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已知小细胞肺癌可产生脑下垂体激素及蚕素(bombycin)等神经肽,是细胞生物学方面特殊的肿瘤。在欧美,小细胞癌占肺癌的20~30%,日本近年也日趋增加。小细胞肺癌增殖速度极其迅速,并且易全身转移,2年生存率20%以下,预后极差。大量使用抗癌药的同时,并用自身骨髓移植作为根治疗法,被寄于期望。根据以上小细胞癌的特征,鉴别小细胞癌和其他肺癌,对决定治疗方针极其重要。作者成功地制成了与小细胞肺癌特异性反应的单克隆抗体。本文就抗体在小细胞肺癌诊断和治疗上的应用加以叙述。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包括:鳞癌、腺癌、鳞腺癌,大细胞与小细胞癌。其中小细胞癌占2%。小细胞癌的组织发生,形态学和生物学特性,本文重点讲述,但在有些问题上也.不能与其他类型肺癌断然分开。一、组织发生学多数学者认为肺癌的不同组织类型改变  相似文献   

3.
王成  董迪 《癌症进展》2011,(5):539-541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组织病理学上主要分为两大类,即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和小细胞肺癌。前者占肺癌中的80%。世界卫生组织将NSCLC分为鳞癌、腺癌、大细胞癌、腺鳞癌,及伴有多行性、肉瘤样或肉瘤成分癌等[1]。腺癌是目前发病率最高的类  相似文献   

4.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rcer,SCLC)即世界卫生组织(WHO)组织学分类中的小细胞未分化癌。燕麦细胞癌是小细胞肺癌中的一个亚型。1926年 Barnard 首先报告并称为“纵隔燕麦细胞肉瘤”的病例,事实上是一例原发性燕麦细胞肺癌。直至1959年后,Azzopardi 等将其列为一种特殊类型的肺癌。因其细胞起源、病理改变、临床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 对肺癌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 特别是对肺小细胞未分化癌研究较多, 文献报告也多, 进展较大。肺小细胞未分化癌由于其病理及临床特点, 反映了不同于其它病理类型肺癌的生物学特性, 形成了一个单独的疾病(Cohen 1978)。  相似文献   

6.
肺癌是全世界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在我国,肺癌也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肺癌按组织病理学主要分成两大类: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NSCLC主要又分成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QCC)、腺状细胞癌(adenocarcinoma,A DC)和大细胞癌  相似文献   

7.
焦婷  李晓丽 《肿瘤学杂志》2019,25(9):779-782
摘 要: [目的] 通过检测CD47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了解CD47在非小细胞肺癌表达的意义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TMplus法检测5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及癌旁组织中CD47的表达,分析CD47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CD47在非小细胞肺癌及癌旁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0.8%(42/52),34.6%(18/52),癌组织CD47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CD47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CD47阳性患者术后3年总体生存率低于阴性患者(χ2=4.314,P=0.038)。[结论] CD47与非小细胞肺癌侵袭、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非小细胞肺癌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本文复习肺小细胞未分化癌的临床和生物学表现。分析Albany医学院等1971到1976年的204个病例。临床表现:本组204例临床表现归纳如下(表1)。本病目前可切除率为1-8%,比其它类型肺癌低。由于小细胞癌对挤压特别敏感,在手术前常不能得到正确的组织学诊断。表1 204例小细胞未分化肺癌患者的首发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目前世界上倾向于将两类生物学行为不同的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性肺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RDM1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45例肺癌患者中,鳞状细胞癌20例、腺癌15例、小细胞肺癌10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肺癌石蜡包埋组织中PRDM1蛋白的表达情况;激光微切割技术捕捉冰冻肺癌组织中的肿瘤细胞,抽提RN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研究PRDM1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技术研究冰冻肺癌组织中PRDM1蛋白表达。结果(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鳞状细胞癌、腺癌、小细胞肺癌患者的PRDM1蛋白阳性率分别为90.0%(18/20)、13.3%(2/15)和0(0/10),统计学分析显示,PRDM1蛋白主要在鳞状细胞癌患者中表达(P<0.01)。(2)激光微切割技术联合RT-PCR证实,PRDM1基因特异表达于鳞状细胞癌患者中,腺癌和小细胞肺癌中未发现其基因表达。进一步研究发现,鳞状细胞肺癌患者中,PRDM1基因的DNA结合区表达缺陷。Western blot在鳞状细胞肺癌组织中检测出约70 000的异常PRDM1蛋白。结论PRDM1在鳞状细胞肺癌中优势表达,可作为肺癌诊断的新的肿瘤标志;鳞状细胞肺癌中PRDM1在转录和蛋白水平上均存在异常,失去了抑癌基因的正常功能,可能成为新的研究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1.
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占肺原发性肿瘤的25%,2015年WHO将其分为类癌、小细胞肺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弥漫性特发性神经内分泌细胞增生和类癌微小瘤.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其生物学行为各异,治疗和预后也存在差异,因此明确病理类型对pNET的治疗至关重要,尤其是肺类癌.传统影像学在pNET的诊断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仅凭传统影像学提供的形态学信息,难以将不同的pNET进行区分.随着分子影像学的发展以及新型正电子显像剂的研发,正电子发射体层断层显像在pNET的早期诊断、肿瘤异质性分析、治疗方案选择及疗效预测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肺癌的诊断和分期临床指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 ,我国 2 0 0 0年世界人口调整肺癌男性发病率为 38.4 6 / 10万 ,死亡率为 33.2 1/ 10万 ;女性调整发病率为 15 .70 / 10万 ,死亡率为 13.4 5 / 10万[1] 。肺癌又称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指的是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的恶性肿瘤 ,其中生长在叶、段支气管开口以上的肿瘤称中央型肺癌 ,位于段以下支气管的癌肿称周围型肺癌。生长在气管或其分叉处的为气管癌 ,很少见。根据生物学特性 ,肺癌可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 (SCLC)两大类 ,NSCLC又包括鳞癌、腺癌、大细胞癌和鳞腺癌…  相似文献   

