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晓燕 《当代医学》2013,(30):131-132
目的探讨血液肿瘤患者接受化疗治疗时发生感染的原因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回顾血液肿瘤患者54例化疗期感染效果分析,并通过感染多发部位,化疗后血液生化检查和化疗所处阶段来判断发生院内感染的情况。结果血液肿瘤患者化疗期感染最常见的部位是口腔黏膜、肺部脏器、肛门周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于较少发生感染的部位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将口腔黏膜同胃肠道发生的部位的例数进行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分析评定血液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感染恢复情况的标准是中性粒细胞计数,通过对易感部位的特殊护理和对临床表现的观察,能有效避免感染发生或尽早的发现感染采取积极的治疗对策。  相似文献   

2.
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是常见的血液肿瘤,这类患者主要表现是贫血、出血、感染,由于疾病本身、化疗药物作用及白细胞减少,使这类患者极易发生严重的感染,尤其是口腔、咽部是好发部位,成为影响血液肿瘤患者疗效、预后的因素之一。本科室自2004年起采用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利多卡因口腔喷雾治疗血液肿瘤化疗后口腔粘膜溃疡、口腔、咽部感染,  相似文献   

3.
柴忆欢 《苏州医学》2006,29(2):91-92
血液病房患者,由于原发性疾病,加上化疗药物的使用导致免疫功能进一步低下,易发生医院感染(noscomol infection,NI),是造成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已为广大临床医师所关注。  相似文献   

4.
血液肿瘤患者霉菌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本文通过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并发感染、发热5天以上者咽喉部分泌物霉菌培养,以了解霉菌感染情况。为抗霉菌药物l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用灭菌的棉拭子在患者咽喉部涂擦后,即涂种于孟加拉红培养基表面,置25℃霉菌培养箱培养。结果 100例血液肿瘤并发感染患者中40例培养出霉菌。结论 血液肿瘤患者经多次化疗后,免疫力低下、中性粒细胞减少、并发感染发热、常规抗生素治疗5天以上无效者,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霉菌感染。  相似文献   

5.
恶性肿瘤患者并医院感染性败血症27例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并发医院感染败血症的临床及病原菌特点。方法:调查了1998年1月-2000年12月间因患恶性肿瘤在我院住院后并发医院感染的患者共128例,对其中27例败血症的临床及感染的病原菌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并发败血症的原发肿瘤中以急性白血病最多见(70.40%),其次为肝癌(11.1%)。其中26例(96.3%)败血症发生于化疗后,发生感染时的中位白细胞数为1.0-10^9/L.感染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其次为大肠杆菌。27例败血症的治愈好转率55.6%,病死率33.3%。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败血症主要发生于化疗后,多见于急性白血病。接受化疗后,白细胞减低是导致败血症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为主要感染病原菌。  相似文献   

6.
王小渝  梁柱 《四川医学》1998,19(3):234-235
恶性血液病院内感染69例次报告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610031)王小渝梁柱郭海鹰恶性血液由于疾病本身和反复化疗所致的免疫功能低下及造血功能受抑,极易并发院内感染。为了预防和减少院内感染,现将我院1993年1月至1996年7月的恶性血液病102例中院内...  相似文献   

7.
赵桂军  孙莉  邵永孚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1):1000-1001
异体输血可抑制免疫功能,因此避免或减少肿瘤手术患者术中异体输血,对肿瘤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身输血可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加肿瘤患者的无病生存期,降低肿瘤复发率,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本文通过观察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自身输血对腹部肿瘤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血液学、血生化学、凝血功能及氧输送的影响,为临床上肿瘤患者有效地应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自身输血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包括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和恶性组织细胞病等,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生命的疾患,在世界癌症总体发病中列第6位.近年来,随着血液病恶性肿瘤强烈化疗的普遍开展,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极为常见,感染已成为肿瘤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症和主要死亡原因[1].本文就我科1997年1月~2002年1月收治的297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82例进行分析,以寻求更好的预防和控制感染措施.  相似文献   

