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临床医学工程》2015,(7):860-862
目的分析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学指标与肝组织病理学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对照分析HBeAg阴性CHB与HBeAg阳性CHB各125例患者血清ALT、HBV-DNA水平及肝脏病理组织分期分级的发病特点。结果 1HBeAg阳性组的总体HBV-DNA载量、ALT水平均高于HBeAg阴性组(P<0.05)。2HBV-DNA≥105IU/mL时,HBeAg阳性CHB的比例为80.8%(101/125),高于HBeAg阴性CHB的64.8%(81/125),P<0.05。ALT≥80U/mL时,HBeAg阳性CHB的比例为76.8%(96/125),显著高于HBeAg阴性CHB的56.8%(71/125),P<0.05。结论血清学指标能反映HBeAg阴性CHB患者的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HBV-DNA≥105IU/mL可能作为临界值成为HBeAg阴性CHB患者抗病毒治疗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影响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因素。方法对109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12、24和48周时对ALT水平,HBV DNA和HBeAg定量进行检测,并在治疗24周和48周时对HBeAg血清转换率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前ALT≥3×ULN,HBV DNA<4.2×106拷贝/ml,出现早期病毒学应答者HBeAg血清转换率较高(P<0.01或<0.05)。结论治疗前较高的ALT水平,较低的HBV DNA定量值及出现早期病毒学应答是影响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干扰素-α(IFN-α)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05例HBeAg阳性CHB患者,检测IFN-α治疗前及治疗12周时的ALT、HBV-DNA、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分析年龄、性别、ALT基线水平、HBV-DNA基线水平对IFN-α疗效的影响。结果不同年龄段组间IFN-α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基线水平>120 U/L(<400 U/L),HBV-DNA基线水平<107拷贝/ml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结论 ALT基线水平、HBV-DNA基线水平、年龄可以作为预测IFN-α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拉米夫定的临床应用已有较长时间,从拉米夫定治疗中获益的患者亦不断增加,但也有一些患者停药后复发。现本人将治疗获完全应答的慢性乙型肝炎按维持疗程的长短分组,以了解慢性乙肝停药后复发率与疗程是否相关,为防止复发提供客观的临床依据。1资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48例慢性乙肝患者系1999-2001年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人,入院前病程为6个月-13年,平均年龄(7.5±1.5)年,其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9-65岁,平均年龄(39.5±11.2)岁,诊断依据2000年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以及"拉米夫定临床应用指导意见"的要求,血清HBsAg阳性,HBeAg阳性,HBV-DNA阳性,治疗前3个月内血清ALT增高超过正常1.5-10.0倍以内,排除重叠其他肝炎病毒感染及治疗前6个月内使用过抗病毒药物者,治疗前患者被告知  相似文献   

5.
李多孚  任莉平  李欣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6):3150-3152
[目的]探讨HBeAg状态与IL-18表达的关系及其对轻度CHB患者的免疫应答功能、肝脏炎症程度的影响.[方法]检测轻度CHB患者血液中IL-18、HBVDNA、HBeAg、β2M、ALT等并作出统计分析. [结果]在轻度CHB患者中,HBeAg阴性患者IL-18、ALT水平明显升高(P<0.01,P<0.05),2者呈明显正相关(r=0.574、P<0.05),IL-18异常率较ALT异常率更高(X2=6.08,P<0.05).HBeAg阳性患者IL-18水平正常,IL-18异常率与ALT异常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X2=2.487,P>0.05).HBeAg阴性患者HBV-DNA拷贝量明显低于HBeAg阳性患者(P<0.01). [结论]HBeAg与IL-18表达存在一定内在联系,且对宿主的免疫应答功能及免疫调节发挥了重要作用.血清IL-18可以作为评价HBeAg阴性CHB患者的肝脏炎症程度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对慢性HBV感染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符合条件的71例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用拉米夫定治疗(100mg/d)一年、随访半年。疗效评估包括临床症状和体征、肝功能、HBV复制指标。结果拉米夫定治疗慢性HBV感染者一年,e抗原阳性组与e抗原阴性组血清HBVDNA阴转率相似(70.8%对65.2%,P>0.05);但停药后半年,e抗原阴性组较阳性组血清HBVDNA更易反跳(80.0%对41.2%,P<0.05)。病人HBeAg血清转换率随拉米夫定疗程的延长而逐渐提高,治疗前ALT大于ULN五倍者HBeAg血清转换率明显高于ALT小于ULN五倍者(P<0.05)。在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轻且少见,未见与拉米夫定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拉米夫定治疗可有效抑制HBV的复制,伴ALT的明显改善。病人服用拉米夫定可以很好耐受,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停用拉米夫定后慢性乙型肝炎复发的临床特点.方法 随访调查拉米夫定停药后慢性乙型肝炎复发46例患者,记录用药前病程、诊断,拉米夫定用量、疗程、疗效、停药原因,用药前、停药时和复发后的生化指标、免疫学指标、病毒学指标及HBV-YMDD变异.