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金匮·黄疸篇》如何阐述黄疸病的发病机制? 答:《金匮·黄疸篇》以湿热黄疸为例,以“借脉论理”的写作笔法,从脉象的变化阐述其病机。”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脾色必黄,瘀热以行”。“浮则为风”,“风”指外邪,可作“热”理解。“缓则为痹”,“缓”为湿之征,“痹”即湿热蕴脾之意。黄疸病的病机是湿热蕴结于脾  相似文献   

2.
病毒性肝炎有黄疸和无黄疸两大类型。急性黄疸肝炎属中医的“阳黄”范围,无黄疸型肝炎属中医的“胁痛”、“郁症”、“肝胃不和”、“积聚”的范围。早在两千年前,我国第一部医学经典著作《内经》就对“黄疸”有所论述,如“目黄者曰黄疸”。并对病因提出“湿热相交,民当病瘅”(瘴  相似文献   

3.
关于黄疸的论述,早在《黄帝内经》有“湿热相交,民病瘅也”“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日黄疸”等记载。以后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论述更详。《神农本草经》所载的茵陈、枝子、黄柏、黄芩、大黄等,沿用至今,仍为治疗黄疸之要药。此外,对于黄疸的传染性和证候及预后,亦有明确记载。如:唐代孙思  相似文献   

4.
病毒性肝炎的中医药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病毒性肝炎是一个古老的病症 ,传统中医按辨证施治之原则将其归类为黄疸、胁痛、肝瘟等证治范畴。《内经》中多处论述了肝炎的相关症状及病机 ,其中经典之论“湿热相交 ,民当病瘅” (瘅同疸 ) ,强调湿热为患。外感湿热之邪蕴于中焦 ,熏蒸肝胆 ,引发各种症状 ,疾病由表入里 ,自气分伤及血分 ,临床过程各异。汉代张仲景著《伤寒、金匮要略》里将黄疸按病因分为 5类 ,并指出“黄疸之病 ,当以十八日为期治之 ,十日以上瘥 ,……”其所制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等经方至今被广泛应用。目前治疗中充分体现了中西医学的融合 ,除慢性乙、丙型肝炎部分病…  相似文献   

5.
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尿黄,其中以目黄为确定本病的重要依据。《素问·平人气象论篇》:“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灵枢·论疾诊尺篇》:“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张仲景把黄疸分为五类,治有十一法。先谈分类: 黄疸:脾积湿热,溢于体表,必发黄疸。“脾色必黄,瘀热以行。”频似急性黄疸型肝炎。  相似文献   

6.
山豆根的化学成分与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范健  吕建峰 《实用医技杂志》2003,10(11):1254-1255
<正> 山豆根为豆科植物广豆根的根,主产于广西、广东,别名山大豆根(《经验方》)、苦豆根(《中药材手册》)。本药功效始载于《开宝本草》:“主解诸药毒、止痛、消疱肿毒”;《本草经疏》谓山豆根为解毒清热之上药;《本草求真》载“解咽喉肿痛第一要药”。近代临床常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牙龈肿痛、湿热黄疸、湿热带下以及以心律失常等症。本文就山豆根这些年的化学成分与药理研究探讨如下。1 化学成分1.1 生物碱 张超等用容量法和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得山豆根中总生物碱含量以苦参碱计算为13.43mg/g,其中以苦参  相似文献   

7.
黄疸也称黄癉,以目黄、身黄、小便黄赤为主要症状。其中目黄是确定本病的主要依据,若仅身黄而目不黄者不属于黄疸病。《内经》中对本病早有记载,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湿热相交,民当病癉。”又如、《素问·平人气象论》中也明确指出“目黄者,日黄疸”。黄疸病的分类始于《金匮要略·黄疸病篇》,分黄疸、谷疸、酒  相似文献   