9.
rhG-CSF对血液肿瘤病人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血液肿瘤病人化疗后应用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过氧化氢释放法、琼脂糖测定法、免疫荧光技术和流式细胞仪测量术对正常组、单纯感染组、急性白血病组和淋巴瘤组患者各10例,检测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趋化及氧化代谢功能。结果:血液肿瘤病人化疗后用rhG-CSF前中性粒细胞吞噬、趋化及氧化代谢功能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用rhG-CSF后功能均增强,基本接近正常组甚至超出。结论:化疗药物可降低中性粒细胞功能,应用rhG-CSF能部分恢复受损的中性粒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0.
血液科2388例次住院患者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血液科住院患者发生感染的易患因素.方法 对我院血液科2388例次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不同的危险因素及其与发生感染的关系.结果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常见的感染部位依次为上呼吸道和肺脏(16%)、败血症(4%)、肛周感染(4%)、皮肤软组织(2.9%).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254例次初治者和96例次复发患者感染发生率为80.9%和66.7%,明显高于完全缓解患者(19.0%).中性粒细胞总数<0.5×109/L的患者感染发生率为98.1%,高于粒细胞总数正常的患者(8.8%).随着住院天数的延长,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安置导管、老龄以及合并糖尿病患者感染发生率高.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初治或复发的急性白血病、粒细胞缺乏、住院时间≥20 d、置管、糖尿病和年龄>60岁是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液病房中血液肿瘤感染发生率高,肺部感染和败血症多见.白血病初治和复发时、粒细胞缺乏、住院时间长、安置导管、老龄及合并糖尿病是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在静脉系统内不正常地凝结,造成静脉血液回流障碍.严重者致肢体坏死的一种急性疾病。肿瘤患者有易发生血液凝固的倾向,深静脉置管化疗后,静脉导管及化疗药物对血管内皮的刺激更易导致血栓形成。我科于2000年2月-2003年12月.共深静脉置管化疗肿瘤病人416例,其中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0例,发病率2.4%。现将深静脉置管化疗病人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肿瘤56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林  陈幸华  张曦  彭贤贵  孔佩艳  刘红  张怡  高蕾  王庆余 《重庆医学》2003,32(10):1295-1297
目的:评价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血液肿瘤的疗效。方法:自2001年3月~2003年5月,以APBSCT治疗血液肿瘤患者共56例,年龄2~59岁(中位年龄25岁);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7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3例,非霍杰金淋巴瘤(NHL)30例,霍杰金淋巴瘤(HD)4例,多发性骨髓瘤(MM)2例。动员方案为:联合化疗 G-CSF。预处理方案:包括含TBI(24例)与不含TBI的高剂量化疗方案(32例)。结果:所有患者移植后造血功能均快速重建。12例患者于移植后2~13个月分别死于感染和疾病进展。其余患者已无病存活2~26个月。ALL首次完全缓解(ALL-CR1)的11例患者中9例存活(即ALL-CR1 9/11),再次完全缓解(ALL-CR2)的6例患者中3例存活(即ALL-CR2 3/6)。其他血液肿瘤患者存活情况分别为:AML-CR1 1/2,AML-CR2 0/1;NHL-CR1 20/21,NHL-CR2 3/5,NHL-NR 2/4;HD 4/4;MM 2/2。结论:APB-SCT是血液肿瘤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首次治疗获得完全缓解的NHL(NHL-CR1)疗效最好,可显著改善初次完全缓解的ALL(ALL-CR1)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血液系统肿瘤患儿医院感染原因分析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血液系统肿瘤患儿医院感染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 对我院 1999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儿童血液肿瘤科 62例 88次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血液肿瘤患儿医院感染好发部位为呼吸道、口腔、胃肠道、皮肤 ,引起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氏菌、白色念珠菌、表皮葡萄球菌等。结论 儿童血液肿瘤疾病本身和化疗导致的免疫抑制为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 ,防治措施主要是加强护理、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合理应用有效的抗生素及控制内源性感染  相似文献   

