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古代的内丹家,曾经把人体比作“小宇宙”,“一壶天”。这虽然是对修炼的体会和总结,但是却反映了人体元气流的实质。即人身经络的运行模式跟宇宙天体的运行模式在机理上是一致的、都是场力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所以找不到它的形态学解剖体系。为了搞清经络的实质,自然要借助相对论的理论,推出一个经络相对映式,并逐步探讨和总结它的机理,使之正确反映经络的客观事实,进而形成一套原理简单、有严格逻辑的经络理论。  相似文献   

2.
<正> 关于穴位有无特异性问题,目前认识未完全一致,有必要进一步研究。根据多数单位研究认为针刺对机体异常的机能状态的调整作用最明显。为了进一步观察针刺治疗急性心肌缺血的疗效,便于今后广泛试用于临床,有助于冠心病的诊断与治疗。我们应用静滴垂涔后叶素造成家兔急性心肌缺血的实验性病理模型,进一步观察针刺心包经内关穴对急性心肌缺血的治疗和其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Acupuncture point specificity 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meridian and acupuncture theory. Also it is the key factor for the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treatment. Studies on acupoint specificity have aroused wide interest in scholar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Some researchers abroad do not support acupoint specificity. Chinese scholars have, after years of research, preliminarily confirmed the existence of acupoint specificity. However, there is still no conclusive evidence to support acupoint specificity in terms of its specific physiological foundation, underlying mechanism and laws. 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basic and clinical researches on acupoint specificity in biological structure, physiology and acupoint effect, provides clues for further studies and develops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acupont specificity.  相似文献   

4.
相对基石哲学分为属性范围、本体范围、基石范围、理论范围、符号范围,前提条件是在一定条件为参照下。元气的相对医学生物自然物体是以原子为参照,流动着控制五脏六腑为属性,构建神经递质、激素分子、免疫因子的元气相对自然物体。元气的相对医学生物自然物体的构建成功,从而为经络的相对医学生物自然物体构建开创了条件。经络的相对医学生物自然物体是以器官为参照,运行气(神经递质、激素分子、免疫因子)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通道为属性,构建神经系统、脉管系统的经络相对自然物体。论文指出经络的相对医学生物实质是综合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经络本质上的众家矛盾,不是未能发现经络实质,而是缺少相对性。什么是相对性呢?就是在一定条件为参照下或控制条件、实践范围、前提条件。在该论文中经络的相对医学生物实质是综合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的相对性体现在经络本体属性与下位器官为参照下,获得的经络本质结论。要相对经络本质,不要绝对经络本质,这是相对经络系统本质研究的所得。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13例非特异性心包心肌炎临床表现,对本病的临床特点作了简要的探讨。同意国外很多学者意见,本病并非均为急性及良性经过。提出按病程可分为急性、反复发作性及慢性。本组中有2例呈慢性缩窄性心包心肌炎之表现,1例以明显心力衰竭而最后死亡。本文简单复习了有关文献报道,与本组病例作了比较;并对诊断及鉴别诊断略加讨论。  相似文献   

6.
穴位注药的穴位相对特异性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7.
俞穴功能相对特异性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穴功能相对特异性研究概况徐放明指导:陈日新(江西中医学院95级研究生南昌330006)关键词俞穴相对特异性综述大量研究表明,俞穴功能特异性仅具有相对意义。所谓相对,是指俞穴与非俞穴,或不同俞穴之间,在特定条件下,其功能作用呈现不同特点;或其对相关“...  相似文献   

8.
心肌梗死与心包经双侧经络电阻抗失衡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与心包经双侧经络电阻抗的相互关系 ,寻求无创伤性临床疾病的早期诊断。方法测量左右侧心包经上的内关穴与三阴交穴位之间的电流波形 ,计算其电阻抗值。结果 观察组显示两侧电阻抗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对照组两侧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正常人双侧经络电阻抗的对称性、经络循行线的低阻性及双侧经络电阻抗失衡与其络属脏器病变有着密切的相关性 ,此项测定可能为心脏疾病提供一种新的早期诊断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肿瘤转移器官特异性发生机制与中医的经络藏象理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肿瘤转移的发生不是随机的,肿瘤转移有转移途径的倾向性,也有转移几率及发生转移时间的差别.某些肿瘤具有一定的器官转移倾向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非特异性心包炎在国内逐渐增多。大多数患者经药物治疗逐渐恢复健康,其中约25%可复发,少数发展成缩窄性心包炎。本文就一例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与总结,为今后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并发症急性心包缩窄的治疗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郭美莲 《吉林医学》2011,(4):811-812
1病历摘要患者男,25岁。因发热、持续胸痛6 h急诊入院。患者入院前4 d受凉后出现发热、全身酸困、咽痛,自测T38·2℃。社区门诊以"上呼吸道感染"予以退热药等对症治疗,自感症状略有好转。6 h前出现心前区持续性剧痛,深吸气时加重。急诊住我院。既往史:否认高血压及糖尿病史,否认吸烟史。查体:T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运用脑功能成像方法,观察针刺神门穴作用的相对特异性.方法:10例血管性痴呆(V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治以针对偏瘫的常规针刺,B组加用双侧神门穴.共完成20次治疗.治疗前后所有患者接受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和单光子发射计算体层摄影(SPECT)脑功能成像检查.统计比较常规针刺和加用神门穴后局部脑区葡萄糖代谢和血流量变化幅度.结果:加用神门穴后,VD患者双侧顶叶、患脑乓脑、尾核的葡萄糖代谢升幅提高(P<0.05),患脑额叶、健脑颞叶、枕叶、小脑的葡萄糖代谢升幅降低(P<0.05);VD患者双侧额叶、颞叶、小脑、健脑顶叶、枕叶血流量的升幅提高(P<O.05).结论:针刺神门穴,对皮层的影响大于对基底节区的影响;就基底节区而言,针刺神门穴相对特异地作用于尾核;就皮层而言,针刺神门穴相对特异地作用于顶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运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和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技术,以血管性痴呆(VD)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针刺水沟穴对脑部的作用特异性.方法:10例血管性痴呆(VD)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治以针对偏瘫的常规针刺,B组加用水沟穴,共完成20次治疗.治疗前后所有患者接受PET和SPECT脑功能成像检查.统计比较常规针刺和加用水沟穴后局部脑区葡萄糖代谢和血流量变化幅度.结果:加用水沟穴后,VD患者患脑丘脑的葡萄耱代谢升高幅度大于常规针刺治疗组(P<0.05);健脑额叶、项叶、小脑的葡萄糖代谢升高幅度大于常规针刺组(P<0.05);VD患者患脑额叶、小脑的血流量升高幅度大于常规针刺治疗组(P<0.05);健脑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小脑的血流量升高幅度大于常规针刺组(P<0.05).结论:针刺水沟穴,能够相对特异地作用于VD患者的各脑叶、丘脑和小脑,提高其葡萄糖代谢和血流量.  相似文献   

