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挤压综合征时肾损害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挤压综合征是软组织(主要是肌肉)受到挤压以后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统称。早在本世纪初即有挤压综合征病状的描写,但系统阐明挤压综合征的是Bywaters(1941),他详细观察伦敦受到轰炸时,在倒塌建筑物内肢体被挤压6~12小时的4例伤员,在休克情况好转后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伤后3~8天全部死亡。尸检肾苍白肿胀,近段曲管严重退行性变,下肾单位小管内有棕色色素管型。根据这些病程完全相似的病例,认为这可能是一个特殊的从未报告过的综合征。与此同时,另有2例个案报告,经过完全相同。从而普遍接受挤压综合征的概念,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认识也是从那时开始的。  相似文献   

2.
挤压伤后的肢体,在挤压外力解除后产生出血。受损肢体在血液循环恢复后,由于血管上皮通透性增加,可导致大量血浆渗入周围组织产生肢体严重肿胀,结果使肌间隔压力明显上升,后者可促成损伤肢体血循障碍,甚至引起肌肉坏死,从坏死肌肉组织内释放出来毒素造成肾脏损伤。大量血浆丢失,使血容量下降,亦可引起伤员产生休克,甚至逃一步加重克的严重程度,它又使肾脏遭受缺血性损害,而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因此挤压伤后受损肢体可产生肌间膈综合征(compartmental syndrome)。由于血容量降低,组织灌注不足,加上肌肉坏死产生肌红蛋白、组织毒性、血管活性物质等影响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  相似文献   

3.
挤压综合征(crush syndrome,CS)又称外伤性无尿综合征、缺血性肌坏死综合征、Bywaters氏综合征、外伤性肌红蛋白尿急性肾功能衰竭综合征.1941年Bywaters首次分析16例挤压伤患者,并提出"挤压综合征".CS是指四肢或躯干肌肉丰满的部位被长时间压榨导致广泛的肌肉组织缺血性坏死、横纹肌溶解,而后引起身体一系列的病理改变.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受压肢体肿胀、肌红蛋白尿、高血钾及少尿甚至无尿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在这次四川地震中本院一共收治了34名四川地震伤员,这些伤员都有不同程度的挤压伤,其中1例典型的严重挤压综合征患者,经过积极的内外科综合处理,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ѹ�ۺ����������ܲ�ȫ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挤压综合征是指四肢或躯干肌肉丰富的部位 ,受外部重物、重力长时间压榨、挤压或长期固定体位而造成肌肉组织的缺血性坏死 ,出现受压部位的肿胀、麻木或瘫痪 ,而且有肌红蛋白尿及高血钾为特点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因病情危重 ,常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 ,其中合并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最高 ,如不积极抢救治疗 ,病死率可高达 5 0 %。如只有肌肉等软组织损伤 ,而无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一系列全身变化 ,则仅称为挤压伤。1 病理生理变化当前臂筋膜间隙内压达 8 5 12kPa ,小腿后侧筋膜间隙内压达 4 6 5kPa时 ,肢体组织灌注完全停止。肌肉缺血 2~ 4h…  相似文献   

5.
汶川大地震挤压伤特点与手术方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5.12汶川大地震挤压伤特点和手术方式选择.方法 2008年5月12日-6月18日,在汶川大地震救治过程中收治202例四肢软组织挤压伤伤员.男110例,女92例:年龄1岁7个月~16岁25例,17~60岁129例,61岁以上48例.挤压时间30 min~154 h.对60例开放性损伤者行清创包扎或缝合术;16例18侧肢体毁损者及6例8侧肢体因挤压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者行截肢术;32例42侧肢体发生筋膜间隙综合征危象者行筋膜腔切开解压术;15例行坏死肌肉切除术31次;9例挤压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伤员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therapy,CRRT).结果 2例在GRRT治疗期间因肠道及颅内出血死亡,余200例伤口或创面全部愈合.其中198例于治疗后15~120 d痊愈出院,2例8个月后治愈出院;平均住院53 d.22例26侧肢体截肢术后3~6个月均安装假肢,功能良好.结论 挤压伤治疗原则是"积极减压,慎重截肢",肌肉变硬及肌酸激酶、血钾增高是筋膜腔切开解压术的金指标,难以抉择时宁可早期减压;坏死肌肉切除不尽或坏死界限不清者应行开放性截肢.  相似文献   

