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从桡动脉测压管采血检测活化凝血时间(ACT)的可行性.方法 将60例血管外科手术后留置桡动脉测压管的患者,按手术时间分为第1组和第2组各30例.第1组从桡动脉测压管抽取5 ml肝素盐水稀释的动脉血弃去,更换注射器再抽取2 ml血检测ACT;同时采集外周静脉血2 ml测定ACT.第2组按同法抽取血标本,不同之处为弃去10 ml肝素盐水稀释的动脉血.比较桡动脉测压管采血与静脉采血检测的ACT值.结果 第1组动脉血标本所测得的ACT值显著高于静脉血测得的ACT值(P<0.01),第2组动脉血标本所测得的ACT值与静脉血测得的A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从桡动脉测压管采集动脉血检测ACT是可行的,但要先弃去10 ml肝素盐水稀释的动脉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体外静脉—静脉转流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生化和体温的影响。方法 施行原位异体肝移植术 8例 ,术中使用离心泵、血液变温器、部分肝素化方法行体外静脉转流。结果 体外静脉转流时间为 :(10 9± 35 )min ;灌注量 30 0~ 10 0 0ml/min ,平均动脉压 (MAP)维持在 6 0~ 96mmHg(1mmHg =0 .133kPa) ,中心静脉压 (CVP) 4~ 14cmH2 O ,鼻咽温 (35 .9± 0 .8)℃ ,激活凝血时间 (ACT)为 :(2 38± 45 )s ,血气及生化结果基本正常。停止转流后血流动力学稳定 ,未出现心律紊乱。结论 采用离心泵 ,血液变温器和部分肝素化的静脉转流方法可减少患者无肝期血流动力学、生化等方面的影响 ,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心肺转流围术期血浆肝素浓度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心肺转流 (CPB)围术期血浆肝素浓度的变化及其与抗凝监测、肝素中和及肝素反跳的关系。方法  10例成人CPB心脏手术病人 ,于麻醉后肝素前、肝素 1、2、3、4、5、10min、CPB前、CPB后 5、10、30min、停机、中和 1∶0 5、1∶0 75、1∶1、中和结束及术后 1~ 6h采血。分别测定血浆肝素浓度 (应用发色底物抗Xa方法 ) ,激活部分凝血致活酶时间 (APTT)、凝血酶时间 (TT)及激活全血凝固时间 (ACT)。结果 静注肝素 (4 0 0U/kg)后 1min血浆浓度达高峰为 (6 4 6± 1 0 5 )U/ml,到CPB开始时为 (4 2 8± 0 30 )U/ml,停机时为 (2 82± 0 4 1)U/ml。CPB前血浆肝素浓度与ACT显著相关 (r =0 896 ,P <0 0 1)。首次中和 (比值为 1∶0 5 )后肝素浓度为 (0 12± 0 10 )U/ml。术后 3~ 4h肝素浓度重新升高 (与基础值相比P <0 0 1) ,但与ACT、APTT及TT均无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CPB前ACT能可靠监测肝素抗凝 ;CPB后鱼精蛋白首次按 1∶0 5已基本能中和游离的肝素 ;总比例 1∶1 5后 ,无肝素反跳  相似文献   

4.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在首次肝素化后,患者可能出现肝素相对耐药的问题。本文在1000例体外循环手术中,经中心静脉注入肝素400u/kg,5min检查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证实有53例AC7不能达到480s的标准,或在使用抑肽酶的病例不能达到750s标准,提示存在肝素耐药问题。由此可致体外循环手术无法进行。本文对肝素耐药的原因及其机理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以供临床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5.
Durant体位和中心静脉抽吸对猪空气静脉栓塞的治疗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Durant体位和中心静脉抽吸对猪空气静脉栓塞的治疗效果。方法12头猪行纯氧机械通气,平卧体位下经股静脉以1ml/s的速度注入1ml/kg空气;间隔50min,再注入1ml/kg空气,并立即把猪改为头低左侧卧位(Durant体位);再间隔50min,平卧体位下再注入1ml/kg空气,2min后经中心静脉导管从右心房内抽吸,观察能否抽出气体。每次注气后连续观察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图像、血压、肺顺应性、PETCO2变化。结果注射1ml/kg空气后,PETCO2和肺顺应性在Durant体位时下降的程度比平卧位相应时点显著降低(P<0.05或P<0.01),而两种体位时的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urant体位时空气在心腔内的滞留时间显著长于平卧位,分别为(16±4)min与(12±3)min(P<0.05)。平卧位下注射1ml/kg空气后的2min,仅从两头猪的中心静脉中抽出4ml和6ml气体,其它10头猪未抽出气体。结论Durant体位对空气静脉栓塞有缓解作用,中心静脉抽吸治疗空气静脉栓塞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6.