13.
我国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居首位[1].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 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2].NSCLC 包括腺癌、鳞癌及大细胞肺癌.最常见的组织学分类是腺癌,其次是小细胞癌,鳞状细胞癌或神经内分...  相似文献   

14.
三种肺癌组织学分类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 W 《中国肺癌杂志》2000,3(6):401-403
肺癌是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 ,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 ,其总的治愈率约在13%~ 15%。肺癌可分为小细胞肺癌 (smallcelllungcancer,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 (non -smallcelllungcan-cer,NSCLC)两类 ,NSCLC又可分为鳞癌、腺癌和大细胞癌三类。然而 ,随着人们对肺癌组织学分类认识的加深 ,现有的肺癌组织学分类远不能反映肺癌组织学的真实情况和临床需要。近年来 ,随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展 ,以及电镜观察在肺癌病理诊断上的应用 ,肺肿瘤特别是肺癌的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KiSS-1、KiSS-1受体GPR54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非小细胞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探讨三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侵袭转移中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选择98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癌组织及30例癌旁肺组织的标本,采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组织中KiSS-1、GPR54及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KiSS-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肺组织(P<0.01);MMP-9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肺组织中的表达(P<0.01)。KiSS-1在有淋巴结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MMP-9在有淋巴结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KiSS-1与GPR54、MMP-9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均具有负相关性(P<0.05)。结论:KiSS-1基因表达下调和GPR54、MMP-9蛋白过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肺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按其生物学特征可分为非小细胞肺癌 (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NSCLC包括鳞癌、腺癌、大细胞未分化癌 ,占肺癌的75 %~ 80 % ,SCLC占 2 0 %~ 2 5 %。肺癌的发生主要与吸烟、环境因素和 /或基因有关。因缺乏早期诊断的指标及有效的治疗方法 ,其死亡率一直很高。近年来 ,肺癌分子生物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现简要综述如下 :一、肺癌的分子生物学改变(一 )染色体异常 研究发现肺癌病人存在一种或多种染色体异常[1] ,NSCLC常为 3 q( 3q14 -2 5 …  相似文献   

17.
从生物学行为的角度可将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其中SCLC约占15%左右.SCLC恶性程度高,虽然对放疗、化疗较敏感,但预后差[1].本文就2010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ASCO)年会上有关SCLC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前,肺癌的化疗一般分为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腺癌、大细胞癌和鳞状上皮癌)。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应按不同组织类型而异,不应完全一致。本文分析日本在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方面的情况,并指出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肺癌可以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两大类。小细胞肺癌约占全部肺癌的15~20%,这种肺癌分化程度差,恶性程度高,治疗方案是放疗与化疗为主,手术为辅,而且手术要选对时机才能进行。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另当别论。非小细胞肺癌占全部肺癌的80%以上,按病理类型还可以细分为鳞癌、腺癌、大细胞癌。这些肺癌尽管病理分型不同,生物学行为也有很大差异,但临床治疗方法策略基本一致,因此统称为非小细胞肺癌。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SEMA3B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况。方法用甲基化特异PCR(MSP)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23例,用克隆测序验证。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中SEMA3B基因启动子区有19例(82.6%,19/23)发生异常甲基化,相对应的癌旁组织标本中有18例(78.3%,18/23)发生异常甲基化,但与发病年龄、性别、病理分化无关。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都表现出SEMA3B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癌旁组织细胞中发生SEMA3B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可能要早于细胞的恶性增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