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对比局部麻醉与全身麻醉下行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慢性鼻-鼻窦炎病变不超过中鼻甲基板、需行鼻内镜手术的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局麻组和全麻组,各100例,分别在局部麻醉、全身麻醉下行鼻内镜鼻窦手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麻醉效果、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鼻腔渗血量、术后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疼痛度、住院费用、患者评价、术后3个月近期疗效等.结果 局麻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鼻腔渗血量、术后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费用、术后疼痛评分均少于或低于全麻组(P<0.05).两组患者评价得分比较、麻醉效果、术后3个月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局部麻醉与全身麻醉下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麻醉效果、近期疗效相当,且局部麻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少,疼痛轻、费用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比较修正性鼻内镜鼻窦手术(RESS)与初次鼻内镜鼻宴手术(PESS)后的主客观疗效,了解既往鼻窦手术史是否会影响RESS的术后疗效,RESS是否能取得与PESS术同样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鼻腔鼻赛结局测试20条(SNOT-20)、医学结局研究简表36项健康训查(SF-36)、慢性鼻-鼻窦炎(CRS)诊断和治疗指南(2012年,昆明)以及LundandKennedy内镜评分系统对45例RESS患者和59例初次鼻内镜鼻窦手术患者进行主客观疗效评价,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朵两组患并VAS评分、SNOT-20评分和SF-36评分术后均得到湿著改善(P〈0.05),两组患者手术有效率、手术前后生活质齄评分和改善情况以及LundandKennedy内镜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正确掌握遁应证及允分合理的嗣手术期综合治疗处理前提下,结合熟练正确的手术操作可消除既往鼻部手术史对RESS疗效的不良影响,RESS能够取得上亍PESS相似的主客观疗效。  相似文献   

3.
内镜鼻窦手术中的麻醉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不同范围病变异内镜手术对麻醉方式的要求。方法:2000年12月—2001年5月刚开展的鼻内镜手术者称初期手术,30例局麻。2001年6月—2002年6月鼻内镜手术50例者称后期手术,50例选择不同麻醉方式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初期手术病人30例,以优和较好的麻醉效果作为麻醉成功评判,麻醉成功率为70%;后期手术病人50例,根据慢性鼻窦炎病变位于前组鼻窦选择局麻11例(优7例,较好4例),病变累及前、后组鼻窦,但后组鼻窦病变局限选择局麻 度冷丁24例(优19例,较好5例),其余病人选择全麻。结论:鼻内镜手术应根据慢性鼻窦炎不同范围病变,选择局麻、局麻 度冷丁和全麻,可使病人既减少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又彻底清除病变,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采用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5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9例患者中治愈50例(84.7%),好转6例(10.2%),无效3例(5.1%).3型之间的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不仅安全性高,且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采用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5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9例患者中治愈50例(84.7%),好转6例(10.2%),无效3例(5.1%).3型之间的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不仅安全性高,且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鼻窦手术在慢性鼻窦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6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充分围手术期治疗(术前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应用),经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痊愈31例(51.7%),好转24例(40.0%),无效5例(8.3%),总有效率为91.7%(55/60)。共有3例发生手术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5.0%,其中术中大出血1例,鼻腔干燥1例,眼眶青紫1例。结论:对于慢性鼻窦炎患者应用经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舒适护理在鼻内镜鼻窦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运用舒适护理提高鼻内镜鼻窦手术患者的舒适度.方法 将182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即分为对照组90例和观察组9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包括心理舒适、疼痛、口干、睡眠等生理舒适、环境舒适及术腔换药等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一日不适程度及鼻腔纱条拔除时疼痛程度.