体外循环(CPB)时,有时需用大剂量肝素(500μ·kg~(-1))才能使激活凝血时间(ACT)延长至≥400s,这种肝素耐药现象不多见,原因尚无定论。作者曾遇到3例心脏手术病人出现肝素耐药,并成功地应用抗凝血酶Ⅲ(ATⅢ)作处理。 例1,51岁,择期做二尖瓣置换术的女病人。该病人患风湿病25a,活动后呼吸困难5a。术前口服地西泮(安定),静脉注射依托咪酯、芬太尼和维库溴铵。吸入异氟醚-N_2O-O_2,辅以芬太尼维持麻醉。纵断胸骨后,插管前经右房注肝素300μ·kg~(-1)。肝素化前ACT为83s,肝素化5min后为285s,尽管又应用肝素150000μ,ACT仍无法达到≥400s,注用ATⅢ10000μ后约15分钟ACT395S,开始CPB,预充液中追加肝素5000μ。整个CPB过程中,ACT保持>400s。手术顺利。停CPB后,按剂量反应曲线,使用鱼精蛋白200mg中和循环中残存肝素。ACT为95s。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心脏直视手术中肝素耐药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自1998年1月至2007年5月我科对1258例心脏病患者行CPB心脏直视手术,术中19例患者(心脏粘液瘤7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3例、房间隔缺损2例、法洛四联症2例、室间隔缺损1例、右心室双出口1例)出现肝素耐药,男8例,女11例;年龄4~58岁(37±12岁)。其中14例补充肝素后全血激活凝血时间(ACT)480s;5例补充肝素后ACT仍480s,给予静脉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全血后ACT达480s以上;平均追加肝素13750U。另有3例CPB术中ACT很快缩短,平均再补充肝素7500U后ACT480s。结果 19例患者CPB时间58±27min,主动脉阻断时间45±22min;心脏自动复跳17例,15~30J除颤心脏复跳2例;住ICU时间1~3d,平均住院时间14.5d,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13例(68.4%),随访时间2~26个月,心功能恢复至Ⅰ级11例,Ⅱ级2例,无栓塞及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失访6例。结论 CPB心脏直视手术中肝素耐药常见于心脏粘液瘤、感染性心内膜炎及紫绀型心脏病等,与血液中出现类似肝素的粘多糖物质、抗凝血酶Ⅲ(ATⅢ)含量及活性低、血小板计数增高、术前抗凝治疗及使用避孕药等因素有关,术中需加强ACT的监测。  相似文献   

8.
血型对肝素及鱼精蛋白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血型对肝素及其拮抗剂鱼精蛋白作用的影响。方法选择A、B、AB、O型血患者各20例,分别测定静注肝素前、肝素后5、15、30 min的激活全血凝血时间(ACT),然后计算静注肝素后各时点ACT与静注肝素前ACT的差值,并计算中和肝素达到生理ACT所需鱼精蛋白量,比较不同血型患者间ACT和鱼精蛋白中和肝素效果的差异。结果 O型血患者肝素抗凝效果最好,其次AB、A、B型血患者。与此相反,O型血患者中和肝素所需鱼精蛋白剂量最多,其次AB、A、B型患者。结论不同ABO血型患者对肝素及其拮抗剂效果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6%羟乙基淀粉(6%HES200/0.5)的扩容效果。方法10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兔,125I-IgG标准计数后,自家兔耳缘静脉注射3min充分混匀,取血少许称重测量放射量计数,约2ml测量血红蛋白(Hb),并在20min内近心端静脉匀速输注6%HES200/0.510ml/kg;输入后取约2ml血再次测量Hb。计算中分子羟乙基淀粉输注后新西兰兔血容量和扩容系数。结果兔血容量Vi125(V1)为(232.5±38.9)ml;V2为(280.4±44.6)ml,6%HES200/0.5扩容量ΔV为(48.9±0.4)ml。结论中分子羟乙基淀粉在输注20min后显示明显扩容效果。  相似文献   

10.
