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们收治肾功能衰竭39例,其中急性肾衰32例,慢性肾衰7例,男29例,女10例,年龄19~54岁。现将其中3例报告如下。 例1,女,21岁。以急性肾衰入院,第2天无尿。查血BUN35mmol/L,Scr1521μmol/L,有消化道出血,由于家属不同意血透,故第4天给予速尿200mg  相似文献   

2.
流行性出血热在少尿期常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性肾衰的最有效的方法,其护理方面是很重要的环节,现将有关护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自1987年~1997年对流行性出血热危重型并急性肾衰46例进行了血液透析,男41例,女5例;年龄23~41岁,平均年龄31.4岁。急性少尿16例,平均少尿6.32±3.14天;无尿28例,平均无尿5.9±4.9天;非少尿型2例,平均血BUN30.6mmol/L,血Cr722μmol/L,发病至透析日平均5.5天。并发休克2例,广泛出血现象30例,高钾血症10例,急性心功能不全13例,肺内感染11例,ARDS4冽,脑…  相似文献   

3.
目前血液透析是抢救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 EHF-ARF)最有效的措施之一[1],但部分危重患者因休克或心功能低下不能耐受血 液透析.我院采取床边持续血液超滤治疗,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文6例均为我院1999年8月~2001年3月收治确诊的EHF 危重型患者,男5例,女1例.年龄19~57岁,平均年龄31.2岁.均因血透时血压下降无法 耐受而改为超滤治疗.治疗前平均少尿、无尿4.1 d,最长8 d.血清 尿素氮平均31.4 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平均为10.6 mmol/L;血清 钾平均6.3 mmol/L.高血容量肺水肿3例,心力衰竭2例,严重出血2例,意识障碍1例.  相似文献   

4.
血液透析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并发急性肾衰竭1011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应用血液透析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并发急性肾衰竭(ARF)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用血液透析治疗的1011例流行性出血热并发ARF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进行血液透析3214例次,平均每例3.2次,血尿素氮及血肌酐值分别下降至7mmol/L-12mmol/L和114μmol/L-189μmol/L;治愈868例(85.9%),死亡103例(10.2%),自动出院40例(3.9%),平均少尿和无尿7.8日(1.4日-24.8日),平均住院时间19.5日(15.4日-58.5日)。结论:血液透析是治疗流行性出血并发ARF的有效方法之一,原则上宜早期透析充分透析。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们用腹膜透析(以下简称腹透)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所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疗效相满意;典型病例报告如下: 例1:男,44岁。因畏寒发热,头痛,腰痛,全身皮肤粘膜及消化道出血11天,尿少5天,意识模糊3天入院。实验室检查:尿素氮3.816mmol/L,血肌酐4.27mmol/L,血钾3.59mmol/L,CO_2CP27.18mmol/L。入院诊断:流行性出血热,尿毒症。  相似文献   

6.
赵丽梅 《临床荟萃》1999,14(21):1007
我们将1994年10月至1998年10月收治的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53例患者进行血清酶的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 53例患者男43例,女10例,年龄13~65岁,平均39岁。按1992年李冠三主编《流行性出血热临床学》分型,轻、中、重、危重型。入院患者均有发热、尿蛋白阳性、血小板减少、出血点、HFRS-IgM阳性。血清尿素氮(BUN)7.1~28.6mmol/L,平均18.65mmol/L,血清肌酐(Cr)40~760μmol/L,平均400μmol/L。并发消化道出血7例,鼻衄2例,肺水肿1例,精神障碍、头痛剧烈4例,抽搐1例。经综合治疗后痊愈50例,死亡3例。  相似文献   

7.
自 1996年以来 ,我院急诊科共接诊以急性肾衰从基层医院转入并经多种检查被确诊为糖尿病高渗性脱水的患者 12例 ,误诊情况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8例 ,女 4例 ,年龄 4 5~ 6 3岁 ,平均 5 4 .4岁。其中有明确肾病史者 3例 ,有明确糖尿病病史者 2例。本组均有少尿或无尿病史 ,昏迷者 4例 ,出现恶心、呕吐、厌食者 8例 ,出现低血压及休克者 6例。均有尿素氮 (BU N)及血肌酐 (Cr)的升高 ,BUN在 16 .5~ 30 .2 mmol/ L ,最高达 4 4 .4 mmol/ L ,Cr在346 .7~ 4 76 .8μmol/ L ,最高达 80 6 .7μmol/ L ,血糖在 16 .3~2 8.7mmol/ L ,…  相似文献   