结果 术后第一日不适程度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鼻腔纱条拔除时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 舒适护理能有效提高鼻内镜鼻窦手术患者围术期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窦灌洗辅助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重庆市南岸区人民医院、重庆市大渡口区人民医院及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94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两组均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应用中药鼻腔灌注液进行鼻窦腔灌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灌洗(5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5 mg地塞米松+16万U庆大霉素)。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测定黏膜纤毛传输功能(MTR)、嗜酸粒细胞(EOS)数目、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IL-4以及IL-5水平。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7%(45/47)比80.9%(38/47),P<0.05];治疗后,观察组MTR显著高于对照组[(6.3±1.3)mm/min比(5.7±1.1)mm/min,P<0.05],且两组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EOS、IFN-γ、IL-4以及IL-5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11.4±2.8)个比(16.0±2.3)个,(10.2±1.4)pg/L比(19.2±2.6)pg/L,(37.0±4.5)pg/L比(45.3±7.8)pg/L,(38.8±7.1)pg/L比(45.6±8.3)pg/L,P<0.05],且两组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鼻窦灌洗辅助鼻内镜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可有效促进患者黏膜纤毛功能康复,减轻黏膜水肿和炎症反应,促进鼻腔黏膜防御、保护功能的康复,改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黄淑红 《中华医护杂志》2007,4(12):1127-1127,1126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窦炎手术的护理特点。方法总结389例鼻窦炎手术术前术后的护理特点。结果389例手术,385例治愈(99.9%),4例发生粘连(0.1%),其中2例发生眶周肿胀,1例发生眶周淤血。结论有效的术前护理和术后严密观察病情,注意出血情况,保持鼻腔通畅,预防感染是鼻窦内镜手术成功的关键,是提高手术治愈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该院2009-02~2012-02行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的12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120例患者中治愈96例(80.0%),显效17例(14.2%),无效7例(5.8%),总有效率为94.2%。结论围手术期准备充分、手术操作精细恰当合理、坚持术后随访、加强术腔清洁处理等措施可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内镜在婴幼儿鼻腔鼻窦占位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取鼻内镜手术治疗的10例鼻腔鼻窦占位婴幼儿临床资料,观察疗效。结果:患儿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病变予以切除,术程顺利,术后症状缓解。随访1个月~1 a,1例错构瘤患儿术后2个月复发再次手术治疗,随访至今未复发,其余患儿无并发症及复发。结论:鼻内镜手术具有创伤小、视野清晰、不影响患儿容貌并可以切除病变等优点,应作为婴幼儿鼻腔鼻窦占位性疾病首选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全身麻醉的优点及其管理。方法对鼻中隔偏曲、单侧或双侧鼻窦炎、鼻息肉以及鼻窦炎复发患者行鼻内镜术的206例患者施行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术,并对手术过程中失血较多的患者施行控制性降压。结果患者处于气管内插管全麻状态中顺利配合手术治疗,术中创面渗血较多的患者施行控制性降压后创面失血明显减少。结论全麻下行鼻内镜手术术中镇痛完善,必要时采用控制性降压能有效地减少失血量,以及配合术者精细操作等优点,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选择,但由于手术部位与气道临近,因此全麻的管理又有别于其他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异丙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与七氟烷吸入全身麻醉在鼻内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ASA I-II级的鼻内镜手术患者40例,分成2组,即异丙酚/瑞芬太尼静脉维持麻醉组(T组)和七氟烷吸入维持麻醉组(S组),2组均采用静脉诱导。T组气管插管后微量注射泵静脉输注异丙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S组气管插管后吸入七氟烷维持麻醉,使脑电双频指数(BIS)在45~60之间。记录入室后(T0)、诱导后(T1)、插管后1 min(T2)、插管后3 min(T3)、拔管后1 min(T4)、拔管后3 m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氧饱和度(Sp O2)和BIS值,记录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术中降压药使用频率以及术后躁动、恶心呕吐、过度镇静等不良反应发生例数。结果:与S组比较,T组MAP在T3时较低(P<0.05),Sp O2在T5时较低(P<0.05)。与T0时比较,S组MAP在T1~T3时降低,T4时升高(P<0.05),HR在T4时加快(P<0.05),Sp O2在T1~T3时增加(P<0.05);T组MAP在T1~T3时降低(P<0.05),HR在T3时减慢(P<0.05),Sp O2在T1~T3时增加,在T5降低(P<0.05)。与S组比较,T组苏醒时间短(P<0.05),Ramsay镇静评分高(P<0.05),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P<0.05),术中需额外降压药行控制性降压例数较少(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采用异丙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与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比较,围术期血压控制稳定,苏醒快,躁动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4.