结果 46例患者中32.6%(15/46)疗程不足52周;71.7%(33/46)患者自行停药;医师指导停药的患者中61.5%(8/13)未随访.71.7%(33/46)复发时病情较用药前加重,其中HBV-YMDD变异率为78.8%(x2=23.23,P<0.01)高于未加重者;复发的中位时间为12周,与停药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相关;复发时的病情与年龄及HBV-YMDD变异相关.结论 大部分患者没有按照我国拉米夫定临床应用专家组指导意见用药和停药,复发可能主要是由于HBV-DNA再度活跃复制引起肝脏炎性反应所致;HBV-YMDD变异可能是复发时肝损害加重的因素之一.患者年龄、服药前的诊断、服药前总胆红素(TBIL)与ALT水平、停药时HBeAg是否阴转、复发时TBIL及凝血酶原活动度水平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干扰素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应答停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3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联合组)接受干扰素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干扰素5MU,每周3次肌肉注射,8周后加用拉米夫定100mg/a顿服,α干扰素治疗1年后停用,拉米夫定坚持服药。对照组39例拉米夫定100mg/d顿服。疗程:两组病毒无耐药变异者,拉米夫定坚持服药。结果联合组9个月、12个月及随访6个月HBVDNA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LT复常率无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应用干扰素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应答停药后复发患者较单用拉米夫定疗效好,是可行的联合抗病毒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联合核苷(酸)类似物(NAs)治疗NAs经治的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阴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以及白细胞介素(IL)-28B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干扰素治疗应答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2年12月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HBeAg阴性的CHB患者,以Peg-IFNα-2b联合NAs治疗为研究组,NAs单药继续治疗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的第12、24、48周的临床疗效,以及第72周患者持续应答及复发情况,并采用PD-1及IL-28B单核苷酸多态性评估HBeAg阴性CHB患者对干扰素治疗应答的价值。 结果 在治疗的第48周,研究组HBeAg阴性CHB患者应答率[52.05%(38/73)]高于对照组[1.64%(1/61),P<0.05];研究组HBeAg阴性CHB患者中基线HBsAg<100 IU/mL相较于HBsAg≥1 000 IU/mL、HBsAg<1 000 IU/mL相较于HBsAg≥1 000 IU/mL的患者治疗第48周应答率均更高(均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研究组HBeAg阴性CHB患者中HBsAg基线水平(OR=1.004, 95%CI: 1.001~1.006)和治疗第24周HBsAg下降幅度(OR=0.111,95%CI:0.034~0.362)是干扰素联合NAs治疗应答的影响因素(均P<0.05);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HBeAg阴性CHB患者中PD-1 rs10204525 C/T杂合突变型在应答人群占比更高(66.67% VS 16.67%,P<0.05),而IL-28B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NAs经治的HBeAg阴性CHB患者联合Peg-IFNa-2b治疗可达到更高的HBsAg清除率和血清学转换率,治疗第24周HBsAg下降幅度可较好地预测治疗第48周的应答。低HBsAg基线水平患者及携带PD-1 rs10204525C/T杂合突变基因的患者接受Peg-IFNa-2b的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和HBsAg携带(ASC)者的疗效,为HBV感染者的治疗寻求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德州市中医院和德州市防疫站肝病防治研究中心2000~2003年2月收治的HBV感染者分为3组;治疗1组为CHB患者,单用拉米夫定,每日100 mg,口服,疗程1 a;治疗2组为ASC患者,治疗方法同1组;对照组为CHB患者,不用拉米夫定,采用一般保肝降酶和对症治疗.所有观察对象均在治疗前1个月和治疗后3、6、12个月进行肝功(ALT)、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HBVDNA检测.结果拉米夫定治疗CHB患者3个月,80%以上的患者HBVDNA阴转,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HBeAg阴转率6个月和12个月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和<0.01).对ASC同样有较高的HBVDNA阴转率(85.7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但HBeAg阴转率低于CHB组.结论拉米夫定治疗ALT水平较高的CHB患者效果显著,而对其他HBV感染者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抗病毒效应。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唐山中心医院确诊的90例CHB患者,所有患者均予以恩替卡韦口服,持续治疗4周后,根据抗病毒效应分为完全应答组62例和未完全应答组28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检测治疗前、治疗4周后HBeAg、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水平、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IL-10、IL-21与IL-6]与Toll样受体4(TLR4)/IL-6信号通路表达。