14.
朱芸 《中国医疗前沿》2013,(3):31+44-31,44
目的探讨血液疾病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血液系统疾病患者963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患者发生感染的不同的危险因素。结果全部患者中有237例患者发生感染,占24.61%。急性白血病感染率最高,慢性白血病出现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发现年龄〉55岁、住院时间〉45d、安置导管、进行侵入性治疗者或使用化疗药物感染率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疾病患者急性白血病感染发生率高,同时住院时间、老龄、安置导管、进行侵入性治疗或使用化疗药物也是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需要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成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强烈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性肠炎(NE)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2004至2013年接受化疗的1804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记录患者血常规、凝血检测和血液生化检测结果,并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病、既往化疗次数、既往化疗方案中是否使用阿糖胞苷、临床症状、肠壁厚度、中性粒细胞最低计数、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NE的治疗方法和预后等,探讨NE起病诱因、临床特征、腹部B超特点、症状的预后意义及化疗药物对发病的影响等。结果1804例患者中226例(12.5%)化疗后合并NE,化疗后10~19d起病,中位起病时间为化疗后第14天。发生NE后26例患者死亡,病死率11.5%。化疗药物包括阿糖胞苷、临床症状≥4项、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超过7d以及B超下肠壁厚度≥10mm的患者病死率相对较高。结论NE是接受强烈化疗的血液系统肿瘤患者的严重的并发症,发生NE后患者病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邱丽影  徐丽伟  宫贺 《吉林医学》2009,30(23):2972-2973
目的:了解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化疗并发真菌败血症的情况,并探讨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几年来18例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化疗并发真菌感染和败血症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真菌感染占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化疗医院感染的2.7%,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是主要菌种,分别占44.4%、33.3%,真菌感染的发生与原发病、强烈化疗、激素、大剂量免疫抑制剂及抗生素长期反复应用有关;氟康唑、两性霉素B+氟康唑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2.5%、80.0%。结论: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化疗应预防出现真菌感染,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治疗是关键。  相似文献   

17.
黄贵福 《吉林医学》2010,(26):4457-4458
念珠菌感染属深部真菌感染,患者在使用大量抗生素和激素后,机体免疫功能严重低下,此外在烧伤、透析、导管、移植、化疗等多种情况下,念珠菌已成为患者发病和死亡的重要病原菌,耐药性真菌感染已成为临床治疗棘手的问题。念珠菌的致病特点是念珠菌的繁殖机械损伤及其代谢的酶类、代谢产物等,使其患者组织发生慢性肉芽样炎症,溃疡及坏死,或侵犯血液循环系统,引起全身菌血症,甚至败血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肿瘤并发静脉血栓栓症的相关临床危险因素,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并发症的认识。方法收集我院35例恶性血液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为病例组,以同期41例恶性血液肿瘤非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可能存在危险因素;结果静脉血栓多发生在恶性血液肿瘤确诊的3个月内,以淋巴瘤和急性白血病较为多见,发生部位以左下肢最为常见;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与对照组在化疗前白细胞计数11×109/L、D-dimer500 ng/mL、中心静脉置管、激素、感染、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卧床时间7 d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化疗前白细胞计数11×109/L、D-dimer500 ng/mL、中心静脉置管和卧床时间7 d为恶性血液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化疗前白细胞计数11×109/L、D-dimer500 ng/mL、有中心静脉置管及卧床时间7 d的恶性血液肿瘤患者,容易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临床医师应予以高度重视,早期发现及时治疗,以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PICC导管化疗对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输液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2011年2月~2012年2月住院的194例肿瘤化疗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98例,经外周静脉留置针进行化疗;实验组96例,经PICC导管进行化疗.分别于化疗前和化疗4个疗程后,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局部皮肤、血管等并发症状况.结果 经协方差分析,化疗后实验组患者仅在全血高切相对指数一项指标上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 =0.038),其他血流变指标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PICC化疗后实验组患者在臂围增粗、皮温升高、皮色变化、穿刺点红肿、自觉不适症状与疼痛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而穿刺点感染发生率两组差异没有显著性(P =0.495).结论 经PICC导管化疗基本没有使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发生明显异常,并且能够有效降低输液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我院3年收治的96例血液系统肿瘤患者感染情况作一初步调查,观察到192例次住院中,发生感染169例次。发生率88.0%;感染与疾病严重度和白细胞减少有关,当 WBC≤2.0×10~9/L 感染发生率高达51.5%。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最多见。霉菌感染不少见,检出率达25.9~54.0%,细菌与霉菌的双重感染发生率达38.3%。另外,在防治感染上我们体会到:口腔持续滴入灭滴灵和庆大霉素治疗口腔溃疡有疗效;对有肛门疼痛或坠胀感的白血病患者尽早行超短波治疗以防止肛周感染发展。绿脓杆菌 MSHA 菌毛株菌苗对化疗期间白血病患者具有一定抗感染和免疫调节作用,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