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伪膜性肠炎也叫球菌性肠炎;是抗菌素所致的一种较为严重的二重感染。我院病房在近二年内(1972年11月~1974年7月)共遇到36例,均由于应用抗菌素,特别是广谱抗菌素而引起,值得重视。现报告于后。临床资料 1.性别:男28例,女8例,男:女=  相似文献   

2.
菌种选育是微生物遗传学的应用。微生物遗传学研究的成就应用于抗菌素菌种选育,基本上有的个方面:第一是应用于抗菌素的实际生产,包括提高产量、改进质量、生产新品种、用同一菌种生物合成一个以上的产品等。第二是应用于生产抗菌素菌种的遗传研究,如合成抗菌素的基因的鉴别和定位,即绘制菌种的染色体图;了解抗菌素的生物合成过程;明了控制抗菌素生物合成的机制;特定基因的突变和重组的研究等等。  相似文献   

3.
自从1929年Fleming氏发現青霉素并于1940年經Florey氏应用于临床以来,抗菌素已达3000种以上,晚近,由于人体免疫学和类固醇激素的进展,抗菌素常与自家菌苗、球蛋白、杀菌素和激素併用,治疗一些单独应用抗菌素而失敗的病例。抗菌素的应用階段 1.单独使用青霉素对抗一种或一族細菌。 2.一种抗菌素对抗多种細菌,如广譜抗菌素四圜素族(金霉素、土霉素、四圜素)。 3.多种抗菌素合用以对抗混合感染及延迟抗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正> 氨基甙类(Aminoglygosides)抗菌素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其主要毒副作用是损伤第八对脑神经,称耳毒性(Oto-toxicit)。我们从1982年8月至1984年11月共收治氨基甙类抗菌素中毒所致平衡失调小儿病例54例,以前庭神经损害为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继抗菌素的化学改造取得了巨大成就之后,近几年来抗菌素的生物改造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目前抗菌素生物改造的研究正从三个方面进行:改变产生菌的遗传性使之合成不同的抗菌素;用微生物酶的作用改变抗菌素的某些功能基团,即所谓“微生物转化”;在培养基中加入某些前体物质或抑制剂等,以改变所产生的抗菌素。本文仅介绍用遗传学方法改造抗菌素的有关研究概况,其他两个方面的工作已有一些综述报道,本文不作讨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 回顾性调查了解我院抗菌素使用情况.为抗菌素的合理使用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2002年3月份~2003年3月份出院病历进行抗菌素使用回顾性调查。结果 共调查病历500份.抗菌素使用率为76%.单联使用率为47.4%.联合使用抗菌素占52.6%.其中三联及以上占10.5%.不舍理使用抗菌素情况占有一定比重。结论 应积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切实加强抗菌素的应用管理。  相似文献   

7.
10年来,我科收治败血症、肺炎和脓胸等严重葡萄球菌感染者较多。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要认真总结经验的教导,将葡萄球菌败血症的抗菌素治疗和死亡原因作一回顾性的总结,供参考。 1963年初——1974年底,共收治各种细菌学证实的败血症437例。其中葡萄球菌319例,占各种败血症的73%;57例死亡,病死率为17.9%。败血症的治疗、预后与抗菌素选择关系密切。抗菌素问世前,本症的病死率达90%以上,使用抗菌素  相似文献   

8.
吴剑波  赵厚明  李宝义 《药学学报》1980,15(11):664-668
本文论述了从链霉菌799的发酵液提取、分离抗菌素799的方法;研究分析了抗菌素799的理化性质,并从化学方面把它与国外用于临床的抗菌素螺旋霉素进行了比较,结果确认:抗菌素799就是螺旋霉素。  相似文献   

9.
抗菌素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品种最多的一类药物,而因不合理使用抗菌素而出现的不良反应、二重感染、耐药等问题也日趋严重。为了解抗菌素在某医院住院部的使用情况,现通过收集的2004年某医院住院部药品的销售数据,统计出使用频度排在的10位的抗菌素,并结合2004年住院病例细菌药物敏感(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癌细胞OVCAR-3培养的影响因素,提高培养的成功率。方法按培养条件分为:未滤菌加抗菌素组、滤菌加抗菌素组、滤菌不加抗菌素组及改良复苏组,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裸鼠皮下种植,观察成瘤率并行组织学检查。结果未滤菌加抗菌素组,复苏培养5次,全部失败;滤菌加抗菌素组,复苏培养10次,全部成功;滤菌不加抗菌素组,复苏培养10次,失败4次,成功率60%;改良复苏组:复苏培养10次,全部成功。种植后2周出现瘤体,各组成瘤率100%,各组肿瘤组织学检查未见明显差异。结论无菌操作是OVCAR-3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滤菌及加用抗菌素是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11.
日本抗菌素的生产是从1946年制造青霉素开始的,日本研究成功具有实用价值的抗菌素有30种以上。日本生产的新抗菌素的市售总金额超过860亿日元。表1,2,3中列出了新抗菌素、生产厂商、产生菌及在日本的市售金额。  相似文献   