6.
挤压综合征的病理生理与临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挤压综合征(Crush syndrome)是指肌肉丰富的肢体(特别是下肢)或躯干被倒塌的工事、建筑物或其他重物长时间挤压、受伤肢体的自压或缚扎止血带的时间过长,使受压缺血部位的肌肉受到破坏,在解除挤压之后发生以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群。由于创伤、低血容量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极易并发全身多脏器损害,死亡率极高。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其死亡率几乎达100%,1976年唐山地震,其死亡率在20~40%。近年来,人工肾脏功能替代及其他治疗措施的进一步发展,挤压综合征的死亡率又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静脉补液对预防肢体挤压伤后肾功能衰竭发生的重要性.方法 分析解放军第四五二医院收治的11例汶川地震肢体挤压伤伤员临床资料.结果 伤员被废墟下掩埋平均时间(10.90±4.81)h(2-18h),震后(96.18±26.59)h(24-143h)经直升机转运至中心医院.入院第1天血清肌酸激酶峰值(22327.3±26881.0)U/L(1500-102400U/L).入院24h液体入量可以达到12000mL.无死亡和肾功能衰竭发生.结论 尽早、快速、大量静脉补液可以预防挤压综合征发生肾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8.
凡四肢或躯干肌肉丰富的部位被外部重物长时间地挤压,或长时间固定体位的自压而造成肌肉缺血坏死,出现以肢体肿胀、肌红蛋白尿、高血钾症为特点的急性肾功能衰竭者为挤压综合征。过去因对该征病理变化认识不够,死亡率很高。病因建筑物的倒塌埋压、车祸、高位断肢再植术后、一氧化碳中毒与安眠药过量,某些不合理的手术和麻醉体位、不习惯的剧烈肌肉运动及某些全身疾患引起长时肌肉抽搐等等都是可能发生挤压综合征的原因。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9.
手部骨筋膜室综合征12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骨筋膜室综合征 (OFCS)是由于肢体肌肉丰富的部位受挤压 ,造成骨筋膜间隙内的肌肉、神经等组织微循环障碍 ,出现变性、坏死 ,肌肉挛缩产生功能障碍 ,甚至因坏死肌肉分解产生肌红蛋白等毒性物质阻塞肾小管而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危及生命。本院 4年来共收治因机器压榨伤致手部骨筋膜室综合征 12例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2例均为男性 ,年龄为 18~ 2 0岁。印染机压榨伤 8例 ,其中 3例伴有掌骨骨折 ;面包机压榨伤 4例 ,不伴有骨折。所有病例无明显的软组织裂伤口 ,仅有少许表皮破损。来院就诊时间为伤后 30min…  相似文献   

10.
1975年,Mubarek等提出筋膜间隙综合征和挤压综合征属于同一疾病范围的现代概念.筋膜间隙综合征指受累处的局部表现,随后因骨筋膜间隙内压增高而使神经肌肉缺血.挤压综合征指因前述病变所致肌肉坏死而出现的全身表现,包括酸中毒、高血钾、肌红蛋白尿、休克和急性肾功能衰竭(ARF).作者在本文中报告了4例因自体压迫肢体发生这类病变的病例.病例1 男性31岁,静注大剂量海洛因后昏迷,两小腿悬垂于睡椅边,持续20~22小时.入院时,心率120次/分,血压90/60mmHg.双侧大腿中部以下肿胀.双侧足部脉搏可及.血清尿素氮80mg/dl,肌酐2.7mg/dl,红细胞压积50%,血清钾6.7mE_1/L,肌酸激酶>10000U/L.病人少尿,尿肌红蛋白测定阳性.迅速经Swan-Ganz导管监测指导复苏后,施行双侧大腿和小腿筋膜切开术.术中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11.
地震伤后挤压综合征15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地震伤后挤压综合征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54例地震伤后挤压综合征患者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主要针对急性肾损伤和局部创伤给予综合治疗。结果:154例中,128例基本治愈,26例行血液透析患者肾功能明显改善,无一例发生持续性肾功能损害和死亡。结论:采用以补液、利尿、血液透析、局部切开减压和全身营养支持为主的综合方法治疗挤压综合征并急性肾功能损伤患者可很好地控制病情发展,促进转归。  相似文献   

12.
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是骨科领域常见的病理过程,如外伤后骨筋膜室综合征、断肢移植、游离肌瓣转移等.肢体缺血再灌注不仅可能引起局部缺血组织的损伤,还可能导致远隔部位器官损伤,其中肾脏是容易受累器官之一,严重时表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交通事故伤、建筑工地伤及其他突发灾难事件的增多,多发性创伤、高能量损伤比例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对于挤压伤如何防止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或防止其发展为器质性ARF,是目前医学界尚未解决的难题。传统应用甘露醇防治挤压伤、挤压综合征的同时,也带来诸多不良反应,如加重肾衰、休克的危险等。  相似文献   