自体血回输对病人血浆肝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观察自体血回输对病人血浆中肝素含量的影响 ,探讨肝素在血液回收时的应用。方法 自体血液回输组 (n =32 )与异体输血组 (n =30 )骨科、脑科择期手术病人 ,男女各半 ,年龄 18~ 48岁 ,术前肝、肾、凝血功能均正常 ,无其他血液系统疾病。自体回输血量及异体输血量均超过 10 0 0ml。采用凝固法测定血浆中肝素含量 ;ACT Ⅱ型测定仪测定血中活化凝血时间 (ACT)。结果肝素含量 :自体血液回输组 ,术前、输血前、输血后 2小时肝素含量分别为 (0 6 5± 0 2 7)、(0 6 8±0 2 0 )和 (0 72± 0 19)U/ml;异体输血组分别为 (0 6 3± 0 2 4)、(0 6 7± 0 2 8)和 (0 6 9± 0 2 0 )U/ml。两组间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ACT :自体血回输组三个不同时间分别为 (86 10± 2 0 5 4)、(133 5 0± 2 9 6 5 )和 (95 0 5± 2 9 71)秒 ;异体输血组分别为 (88 42± 18 37)、(131 70± 2 7 36 )和(92 86± 14 35 )秒。两组ACT值输血前均明显长于术前 (P <0 0 5 ) ,术前与输血后 2小时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自体血液回输组与异体输血组术前、输血前、输血后 2小时肝素含量无显著差异。自体血回输中使用肝素抗凝适量 ,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1.
研究肝素持续静脉点滴对羊吸入烟雾而引起急性肺损伤的作用。12只羊先行血管插管再用标准烟雾制作成吸入性损伤模型。伤后行持续机械通气,维持72小时。动物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只。肝素组在伤后30分钟首剂静脉注射400U/kg牛肺肝素,随后持续点滴含肝素的生理盐水(每250ml含肝素25000U),使活化的凝血时间(ACT)维持在200~300S之间;对照组动物用等容量生理盐水处理。每隔6小时检测血液动力学指标,进行血气分析并取血浆标本测定结合二烯含量。尸检时取肺组织进行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抑肽酶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OPCAB)病人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OPCAB病人32例,ASAⅢ或Ⅳ级,年龄46~75岁,体重65.92kg,随机分为2组(n=16):对照组(C组)和抑肽酶组(A组)。C组不用任何抗纤溶药物,A组将抑肽酶200万KIU溶于100ml生理盐水中,自切皮开始静脉输注,30min内输注完毕,另外100万KIU以20.30万KIU/h速率输注至术毕。分别于切皮前1min、肝素化前1min(此时已用抑肽酶200万KIU)、术毕、术后6h和术后24h经颈内静脉采血5ml,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和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CD62p),用比浊法测定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m)、凝血酶原时间(PT)和纤维蛋白原,用硅藻土激活剂测定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记录术后24h出血量。结果 组间GPⅡb/Ⅲa、PT和A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A组CD62p肝素化前1min、术毕和术后6h降低,Am肝素化前1min和术毕时延长,术后24h出血量减少(P〈0.01)。结论 抑肽酶抑制OPCAB病人血小板激活和内源性凝血系统,减少术后出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组不同浓度的尿激酶治疗血液净化用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8月在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血液净化中心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血液透析及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2万U/ml尿激酶)和B组(4万U/ml尿激酶),每组15例患者。在血液净化治疗前反复抽吸不通导管,分别使用不同浓度的尿激酶,按照导管标记刻度剂量用注射器注入导管的动脉端和静脉端,保留30 min,溶栓结束后抽出并弃掉药液。记录患者透析时的血流量、导管再通数、并发症及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含量。结果 A组治疗后导管堵塞再通率为60%(9/15),透析血流量为(195.0±14.6)ml/min;B组治疗后导管堵塞再通率为93.3%(14/15),透析血流量为(227.0±12.5)ml/min;2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之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浓度的尿激酶处理中心静脉导管的堵塞,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中4万U/ml尿激酶浓度更优,且方法操作简单易行,成功率高,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nypass graft,CABG)围术期常规监测激活凝血时间(activated clotting time,ACT)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通过使用Sonoclot凝血功能分析仪(sonoclot coagulation analyzer,SCA)与传统凝血检测的ACT(conventional ACTtest,C-ACT)和Fbg进行相关性分析,对CABG术中ACT、CR监测方法进行比较.