8.
肾综合征出血热肾衰少尿期易并发出血 ,特别是重症病例 ,严重出血可危及患者生命。尤其在血透治疗中 ,全身肝素化可加重出血 ,为此无肝素血透 ,已成为目前研究课题之一。现将我们 2 81次无肝素血透重症出血热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出血热患者共 6 9例 ,男 42例 ,女 2 7例 ,年龄 1 9~ 5 0岁 ,平龄 36岁。临床均表现为少尿或尿闭 3d以上。消化道出血 2 3例 ,球结膜出血 9例 ,鼻咽部出血 8例 ,咯血 6例 ,静脉穿刺后止血困难 5例 ,皮肤淤斑 1 8例。出血热间接免疫荧光抗体均为阳性。血透前血BUN 1 6~ 6 4mmol/…  相似文献   

9.
出血热肾脏综合征(HFRS)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时应尽早采取血液透析治疗。1994年至1998年我院用血液透析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合并急性肾衰96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96例中男75例,女21例,12~69岁,多在23~55岁。血透前血Cr5958~1556μmol/L,BUN267~639mmol/LPLT(18~50)×109/L,均有不同程度的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皮肤粘膜出血(皮肤淤血斑、鼻出血、眼球结膜出血、柏油样便、血尿等)、腹胀、恶心、呕…  相似文献   

10.
常规血液透析(血透)必须在病人全身肝素化的情况下进行。但是,对于危重急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出血的病人全身肝素化可加重出血,甚至造成死亡。因此,如何选择合理的抗凝方法进行血透治疗,是降低出血危险性和提高这类病人救治存活率的关键因素之一。我院采用无肝素血透,对8例危重型急性肾衰合并严重出血的病人成功地进行了20例次血透,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方法、观察结果及体会简述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采用无肝素血透的8例病人,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20~58岁,平均34岁。其中危重型流行性出血热5例,均有严重的消化道出…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79年11月~1986年5月应用血液透析治疗86例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现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男72例,女14例。年龄14~67岁。透析前病程4~7天18例,8~15天66例;少尿无尿期1~3天12例,4~7天55例,8~10天19例。并发休克44例、消化道出血33例、意识障碍17例、高血钾4例。  相似文献   

12.
我院自1973年以来应用腹膜透析抢救了67例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衰竭病人,其中6例为非少尿型肾衰合并高渗性昏迷。应用低渗透压液体腹膜透析(简称低渗透析)全部治愈,报道如下。一般资料6例均为男性流行性出血热危重型患者,年龄28~69(平均41.5)岁,腹透前日尿量在600~3100毫升之间。高血钾3例,代谢性酸中毒5  相似文献   

13.
流行性出血热(下简称出血热),尤其是野鼠型,肾脏损害严重,极易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下简称急性肾衰),由于后者病死率甚高,所以,纠正肾衰是治疗出血热的重要环节,我院自1982年以来收治的出血热患者中,发生急性肾衰168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病例选择本组病例符合以下条件:1.发生于出血热流行季节与地区,具有出血热的临床表现和病程演变规律;2.病程中急骤出现少尿或无尿和氮质血症;3.排除肾前性、肾后性少尿和肝肾综合征。二、性剐与年龄男132例,女36例。年龄最小11岁,最大76岁,11~16岁14例,17~49岁112例,50岁以上42例。三、临床表现168例中危重型91例,重型75例,中型2例,无轻型病例。本组病例除有出血热的  相似文献   

14.
1982年9月至1992年6月,我院收治双侧上尿路结石并肾功能不全患者80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男55例,女25例。年龄22岁~82岁,平均50岁。无临床症状者28例,肾绞痛伴血尿者40例,腰部胀痛者12例。无尿或少尿者50例,有恶心、呕吐,下肢或全身浮肿,气促,不能平卧或急性心功能衰竭等综合征者20例,其中心包积液2例,昏迷或抽搐4例。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25g~65g/L,平均41g/L;血肌酐470μmol~867μmol/L,平均626μmol/L;尿素氮60mmo~l114mmol/L,平均68mmol/L。 2 治疗方法 本组碎石治疗40例,其中双侧输尿管结石碎石15例;一侧输尿管结石碎石,另一侧肾结  相似文献   