14.
骨筋膜间隔综合征(Osteo-fascial compartment,syndrome,OFCS)在临床上常见。大多因创伤引起最终导致肌肉坏死.神经麻痹和肾功能衰竭。Rora-beck认为,如在症状发作6小时内作筋膜切开减压即可使创伤肢体的功能获得恢复,如超过18小时则将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因此,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5.
汶川地震挤压综合征患者肌肉挤压伤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汶川地震挤压综合征患者肌肉挤压伤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后成都军区总医院收治的挤压综合征患者8例,男女各4例;年龄25~45岁,平均35.4岁.压埋时间9~152h,平均52h.均行筋膜切开手术,截肢者6例8肢.8例患者均行连续肾脏替代治疗.2例死于颅脑出血及肠穿孔.术后发生ARDS2例,DIC1例,气性坏疽1例.结果 汶川地震肌肉挤压伤的特点:(1)挤压时间超长,导致急性肾衰;(2)挤压伤因皮肤破损轻微而被误诊,延误病情;(3)受压深层肌肉常比浅层肌肉损伤更严重;(4)肌肉坏死区多发且呈不规律分布;(5)早期坏死组织与正常肌肉混杂造成治疗困难;(6)创面在坏死组织脱落后,可有继发性出血.结论 汶川地震中肌肉挤压伤有其自身特点.治疗中应注意观察,发现肌肉肿胀应行切开减压引流.创面易发生突发性出血及感染.隐匿的肌肉坏死区肌肉溶解、感染是长期发热的主要原因.肢体MR检查有助于发现病灶、及时处理肌肉坏死区.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是治疗挤压综合征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正>挤压综合征是指人体肌肉组织较丰富的部位(下肢、臀部)长时间遭受重物挤压或掩埋、经解压后迅速出现全身中毒反应和急性肾衰表现。我科于2002年8月收治了1例挤压综合征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因抢救及时,保住了肢体,住院45天,治愈出院。现将急救与护理过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小鼠急性肾功能衰竭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一侧肾缺血/再灌注加对侧肾切除和肌肉后注射甘油(11.6mg/kg两种方法,在小鼠成功地建立了急性肾功能衰竭模型。一侧肾缺血30分钟手予以再灌注,并随后切除对侧肾脏,至再灌注后30小时,刀疡血清股酐水平比正常组 升高了3倍多,并出现严重的蛋白和肾小管间质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回顾性分析汶川地震所致肢体挤压伤及挤压综合征的危险因素,为地震挤压伤后的病情判断、挤压综合征的预防、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汶川地震后挤压伤、挤压综合征患者66例,挤压伤18例、挤压综合征48例.致伤原因均为地震中被倒塌房屋及重物压砸伤.对患者年龄、性别、受挤压时间、肢体受累及情况、获救后的心率、尿液颜色、血钾、尿素氮、肌酐、肌酸激酶检查结果,以及肢体治疗情况和最终治疗结果进行统计.结果 (1)挤压伤18例21肢,其中单侧下肢(小腿)11例11肢,单侧上肢(前臂)4例4肢,一侧上肢合并一侧下肢(小腿)2例4肢,双前臂1例2肢;挤压综合征48例76肢,单侧下肢24例24肢,一侧上肢合并一侧下肢7例14肢,双侧下肢11例22肢,双下肢合并一侧上肢4例12肢,双上肢2例4肢.(2)挤压伤患者受挤压时间平均7.6h,挤压综合征患者平均16.4h.(3)2例挤压伤患者出现尿液颜色浅红色,32例挤压综合征患者出现褐色尿.(4)挤压综合征患者肢体累及数量高于挤压伤患者.(5)挤压综合征患者血钾、尿素氮、肌酐、肌酸激酶水平较挤压伤患者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现场救援过程中或获救后可以通过对患者受挤压时间、累及肢体数、尿液颜色以及血钾、尿素氮、肌酐、肌酸激酶结果,初步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预后和帮助制定治疗方案.对指导地震等灾害性突发群体损伤事件的救治和提高患者救治效率、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将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急性肢体缺血性疾病病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肢体缺血性疾病(AEI)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肢体动脉血供短时间内急剧减少,导致肢体相应部位缺血、缺氧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临床综合征.AEI是包括急性动脉栓塞在内的一大类临床急症,其发病率逐年增长,发病原因亦趋复杂,可单发,也可多个肢体同时或先后发生.因其病情变化迅速,如不及时诊治,往往导致肢体组织坏死、截肢等,甚至引起严重感染、急性肾功能衰竭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20.
挤压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挤压综合征是一种少见而凶险的疾病.多由地震、矿井塌方、车祸等外界物体压迫躯体引起.随着对此病认识的逐步提高,有关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多.地震、车祸造成的挤压综合征,其导致死亡原因多认为是肾功能衰竭.我们从肾小管内管型形成、肌红蛋白对肾小管的直接毒性、肾血管痉挛、低血容量休克、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细胞因子等方面阐述挤压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