方法 选择非体外循环(Off-pump)CABG患者18例(OP组),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CABG患者12例(CPB组),分别于诱导后(T_o)、首次给肝素(OP组0.8ms/ks,CPB组1.0mg/kg)后5min(T_1),追加肝素(OP组达1.5mg/kg,CPB组达3.0mg/kg)后5min(T_2),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5 min(T_3)4个时间点,取中心静脉血同时测定C-ACT和SCA的3种ACT及CR.结果 ①T_o点,SonACT、kACT、aiACT分别与C-ACT正相关,相关方程分别为:y=83.15+0.37×(R=0.438,P<0.05);y=71.33+0.43×(R=0.509,P<0.01);y=56.19+0.78×(R=0.790,P<0.01).sonCR、kCR、aiCR与术前Fbg正相关,相关方程分别为:y=1.16+0.09×(R=0.821,P<0.001);y=1.11+0.09x(R=0.773,P<0.001);y=1.50+0.06×(R=0.882,P<0.001 .②T_3点与T_o点相比,C-A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onACT、kACT、aiAC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③给予低剂量肝素0.8mg/kg和1.0mg/kg时,分别有39%和83%患者C-ACT大于300 s,而sonACT大于300s的例数达55%和95%,kACT则是55%和100%;CR的下降值(ACR)占基础值的百分比已达74%-76%和76%-83%.结论 ①SCA3种ACT与C-ACT正相关性比较:aiACT>kACT>sonACT,aiACT相关性最好;CR与Fbg正相关性比较:aiCR>sonCR>kCR,aiCR相关性最好.②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SCA3种ACT比C-ACT恢复更好.③使用SCA与传统检测相比能够在低剂量肝素(0.8 mg/kg~1.0 mg/kg)时更敏感地监测ACT和CR.  相似文献   

15.
视网膜静脉阻塞显微手术治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经视网膜静脉微穿刺灌注纤溶药治疗视网膜静脉血栓,观察不同的灌注速度及灌注时间对血栓,视网膜组织血管的影响,并选择对视网膜组织和血管损伤最小,溶栓效果最佳的灌注速度及灌注时间。方法 应用光动力学方法建立小型猪视网膜静脉阻塞模型。对照组单纯建立视网膜静脉阻塞模型。实验组建立模型后,在视网膜阻塞静脉内灌注眼用平衡盐水加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设置灌注速度为30、60、80ml/h,灌注10、20min时,观察血栓,视网膜形态及光电镜改变。结果 在设置灌注速度30、60、80ml/h下,10min后血栓溶解眼数分别为0/10、2/10、2/10,灌注20min后血栓溶解眼数分别为2/10,6/10、7/10;灌注速度30、60ml/h下灌注20min未见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当设置灌注速度为80ml/h时,灌注10min未见视网膜脱离,20min后出现渗出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水肿及出血加重,视网膜小静脉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松解。结论 视网膜静脉微穿刺灌注纤溶剂溶栓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最佳灌注速度为60ml/h,灌注时间20min。  相似文献   

16.
指腹皮下肝素浸润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探讨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有效方法。方法:在6例再植断指指腹皮下浸润肝素,首剂1250IU/0.2ml,其后每24h625IU/0.1ml,发生静脉危象者加甲床开窗渗血。结果:6例全部成活,其中5例血循稳定,1例发生静脉危象加用甲床开窗渗血10d患指成活。结论:指腹皮下肝素浸润可有效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加甲床开窗渗血治疗静脉危象效果可靠,为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CPB)后肝素血体外中和并枸椽酸化(ACD化)后再回输对病人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及胸液量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肝素血体外中和并ACD化后回输:B组肝素血依传统方法回输后在体内中和。两组的麻醉、体外循环及停机后体内肝素中和方法相同。观测CPB后ACT值及术后4小时胸液量。结果:A组较B组ACT更接近生理值(P<0.05)。且胸液量有轻度减少(P<0.05)。结论:心脏手术CPB后肝素血体外拮抗并ACD化后再回输较传统方法存在临床操作方便、实用、可控性强的优点,在临床效果上切实改善肝素中和并能适当减少术后渗血。  相似文献   

18.