14.
心包开窗和经皮心包穿刺引流治疗心包积液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庄  苗齐  朱文玲  方全 《北京医学》2007,29(5):261-264
目的 比较经皮心包穿刺和剑下心包开窗治疗有症状心包积液的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0年间分别接受经皮心包穿刺和剑下心包开窗手术治疗的心包积液患者的结果.结果 160例患者因症状性心包积液接受治疗,其中106例为剑下心包开窗.54例为经皮心包穿刺.经皮心包穿刺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与心包开窗组的5%相近(P=0.64).心包开窗组中10例(11%)心包积液复发,6例(6%)出现心包缩窄;而经皮穿刺组有12例(25%)复发,10例(21%)发生缩窄(P=0.01).单纯心包积液细胞学对恶性疾病的确诊率为19%,低于心包积液联合心包活检的确诊率(45%),有显著性差异(P=0.02).结论 经皮心包穿刺和心包开窗同样有效而安全.心包开窗治疗后的复发率和心包缩窄发生率较低,而且能够通过心包活检提高恶性疾病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相对主干血管(肠系膜上动、静脉、门静脉等)不同位置的胰头癌患者术后生存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29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的胰腺癌患者的病史资料,并进行随访。根据胰腺肿瘤相对主干血管的位置关系将患者分别计入血管浸润组(A组)、关系密切组(B组)及无相关组(C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A组患者中最长生存时间20月,B组82月,C组96月。中位生存期分别为A组6月,B组18月,C组15月。 A、B和C三组患者的累积生存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处于不同位置的胰头癌术后患者均表现较高比例的复发和死亡;肿瘤越靠近血管,其生存率有下降趋势;尽管附加了血管手术,血管受浸润的胰头癌仍表现较高死亡率,中位生存期缩短,显示血管受侵犯的胰头癌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6.
我们借鉴锁骨下静脉穿刺射管术经验,将硅胶管射入心包腔,从硅胶管中徐缓抽液,必要时可留管24~72小时以备再次抽液或投药。经临床应用证实,该方法安全、方便、易于掌握和推广,目前国内尚未见报导,具体如下。一、心包射管的方法: (一)物品准备:胸腔穿刺包一只,18号深静脉穿刺针一根(长7cm,直径1.6mm),硅胶管一根(长20~30cm,内径0.9mm,外径1.2mm),宽胶布一卷,0.4%枸橼酸钠生理盐水适量,9号平头针2只,10ml塑料注射器三副。第一副注射器接穿刺针,抽吸5ml生理盐水;第二副注射器先退出针芯,  相似文献   

17.
经络的分类     
经络包括经脉、络脉、经别、经筋、皮部和奇经八脉. 1 十五络脉 十五络脉是十二正经各有分出一络,任督二脉各有一条别络,脾经有一大络共合称为十五络脉,而十五络脉的功能是有沟通五脏六腑阴阳表里运行五脏经气的作用,并且能加强促进十二经脉的循环及流注传递.并且和四肢百骸阴阳表里上下全面沟通了十二经上下的循环流注规律.另外从络脉分出的小支为孙络和浮络,它们和网状相同分布全身,主要有腧布经气和带动促进静脉内的血气循环,并且使气血循行于经筋和外表的皮部.  相似文献   

18.
19.
经络的研究     
“九五”攀登计划预选项目“经络的研究”执行以来的3年时间,通过对古代经络文献系统整理研  相似文献   

20.
肖娴 《开卷有益》2005,(2):14-15
早在远古时代,人类就发现了用石块或火灼的方法激刺体表的某一部位,可以使身体另一部位的疼痛或体内的某种疾病得到缓解或消失。这就是针灸疗法的起源。最原始的针是"砭石",随后就有了石针、骨针等,到了殷商时代青铜器广泛应用,于是就出现了金属制的针,并产生了"伏羲制九针"的传说。从此,针灸疗法逐渐得到了普及。例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在治疗虢国太子的"尸厥"病时,便是应用针灸之术,并且提出了"脉、经、维、络"等名称。1973年底,在我国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中,有三部针灸经络的文献,主要有《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