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姚远  孙洋  周瑜 《中国美容医学》2011,20(10):1542-1543
目的:探讨以眼轮匝肌为蒂的颞区皮瓣修复眼睑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在颞侧设计眼轮匝肌为蒂的皮瓣,将皮瓣向内推进或旋转1800修复睑缺损区。结果:7例眼睑缺损修复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未出现并发症。结论:眼轮匝肌蒂颞区皮瓣修复眼睑缺损比局部或皮下蒂组织瓣易于移转,修复后外形满意且供区隐蔽,是修复眼睑缺损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2.
应用眼轮匝肌蒂颞部岛状皮瓣矫正睑外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眼轮匝肌蒂颞部岛状皮瓣修复睑外翻的方法及效果.方法设计以眼轮匝肌为蒂的颞区皮瓣,将皮瓣旋转180°移位至眼睑部瘢痕松解后的创面,修复瘢痕性睑外翻.结果术后12例患者,皮瓣完全成活,随访6个月,睑外翻无复发,供区瘢痕不明显.结论眼轮匝肌蒂颞部岛状皮瓣血供可靠,修复睑外翻可取得功能与外观双重修复的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3.
应用眼轮匝肌蒂颞部岛状皮瓣矫正睑外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应用眼轮匝肌蒂颞部岛状皮瓣修复睑外翻的方法及效果。方法设计以眼轮匝肌为蒂的颞区皮瓣,将皮瓣旋转180°移位至眼睑部瘢痕松解后的创面,修复瘢痕性睑外翻。结果术后12例患者,皮瓣完全成活,随访6个月,睑外翻无复发,供区瘢痕不明显。结论眼轮匝肌蒂颞部岛状皮瓣血供可靠,修复睑外翻可取得功能与外观双重修复的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眼轮匝肌蒂颞区皮瓣修复中面部小面积软组织缺损(包括眼睑、鼻部及邻近颜面部缺损)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04年~2010年应用眼轮匝肌蒂颞区皮瓣修复中面部缺损25例,其中鼻尖鼻翼缺损4例,鼻背缺损3例,下睑缺损9例,上睑缺损5例,邻近颜面部缺损4例。结果:1例转移至鼻尖部的皮瓣远端出现坏死,经换药后创面愈合,其余皮瓣完全存合;随访4个月~5年,受区功能形态恢复满意,供区瘢痕不明显,无面神经额支损伤,无眼睑闭合不全,无下睑退缩、外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眼轮匝肌蒂颞区皮瓣厚薄适宜,蒂较长,转移灵活,供区隐蔽,是修复中面部小面积缺损的一种较为理想的皮瓣。  相似文献   

5.
眼轮匝肌蒂颞区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锋  陈光宇  范飞  李森恺  徐军  乔群  周刚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7):556-556,I005
颞区是面部缺损修复的理想皮瓣供区。已有多位作者报告应用眼轮匝肌蒂颞区皮瓣修复眼睑缺损、鼻缺损以及面颊部缺损取得满意的修复效果[1 4] 。我们对本院 1995年 1月~ 2 0 0 1年 5月期间应用眼轮匝肌蒂颞区皮瓣的 6 2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 ,并提出两种新的临床应用方法。1 临床资料 :我院应用此技术修复面部软组织缺损 6 2例 ,缺损部位包括上睑、下睑、鼻尖、鼻背、鼻翼、面颧部等 ,造成缺损的原因有外伤、烧伤、肿瘤、感染和先天性因素 ,手术效果令人满意。眼轮匝肌呈扁平状 ,该肌及其之上的皮肤血供丰富 ,它的一部分可用作皮瓣的蒂部 …  相似文献   

6.