肝素对窒息性心跳骤停-复苏致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窒息性心跳骤停大鼠心肺复苏时应用肝素抗凝对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雌性SD大鼠30只,12~16周龄,体重450~500 g,随机分为3组(n=10):假手术组(S组)、常规心肺复苏组(AD组)和常规心肺复苏+肝素抗凝组(AD+Hep组).制备窒息性心跳骤停模型,窒息8min后行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200次/min与药物复苏同时进行,复苏时间2min),AD+Hep组常规药物复苏同时静脉注射肝素0.5 mg/kg(0.1 ml/kg),AD组静脉注射与肝素等容量的生理盐水,S组只行动静脉置管和气管插管.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2 h,取股动脉血2ml后处死大鼠,取心肌组织,测定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浓度、心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电镜下观察心肌超微结构.记录从窒息到心跳骤停时间、心肺复苏开始到ROSC时间.结果 与S组比较,AD组和AD+Hep组心肌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血清cTnI浓度升高(P<0.05或0.01),心肌病理损伤明显.与AD组比较,AD+Hep组心肺复苏开始到ROSC时间缩短,心肌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血清cTnI浓度降低(P<0.05或0.01),心肌病理损伤减轻.结论 窒息性心跳骤停大鼠心肺复苏时应用肝素抗凝可减轻心跳骤停.复苏致心肌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首剂肝素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抗凝效果。方法 6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0例,B组32例。肝素抗凝方法:A组每次透析开始时从静脉端给予首次剂量肝素28~32 mg(约0.5 mg/kg),维持期用肝素泵每小时追加肝素6~10mg;B组每次透析开始时从静脉端给予首次剂量肝素14~20 mg(约0.3 mg/kg),维持期用肝素泵每小时追加肝素8~12 mg;同时监测2组患者0、0.5、2、3.5及4 h活化凝血时间(activated clotting time,ACT)及变化曲线,观察治疗过程中管路和透析器凝血情况,治疗后穿刺点压迫止血平均时间、组织器官24 h内出血情况以及在线KT/V情况。结果 2组患者首剂肝素量及维持期肝素用量存在显著性差异,而肝素总量无差异。2组均能顺利完成血液透析,A组透析充分性更好。A组血液透析治疗0.5及2 h ACI较B组明显延长,而在透析3.5及4 h时ACT明显缩短,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2组ACT 0.5与3.5 h自身比较,A组有明显下降趋势(P0.05),B组无明显差异。2组患者透析器凝血情况、穿刺点压迫时间、透析治疗后24 h内组织器官出血情况比较A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选择合适剂量的首剂肝素及维持期肝素用量是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关键,首剂肝素用量为28~32 mg(约0.5 ng/kg)时抗凝效果好、透析充分性好,透析后患者出血机会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国人原位肝移植术中凝血弹性图(TEG)的变化及其与激活全血凝块形成时间(ACT)的相关性。方法 19例病人分为急性肝衰组(8例)与肝肿瘤组(11例),接受原位肝移植术,无肝期采用体外静脉-静脉转流。两组病人分别于术前、无肝前(手术开始后120min,I 120)、无肝的30min(Ⅱ 30)、新肝前5min(Ⅲ-5)、新肝后5min(Ⅲ+5)、30min(Ⅲ+30)、60min(Ⅲ+60)、120min(Ⅲ+120),8个时间点,分别观察硅燥土激活的全血TEG及ACT的变化。19例病人中有6例于新肝后5min同时观察肝素酶修正后的TEG与非肝素酶修正后的TEG及ACT的变化。结果 肝衰组TEG值(r、r k、αlpha角或α、MA)的变化主要在Ⅱ+30min、Ⅲ-5min、Ⅲ+5min,肝肿瘤组TEG值(r、r k、αMA)的变化均在新肝后5min、30min、60min。与术前值相比,两组TEG值的表现为r与r k延长,α与MA减小(P<0.05、0.01)。相关研究表明,两组r k与ACT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743及0.634,P<0.01)。其中6例于新肝后5min,有肝素酶与无肝毒酶的全血TEG值差异亦显著(P<0.01),后者经静注鱼精蛋白50-75mg后,两组TEG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G提示原位肝移植术中的凝血紊乱主要发生在无肝期及新肝早期,TEG指标r k与ACT有相关性。肝素酶修正后的全血TEG可提示新肝期体内存在肝素化效应,需用鱼精蛋白拮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