结果 治疗后,完全应答组HBeAg、HBV-DNA水平降低程度均高于未完全应答组(P<0.05)。治疗后完全应答组血清IL-17、IL-10、IL-21和IL-6下降程度均高于未完全应答组(P<0.05),外周血TLR4 mRNA、TLR4蛋白、NF-κB蛋白和p-NF-κB蛋白表达下降程度均高于未完全应答组(P<0.05)。结论 HBeAg阳性CHB患者经恩替卡韦治疗后HBV-DNA水平显著降低,其抗病毒效应机制可能与下调了TLR4/IL-6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耐拉米夫定乙型肝炎的价值.方法 79例耐拉米夫定的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给予阿德福韦酯(ADV)+拉米夫定(LAM),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比较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血清ALT复常率,HBV-DNA、HBeAg阴转率及血清转换率的差异.结果 疗程12个月时,HBeAg阴转率、HBeAg/抗-HBe转换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0.6%vs 13.9%,40.6%vs 11.1%(P<0.05);疗程12个月时,ALT复常率观察组为8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P<0.05);HBV-DNA阴转率在治疗6个月、12个月时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1.8%vs 27.5%,76.9%vs 47.5%(P<0.01).结论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耐拉米夫定乙型肝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阿德福韦酯,其可作为耐拉米夫定乙型肝炎治疗首选方法 .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e抗原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DNA)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及速率法检测138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33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HBV-DNA和ALT,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按HBV-DNA量分为高拷贝(105IU/ml)、中等拷贝(103~105IU/ml)、低拷贝(103IU/ml)和低于检测下限共4组,分析每组和正常对照组(健康体检者血清)ALT的差异。结果 HBV-DNA低于检测下限组和正常对照组的A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拷贝、中等拷贝、低拷贝组和正常对照组的AL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e抗原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ALT两项指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596,P0.001)。结论 e抗原阴性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HBV-DNA量对其病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疗效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在服用拉米夫定后HBV-DNA聚合酶活性区(P基因区)发生YM-DD(酪氨酸-蛋氨酸-天门冬氨酸-天门冬氨酸)变异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分别用荧光定量PCR法、微粒酶免分析方法及速率法检测156例用拉米夫定治疗的CHB患者YMDD变异情况、HBV-DNA定量水平、血清学标志物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等指标。[结果]156例患者中,治疗前检出5例YMDD变异(3.2%),治疗1年后YMDD变异率为30.1%(47/156)。变异组治疗前HBV-DNA含量高于未变异组,而未变异组治疗前谷丙转氨酶(ALT)水平高于变异组。HBeAg阳性组与阴性组的YMDD变异率类似。YMDD未变异组与变异组的患者性别、年龄类似。[结论]HBVYMDD变异可能与患者治疗前ALT水平和HBV-DNA含量有一定关系,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和血清HBeAg状态无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监测慢性乙肝(CHB)患者治疗前及治疗中血清HBsAg与HBeAg的浓度变化,评价其与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分析采用核苷类似物治疗48周的CHB患者HBs Ag、HBeAg基线及用药后24周HBsAg、HBeAg水平变化。结果 HBeAg阴性的CHB患者HBsAg基线中位数为13 228.86 COI,HBeAg阳性CHB患者用药后24周HBeAg水平中位数为237.82 COI,反弹组和持续应答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eAg阴性的CHB患者的HBsAg基线及HBeAg阳性CHB患者治疗24周的HBeAg水平,对CHB核苷类似物的治疗效果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YNDD变异的发生与血清HBV DNA水平、HBeAg、ALT的关系.方法 以29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接受拉米夫定治疗前测定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HBeAg、ALT等指标;经过12个月随访,期间每3个月检测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和YMDD变异等.结果 在接受拉米夫定治疗12个月后,29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有63例发生YMDD变异(21.36%),YMDD变异组治疗前血清HBV DNA水平显著高于未发生YMDD变异组[(7.16±0.34):(6.20±0.63)log10拷贝/mL,P<0.01],YMDD变异组患者的HBeAg阳性率与未发生YMDD变异组患者的HBeAg阳性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1.90%:40.95%,P<0.01);YMDD变异组患者治疗前ALT水平显著高于未发生YMDD变异组患者[(174.9±108.1):(96.1±54.4)IU/L,P<0.01].