8.
黄疸 ,是以身黄 ,小便黄 ,尤以目黄为主证的疾病。“黄疸”最早见于《素问·平人气象论》 ,其云 :“目黄者曰黄疸”。但对其病因病机及治法均未论及。仲景禀承《内经》要旨 ,集秦汉证治大成 ,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火逆发黄、瘀血发黄、寒湿发黄、湿热发黄诸种类型。笔者在学习《伤寒论》的基础上 ,仅就湿热发黄一证的病因病机及其方治 ,浅书已识。谬误之处 ,望希指正。1 湿热发黄的病因病机“湿热郁蒸”而发黄 ,作为湿热发黄的病因病机而言 ,虽被历代医家所公认 ,然对原文中的“瘀热在里”的看法不一 ,注释有别。成无己认为“胃为土而色黄 ,…  相似文献   

9.
“胎疸”又叫“胎黄”,系指出生一个月内婴儿面目及全身皮肤发黄。常合并发热,呕吐腹痛,不思食,小便黄等症。类似西医的新生儿阻塞性黄疸。《幼科释迷》谓:“胎黄者小儿生下遍身面目皆黄,状如金色,壮热大便不通,小便如栀汁,乳食不思,啼哭不止,此胎黄之候,皆因受湿热而传于胎也”。笔者采用清热利湿,活血化淤法,以茵陈四苓散加味,共治疗“胎疸”11例收到满意的效果。典型病例谭某,男,一月,我院职工家属。1982年2月11日,因高热一天后出现全身皮肤发黄,伴阵发性烦躁不安,食入即吐,腹胀,大便秘  相似文献   

10.
湿热者,湿与热(温)合之病(证);薛生白先生从临床体察到它既异于“伤寒”(狭义),又与“温病”不同,乃汇其先辈之论,参合经验之所得,著《湿热论》(或称《湿热条辨》)专篇,“或阐发前人,或摅己意”,成为温病学说典籍之一。爱就笔者重读此篇之管见,浅介如下。  相似文献   

11.
哈小博 《开卷有益》2007,(10):28-29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出自《伤寒论》,主治湿热黄疸(身黄)兼有表证者,因而属于一首表里双解方。按湿热黄疸的发病机理,是因湿与热结聚,壅阻中焦,肝胆疏泄失常,致使胆汁的排泄不能按常道进行,而渗入血液,溢于肌肤,下注膀胱,遂致  相似文献   

12.
“灸法适用于热证否?”,我带着困惑,翻古看今:《伤寒论》道:“脉夫热甚,而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认为灸法属火疗范畴,有助火增热之弊,故灸法禁用于热证。而且,医祖张仲景还在《金匮要略.黄疸病症正治》篇中明确指出黄疸发病时禁灸治和温针,意思是黄疸由湿热蕴蒸而成,此病内有湿热,倘若误用火劫其汗,两热相得在里则热不能外解,必致心烦气喘,胸满口燥诸症。  相似文献   

13.
养阴是中医治疗阳虚证之大法,在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中亦有用此法者,然而,必须运用得当,才能提高疗效,兹就个人临床一得,略陈管见,就正于同道。1忌过早使用病毒性肝炎之病因,祖国医学认为主要是湿热之邪,尤其是见有明显黄疸者,早在《索问六元正纪大论》中即已指出:“溽暑湿热相薄……民病黄疸而为付肿”。即使无黄疸之患者,根据临床辨证,亦大多有湿热之症。因此,清利湿热已成为治疗本病之基本法则,湿去热清,其病即可逐渐向愈。然湿性粘减重浊,与热相合,常非短时间所能尽祛。《丹台玉案谓》:“湿得热而益深,热因湿而愈炽,…  相似文献   

14.
张仲景治疗的下利证,包括痢疾和泄泻。《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以下简称《金匮》)中治疗下利证的方剂颇多,且疗效显著,至今仍广泛用于临床。笔者根据其不同的方剂,归纳以下证型。1湿热下利证《伤寒论》葛根芩连汤主治“利遂不止”,白头翁汤主治“热利下重”,黄芩汤主治“自下利”,《金匮》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主治“产后下利虚极”等,均是治疗湿热下利证的方剂。其中,葛根芩连汤(葛根、黄芩、黄连、甘草)有清热燥湿,解表止利之功效,主要治疗湿热痢疾和湿热泄泻兼有表证。据现代研究,本方有抑制痢疾杆菌的作用,能抗菌消炎,解热止痛,治疗急性…  相似文献   