鼻窦内镜鼻窦手术的术中监护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局麻下鼻窦内镜手术中各环节的监护重点,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方法 对1000例在局麻下行鼻窦内镜手术病人进行术中监护,逐一记录局部麻醉剂用量、术中出血量、监护仪持续监测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结果 1例出现轻度丁卡因中毒症状;951例出血量为80-400ml,占95.1%,47例为500-600ml,4.7%,2例出血量为820ml,占0.2%。心动过速2例,占0.2%。结论 严密的术中监护是保障手术成功的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瑞芬太尼用于鼻内镜手术控制性降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异氟醚麻醉下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的效果、术野质量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40例ASAⅠ-Ⅱ级择期鼻内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及硝普钠组(F组)控制性降压.对比两组麻醉前及控制性降压期间血压、心率、血糖、皮质醇浓度及术野质量.结果 各组控制性降压期间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均低于麻醉前(P<0.01).R组控制性降压期间收缩压及平均动脉压、心率值均低于F组(P<0.05).趋势图显示R组血压、心率均较F组平稳.R组术野质量明显好于F组(P<0.01).各组控制性降压期间与麻醉前对比血皮质醇值均低(P<0.01),血糖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手术中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可达理想的降压效果,术野质量高,有效抑制了术中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6.
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1 80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魏运军  张学渊  袁伟  朱瑾  黄茂华  袁雪芹 《重庆医学》2003,32(11):1463-1464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对1999~2002年间完成随访的1 800例慢性鼻窦炎内窥镜手术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按照海口标准Ⅰ型患者282例,Ⅱ型1 064例,Ⅲ型454例;在局麻下完成手术1694例,全麻下完成手术106例.术后随访3~14个月,平均5.5个月.结果治愈率Ⅰ型94.0%,Ⅱ型82.2%,Ⅲ型77.3%,三型之间相差非常显著(P<0.01),出现手术并发症者74例(4.1%).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有效方法,疗效与临床分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测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不同疗效患者术前和术后鼻黏膜中β-防御素(hBD-1和hBD-2)基因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差异,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探讨hBD-1和hBD-2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愈合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痊愈、有效和无效3种不同疗效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术前和术后1周、2周、1月、3月、6月共6个时间段进行鼻黏膜hBD-1和hBD-2基因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的检测和对比观察.结果 hBD-1和hBD-2在正常和慢性鼻窦炎黏膜中均有表达,但其水平呈现个体差异并与患者术后的疗效有关.hBD-2呈现不同的表达(P<0.05),表达水平明显与患者预后相关;hBD-1呈现个体差异,但其差异不明显并与患者预后无明显关系.结论 在治愈组鼻黏膜中hBD-2 mRNA和蛋白质水平均明显增加,故可能用作患者预后的判别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轮廓化鼻内镜手术(RSS)与功能性鼻内镜手术(FESS)治疗难治性鼻-鼻窦炎(DTRS)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DTR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FESS治疗,观察组采用RSS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流涕、头痛、嗅觉障碍症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各症状VAS评分及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SS治疗DTRS患者的效果优于FESS,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内镜评分,安全性与FESS相当。  相似文献   

19.
500例鼻内窥镜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顺华  张庆伟 《吉林医学》2008,29(21):1850-1852
目的:探讨内窥镜鼻窦手术中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对50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内窥镜鼻窦手术后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Ⅰ型治愈率为(168/181)92.82%,Ⅱ型愈率为(187/243)76.95%,Ⅲ型治愈率为(24/46)52.17%,三型之间治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病情评估和内窥镜鼻窦手术是治愈的关键,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类固醇激素及抗组胺药,可促进愈合、减少复发,是提高治愈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