结论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YMDD变异的发生与血清HBV DNA水平、HBeAg、ALT等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在拉米夫定治疗前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清HBV DNA、HBeAg、ALT等检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乙肝抗病毒治疗的经验主要来自干扰素和拉米夫定。干扰素的疗程比较确定,获得有效应答的情况下,一个疗程需要半年~1年。如果治疗后肝功稳定,应答持久,可以获得长期效益;如果病情不稳定,可以考虑再次使用。拉米夫定的疗程需视患者的应答情况而作调整, 一旦选择使用拉米夫定治疗,必须作好长期使用、不能擅自停药的思想准备。拉米夫定的优势是患者的治疗应答率高,完全无应答的患者比例较低,但未达到血清转换的患者在终止拉米夫定治疗后有较高的复发率。因此,除了那些已经出现乙肝“大三阳”转为乙肝“小三阳”,并且乙肝病毒DNA持续阴性一年以上的患者,可以考虑停止治疗外,其他患者都需要长期连续应用拉米夫定治疗,持续抑制病毒复制。即便是使用过程中出现病毒变异和耐药情况,也不能擅自停药,可以联合或由其他有效抗病毒药物替代。当前抗病毒治疗公认的治疗终点是乙肝“大三阳”患者治疗6个月后,在两次测量下均出现了乙肝病毒e 抗原和e抗体转换,而且乙肝病毒DNA持续阴性。但对于 HBeAg阴性(乙肝“小三阳”)合并乙肝病毒DNA阳性患者的治疗终点尚不明确,一般主张这些患者的疗程应该在3 年之上。但对于未达到治疗终点的病人的停药时机选择,仍存在诸多争议。2003年亚太乙肝治疗共识认为,对于那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97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拉米夫定组和阿德福韦酯组,分别给予拉米夫定100 mg/d+阿德福韦酯10mg/d、拉米夫定100 mg/d、阿德福韦酯10 mg/d治疗,疗程48周;观察治疗前后3组ALT、HBV-DNA、TBiL的改变,比较3组的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HBeAg/H BeAb转化率和耐药率.结果 治疗后3组的ALT、HBV-DNA和TBiL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阿德福韦酯组和拉米夫定组比较3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联合组的3项指标与另外两组比均明显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和耐药率与另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HBeAg/HBeAb转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阿德福韦酯组和拉米夫定组的耐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另3个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较单药拉米夫定或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耐药率更低、HBV-DNA转阴率更高,能更明显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9.
赫鹏 《中国保健》2008,16(14):633-634
目的:观察干扰素α联合核苷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5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了干扰素α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治疗组),55例同病患者仅接受拉米夫定(对照组),治疗前后测试肝功能和病毒复制指标.结果:治疗组中有50例(84.76%)发生了治疗应答,其中完全应答27例,部分应答14例,无应答9例.对照组中有39例(69.09%)发生了治疗应答,其中完全应答11例,部分应答18例,无应答10例(χ2=6.037,P<0.02).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ALT和AST、HBV-DNA和HbeAg浓度无明显区别(P均<0.05),治疗后ALT和AST、HBV-DNA和HbeAg浓度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同时治疗组治疗后上述各检测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期结果(P均<0.05~0.01).结论:干扰素α联合核苷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拉米夫定联合左旋咪唑涂布剂治疗HBeAg阳性儿童慢性乙型肝炎的近、远期疗效,以探讨治疗儿童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统一检测方法和评价标准,分析拉米夫定联合左旋咪唑涂布剂治疗HBeAg阳性的儿童慢性乙型肝炎(儿童组)的近期疗效、HBV YMDO发生率及停药后的远期疗效,并与同期治疗的HBeAg阳性成人慢性乙型肝炎(A组:拉米夫定+左旋咪唑涂布剂与B组:单用拉米夫定)的相关指标比较,进行X2检测.结果 儿童组与成人A组及成人B组治疗结束时,血清学、病毒学、生化学单项应答率分别为52.4%:34.0%:28.5%;90.5%:74.9%:62.8%;85.7%:82.9%:75.9%;完全应答率分别为52.4%、32.0%、25.5%;HBV YMDD变异率分别为14.3%、18.0%、32.1%;停药后1年持久应答率分别为90.9%、75.0%、51.4%.儿童组与成人A组各项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疗效基本相同,完全应答率虽优于成人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儿童组与成人B组相比,血清学、病毒学应答率、联合应答完全应答率及1年持久应答率均显著优于成人B组(P<0.05),而其他各项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ALT≥正常上限2倍的儿童慢性乙型肝炎,拉米夫定联合左旋咪唑涂布剂治疗的近远期疗效均明显优于单用拉米夫定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