15.
论《金匮要略》黄疸发病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教学难点出发,依据古今注家、医家的观点,重点对《金匮要略.黄疸病》篇第1条中的“风、痹、瘀热”进行了分析。在湿热黄疸的发病过程中,“风”邪仅为诱发因素,脾“湿”郁遏,是为基本因素,“瘀热”乃为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黄疸型肝炎,是感染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祖国最早的医籍中已有类似本病的记载,如:《内经》说:“湿热相交,民当病瘅”,《素问·平人气象论》指出:“溺黄赤,安卧者,黄疸”,首先提出了病因、病名和主症。后世医家在《内经》基础上把黄疸分阳黄、阴黄和急黄论治,认为:外因是感染湿热病毒,内因是脾虚不运,湿从内生,内外因相互感召,如果小儿体虚抗病力不足就容易发病。邪正交争,湿郁生热,  相似文献   

17.
1病名与分类 黄疸的病名,首见于《内经》,也称为“发黄”、“黄瘅”,并以白睛、皮肤黏膜、小便发黄为主症。《素问·平人气象论》言“目黄者日黄疸”,则更强调了目睛黄染的重要特征。《灵枢·论疾诊尺篇》详细地描述了黄疸的主要症状,如“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等。《金匮要略》对黄疸类型进行了细化,分为黄疸、谷疸、酒疸、女劳疸和黑疸等五类。“黄疸”的病名在后世更加多样化,如晋代葛洪依据黄疸特征又称其为“肤黄病”;至隋代,《诸病源候论》将黄疸称为“黄病”,并根据不同临床表现分称二十八病候。分类方面也更加细化,《圣济总录》中将黄疸细分,有三十六黄之称谓;明代《景岳全书》中的“黄症”即指黄疸,将其分称“阳黄”、“阴黄”、“表邪发黄”和“胆黄”四种病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互参《伤寒杂病论》和《中医内科学》中黄疸的辨治内容,总结出广义黄疸的病因主要有感受外邪、失治误治、内伤酒食、房劳虚劳;病机以湿邪为主导,涉及疫毒、表邪、湿热、寒湿、虚寒、瘀血、水饮等;临床分型包括湿热疫毒炽盛证(急黄)、湿热内蕴、湿热壅上、寒湿困脾、少阳胆腑郁热、血瘀发黄、表郁发黄、房劳伤肾、水热互结、脾胃虚弱、肝脾不调,共计11个证型,相应治疗方法有清热解毒、清热利湿、涌吐开壅、温中化湿、和解少阳、活血祛瘀、解表祛湿、宣肺利水、温补中焦、调和肝脾。  相似文献   

19.
《素问·异法方宜论》里,有西北地处高寒,风寒冰冽之说,影响后世认为东南湿热盛,西北风寒多;而对“西方者……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北方者……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的牛羊脂肥野处乳食易生内湿未予足够重视。张景岳曾  相似文献   

20.
食痹之名首见于《内经》,是指进食后上腹闷痛,饮食不下,吐后乃快的症状。痹是阻闭不通的意思。秦伯未认为“《内经》痹病包括两种,一种指肌肉筋骨疼痛麻木,一种指脏腑机能障碍。”(《内经类证》)显然食痹属于后者,是脾胃病的一种。笔者复习有关文献及临床床所见,认为食痹与现代医学贲门失弛缓症颇者相似。现略呈管见以就正于同道。一、《内经》中说:“胃脉……其实而散者,当病食痹”。(《素问·脉要精微论》)“厥阴之复……甚则入脾,食痹而吐。”(《素问·至真要大论》)以后历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对食痹作了进一步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