15.
我院1987年9月至1990年4月诊治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16例中3例并发结肠瘘,报告如下。1 病例例1:女,58岁。因突感上腹痛、发烧畏寒12小时入院。伴有气促、呕吐、尿少。既往上腹痛6年。白细胞19.8×10~9/L,中性粒细胞0.82,淋巴细胞0.18,尿淀粉酶1024u(温氏法,下同),B超示肝胆结石并胰腺炎、结肠脾曲肿块。钡灌肠见结肠外肿块。2天后腹膜炎征、肾衰、胃肠道出血、腹泻;血糖6.88mmol/L,血钙1.41mmol/L,肌酐122μmol/L,尿素氮21.8mmol/L。入院第9天行剖腹探查术,血性腹水1300ml,遍布皂化斑点,全胰散在片状坏死,清除坏死物,胰床及腹腔引流,术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1986年1月~1987年7月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158例,伴有急性肾衰者60例,其中30例以大剂量山茛菪碱为主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病例选择 本组是按1981年西安会议标准确诊的典型流行性出血热病例,尿量均<100ml/日,持续24小时,尿蛋白以上,BUN>11.655mmol/L,血压140~180/100~120。同时伴有头晕,恶心呕吐,口舌干  相似文献   

17.
小儿肾衰血透、腹透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 《实用医学杂志》2001,17(6):552-552
60年代国外已有血液透析治疗儿童肾功能衰竭的报道 ,80年代以来 ,非卧床持续腹膜透析 (CAPD )得到广泛开展 ,已成为大多数肾衰患儿主要替代疗法。血透、腹透疗法治疗小儿肾衰各有优缺点。作者 1990年 11月~ 1998年 2月曾采用血透、腹透治疗 2 0例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儿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有关情况予以报道 ,并就两种血液净化疗法进行比较。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0例患儿 ,男 8例 ,女 12例 ,年龄 1~ 13岁 ,平均 8 37岁。急性肾衰 13例 ,其中原发病为急进性肾炎 4例 ,急性肾炎 3例 ,肾炎型肾病综合征 2例 ,流行性出血热…  相似文献   

18.
目前血液透析是抢救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 (EHF -ARF)最有效的措施之一[1] ,但部分危重患者因休克或心功能低下不能耐受血液透析。我院采取床边持续血液超滤治疗 ,效果良好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文 6例均为我院 1999年 8月~ 2 0 0 1年 3月收治确诊的EHF危重型患者 ,男 5例 ,女 1例。年龄 19~ 5 7岁 ,平均年龄 3 1 2岁。均因血透时血压下降无法耐受而改为超滤治疗。治疗前平均少尿、无尿 4 1d ,最长 8d。血清尿素氮平均 3 1 4mmol/L ;二氧化碳结合力平均为 10 6mmol/L ;血清钾平均 6 3m…  相似文献   

19.
我院1996年10月-2001年12月对实施血透的16例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及护理,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1 病例介绍例1,男,30岁,工人。开始乏力、心慌纳差,后来尿少全身浮肿,面色灰暗、呕吐,化验检查:尿素氮29.6 mmnol/L,肌酐800μmol/L,血清钾7 mmol/L,用药后症状不减。内造瘘血液透析后症状明显好转,各项化验指标接近正常,经2次/周血透持续1年后,原症状消失,自我感觉良好,后来换了一颗肾脏,至今如健康人一样的生活。例2,男,43岁,工人。全身浮肿、高血压、头痛、呼吸困难,口唇紫绀,无尿,昏迷2 h.化验尿素氮48.6 mmol/L,肌酐900μmol/L,血清钾10 μmmol/L,血压220/140 mmol/L。血透3 h  相似文献   

20.
江其泓  孟祖鹰 《临床荟萃》1998,13(12):570-571
例1 男,17岁。因水肿3个月,少尿3天,于1994年11月23日入院。缘1994年8月患“上感”,5天后出现眼睑水肿,尿蛋白(卌),但BUN、Scr正常,用强的松后水肿消退,尿蛋白转阴。但骤停强的松3天后再现水肿,尿量锐减10ml/d。入院时BP13/10kPa(97.5/75mmHg),全身水肿(卅),余(-)。尿:蛋白(卌),比重1.012。血:白蛋白18.4g/L,BUN17.45~26.43mmol/L,Scr315.5~971.0μmol/L,胆固醇9.10mmol/L,肾彩超:右肾12.5cm×6.6cm×6.1cm,左肾12.7cm×6.8cm×5.7cm,两侧肾静脉未见血栓形成。入院后静注速尿、地塞米松,静输白蛋白、血浆,隔日血透4次,10天后日尿量400~3500ml,BUN7.25mmol/L,Scr54.5μmol/L,续用强的松11天后,尿蛋白(-),定量0.08g/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