪有外达之路 ,杏仁辛开苦降 ,助麻黄宣肺卫之郁以祛邪 ,降肺气之逆以平喘。麻杏相配 ,一宣一降 ,顺乎肺之本性 ,故周教授治疗外感高热常用此药对。周教授认为近年来外感高热症 ,单纯伤寒者甚少 ,多为表…  相似文献   

11.
正凡是风寒外侵,毛窍束闭而致气不得宣通的外感喘咳,都可以用麻黄治疗,即使是表邪己解,但仍喘咳者,也仍可以继续用之,这时可改用炙麻黄或加用其它药配伍,因生麻黄的发汗力大,炙麻黄的发汗力小,而平喘止咳的效果较好。常用方如:麻杏石甘汤(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治热郁于肺,发热口渴,咳逆气喘,甚则鼻翼扇动,苔黄,脉滑数等,此方用麻黄配石膏杏仁,重在辛凉宣泄,清肺热而平喘。  相似文献   

12.
麻黄为麻黄科多年生灌木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或中麻黄的草质茎,因“丛生如麻,色黄”而得名.麻黄入药历史悠久,首载《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其后,古今医家对此药颇多论述,逐渐总结出本品的主要功效为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散寒通滞,是临床常用中药.麻黄与不同药物配伍后,作用有所偏重.本文试就麻黄的常用配伍应用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甘草在配方中的双向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明了甘草与大戟、芫花配伍可增强其毒性,但可减弱其利尿和泻下作用;与麻黄同用,既可增强其辛散解表,又可助麻黄降气平喘;因配伍的药物不同,既可扶阳,又可益阴。故认为甘草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智  陈树森 《中医研究》1998,11(1):8-10
张仲景在其所著《伤寒杂病论》中对喘证论述较详,详辨病机,细审病因,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为临床辨证论治树立了典范。现归纳其治喘有二十法,予以分析探讨。散寒宣肺法外感风寒,邪于于肺,肺失宣降,气逆作喘。治宜散寒宣肺,如属风寒表实证,方选麻黄场以辛温发汗,宣肺平喘;如属中风表虚证,方选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以解肌祛风,降气平喘。泄热宣肺法邪热塞肺,肺失清肃,故见咳嗽喘促,发热汗出。治宜清宣肺热,平喘止咳,方选麻杏甘石场。发开好饮法风寒束表,水饮内停,肺气郁闭,水气射肺,肺炎宣降则作喘。治宜辛温发汗,涤化水饮…  相似文献   

15.
半夏为张仲景《金匮要略》常用之药,并常以半夏之燥燥湿化痰,温化寒痰、寒饮;以半夏之降降逆止呕、降逆平喘、降逆平冲,以治疗各种气机上逆之证;以半夏之散散结化痰、散结除痞、散结通痹、散结行滞。通过不同配伍,灵活组方,广泛治疗多种疾病,遣方用药之妙堪称后世典范,充分体现了张仲景辨证论治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麻黄是我国特产而闻名于世的一种中草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谓其能:“止咳逆上气”下此以往,麻黄止咳平喘的功用向为历代医家所重视。直至今日,麻黄仍是一味最常用的止咳平喘药,在咳喘病的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随着医疗实践的不断深入,医家对麻黄的适应证、配伍、用量、禁忌症及煎服等方面的认识也日趋完善。本文就近年来麻黄在咳喘病中的临床应用的一些经验报导加以归纳,编次成文,以供同道临床中参考。 1 临床适应证方面。传统中医认为:“麻黄疗伤寒解肌第一药”(《本草纲目》),也如汪昂所说:“麻黄中空,辛温气薄,肺  相似文献   

17.
沈海萍  李凤云 《河北中医》1999,21(2):105-105
麻黄辛温微苦,归肺、膀胱经,具有发汗、平喘、利尿之功效。《神农本草经》云:“主中风、伤寒、头疼、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用麻黄配伍的方剂有21首,占全书205方的十分之一,从所治的病证来看,表里寒热虚实均有,现就《金匮要略》中麻黄配伍作初步探讨。1 麻黄配桂枝,温经发汗,祛邪外出桂枝、麻黄同归肺经,皆为辛温发散之品,有温经发汗之功,但桂枝长于温经,麻黄长于发汗,2药相须为用,能增强发汗逐邪之力。《金匮要略》中麻黄、桂枝配伍为用的代表方有:葛根汤…  相似文献   

18.
小青龙汤为东汉时期张仲景所创,《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云:"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点明本方治疗太阳伤寒兼水饮内停证,药用麻黄、桂枝、白芍、干姜、炙甘草、细辛、半夏、五味子,功在发汗解表、温化寒饮.方中麻黄、桂枝发汗解表,且麻黄兼能宣肺平喘,桂枝可化气行水;用干姜、细辛温肺化饮;佐以半夏辛温入里,可温化寒饮,降逆止呕;然恐麻黄、桂枝辛散耗气,干姜、细辛、半夏温燥伤津,故配伍五味子、白芍、甘草酸甘合用,使散中有收,以利肺气开合,防辛散温燥之药耗气伤津.诸药配伍,解表化饮相合,表里双解[1].现代医家对小青龙汤证的认识有不同的见解,应用亦有不同.现笔者对小青龙汤加减治疗的4则病案进行分析,总结其临床治疗应用规律.  相似文献   

19.
麻香甘石汤具有开表透热,宣肺平喘之功。方中君以麻黄辛散表邪,宣利肺气,杏仁苦降助麻黄宣肺平喘,开表达邪,盖肺合皮毛,肺气宣利则表邪易达,石羔辛寒直斥里热,与麻黄辛温合用既可监制麻黄之温,两辛伍用又可透达表里邪热,甘草调和诸药,从组方意义来看,本方意在宣肺透热。根据个人临床体会,举凡一切以肺热气逆为主因的病证,诸如肺炎,喉炎、白喉、百日咳,肺痈,麻疹不透,肠热腹痛等证,用本方出入变通,靡不应手取效,  相似文献   

20.
张秀妍 《河南中医》2013,33(5):668-669
麻黄为临床常用中药,其味辛发散,性温散寒,其气微香,入肺与膀胱经,善于宣肺气、开腠理,既可发汗解表以散风寒,又可宣降肺气以平喘,且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而利水消肿.临床可用于治疗咳喘、湿疹、小儿遗尿等多种疾病,马融教授在临床运用中将麻黄与不同药物配伍,拓展了其临床运用范围,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