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明确各项需加强观察和重点护理的指标.方法对49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旁路移植术围术期的患者从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到出院指导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经系统护理,术后44例顺利康复,5例因发生各种并发症救治无效死亡.结论系统的围术期护理在保证手术效果、促进疾病康复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全身性疾患,好发于大、中型动脉,如腹主动脉下段、髂动脉和腘动脉等处.其主要症状是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和肢体远端的溃疡或坏疽,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我院2000年5月-2007年5月对35例病人施行主动脉-双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手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人工血管旁路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闭塞症人工血管旁路术后护理方法。方法:82例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52例行膝上人工血管旁路术,19例行膝下人工血管旁路术,6例行左右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5例行腹主动脉、双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术后均给予精心护理。结果:无手术死亡,66例治愈,14例好转,2例截肢;随访0.5~4年,76例生活质量正常,2例复发。结论:人工血管旁路术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术前全面准备和术后精心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降低致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5.
6.
7.
目的:介绍人工血管旁路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过程。结果:术后静息痛均消失,1例术后第13d发现人工血管阻塞,再次手术取栓后痊愈;1例死亡于术后4d排便后心跳骤停;9例于术后2~6个月突发术肢小腿疼痛,诊为人工血管阻塞而行取栓术,其中3例最终截肢;其余症状均消失。结论:人工血管旁路术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主要手术方法,针对患者疾病的特点,采取适宜的术前、术后护理措施是手术成功及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笔者介绍了48例下肢动脉硬化症病人采取自体大隐静脉和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旁路移植手术的护理。主要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术后手术肢体的观察护理,移植人工血管护理,使用抗凝剂期间护理及出院各种生活指导。认为以上护理是该手术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ArterialOcclusiveDiseaseofLowExtremity ,简称ASO)为动脉因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的慢性动脉闭塞性疾病 ,主要侵犯腹主动脉下端、髂动脉、股动脉等大、中型动脉。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 ,动脉中层变性和继发血栓形成而逐渐形成管腔闭塞 ,使下肢发生缺血。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肢发冷、麻木、疼痛、间歇性破行、动脉搏动消失、肢体组织营养障碍、趾或足发生溃疡或坏疽。随着国内饮食结构的改变 ,摄入含脂食物增多 ,人均寿命的延长及检查诊断技术的改进 ,被诊断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相似文献
10.
人工血管旁路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血管旁路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过程.结果术后静息痛均消失,1例术后第13d发现人工血管阻塞,再次手术取栓后痊愈;1例死亡于术后4d排便后心跳骤停;9例于术后2~6个月突发术肢小腿疼痛,诊为人工血管阻塞而行取栓术,其中3例最终截肢;其余症状均消失.结论人工血管旁路术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主要手术方法,针对患者疾病的特点,采取适宜的术前、术后护理措施是手术成功及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介绍人工血管旁路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过程。结果:术后静息痛均消失,1例术后第13d发现人工血管阻塞,再次手术取栓后痊愈;1例死亡于术后4d排便后心跳骤停;9例于术后2~6个月突发术肢小腿疼痛,诊为人工血管阻塞而行取栓术,其中3例最终截肢;其余症状均消失。结论:人工血管旁路术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主要手术方法,针对患者疾病的特点,采取适宜的术前、术后护理措施是手术成功及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原位转流术治疗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效果。方法:大隐静脉原位转流,同时行输人道或输出道动脉重建及溃疡清创术。结果:ABI平均值由术前的0.40上升至0.87,缺血肢体挽救率为100%。结论:大隐静脉原位转流术是治疗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4.
15.
1例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行人工血管旁路移植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改变,人口老龄化,以及无创伤血管检查技术的普遍应用,目前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已成为中老年人常见的周围血管闭塞性疾病[1]。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下肢最常见的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在我国下肢动脉闭塞症较过去逐渐增多,应用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来治疗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行之有效[2]。我院普外科于2005年7月成功为1例左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施行了左下肢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经精心护理,患者术后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双下… 相似文献
16.
吴俊梅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6,12(19):1810-1811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改变,人口老龄化,以及无创伤血管检查技术的普遍应用,目前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已成为中老年人常见的周围血管闭塞性疾病[1].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下肢最常见的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在我国下肢动脉闭塞症较过去逐渐增多,应用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来治疗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行之有效[2].我院普外科于2005年7月成功为1例左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施行了左下肢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经精心护理,患者术后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介入治疗已经成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近年来,长球囊和药物支架等的应用明显改善了介入治疗的疗效,内膜下成形术以及多种新技术、新器械的问世,显著提高了长段闭塞性病变的开通率。本文就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表现,常用的血管检查方法、TASC II分型、介入技术(包括穿刺入路的选择、闭塞段的开通、经导管溶栓、PTA、支架植入、内膜下成形术和机械性辅助技术等)以及治疗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170例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17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行介入手术治疗,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患肢护理、完善各项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患肢血运,积极做好抗凝治疗护理。结果:本组术后治疗效果满意,下肢动脉缺血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是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人口老龄化,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peripheral 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 PAOD)逐渐成为老年人最常见疾病之一,在美国7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为10%,在我国也成为血管外科常见病之一^[1]。目前对PAOD患者主要以动脉搭桥手术或介入治疗为主,而术后所发生的移植物内膜增厚、管腔再狭窄、闭塞, 相似文献
20.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严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1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于2007-01/2009-03锦州市中心医院确诊为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及合并糖尿病足的患者15例,平均年龄67.2岁,患肢均有严重皮温减低;8例静息痛,8例合并糖尿病干湿混合性坏疽,7例伴有干性坏疽.入选患者经内科综合治疗2周后,皮下注射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500 U/d,共3 d,第4日于双侧髂后上棘抽取自身骨髓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制成细胞悬液40~50 mL,含单个核细胞1.6×1012L-1~15.6×1012L-1.在复合麻醉下行患肢肌肉多点注射,1 mL/点,各点间距约3 cm×3 cm.15例患者中,有2例在2个月内分别进行了2次骨髓干细胞移植,其余13例患者均只进行1次骨髓干细胞移植.移植后6个月,1例因急性心肌梗死死亡;1例移植前为后肢体疼痛、冷感均有改善,但移植后3个月出现患肢胫前脓肿予以截肢;其余13例移植前后下肢动脉造影血管评分差异显著(P<0.01),肢体冷感、疼痛感差异明显(P<0.05),而溃疡分级、踝肱比无明显变化(P>0.05).应用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单个核细胞数量与新生侧支血管分级呈正相关.总有效率达80%,无效率20%,全部患者均未见注射局部及全身有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提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