12.
抗菌素敏感试验是临床选用抗菌素的依据之一,为提供临床选用抗菌素作参考,现将我院两年(1963—1964)(?)主要常见致病菌对抗菌素敏感试验(纸片法)结果摘要报道如下(附表):  相似文献   

13.
放线菌选育的动向可分为以下几方面:次级代谢系统抗菌素系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系统与基础代谢系统有关。链霉素及卡那霉素等氨基糖甙抗菌素均为糖衍生物;氯霉素等芳香环抗菌素是莽草酸的代谢产物;粘菌素及杆菌肽等抗菌素是多肽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述1973年日本国内报导的有关抗菌素的文献。所谈及的物质,主要为微生物产生的所有生态系的抗菌素,包括酶抑制剂。 1.新抗菌素报导的新抗菌素经归纳后,可看出近几年新抗菌素的发现率是比较小的,深感采用特殊的筛选系统的必要性。 Tamura等从马杜拉放线菌的培养液及菌丝体分离出抗革兰氏阳性菌作用强的抗菌素,命名为Actinocin。本品经水解得到含芳香杂环的大分子新氨基酸,丝氨酸,脯氨  相似文献   

15.
李家生 《安徽医药》2002,6(4):22-23
目的分析抗菌素在胆道手术中围手术期应用情况和给药方式.方法回顾1999年1月~2001年12月157例胆道手术病历,对其抗菌素的使用情况,用药频度、时间和方式进行分析.结果157例胆道手术病例全部使用抗菌素,使用频率最多的为β-内酰胺类抗菌素,用药4~6 d占47.77%,给药方式主要是静滴.结论胆道手术围手期选用抗菌素基本合理,预防性抗菌素应用的给药方式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成人急诊科患者使用抗菌素情况,加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素和减少患者不良反应。方法随机抽取成人急诊科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患者1600张处方,根据临床诊断和用药方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成人急诊科使用抗菌素主要是喹诺酮类和硝基咪唑类及β-内酰胺类,用药方案较集中。结论成人急诊科患者选用喹诺酮类和硝基咪唑类抗菌素及β-内酰胺类,起到快速用药控制患者病情的作用,可是不良反应多,仍需要加强合理使用抗菌素。  相似文献   

17.
我们抗菌素研究所的新抗菌素筛选工作是从1958年开始的。从那时以来,在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我们与全国人民一道,鼓足干劲、力爭上游,在抗菌素的筛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找到了一些临床有效的抗菌素,包括治疗头癣等真菌疾病的灰黄霉素、治疗阴道滴虫和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曲古霉素等六种抗菌素。这些抗菌素都是当前临床上迫切需要的药物,在国际上也只有少数国家能够生产。找到这些抗菌素,是党的自力更生方针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18.
抗菌素及磺胺药在临床应用已有40多年之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使用不当,可带来严重后果。例如细菌的耐药性普遍存在;抗菌素及磺胺药所致的过敏反应(皮疹、药热、黄疸、休克等)越来越多;由正常菌群失调而引起的二重感染顽固难治。因此抗菌素及磺胺药必须合理应用。一、应用抗菌素及磺胺药务必明确指征:抗菌素及磺胺药不是万灵药,不是退热剂,而是针对细菌、支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引起的急  相似文献   

19.
药品检验     
VI-126 四圈素类抗菌素与其制剂的非水溶液滴定F.Yokoyama,L.G.ChattenJ.Amer.Pharm.Assoc.Sci.Ed.,1958;47,548作者等提出用非水溶液滴定法来测定四圜素类抗菌素,因为四圜素类抗菌素具有仲胺基,因此可直接用强酸滴定,滴定操作迅速,结果准确;四圜素类抗菌素的各种制剂亦可应用本方法测定。操作法:1.纯品抗菌素:精密秤取样品50mg,放入  相似文献   

20.
<正> 兹按药效类别将近2年来已经有关部门鉴定过的新药品种、研究或试制单位、鉴定时间介绍如下(原则上仅列单味药,复方不予收载。其中有的已有产品,有的尚待投产。资料不够完全,可能尚有遗漏)。 抗生素 硫酸丁胺卡那霉素;上海第四制药厂82年12月24日(四川抗菌素研究所、成都制药四厂于81年9月12日鉴定);乙酰螺旋霉索:中国医学科学院抗菌素研究所、无锡第二制药厂,82年9月5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