眼轮匝肌蒂皮瓣修复睑皮肤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使用一种血供确实可靠、即时移转的皮瓣修复眼睑皮肤缺损。方法 采用以眼轮匝肌为蒂的颧部、颞部皮瓣修复同侧上睑或下睑皮肤缺损。结果 修复上睑或下睑挛缩瘢痕切除松解后创面 (8例 )、色素痣切除后创面 (4例 ) ,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以眼轮匝肌为蒂的皮瓣具有确实可靠的血供、易于移转和供区可以直接缝合等优点 ,是一种修复眼睑皮肤缺损可供选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一种有效修复鼻端缺损的手术方式。方法:利用眼轮匝肌与颞区之间充分的血运联系,设计以眼轮匝肌为蒂的颞部皮瓣,皮瓣经皮下隧道转移至受区,修复鼻部缺损。结果:本组11例,有10例皮瓣存活良好,1例术后出现皮瓣周缘部分坏死,颞部供区瘢痕轻微,眼裂无明显变形,效果比较满意。结论:眼轮匝肌蒂颞部皮瓣是修复鼻端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颞侧眼轮匝肌蒂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用颞侧眼轮匝肌蒂岛状皮瓣修复眼睑及鼻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设计以眼轮匝肌为蒂,以同侧颞区无毛发区为供区的皮瓣,移位并修复上下睑外翻及上下睑和鼻部肿瘤或瘢痕切除后、鼻外伤组织缺损共30例.皮瓣面积为1.0 cm×1.8 cm~2.5 cm×4.5 cm.结果 30例巾除5例早期皮瓣远端出现静脉淤血经保守治疗好转外,全部皮瓣均完全成活,随访3个月至1年,较少遗留瘢痕及继发畸形,功能及外观满意.结论 以眼轮匝肌为蒂的颞侧岛状皮瓣是修复眼睑及鼻部小面积缺损的良好手术材料,具有易于转移、血供可靠、愈合快及供区隐蔽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用眼睑部眼轮匝肌皮下蒂皮瓣修复眼睑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与效果。方法:设计眼睑部眼轮匝肌皮下蒂皮瓣,远端携带有部分皮肤软组织,转移修复眼睑病变组织切除术遗留创面,供区直接缝合。结果:本组患者15例,术后皮瓣全部存活,随访3个月~1年,效果良好,术后无明显瘢痕及眼睑继发畸形,皮瓣色泽与周围皮肤一致,效果满意。结论:应用眼睑部眼纶匝肌皮下蒂皮瓣修复眼睑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灵活方便,血供可靠,是一种良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眼轮匝肌蒂颞部皮瓣修复颜面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用眼轮匝肌蒂颞部岛状皮瓣修复颜面部、鼻部及下睑小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效果.方法1994年~1999年设计以眼轮匝肌为蒂,以同侧颞区无毛发区为供区,皮瓣最大范围3cm×5cm.皮瓣带蒂岛状移位至颜面部创面,共修复下睑外翻、鼻部、面部瘢痕及色素痣切除后的组织缺损12例.结果术后12例皮瓣完全成活,随访2年,疗效良好.皮瓣宽在3cm以下时供区均可直接缝合,术后较少遗留瘢痕及继发畸形.结论眼轮匝肌是一个多元血管供血的肌肉,以其眶部肌肉为蒂的同侧颞部无毛区岛状小皮瓣是修复颜面部小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一个可行方法.但颜面部组织缺损面积较大时,供区缝合困难,应慎用.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The first consecutive 68 revision total hip arthroplasties of a cementless distal interlocking femoral stem (BiCONTACT; Aesculap AG, Tuttlingen, Germany) a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Average follow-up time was 40 months (range, 36-49 months). At follow-up evaluation, one patient had died, and one could not be located. The average Harris hip score improved from 60 points to 88 points. All cases showed radiographic evidence of a bone ingrown prosthesis, and no subsidence was seen. No osteolysis and no radiologic loosening were noted. No repeat revision was needed 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d. The results of the distal interlocking femoral stems (BiCONTACT) in cementless revision total hip arthroplasty were satisfactory.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a diaphyseal fixation of the revision femoral stem with distal interlocking screws can provide primary axial and rotational stability of the prosthesis in revision surgery.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